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介绍了AutocAD 2009的基本操作、系统设置、图框样板文件设置
、各种画图和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图学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图的制图标
准、图层的设置和操作、视图投影的原理及绘制方法、文字和表格的输入
方法、块图形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专业的机械尺寸标注方法、基本的出图
方法、Express工具的应用等内容。另外,本书的附书光盘中还提供了
AutoLISP/VBA二次开发专用语言的电子书。
本书适合机械等相关行业的所有设计和制图人员,以及机械本科或相
关专业的师生。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AutoCAD初步
第1章 计算机辅助制图概论
1 从徒手画开始
1.1.1 徒手画和计算机画图间的关系
1.1.2 徒手画的基本技巧
1.2 用CAD来画图
1.3 手工绘图器具与计算机绘图功能的比较
1.3.1 制图板与丁字尺的操作
1.3.2 橡皮擦与擦线板的使用
1.3.3 圆规或各种圆圈板的使用
1.3.4 三角板与量角器的使用
1.4 CAD/CAM/CAE概论
1.5 运行AutoCAD 2009的软件配置
1.6 运行AutoCAD 2009的硬件配置
第2章 AutoCAD 2009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1 认识AutoCAD 2009的主操作窗口
2.1.1 标题条栏区
2.1.2 窗口控制
2.1.3 菜单和工具栏控制
2.1.4 命令提示区
2.1.5 状态栏
2.2 从设备上的操作开始
2.2.1 键盘按键定义说明
2.2.2 按钮(鼠标或数字化仪)功能
2.2.3 自动命令完成功能和最近输入功能
2.3 AutoCAD加载文件的方式
2.3.1 传统的OPEN命令
2.3.2 AutoCAD的输入方式和格式
2.3.3 “局部加载”选项
2.4 AutoCAD存盘和输出的格式
2.4.1 存盘的方式和格式
2.4.2 文件输出的方式和格式
2.5 AutoCAD的命令提示操作
2.6 AutoCAD的坐标输入方式
2.6.1 绝对坐标
2.6.2 相对坐标
2.6.3 直接指向坐标点
2.6.4 X/Y/Z点的过滤器
2.7 AutoCAD的选择方式
2.7.1 标准的选择功能
2.7.2 提供快速选择的QSELECT命令
2.8 AutoCAD的图面缩放和平移操作
2.8.1 透明性命令的概念
2.8.2 图面放大缩小命令
2.8.3 画面平移命令
2.8.4 操控轮命令
2.8.5 平滑视图转换
2.8.6 -VIEW命令的应用
2.9 整个基本操作流程的陈述
2.10 图形文件的检查、修复和清理功能
2.10.1 图形文件的核查
2.10.2 图形文件修复
2.10.3 图形修复管理器
2.10.4 图形文件清理
2.11 AutoCAD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问题
2.12 Windows下的基本环境设置
2.12.1 将显示完整路径与显示扩展名的设置打开
2.12.2 调整屏幕分辨率
2.12.3 加入TrueType字体文件
2.13 重要实用的系统环境设置
2.13.1 十字光标的长短设置
2.13.2 调整绘图区的背景颜色
2.13.3 自动备份和存盘文件类型的设置
2.13.4 打印设备方面的系统环境设置
2.13.5 设置支持文件的搜索路径
2.13.6 变更圆与圆弧的显示分辨率
2.13.7 设置自用的右键定义
2.13.8 变更捕捉标记的大小和颜色以及捕捉靶框的大小
2.13.9 变更选取框的大小与夹点的大小与颜色
2.13.10 为图形文件加密码
2.13.11 快速创建新图面
2.14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学习AutoCAD的绘图、编辑工具
第3章 基本几何与AutoCAD基本绘图、编辑工具
3.1 概述
3.2 点&点样式(POINT&DDPTYPE)命令
3.2.1 DDPTYPE命令
3.2.2 POINT命令
3.3 三种画线的命令
3.3.1 LINE(线)命令
