共找到 173 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结果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作者: 余虹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简介:在理清了有关现代性的上述思路之后,我们再回到余虹的《革命·审美·解构》一书。我觉得该书的基本思路与上述思路可谓不谋而合,而且,可以说,上述思路的终点,正是余虹写作本书的逻辑起点,即从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内在冲突来考察、阐释、说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及其复杂的演进历程。余虹的基本思路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为以梁启超为起点的现代工具主义与以王国维发端的现代审美主义及其冲突。这种现代性冲突的历史大致是:第一,学术化时期:从晚清的学术争论到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文学革命论与文学自主论)。第二,政治化时期:五四后到80年代末,第一阶段五四后到文革是现代工具理论主义借助政治权力上升到独尊地位并排斥打击现代审美主义,理论上经历了“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三大革命现实主义的形态和话语。第二阶段文革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现代审美主义借政治宽松时期全面复兴并在学术思想上压倒了现代工具主义。第三,90年代以来,是现代性冲突转化为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解构与再建构。
Free Style
作者: 崔健,周国平著
简介:与这本《自由风格》相关的是周国平和崔健分别于今年2月1日、6月9日、6月21日、8月3日和12月2日的五次对话,一个哲学家和一个摇滚歌手的碰撞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事件,更多地喜欢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崔健,第一次选择了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并成为谈话的主角。这是崔健参加写作的第一部文字作品,他在其中表述了对于音乐、艺术、人生、社会等领域的广泛问题的见解…… 在周国平眼中,崔健是一个艺术和人格统一起来的人,“他直接立足于生存状态,其间没有间隔也不需要过渡,他的音乐和思想的力量都在于此。”崔健所代表的是80年代的一个震耳欲聋的声音和与摇滚和艺术相关联的自由风格,不管是用音乐还是用文字,崔健都是一个看上去很另类的人物,就像他曾经在歌里唱的那样: “我好像变成一个英雄的鸟儿,在太阳和厌恶之间不停地飞着,我张开了嘴巴扯开了嗓门儿,发出了从来没有发出过的声音。这个声音太刺激,把人们都吓着了。”
数学方法论
作者: 徐树道主编
简介:《数学方法论》对中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的产生、发展,数学中的重要推理方法、公理化方法、化归方法、模型方法及数学抽象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数学方法论主要是研究和讨论数学的发展规律,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数学中的发现、发明与创新等法则的一门学问。
儿歌[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叶兆言著
简介:顾名思义,你可别会错了意,这本书可不是一本记录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的书,它是一本小说,而且一点都不纯真。故事里也有牙牙学语的幼儿,也有挑灯夜战的小孩,但它要说的可不是这些,十二个简洁的故事,叶兆言式的诡异,穿梭在生与死、醒与醉之间,随随便便就弄了你一头雾水,不信?不信就先读读 “请读片段”吧…… 叶兆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7年出生,原籍苏州,生长在南京。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1937年的爱情》、《花煞》、《别人的爱情》、七卷本《叶兆言文集》等。 本书是“叶兆言自选集”之一。同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与苏童的大宅院不同,叶兆言的小说人味多于鬼气。不过也不要因此误读了叶兆言,他的小说由言情写到侦探,由拟旧写到新潮,其实他更是一个描摹世情的高手。他渊博的历史底蕴以及多面手的才情使他能够轻松地游荡在故事和哲思之间,时而绚烂妖冶,时而平实淡泊,他让看客在历史背后唏嘘动情,又让读者在现实面前黯然无语。本书是叶兆言短篇小说集,收入其《儿歌》等代表性短篇小说佳作12篇。更多>>
Birth of Tragedy
作者: [德]尼采(Fredrich Willhelm Nietzsche)著;周国平译
简介: 本书前言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文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本书选配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150余幅,与尼采美学的精彩内容,与诗人学者周国平的忧美译文相得益彰,赏心悦目。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十四 现在我们
