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1 项 “罗希”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孙维韬,屈平编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1998
简介:1945年5月8日午夜,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近郊的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代表苏联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国投降的是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授衔的苏联元帅中,朱可夫是年纪最轻、声誉最高的一位。他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的第一副手,参与或直接指挥了苏德战场的几乎所有决定性战役,为赢得战争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 1896年12月2日,朱可夫出生在俄国卡卢加省斯特烈尔科夫卡村。父亲是一个穷匠,母亲曾在一家农场干零活。父母的劳累,家境的贫寒,在朱可夫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很深烙印。5岁那年,朱可夫上了小学。他的成绩很好。常常得到奖状。11岁时,因家贫无力继续供他升学,便到莫斯科跟做皮匠的舅舅当学徒。在五年艰辛的学徒期间,他从未放松过自学,后来他曾通过了市立中学的考试。当时他只想攒钱帮助父母养家糊口,从未想当一名军人,更没想过成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朱可夫应征入伍。1915年8月,他被分配到骑兵第5团。1916年春,他随部队开往乌克兰。不久,又调到著名的骑兵第10师第10团。部队开往前线仅两个月,朱可夫就获得了两枚圣乔治十字勋章。十月革命期间,朱可夫所在部队的士兵委员会,决定遣散士兵回家,他于1917年11月30日回到莫斯科。 第二年2月,他决定参加赤卫队。但因患严重的斑疹伤寒而未能如愿。直到8月,他才到莫斯科第1师第4团报到。1919年9月,红军和白军在察里津附近展开激战。朱可夫的左腿和左肋被手榴弹的弹片炸伤,被送进医院。出院后不久,被任命为正式军官,派到莫斯科受训。 在莫斯科,他得知原来的女友玛利娅已经与别人结婚,感情受到很大的打击。他竭力抑制自己内心的痛苦,潜心研究军事。几年后,朱可夫28岁时与亚列克山德拉结为伴侣,婚后他们生有两个女儿。 国内战争结束后,朱可夫先后任骑兵连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以及军区副司令等职。他的勇敢精神和指挥才能受到了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和伏龙芝的重视,也受到了斯大林的注意。 朱可夫担任骑兵团长的时候,就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按传统的办法将坦克分散配属给步兵,以发挥快速突击的作用。苏军组建第一批坦克部队时,总参谋部要选拔两名杰出的骑兵团长担任坦克团团长。斯大林确定的最后人选是:朱可夫和帕伏洛夫。朱可夫以极大的热情和上进心投入工作,以罕见的耐心和克制态度去做那些看来是细小的事情,并以讲究方法和深思熟虑的态度要求别人完成任务。朱可夫采取的原则是:“如果你不会干,我可以教给你,如果你不想干,我就要迫使你干”。时间不长,他就把这支使用新式武器的部队治理得井井有条。上级每次组织军事演习,朱可夫团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这不仅进一步引起高级军事领导人的注意,而且在全军中也逐渐有了名气。此后,他虽然担任了更高的职务,但仍然十分关心坦克部队。1933年,他曾和当时的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一道,提出了坦克部队可以在现代战场上单独使用的新概念。这种见解曾在苏军少壮派中占了上风,但后来因斯大林未被说服,坦克部队一度解散。 1937—1938年。斯大林对军队中的所谓政敌及其支持者进行了无情的打击,许多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乃至元帅,都遭到了清洗。朱可夫不仅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反而得到了提拔。据同时代人回忆,这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对骑兵部队领导人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斯大林对朱可夫本人极为赏识,特别是对他在坦克团担任领导工作时的印象极深。 朱可夫担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职务时,随同一个苏联军事使团到中国观察日本人的战略战术,并担任了驻华军事顾问。随后,苏方派出1000多名军事顾问、飞行员,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春,朱可夫接到通知,要他立即离华回国接受新的任务。不久,他被派往蒙古,任驻蒙苏军第一集团军群司令员,以加强苏联在远东对日本的防务。这时,苏、蒙军队和日本关东军正在进行哈勒哈河战役。朱可夫到任后,立即调整了作战部署,并亲临前线指挥,从而取得围歼日军重兵集团的胜利,他本人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卫国战争初期,苏军失利。朱可夫作为大本营的代表,曾同西南方面军指挥员一起,使 用几个机械化军在布罗德地域组织实施反突击,阻止了德军闪电般的推进。这虽然没有达到 预期的结果,但却为他以后使用坦克机械化部队提供了经验。1942年7月,基辅危在旦 夕,担任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议:放弃基辅,以便在耶尔尼亚组织防御,阻止 德军向莫斯科进攻。斯大林对此极为不满,并说这是胡说八道。朱可夫压抑不住冲动的感 情,几乎忘记了站在他面前的是最高统帅,便反驳道:“如果你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 说八道,这里也就用不着我了。我请求解除我的职务,把我派往前线。”斯大林果然在几小 时之后命令朱可夫立即动身去担任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到任后,他率领方面军在耶尔尼 亚地域成功地实施了卫国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进攻战役,重创了德军突击集团。 