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7 项 “郝柏林” 相关结果
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2版
作者: 郝柏林著
出版社:
简介: 《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前沿系列:从抛物线谈起(混沌动力学引论)(第2版)》可以作为理工科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扩展知识的读物和教学研究参考。 混沌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数学模型中。这是确定论系统在没有外来随机因素时表现出的随机行为。混沌有着丰富的内在结构而不是简单的无序。当存在耗散时,高维动力系统的长时间行为集中到相空间中低维、甚至一维的对象上。因而,研究一维线段上的抛物线映射成为进入耗散系统混沌动力学的捷径。抛物线映射这个简单“可解”模型所蕴涵的丰富内容,可以导致统计物理和非线性科学中许多深刻的概念,例如周期和混沌吸引子、标度律和临界指数、李雅普诺夫指数和熵、分形分维和重正化群等等。分析抛物线映射的基本行为,只需要理工科大学低年级的微分学知识,但是要求读者养成自己推导公式和上计算机实践的习惯。
饶议科学Ⅰ
作者: 饶毅 著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7-1
简介: 本书是著名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十余年来发表的科学文化作品的精选集,收约50篇文章、分四个部分,后两部分为本书的重点内容。“撩拨神经的基因”是一组科普文章,以基因和神经为主角,讲述它们与行为、社会、情感、历史等的联系,饶有趣味而又不失严谨。“令人尊敬的学者”是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介绍和纪念文章。作者很不喜欢只讲“英勇事迹”的“少儿版”的科学家故事,因而在他的“成人版”故事中,邹承鲁、郝柏林、居里夫人,以及下村修、钱永健等诺贝尔奖得主,个个个性鲜明,展示了一组丰满鲜活的科学家群像。“享受科学的氛围”是作者针对国内科研环境和现状,有感而发的建设性意见和评论。“教育实践的理念”,则是作者对中国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研究生教育的评述和感想。作为78级大学生和较早出国的留学生,作者一方面以自己的求学经历演绎了从国内三流大学的学生成长为海内外著名学者的奋斗史,另一方面,也以他作为学生和老师对中国、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进行了诸多思考。如何刻苦、如何思维、如何看待名校?如何培养兴趣和拓展知识、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中美教育体制和理念有何差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真那么重要吗?是不是一定要出国去念研究生?且听顶级海归饶毅教授道来。
相变和临界现象
作者: 于渌,郝柏林,陈晓松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 《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通过对相变和临界现象的介绍,阐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从熵的引入、统计配分函数,到对称破缺、标度律和普适性。《边缘奇迹:相变和临界现象》也描述了研究相变现象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平均场近似、标度分析、重正化群、统计模型精确解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等。书中还介绍了相变研究的最新进展,如有限系统的临界现象和量子相变。相变和临界现象是物理学中充满难题和意外发现的领域之一。精确的数字语言,使物理学上升为一种艺术。只有下功夫掌握数学语言的人,将来才可能在深入钻研之后享受这种艺术之美。千姿百态的“水”、“有没有永久的气体?”、四维以上空间才正确的理论、非平衡相变——自然界中的有序和混沌…… 0℃时冰溶化成水,100℃时水沸腾成蒸气,这种现象司空见惯。仔细想想,为什么这10 23个水分子,单个水分子结构不变,相互作用不变,会“集体地”、“不约而同地”从一个相“变”到另一个相呢?“新相”在“老相”中又如何“孕育”、“形成”?
混沌与分形:郝柏林科普与博客文集
作者: 郝柏林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9月
简介:《混沌与分形——郝柏林科普与博客文集》是2004年出版的《混沌与分形 ——郝柏林科普文集》的增删修订版,由“科普篇”和“博客篇”两部分内容组成。科普篇内容基于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或与其的研究领域有关,经过多次推敲撰写而成,具有较好的社会反响,其中部分文章已经发表在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和高级科普刊物上。博文篇则是作者对当下科技热点等的深入思考,具有鲜明的个人观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统计物理学中的量子场论方法(第3版)
作者: (俄)阿布里科索夫,戈尔可夫,加洛辛斯基 著,郝柏林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1
简介: 《统计物理学中的量子场论方法(第3版)》第一位作者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这本书初版在1962年,在1963年即由郝柏林院士翻译成中文,是我国60年代以来学习统计物理学中的量子场论方法最早、最普及的专著。但当时印数很少,现在可能只有在图书馆才能借到。因此郝柏林院士对该书的第三版进行重新翻译出版,并将作者为英文译本准备的补充和订正加进去。
生物信息学手册
作者: 郝柏林,张淑誉编著
简介:
Starting with parabolas:an introduction to chaotic dynamics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非线性科学丛书”的第一册。本书借助于抛物线映射这一很初等的工具,介绍混沌动力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全书计分七章,即:最简单的非线性模型,抛物线映射,倍周期分岔序列,切分岔,混沌映射,吸引子的刻划,过渡过程。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文献丰富。可供理工科大学教师、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由陈式刚、郑伟谋审阅。
作者: 于渌,郝柏林 著
简介:购买方法:点击“蓝色文字收藏品”或者“可以从“这些卖家”购买” .....................购买说明:此书为绝版图书,售价高于原价作者:于渌,郝柏林著 页数:209 出版社: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07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简介:目前,从细菌到人类,从核酸、蛋白质到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各种生物数据库的信息量正在迅猛增长。生物学不再是“数学等于零”的学科,也不再仅仅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科学。理论和计算将对生物学的进步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在为生物学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崭新的前沿交叉学科也应运而生。 狭义的生物信息学基于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新的知识。这涉及到数据库、界面、算法、软件和网上服务。国际互联网上每日每时都在更新和重组的资源,很容易使人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迷失方向。本书扼要叙述了生物数据库、算法、程序和服务的基本情况,列举了上千条网址和引文,力图成为生物信息汪洋大海中的导航图。本书可供广大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工作者以及由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转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人员参阅
Physics and Computer