清末民初经济政策研究
作者: 徐建生,徐卫国著
简介: 本书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晚清至民初时期的经济政策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提出了对近代经济政策一些主要问题的整体观点。
The 21st Century Manager
作者: (英)迪·坎普著;戴晓峥,刘天伟译
简介: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作为21世纪管理者,你有机会去真正改变自己和与你共事的人的工作生活了。你不必等着别人告诉你,你该变成21世纪管理者了。你可以现在就开始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方式。无论你的组织现在处在什么阶段,所有这些我们讨论过的良好工作方式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变化。 本书着眼于“怎样”成为一个21世纪的管理者,而不只是“什么”是21世纪的管理者。其中的一些主题在其他书中也有强调。书中还进一步阐释了管理者从现有的位置转换一个更理想的位置的途径。
华夏美学:插图珍藏本
作者: 李泽厚著
简介:一般来说,中国艺术固然不同于西方那种细致模拟有限现实场景、故事的“再现”性的古典作品,也同样少有西方近代那种以强烈个性情感抒发为特征的“表现”性的作品。相对来说,中国作品中个性情感一般很不突出,大都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它的情感表现中有比较具体和具象的自然的社会的再现内容,而它的这种再现具体现实又不离开情感的表达,这两者经常混同交融,合为一体。所以,华夏文艺及美学既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而是“陶冶性情”,即塑造情感,其根源则仍在这以“乐从和”为准则的远古传统。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一 “墓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永恒与妙悟 佛教东来,蔓延华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特大事件。以儒学为主的汉文化传统如何与它对待、交接,构成了数百年意识形态的首要课题,激起了各色缤纷的绚烂景色。从艺术到文学,从信仰到思想,或排拒,或吸收,或皈依,或变造,或引庄说佛,或儒佛相争……除了政治经济上的利害论说外,其中心题目之一即在人生境界的追求上。可以说,儒学传统承续着吸取庄、屈、玄这条线索又迈开了新步,特别是从美学史的角度看。 佛教诸宗都传进中国,但经数百更多>>
美学四讲:插图珍藏本
简介:哲学应该是大众的 哲学美学恰恰不是专门化的美学 因为哲学并不就是科学 也不只是分析语言 它主要是去探求人生的真理或人生的诗意 谁都有人生 因此谁都可以去寻求那人生的真理 去领会那人生的诗意 美的现象极多,却各不相同。松涛海语,月色花颜,从衣着到住房,从人体到艺术,从欣赏到创作……多么广阔、多么异样、多么复杂、多么奇妙!在如此包罗万象而变化多端的领域里,有没有、能不能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作为思考对象或研究对象呢?能否或应否提出这种概括性的普遍问题呢?世界本是这样的生动活泼、变幻多样,为什么硬要找出一种可能并不存在的“规律”或“问题”来管辖它、规范它、破坏它呢?这种“规范”或“问题”真正存在吗?这是不是某种“本质主义”的谬误呢? 这是美学一开头就碰以的疑惑。 李泽厚 一九三零年生,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讲座教授。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已卯五说》等书。
Meaning in Life
作者: (美)艾温·辛格(Irving Singer)著;郜元宝译
简介: 这本书是人类精神的奥德修斯旅程上一份个人的信仰声明,作者以清晰平易的语言,系统梳理了现代哲学、文学、艺术对“生命的意义”的诸多解答,在此基础上对“生的价值”=“死的意义”、“意义的意义”和“创造”诸概念一一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努力解构所谓“追求生命意义”的思维习惯,鼓励人们在切实的“生命之爱”中创造“有意味的人生”。丰富的学识,审慎的逻辑,鲜活的体验,已故和活着的思想大师与普通读者共聚一堂的亲切对话,让哲学回到了它真正的源头。
高等教育学
作者: 薛天祥主编
简介:《北京贝贝特·高等教育理论丛书·高等教育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至第六章可称之为上篇,以高深而专门知识的教与学为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以专业作为中介概念,以高等教育(含高等教育本质和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为中心概念,以高等教育原则为过渡概念,以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实现途径为逻辑终点。第七至第十三章可称之为下篇,是阐述高等教育概念所揭示的高等教育及其矛盾运动,从德育、教学、课程、科研、体育、美育和教师几方面对逻辑终点做分解阐述。 《北京贝贝特·高等教育理论丛书·高等教育学》写作力求做到论证严密、材料新颖、观点明确,在保持全书逻辑体系的基础上,注意发挥作者的研究个性。
一个北大教授给学生的信
作者: 朱青生[著]