3.3.2 PLINE(多段线)、EXPLODE(分解)和PEDIT(编辑多段线)命令
3.3.3 SPLINE命令
3.4 需要先认识的编辑命令
3.4.1 ERASE命令
3.4.2 U/REDO命令
3.4.3 UNDO命令
3.4.4 COPY和MOVE命令
3.4.5 TRIM命令
3.4.6 EXTEND命令
3.4.7 BREAK命令
3.4.8 MIRROR命令
3.4.9 FILLET和CHAMFER命令
3.5 AutoCAD的夹点和对象捕捉操作法
3.5.1 夹点操作
3.5.2 对象捕捉操作
3.5.3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几何主题)
3.6 CIRCLE命令
3.6.1 命令陈述
3.6.2 从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几何主题1)
3.6.3 画两圆的内公切线(几何主题2)
3.6.4 画三角形的内切圆(几何主题3)
3.7 ARC命令
3.7.1 命令陈述
3.7.2 二等分一线段或圆弧(几何主题1)
3.7.3 二等分一角(几何主题2)
3.7.4 过线外一点画切于直线的圆弧(几何主题3)
3.7.5 画两线间的切弧(几何主题4)
3.7.6 画两已知圆间的内切弧(几何主题5)
3.7.7 画一已知圆和一线间的内切弧(几何主题6)
3.7.8 求出已知圆弧的圆心(几何主题2)
3.8 ELLIPSE命令
3.8.1 命令陈述
3.8.2 内切于菱形的椭圆(几何主题1)
3.9 POLYGON命令
3.9.1 命令陈述
3.9.2 已知一边长画正三角形(几何主题1)
3.9.3 已知三边长画三角形(几何主题2)
3.9.4 求多边形的圆心(几何主题3)
3.9.5 通过已知外接圆来画出一正多边形(几何主题4)
3.10 OFFSET命令
3.10.1 命令陈述
3.10.2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几何主题1)
3.11 正确的计算机绘图操作应用
3.12 任意等分几何主题
3.12.1 MEASURE和DIVIDE命令
3.12.2 ARRAY命令
3.12.3 任意等分一线段
3.12.4 任意等分一圆弧或曲线
3.12.5 画出任意等分一角
3.13 曲线几何主题
3.13.1 画双曲线
3.13.2 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和顶点来画双曲线
3.13.3 过一已知点来画等轴双曲线
3.13.4 画抛物线
3.13.5 画阿基米德螺线(HELIX命令)
3.13.6 画摆线
3.13.7 画渐开线
3.13.8 画螺旋线
3.14 其他常用的基本编辑命令
3.14.1 SCALE命令
3.14.2 ROTATE命令
3.14.3 STRETCH命令
3.14.4 LENGTHEN命令
3.14.5 JOIN命令
3.14.6 PROPERTIES命令
3.15 BHATCH命令
3.16 MLINE命令
3.16.1 MLSTYLE命令
3.16.2 MLINE命令
3.16.3 MLEDIT命令
3.17 数据查询命令
3.17.1 DIST命令
3.17.2 AREA命令
3.17.3 TIME命令
习题
第4章 AutoCAD的图层
4.1 图层概述
4.2 LAYER命令
4.3 图层的操作应用实务
4.4 制作初级的图框样板文件
4.4.1 制作A3图框样板文件实例
4.4.2 RECTANG命令
4.5 图层分派和直接分派的误区
4.6 COLOR、LINETYPE和LWEIGHT命令
4.6.1 COLOR命令
4.6.2 LINETYPE命令
4.6.3 LWEIGHT命令
4.7 LAYTRANS命令
第5章 点线面的正投影与直线和平面的关系
5.1 概述
5.2 投影的原理和分类
5.3 象限空间的认识
5.4 点的正投影
5.5 直线的正投影
5.6 直线的正垂视图与端视图
5.6.1 辅助投影法
5.6.2 倒转投影法
5.6.3 回转投影法
5.7 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垂直
5.7.1 两直线相交
5.7.2 两直线平行
5.7.3 两直线垂直
5.8 平面的正投影
5.9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5.10 平面上的边视图与正垂视图
5.11 两直线间的夹角
5.12 直线和平面的相交
5.13 直线和平面的平行
