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 项 “24)” 相关结果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语言分析路向
作者: 冯平主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介: 《语言分析路向(套装上下册)》由冯平编写。《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经典》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内容涵盖德奥英美24位哲学家的价值哲学代表作,从先验主义路向、经验:主义路向、心灵主义路向、语言分析路向四个角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反映了现代西方价值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精华,集思想性、理论性、资料性为一体,标志着我国价值哲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Erste Philosophie (1923
作者: 2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06
简介:《第一哲学1923/4》由上卷《批判的理念史》和下卷《现象学还原的理论》两卷组成。胡塞尔在本书中一方面通过的批判将自己的超越论的现象学的哲学与历史上已发生的种种超越论哲学尝试加以对比,以突出自己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哲学之特征与本质;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自己哲学的方法的详细阐明突出了自己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而将自己的哲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哲学之整体向世人展示出来。由于这两个部分的这种独特设计和巧妙配合,为人们正确理解他的思想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
中国姓氏史
作者: 杨复竣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中国本源文化伏羲文化(1-5本)(套装共5册)》包括了:《中国姓氏史》《中国祭祖史》《易经故事》《人文易经》《画封台上读易经》。《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中国本源文化伏羲文化(1-5本)(套装共5册)》为五卷,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知名伏羲文化专家杨复竣先生,在他百万言力著《中华始祖太吴伏羲(上下卷)》出版之后推出的又一套更为宏大的巨著,计有《画卦台上读易经》、《人文易经》、《易经故事》、《中国祭祖史》、《中国姓氏史》等五卷,,240多万字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宜兴、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穆仁先、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宇、著名民俗学者高有鹏等纷纷为该书作序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宜兴在序言中称:“三十多年来,杨复竣先生收集、整理、阅读了全国各地古今典藏和民间传说中关于伏羲的大量资源,进行梳理,按自己的理解与思路再创作出新的作品。这是一项繁重而浩大的工程,杨复竣先生30多年孜孜不倦地辛劳,为伏羲文化在新时期的繁荣,数十年坚持;麦晨3时开始写作,从事中国远古史与中国本源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了24本书,己出版文字1000多万,做出了无愧于羲皇子孙的重要贡献”
Nietzsche-Wagner correspondence
作者: (德)伊丽莎白·福厄斯特-尼采编著;冷杉,杨立新译
出版社:三联书店,2010
简介: 本书以1868年尼采在24岁时第一次与理查德·瓦格纳在莱比锡的会面开 始,至1878年两人通信终止作为结束,以书信、笔记以及编著者对其所作的 背景性介绍构成,清晰乍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两位文化巨人之间从相互欣赏、 相互启发,到渐渐疏离的过程。 编著苦伊丽莎白·福厄斯特-尼采(1846—1935),尼采胞妹,她于1894 年创办的尼采档案馆曾得到过纳粹在财力上的支持。1935年她去世时,希特 勒前去参加了葬礼。一直以来,伊丽莎白·福厄斯特一尼采因其对尼采哲学 思想的曲解而遭世人诟病。
尼采传
作者: (法)丹尼尔·哈列维(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黄露译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 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 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 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尼采对于后世哲学的发展影响极 大,他是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的学者,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尼采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 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传》一书,全书 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 的描写。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 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 立独行的一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商务印书馆,2006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三联书店,2010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