此后,哪里形势危急朱可夫就被调到哪里。1941年9月,列宁格勒形势危急,他受 命出任方面军司令员。到任后立即停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果断地撤换了两个集团 军司令,制定了守城计划。在人民的支持下,终于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列宁格勒方面还处在 胶着状态,德军又以180万大军向莫斯科发动总攻,首都在危急中。朱可夫奉命于10月 7日乘飞机到达莫斯科之后,与斯大林只谈了一刻钟的话,就前往西方方面军,指挥极端困 难的莫斯科战役。开始,他奔波于各部队之间,了解情况,部署任务,组织部队顽强地阻击 敌人。18日,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朱可夫立即建议统帅部宣布全城戒严。10天之内, 朱可夫便把4万多工人、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等编成了4个师,加强莫斯科的防御。从此,稳 定了局势,保证了庆祝十月革命节的游行和红场阅兵。11月中旬,正当德军准备再次发动 进攻之前,朱可夫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组织西方方面军与加里宁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协 同作战,发动了反突击,给敌以重创。将其驱至距莫斯科100—350公里一线。 1942年1月,朱可夫担任了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的总司令。7月底,轴心国 军已有30个师向斯大林格勒逼近,苏军也集中了三个方面军部队7月17日,一场恶战开 始了。朱可夫指挥的部队。顽强地抗击疯狂进攻的敌人,虽然大量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 但战场形势仍十分危险。8月27日,朱可夫被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最高统帅的副手,负责全 盘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朱可夫只用一天时间在大本营研究形势,第二天就乘飞机前往前线 指挥部。他以天才的指挥艺术和超人的工作效率,解决了防御作战中一系列极其困难的问 题,保证了防御的稳定。从11月开始,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沃罗诺夫等制定了“天王 星”反攻方案。11月17日,苏军揭开反攻序幕,到1943年2月初,以苏军全歼被围 的33万敌军而结束,实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 予苏联元帅军衔。这年他48岁。 卫国战争的最后阶段,朱可夫担任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率部于1945年初协 同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进行了规模巨大的维斯瓦——奥德河进攻战役,歼灭了德国“A”集团 军群,解放了波兰大部分领土,随即进入德国作战。1945年4——5月,他率部在其他 方面军的配合下,胜利地实施柏林战役,歼灭了希特勒的重兵集团,攻克柏林。 战后,朱可夫先后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 部长、部长等职。撰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1974年逝世。
作者: (英)保罗·希普顿(Paul Shipton) 等著,Jon Stuart (澳) 等绘
简介: ·为4-15岁中国少年儿童家庭英语阅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为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系列由英国柯林斯出版集团和外研社强强联手打造。 ·为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 实验用书 ·由英国著名分级阅读教育专家Cliff Moon主持编写 ·由世界各地著名儿童作家和插画家共同打造 ·分为“分级读物”(201本,13个级别)和“自然拼读”(52本,4个级别)两个子系列 ·主题丰富,精准对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话题,符合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需求。“故事”和“百科”二者兼顾,让学生**会充分接触不同形式的英语内容,习惯其表达特点。 ·画面精美,充满想象的绘图及视角独特的摄影,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激发学生的表达冲动。低级别以绘本及摄影图片为主,有效辅助低学段学生阅读,中高级别从图片逐渐过渡至文字,有效完成从图片辅助阅读至纯文字阅读的过渡。 ·读物内容经过科学分级,紧密贴合课标,包括故事类及百科类两大主题,画风多样。分级读物子系列分为13个级别,每级含1-3个套装,每个套装含6-10本读物、一张mp3光盘、一本《家庭阅读指导》(提供全面科学的家庭英语阅读指导、提供亲子活动指导、配有活泼有趣的习题)。 ·读物均配有音频,由专业人员录制,风格自然活泼,可使用“外研通”点读笔点读,所需声音文件可到“外研通”网站免费下载。 ·“分级读物”系列配套的《家庭阅读指导》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北外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北外国际教育集团首席学术官、北外青少英语首席教学顾问曹文老师主编,提供全面科学的家庭英语阅读指导,并配有活泼有趣的习题。 ·系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实验用书。 ·“自然拼读”系列配套的《教师用书》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王蔷教授主编,提供小学至初中学段英语阅读课堂及课外全面解决方案。
作者: 大卫·鲍德威尔(David Bordwell),克莉丝汀·汤普逊(Kristin Thompson)著;曾伟祯译
出版社: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08