5.14 直线和平面的垂直
5.15 直线和平面的夹角
5.16 直线的斜度、坡度和方位
5.17 两平面间的夹角
习题
第6章 投影视图
6.1 概述
6.2 物体的正投影定义
6.3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
6.4 辅助视图
6.4.1 辅助面的分类
6.4.2 单斜面辅助视图
6.4.3 复斜面辅助视图
6.5 剖面与断面视图
6.5.1 割面和剖面区别
6.5.2 剖面的种类
6.5.3 建筑剖面的惯用画法
6.5.4 断面视图
6.6 等轴测视图(立体正交)
6.6.1 立体正交
6.6.2 等轴测图
6.6.3 等轴测图的线/角/圆/弧问题
6.6.4 不规则曲线的等轴测图
6.6.5 球体和螺纹的等轴测图
6.6.6 平面下的等轴测尺寸标注
6.6.7 两等轴测图
6.6.8 不等轴测图
6.7 透视图
6.7.1 透视投影名词定义
6.7.2 透视投影基本概念
6.7.3 透视投影视点位置的选择
6.7.4 消失点透视法
6.7.5 量度点透视法
6.7.6 消失点和量度点位置的设置
6.8 阴影图
6.8.1 阴影图的作用
6.8.2 阴影光源的定义
6.8.3 计算机画图里的阴影功能
6.8.4 透视阴影的种类(光源照射方向)
6.9 交线图
6.9.1 直线和物体表面的贯穿
6.9.2 平面和物体面的交线
6.9.3 产生于物体面间的交线
6.9.4 球面法
6.10 展开图
6.10.1 接缝
6.10.2 折边
6.10.3 缺口
6.10.4 平行线展开法
6.10.5 射线展开法
6.10.6 三角形展开法
6.10.7 变口体展开
6.10.8 球体的展开
习题
第7章 AutoCAD的写字、贴图和画表格功能
7.1 AutoCAD对文字功能的设计原理
7.2 和文字有关的AutoCAD命令
7.2.1 STYLE(设置文字字体)命令
7.2.2 DTEXT(单行文字)命令
7.2.3 MTEXT(多行文字)命令
7.2.4 JUSTIFYTEXT(文字对齐)命令
7.2.5 FIND(查找及替换)命令
7.2.6 SCALETEXT(缩放文字)命令
7.2.7 SPACETRANS(转换长度值)命令
7.2.8 FIELD(插入字段)命令
7.3 和贴图相关的AutoCAD命令
7.3.1 IMAGE命令
7.3.2 IMAGEADJUST(图像调整)命令
7.3.3 IMAGECLIP(图像剪裁)命令
7.3.4 IMAGEFRAME(开关图像框)命令
7.3.5 IAMGEQUALITY(图像质量)命令
7.3.6 TRANSPARENCY(设置图像透明度)命令
7.4 创建表格
7.4.1 TABLESTYLE(表格设置)命令
7.4.2 TABLE(创建表格)命令
7.4.3 输入Exce1表格
7.4.4 以表格来加载图形文件的应用
7.4.5 运行表格数据的计算
7.4.6 将表格转成Exce1电子表格格式
7.4.7 其他的表格编辑技巧
7.5 图框样板文件的再增添
7.6 本章问题集
第8章 基本尺寸标注
8.1 概述
8.2 尺寸标注定义
8.3 基本尺寸标注概论
8.3.1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8.3.2 箭头
8.3.3 数值
8.3.4 引线和注释
8.4 DIMSTYLE(尺寸标注样式)命令
8.5 图框样板文件的再增添
8.6 快速尺寸标注命令
8.7 AutoCAD的长度标注操作
8.7.1 DIMLINEAR(线性标注)命令
8.7.2 DIMALIGNED(对齐线性标注)命令
8.7.3 DIMORDINATE(坐标尺寸标注)命令
8.7.4 DIMBASELINE(基线标注)命令
8.7.5 DIMSPACE(标注间距)命令
8.7.6 DIMCONTINUE(连续标注)命令
8.7.7 和线性标注有关的其他标注法
8.8 AutoCAD的圆弧标注操作
8.8.1 角度标注
8.8.2 DIMRADIUS(半径标注)和DIMDIAMETER(直径标注)命令
8.8.3 DIMJOGGED(圆弧折弯标注)命令
8.8.4 DIMBREAK(标注打断)命令
8.8.5 DIMJOGLINE(折弯线性)命令
8.8.6 DIMARC(弧长标注)命令
8.8.7 和圆弧标注有关的其他标注法
8.9 AutoCAD的圆心和引线标注
8.9.1 DIMCENTER(圆弧中心记号标注)命令
8.9.2 AutoCAD的标引线功能
8.10 AutoCAD的尺寸编辑工具
8.10.1 DIMEDIT(尺寸标注编辑)命令