简介: 这是19封关于学术规范和方法的信,是一位大学教师解答自己的学生提出的关于学习疑问的记录。针对的问题集中于如何遵从科学的规范和方法,完成大学作为理性保证的目标,建构并巩固自己的理性,同时认识并克服科学的局限,成为一个趋向完善的个人。信的写作历时4年,收信或质疑的学生也不固定,数年之间,或已远赴海外求学,或已进入社会工作,大多则至今仍在学校念书。其中很多人最初收信时刚入大学,如今已成为终身愿以学术为业的人。
高等教育管理学
简介: 《高等教育管理学》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的历史和现状;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管理原则;高等教育计划;高等教育组织;高等教育领导;高等教育控制等。
研究生教育学
简介: 本书共有十二章, 内容包括: 学习和创造知识、研究生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研究、研究生教育原则、研究生教育目的和途径、德育论、课程论、科研论、学位论、研究生教育模式论、导师论。
张爱玲传[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余彬著
简介:这是一位谜一样的作家,既善于将生活艺术化,又满怀着近乎浪漫的悲剧情感;她是名门之后,但她以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者而自豪,她既悲天悯人,但时时刻刻又能洞见芸芸众生之可怜可笑……只有她才能同时享受万众瞩目的喧闹和形单影只的落寞。这本身,就足以成就一段悲壮的传奇……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啮咬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
Bouquiner
作者: (法)安妮·弗朗索瓦(Annie Francois)著;俞佳乐,唐媛圆译
简介:《闲话读书》主要内容: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惊呼:“狼来了!”有人担忧:“怎么办?”还有人在思考:“对世界来说,经济可以全球化,甚至货币也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则要鼓励多元化。”是的,只有本着文化多元化的精神,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自身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与丰富。法国人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今天,您面前的这一套“法兰西书库·睿哲系列”为您打开了一扇沟通的窗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这样的对话可以走得越来越远。
Dialogue with Marcel Duchamp
作者: (法)卡巴内(Pierre Cabanne)著;王瑞芸译
简介:这本书的原版为法文,为法国艺术批评家卡巴内(PierpeCa- banne)所撰写,完成的时间恰在杜尚去世之前。这本访谈录的全 部采访是在杜尚巴黎郊区的画室中进行的。这位当代艺术中最多 姿多彩,最扰乱人心的发明家愿音这样深入地长篇夫论地对人阐 述解释他的行动,他的反叛,他的感受和他所作的选择,这还是第 一次。作者告诉我们说:杜尚在采访中始终保持着伴随他终生的 平静,这种平静使得杜尚所持有的原则染着了一种无法否认的壮 观;一个超凡人圣的人不仅让我们很难企及,而且是无法伤害的。 杜尚的创
发展心理学
作者: 宋书文主编
简介: 本书包括: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与方法、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儿童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儿童创造力的发展等内容。
艺术史:插图珍藏本
作者: (法)安德烈·马尔罗(Andre Malraux)著;李瑞华,袁楠译
简介:《无墙的博物馆》不仅仅靠想来谈艺术,其最核心的内容是描述了自中世纪以来,绘画和雕塑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且描述了我们的艺术知识借助于现代考古学、现代摄影技术和世界文化的传播,是如何得到极大丰富的,以及这一丰富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艺术概念。通过表明我们对于自身所知道的“艺术”事业的理解具有何等的革命性,通过将我们的这种理解同各种传统的和非西方的相比较,马尔罗把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无法正视的东西描绘成了一幅清晰
The Outilne of History:A Plain History of Life and Mankind
作者: (英)赫·乔·韦尔斯(H.G.Wells)著;吴文藻等译
简介: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本书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现代的世界史。对民族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史,作者用了较大的篇幅加以叙述,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书中还附有105幅地图和100幅插图,是一部颇具影响的历史著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