作者: 郝柏林,张淑誉著
简介: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数字文明时代。计算机原来应物理学的需求而出现,也由物理学准备了它诞生的物质条件。在20世纪,物理学首先成为立足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之上的成熟的科学。在21世纪,包括生命科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正在沿相似的道路前进。电子计算机正在全面进入生产技术、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彻底改变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书从数字文明的高度回顾了物理学与计算机相辅相成的历史,讨论了计算机和计算中的物理,分析了计算机发展所面临的物理限制和物理学为未来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可能前景。本书内容丰富、取材多面新颖,可帮助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物理和计算机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开阔眼界、了解全局,为进一步深入钻研准备背景知识。
Chaos and Fractals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简介: 这本文集选录了一些不纯属科学研究范围的文章,分成科普、短论和自述三部分。“科普篇”多为“高级科普”文章。所谓“高级”,是指写给不是作者的小同行、但有理工专业本科以上数理基础的科学工作者和教师的介绍性文字,多数篇目曾发表在《科学》杂志或其他刊物,在国内学术界有过一些影响。“短论篇”是关于我国科学研究环境的一些简短评论,它们只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但确曾引起过不少共鸣。“自述篇”部分地反映作者走过的人生道路,也顺便告诉年轻人,写作能力要从中学、小学锻炼起。
理论物理与生命科学
作者: 郝柏林,刘寄星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第二版)
作者: 郝柏林,郑伟谋 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1
简介: 符号动力学是粗粒化描述的动力学,能够给出对系统中周期性无序运动的严格分类。近年来,它被用到了以常微分方程,一维、二维映射所描述的非线性系统之中。《实用符号动力学与混沌 (第二版)(英文版)》将帮助非线性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掌握这一有力工具。
数字文明:物理学和计算机
作者: 郝柏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本书从数字文明的高度回顾了物理学与计算机相辅相成的历史,讨论了计算机和计算机中的物理,分析了计算机发展所面临的物理限制和物理学为未来计算技术所提供的的可能前景。本书内容丰富、取材多面,可帮助理工科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物理和计算机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开阔眼界、了解全局。
铣工基本技能
作者: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坚持从铣削加工生产实际出发,重新组织了培训内容和结构。首 先介绍铣削加工的特点和加工范围、切削加工生产组织以及安全文明生产 规程等内容,使学员对铣削加工有一个基本认识。接着介绍铣床的基本操 作。然后介绍了金属材料、图样与尺寸、铣刀和工件的装夹、铣削用量及 选择、切削液的选用和常用量具的使用等铣削基础知识。最后详细介绍了 平面及连接面铣削,铣削台阶、直角沟槽及轴上键槽,特形沟槽的铣削, 分度头及应用,孔的加工,外花键的铣削等。此外,本书还介绍了铣床的 常规调整与一级保养。本书针对每个单元的技能点都安排了相应的技能训 练,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由陈志毅主编,郝柏林参编;陈海魁审稿。
挑灯看剑集--贺郝柏林院士八十华诞
作者: 刘寄星,郑伟谋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4-6-9
简介:挑灯看剑集—— 贺郝柏林院士八十华诞对郝柏林科学生涯及成就的介绍,有助于读者特别是青年科学工作者了解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生物信息学浅说
简介:《生物信息学浅说》内容简介:2000年6月10日,我在中国科学院第10次院士大会组织的公众学术报告会上作了题为《生物信息学》的演讲。卞毓麟先生建议收入他策划的《名家演讲录》小丛书中,我欣然同意。命笔时感到近两年来的科学实践又给人不少启发。于是离开旧稿,重新写来。读者会发现,这本小册子与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年第4期上的讲稿,在文字和内容上已多有不同。能够放下日常的公式推导和程序设计,静心思考所作学问的前因后果,是写作的收获。
来自基因组的一些数学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5年12月
在当前这个大数据时代,来自生物学的数据占有相当突出的份额。这里包括DNA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基因表达和调控网络数据,等等。浩如烟海的生物医学文献也是一种数据。同来自其他领域的大数据不同,生物数据反映着几十亿年自然界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过程,因而在*和复杂的表象之下,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结构。从大量数据中揭示生物学规律,是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的任务。然而,这本书不是生物信息学或计算生物学的入门,而是演示如何用粗粒化和视像化的办法考察实际生物数据、提出问题和寻求答案,这样做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导致一些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问题。这里涉及的离散数学包括图论、组合学和形式语言学的某些篇章。书中实例,多数来自作者本人与合作者近18年的研究工作。本书可以为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拓宽思路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Applied symbolic dynamics
作者: 郑伟谋,郝柏林著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
Singular point values, center problem and bifurcations of limit cycles of two dimensional differe...
作者: Liu Yirong, Li Jibin and Huang Wentao.
简介: 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正从低维向高维乃至无穷维发展。伴随着计算机代数、数值模拟和图形技术的进步,非线性动力学所处理的问题规模和难度不断提高。 本套丛书在选题和内容上有别于于郝柏林先生主编的《非先行科学丛书》它更加侧重于对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非先行动力学问题进行建模,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与国外的同类丛书相比,它更具有整体的出版思想,每分册阐述一个主题,互不重复等特点。丛书的选题主要来自我过学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已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或应用与工程和社会实践,还有一些选题取自作者多年的教学成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7-1
科学出版社,200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9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2-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10-1
科学出版社 2017年05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