8.10.2 DIMTEDIT(尺寸文字编辑命令
8.10.3 DIMREASSOCIATE(重新关号标注)命令
8.10.4 -DIMSTYLE-Apply(更新尺寸标注)命令
第9章 联综合几何绘图实务
9.1 概述
9.2 范例一
9.3 范例二
9.4 范例三
9.5 范例四
9.6 范例五
9.7 范例六
9.8 小结
习题
第10章 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
10.1 概述
10.2 BLOCK和WBLOCK的异同
10.3 相关块的命令详述
10.3.1 BASE(设置块插入点)命令
10.3.2 BLOCK(创建块)命令
10.3.3 WBLOCK(创建全局块)命令
10.3.4 INSERT(插入块)命令
10.4 范例
10.4.1 制作块图形
10.4.2 修改块图形
10.4.3 制作全局块图形
10.4.4 范例分析
10.4.5 查询规范的制作
10.5 动态块
10.5.1 动态块概述
10.5.2 操作动态块的方法
10.6 外部参照
10.6.1 XREF(外部参照管理程序)命令
10.6.2 XATTACH(附着外部参照)命令
10.6.3 XOPEN(打开外部参照)命令
10.6.4 XCLIP(剪裁外部参照图形)命令
10.6.5 XCLIPFRAME(设置剪裁边界框是否可见的变量)命令
10.6.6 XBIND(绑定图形文件)命令
10.6.7 REFEDIT(编辑外部参照图形)命令
10.6.8 REFSET(增减外部参照组件)命令
10.6.9 REFCLOSE(关闭参照编辑)命令
10.7 AutoCAD设计中心
10.7.1 激活“设计中心”命令(ADCENTER)
10.7.2 打开和插入资源到图面上的操作
10.7.3 其他功能的操作
10.7.4 联机设计中心
习题
第11章 基本出图法
11.1 打印概述
11.2 AutoCAD的打印概念
11.3 Windows里的绘图仪或打印机设置
11.4 STYLESMANAGER(设置出图样式)命令
11.5 PLOTTERMANAGER(绘图仪管理)命令
11.6 PLOT命令
11.7 其他格式的打印
11.7.1 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
11.7.2 Adobe PDF
11.7.3 DWF6 ePlot.pc3
11.7.4 Pub1ishToWeb JPG.pc3和Pub1ishToWeb PNG.pc3
11.8 以PUBLlSH命令的方式来批量打印
第12章 AutoCAD 2009版的Express功能和命令拾漏
12.1 Express程序集概述
12.2 块类
12.2.1 将属性分解成文字(Exp1ode Attribute to Text)
12.2.2 将形转成块(Convert Shape to B1ock)
12.2.3 输出属性信息(Ex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2.2.4 输入属性信息(Im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2.2.5 以一块取代另一块(Rep1ace B1ock With Another B1ock)
12.3 文字类
12.3.1 分解文字(Explode Text)
12.3.2 将Text转换成Mtext(Convert Text to Mtext)
12.3.3 弧形文字(Arc-Aligned Text)
12.3.4 圈字功能(Enc1ose Text with Object)
12.3.5 自动加注行号功能(Automatic Text Numbering)
12.3.6 改变字的大小写功能(Change Text Case)
12.4 配置工具类
12.5 尺寸标注类
12.6 选取工具类
12.7 修改类
12.7.1 多重图素拉伸(Mu1tip1e Object Stretch)
12.7.2 移动、复制、旋转和大小缩放四合—(Move/Copy/Rotate)
12.7.3 对外部参照块、图像图片和块的剪取(Extend C1ip)
12.7.4 清除重叠图形(De1ete dup1icate objects)
12.7.5 3D图形转2D(F1anen objects)
12.8 画图类
12.8.1 画断裂线功能(Break-line Symbo1)
12.8.2 超级图案填充(Super Hatch)