简介: 李安說:「David Bordwell我是很熟的,他寫的書,去讀,沒錯!」與其他大多數媒體相比,電影是一種年輕的媒體。繪畫、文學、舞蹈與戲劇都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電影問世只有一百年出頭。即使這段期間相當短,但是,這個新事物已經成為一種活潑有力的藝術形式。在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第八版)中,作者更針對新世代讀者的需求,重新編排章節,許多章還加上更多新的、更易讀的內容,包括華文讀者會感到熟悉及認同的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場面調度,和王家衛導演「重慶森林」的深度分析;此外,還增加「深度解析」的專欄與更多新片資料,以增加閱讀的新鮮感及認同感。許多網路資源搜尋資訊,也加在章末,供讀者進一步查閱。最令人興奮的是,其實我們平常收集的原版DVD電影裡,常會收錄幕後花絮及製作過程的紀錄片,收納當代電影技術的製作過程,正是無可比擬、超級棒的教學影片!作者細心幫忙找出具代表性的影片,加以分類,與章節的主題結合,更是不用進電影課堂,就可以在家自己充實學習的現成影像教材。目 錄前言第一部份電影藝術與製片第一章 電影即藝術:創意、科技與商業第二部份 電影形式第二章 電影形式的重要性第三章 敘事是一種形式系統第三部份 電影風格第四章 鏡頭:場面調度第五章 鏡頭:攝影第六章 剪接:鏡頭之間的關係第七章 電影的聲音第八章 總結:風格是一種形式系統第四部份 電影的種類第九章 電影類型第十章 紀錄片、實驗電影及動畫片第五部份 電影分析評論第十一章 電影評論:範例分析附錄第六部份 電影史第十二章 電影藝術與電影史電影光碟相關資訊名詞解釋圖片資料來源索引
简介:本书包含《美术馆惊魂夜》、《天黑以后》、《神探泰克:神秘挖坑人》、《奇妙的“外套”》、《捣蛋的蝙蝠》、《魔蛋》、《我们去海滩咯!》、《我们都爱踢足球》8个英文故事,一本配套的家庭阅读指导手册,以及一张MP3光盘。故事主题丰富,画风多样,读物配有点读功能,适合小学二、三年级学生阅读欣赏。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光盘作者: (美)Jack R. Fraenkel,(美)Norman E. Wallen著;卯静儒等译
出版社: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04
简介:本書是針對修習教育研究入門課程初學者所撰寫的。隨著教育研究這個領域的知識與各種研究方法的快速成長,教育研究專書的作者在編撰書籍時,首要之務就是更謹慎地確定該教科書的目標以便於決定將哪些內涵包括在所寫的入門書籍之中,下列三個目標是作者一直以來謹守心中的: .提供學生理解研究整個過程所需的基本知識,從研究概念的形成一直到 資料的分析與解釋。 .讓學生能運用上述知識設計他們個人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使學生能夠去閱讀與理解第一手教育研究的相關文獻。 前兩個目標是針對大學部與研究生在修課中必須設計或是執行一個教育研究計劃案而規劃的。第三個目標則是針對課程規定學生必須學會閱讀與理解既有的研究文獻而設計的。這三個目標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未曾親自經驗一個研究計劃的設計與評鑑的整個過程,便很難完全理解他人的研究。同樣的,當閱讀與評論他人的研究文獻的次數越多,越能使自己發展出有意義的、創造性的研究設計能力。
简介: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是一部反映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业绩的杰出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于一九四五年出版后,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次年获得苏联国家奖。一九五一年又出版了作者的修订本,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达到更高的统一。 一九四二年七月,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当地未及撤退的青年,以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区委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近卫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克拉斯诺顿收复的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大部分成员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这就是小说《青年近卫军》所根据的事实基础。 小说通过“青年近卫军”组织、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伏罗希洛夫州游击队和红军正规部队的对敌斗争,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宏伟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胜的真理。 小说以极大的热情表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长的苏联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青年近卫军”总部领导人奥列格、万尼亚、邬丽亚、谢辽萨、刘巴等青年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着力描写了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区委书记刘季柯夫等年长一辈领导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显示了他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无比忠诚。小说以感人的艺术力量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青年近卫军”力量的源泉,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
热门推荐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ies
作者: David Simchi-Levi,Philip Kaminsky,Edith Simchi-Levi著;何应钦编译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science:a modeling and case studies approach with spreadsh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