12.9 文件工具类
12.10 Web工具类
12.11 工具类
12.11.1 系统变量编辑器(System Variable Editor)
12.11.2 创建线型(Make Linetype)
12.11.3 创建型(Make Shape)文件
12.11.4 平面的延伸显示功能(Extended Plan)
12.12 网站链接类
12.13 AutoCAD的命令拾漏
12.13.1 AutoCAD的计算器(QUICKCALC命令)
12.13.2 REVCLOUD(画修订用的云线)命令
12.13.3 COPYLINK(将图面复制到剪贴板)命令
12.13.4 COPYCLIP(将指定图面复制到剪贴板)命令
12.13.5 CUTCLIP(剪切)命令
12.13.6 PASTECLIP(粘贴)命令
12.13.7 PASTESPEC(选择性粘贴)命令
12.13.8 PASTEBLOCK(粘贴块)命令
12.13.9 PASTEORIG(贴到原始坐标)命令
12.13.10 INSERTOBJ(插入OLE对象)命令
12.13.11 OLELINKS(OLE链接)命令
12.13.12 OLESCALE(设置OLE属性)命令
12.13.13 COPYHIST(复制命令过程)命令
12.13.14 HYPERLINK(超链接)命令
12.13.15 HYPERLINKOPTIONS(超链接选项)命令
12.13.16 BLIPMODE(光点开关)命令
12.13.17 FILL(填充模式开关)命令
12.13.18 QTEXT(快速文字显示开关)命令
12.13.19 RENAME(重命名)命令
12.13.20 SKETCH(徒手画)命令
12.13.21 XPLODE(分解复合图形)命令
第三篇 AutoLISP/VBA入门篇
第13章 AutoLISPNBA电子书使用说明
13.1 概述
13.2 注意事项
13.2.1 电子书、范例和解答所在的目录
13.2.2 AutoCAD各版本差异提示
13.2.3 版权和服务方面的注意事项
附录A 如何使用本书范例光盘和服务
第一篇 AutoCAD初步
第1章 计算机辅助制图概论
1 从徒手画开始
1.1.1 徒手画和计算机画图间的关系
1.1.2 徒手画的基本技巧
1.2 用CAD来画图
1.3 手工绘图器具与计算机绘图功能的比较
1.3.1 制图板与丁字尺的操作
1.3.2 橡皮擦与擦线板的使用
1.3.3 圆规或各种圆圈板的使用
1.3.4 三角板与量角器的使用
1.4 CAD/CAM/CAE概论
1.5 运行AutoCAD 2009的软件配置
1.6 运行AutoCAD 2009的硬件配置
第2章 AutoCAD 2009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1 认识AutoCAD 2009的主操作窗口
2.1.1 标题条栏区
2.1.2 窗口控制
2.1.3 菜单和工具栏控制
2.1.4 命令提示区
2.1.5 状态栏
2.2 从设备上的操作开始
2.2.1 键盘按键定义说明
2.2.2 按钮(鼠标或数字化仪)功能
2.2.3 自动命令完成功能和最近输入功能
2.3 AutoCAD加载文件的方式
2.3.1 传统的OPEN命令
2.3.2 AutoCAD的输入方式和格式
2.3.3 “局部加载”选项
2.4 AutoCAD存盘和输出的格式
2.4.1 存盘的方式和格式
2.4.2 文件输出的方式和格式
2.5 AutoCAD的命令提示操作
2.6 AutoCAD的坐标输入方式
2.6.1 绝对坐标
2.6.2 相对坐标
2.6.3 直接指向坐标点
2.6.4 X/Y/Z点的过滤器
2.7 AutoCAD的选择方式
2.7.1 标准的选择功能
2.7.2 提供快速选择的QSELECT命令
2.8 AutoCAD的图面缩放和平移操作
2.8.1 透明性命令的概念
2.8.2 图面放大缩小命令
2.8.3 画面平移命令
2.8.4 操控轮命令
2.8.5 平滑视图转换
2.8.6 -VIEW命令的应用
2.9 整个基本操作流程的陈述
2.10 图形文件的检查、修复和清理功能
2.10.1 图形文件的核查
2.10.2 图形文件修复
2.10.3 图形修复管理器
2.10.4 图形文件清理
2.11 AutoCAD的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问题
2.12 Windows下的基本环境设置
2.12.1 将显示完整路径与显示扩展名的设置打开
2.12.2 调整屏幕分辨率
2.12.3 加入TrueType字体文件
2.13 重要实用的系统环境设置
2.13.1 十字光标的长短设置
2.13.2 调整绘图区的背景颜色
2.13.3 自动备份和存盘文件类型的设置
2.13.4 打印设备方面的系统环境设置
2.13.5 设置支持文件的搜索路径
2.13.6 变更圆与圆弧的显示分辨率
2.13.7 设置自用的右键定义
2.13.8 变更捕捉标记的大小和颜色以及捕捉靶框的大小
2.13.9 变更选取框的大小与夹点的大小与颜色
2.13.10 为图形文件加密码
2.13.11 快速创建新图面
2.14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学习AutoCAD的绘图、编辑工具
第3章 基本几何与AutoCAD基本绘图、编辑工具
3.1 概述
3.2 点&点样式(POINT&DDPTYPE)命令
3.2.1 DDPTYPE命令
3.2.2 POINT命令
3.3 三种画线的命令
3.3.1 LINE(线)命令
3.3.2 PLINE(多段线)、EXPLODE(分解)和PEDIT(编辑多段线)命令
3.3.3 SPLINE命令
3.4 需要先认识的编辑命令
3.4.1 ERASE命令
3.4.2 U/REDO命令
3.4.3 UNDO命令
3.4.4 COPY和MOVE命令
3.4.5 TRIM命令
3.4.6 EXTEND命令
3.4.7 BREAK命令
3.4.8 MIRROR命令
3.4.9 FILLET和CHAMFER命令
3.5 AutoCAD的夹点和对象捕捉操作法
3.5.1 夹点操作
3.5.2 对象捕捉操作
3.5.3 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几何主题)
3.6 CIRCLE命令
3.6.1 命令陈述
3.6.2 从圆外一点画圆的切线(几何主题1)
3.6.3 画两圆的内公切线(几何主题2)
3.6.4 画三角形的内切圆(几何主题3)
3.7 ARC命令
3.7.1 命令陈述
3.7.2 二等分一线段或圆弧(几何主题1)
3.7.3 二等分一角(几何主题2)
3.7.4 过线外一点画切于直线的圆弧(几何主题3)
3.7.5 画两线间的切弧(几何主题4)
3.7.6 画两已知圆间的内切弧(几何主题5)
3.7.7 画一已知圆和一线间的内切弧(几何主题6)
3.7.8 求出已知圆弧的圆心(几何主题2)
3.8 ELLIPSE命令
3.8.1 命令陈述
3.8.2 内切于菱形的椭圆(几何主题1)
3.9 POLYGON命令
3.9.1 命令陈述
3.9.2 已知一边长画正三角形(几何主题1)
3.9.3 已知三边长画三角形(几何主题2)
3.9.4 求多边形的圆心(几何主题3)
3.9.5 通过已知外接圆来画出一正多边形(几何主题4)
3.10 OFFSET命令
3.10.1 命令陈述
3.10.2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几何主题1)
3.11 正确的计算机绘图操作应用
3.12 任意等分几何主题
3.12.1 MEASURE和DIVIDE命令
3.12.2 ARRAY命令
3.12.3 任意等分一线段
3.12.4 任意等分一圆弧或曲线
3.12.5 画出任意等分一角
3.13 曲线几何主题
3.13.1 画双曲线
3.13.2 已知双曲线的两焦点和顶点来画双曲线
3.13.3 过一已知点来画等轴双曲线
3.13.4 画抛物线
3.13.5 画阿基米德螺线(HELIX命令)
3.13.6 画摆线
3.13.7 画渐开线
3.13.8 画螺旋线
3.14 其他常用的基本编辑命令
3.14.1 SCALE命令
3.14.2 ROTATE命令
3.14.3 STRETCH命令
3.14.4 LENGTHEN命令
3.14.5 JOIN命令
3.14.6 PROPERTIES命令
3.15 BHATCH命令
3.16 MLINE命令
3.16.1 MLSTYLE命令
3.16.2 MLINE命令
3.16.3 MLEDIT命令
3.17 数据查询命令
3.17.1 DIST命令
3.17.2 AREA命令
3.17.3 TIME命令
习题
第4章 AutoCAD的图层
4.1 图层概述
4.2 LAYER命令
4.3 图层的操作应用实务
4.4 制作初级的图框样板文件
4.4.1 制作A3图框样板文件实例
4.4.2 RECTANG命令
4.5 图层分派和直接分派的误区
4.6 COLOR、LINETYPE和LWEIGHT命令
4.6.1 COLOR命令
4.6.2 LINETYPE命令
4.6.3 LWEIGHT命令
4.7 LAYTRANS命令
第5章 点线面的正投影与直线和平面的关系
5.1 概述
5.2 投影的原理和分类
5.3 象限空间的认识
5.4 点的正投影
5.5 直线的正投影
5.6 直线的正垂视图与端视图
5.6.1 辅助投影法
5.6.2 倒转投影法
5.6.3 回转投影法
5.7 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与垂直
5.7.1 两直线相交
5.7.2 两直线平行
5.7.3 两直线垂直
5.8 平面的正投影
5.9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5.10 平面上的边视图与正垂视图
5.11 两直线间的夹角
5.12 直线和平面的相交
5.13 直线和平面的平行
5.14 直线和平面的垂直
5.15 直线和平面的夹角
5.16 直线的斜度、坡度和方位
5.17 两平面间的夹角
习题
第6章 投影视图
6.1 概述
6.2 物体的正投影定义
6.3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
6.4 辅助视图
6.4.1 辅助面的分类
6.4.2 单斜面辅助视图
6.4.3 复斜面辅助视图
6.5 剖面与断面视图
6.5.1 割面和剖面区别
6.5.2 剖面的种类
6.5.3 建筑剖面的惯用画法
6.5.4 断面视图
6.6 等轴测视图(立体正交)
6.6.1 立体正交
6.6.2 等轴测图
6.6.3 等轴测图的线/角/圆/弧问题
6.6.4 不规则曲线的等轴测图
6.6.5 球体和螺纹的等轴测图
6.6.6 平面下的等轴测尺寸标注
6.6.7 两等轴测图
6.6.8 不等轴测图
6.7 透视图
6.7.1 透视投影名词定义
6.7.2 透视投影基本概念
6.7.3 透视投影视点位置的选择
6.7.4 消失点透视法
6.7.5 量度点透视法
6.7.6 消失点和量度点位置的设置
6.8 阴影图
6.8.1 阴影图的作用
6.8.2 阴影光源的定义
6.8.3 计算机画图里的阴影功能
6.8.4 透视阴影的种类(光源照射方向)
6.9 交线图
6.9.1 直线和物体表面的贯穿
6.9.2 平面和物体面的交线
6.9.3 产生于物体面间的交线
6.9.4 球面法
6.10 展开图
6.10.1 接缝
6.10.2 折边
6.10.3 缺口
6.10.4 平行线展开法
6.10.5 射线展开法
6.10.6 三角形展开法
6.10.7 变口体展开
6.10.8 球体的展开
习题
第7章 AutoCAD的写字、贴图和画表格功能
7.1 AutoCAD对文字功能的设计原理
7.2 和文字有关的AutoCAD命令
7.2.1 STYLE(设置文字字体)命令
7.2.2 DTEXT(单行文字)命令
7.2.3 MTEXT(多行文字)命令
7.2.4 JUSTIFYTEXT(文字对齐)命令
7.2.5 FIND(查找及替换)命令
7.2.6 SCALETEXT(缩放文字)命令
7.2.7 SPACETRANS(转换长度值)命令
7.2.8 FIELD(插入字段)命令
7.3 和贴图相关的AutoCAD命令
7.3.1 IMAGE命令
7.3.2 IMAGEADJUST(图像调整)命令
7.3.3 IMAGECLIP(图像剪裁)命令
7.3.4 IMAGEFRAME(开关图像框)命令
7.3.5 IAMGEQUALITY(图像质量)命令
7.3.6 TRANSPARENCY(设置图像透明度)命令
7.4 创建表格
7.4.1 TABLESTYLE(表格设置)命令
7.4.2 TABLE(创建表格)命令
7.4.3 输入Exce1表格
7.4.4 以表格来加载图形文件的应用
7.4.5 运行表格数据的计算
7.4.6 将表格转成Exce1电子表格格式
7.4.7 其他的表格编辑技巧
7.5 图框样板文件的再增添
7.6 本章问题集
第8章 基本尺寸标注
8.1 概述
8.2 尺寸标注定义
8.3 基本尺寸标注概论
8.3.1 尺寸线和尺寸界线
8.3.2 箭头
8.3.3 数值
8.3.4 引线和注释
8.4 DIMSTYLE(尺寸标注样式)命令
8.5 图框样板文件的再增添
8.6 快速尺寸标注命令
8.7 AutoCAD的长度标注操作
8.7.1 DIMLINEAR(线性标注)命令
8.7.2 DIMALIGNED(对齐线性标注)命令
8.7.3 DIMORDINATE(坐标尺寸标注)命令
8.7.4 DIMBASELINE(基线标注)命令
8.7.5 DIMSPACE(标注间距)命令
8.7.6 DIMCONTINUE(连续标注)命令
8.7.7 和线性标注有关的其他标注法
8.8 AutoCAD的圆弧标注操作
8.8.1 角度标注
8.8.2 DIMRADIUS(半径标注)和DIMDIAMETER(直径标注)命令
8.8.3 DIMJOGGED(圆弧折弯标注)命令
8.8.4 DIMBREAK(标注打断)命令
8.8.5 DIMJOGLINE(折弯线性)命令
8.8.6 DIMARC(弧长标注)命令
8.8.7 和圆弧标注有关的其他标注法
8.9 AutoCAD的圆心和引线标注
8.9.1 DIMCENTER(圆弧中心记号标注)命令
8.9.2 AutoCAD的标引线功能
8.10 AutoCAD的尺寸编辑工具
8.10.1 DIMEDIT(尺寸标注编辑)命令
8.10.2 DIMTEDIT(尺寸文字编辑命令
8.10.3 DIMREASSOCIATE(重新关号标注)命令
8.10.4 -DIMSTYLE-Apply(更新尺寸标注)命令
第9章 联综合几何绘图实务
9.1 概述
9.2 范例一
9.3 范例二
9.4 范例三
9.5 范例四
9.6 范例五
9.7 范例六
9.8 小结
习题
第10章 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
10.1 概述
10.2 BLOCK和WBLOCK的异同
10.3 相关块的命令详述
10.3.1 BASE(设置块插入点)命令
10.3.2 BLOCK(创建块)命令
10.3.3 WBLOCK(创建全局块)命令
10.3.4 INSERT(插入块)命令
10.4 范例
10.4.1 制作块图形
10.4.2 修改块图形
10.4.3 制作全局块图形
10.4.4 范例分析
10.4.5 查询规范的制作
10.5 动态块
10.5.1 动态块概述
10.5.2 操作动态块的方法
10.6 外部参照
10.6.1 XREF(外部参照管理程序)命令
10.6.2 XATTACH(附着外部参照)命令
10.6.3 XOPEN(打开外部参照)命令
10.6.4 XCLIP(剪裁外部参照图形)命令
10.6.5 XCLIPFRAME(设置剪裁边界框是否可见的变量)命令
10.6.6 XBIND(绑定图形文件)命令
10.6.7 REFEDIT(编辑外部参照图形)命令
10.6.8 REFSET(增减外部参照组件)命令
10.6.9 REFCLOSE(关闭参照编辑)命令
10.7 AutoCAD设计中心
10.7.1 激活“设计中心”命令(ADCENTER)
10.7.2 打开和插入资源到图面上的操作
10.7.3 其他功能的操作
10.7.4 联机设计中心
习题
第11章 基本出图法
11.1 打印概述
11.2 AutoCAD的打印概念
11.3 Windows里的绘图仪或打印机设置
11.4 STYLESMANAGER(设置出图样式)命令
11.5 PLOTTERMANAGER(绘图仪管理)命令
11.6 PLOT命令
11.7 其他格式的打印
11.7.1 Microsoft Office Document Image Writer
11.7.2 Adobe PDF
11.7.3 DWF6 ePlot.pc3
11.7.4 Pub1ishToWeb JPG.pc3和Pub1ishToWeb PNG.pc3
11.8 以PUBLlSH命令的方式来批量打印
第12章 AutoCAD 2009版的Express功能和命令拾漏
12.1 Express程序集概述
12.2 块类
12.2.1 将属性分解成文字(Exp1ode Attribute to Text)
12.2.2 将形转成块(Convert Shape to B1ock)
12.2.3 输出属性信息(Ex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2.2.4 输入属性信息(Import Attribute Information)
12.2.5 以一块取代另一块(Rep1ace B1ock With Another B1ock)
12.3 文字类
12.3.1 分解文字(Explode Text)
12.3.2 将Text转换成Mtext(Convert Text to Mtext)
12.3.3 弧形文字(Arc-Aligned Text)
12.3.4 圈字功能(Enc1ose Text with Object)
12.3.5 自动加注行号功能(Automatic Text Numbering)
12.3.6 改变字的大小写功能(Change Text Case)
12.4 配置工具类
12.5 尺寸标注类
12.6 选取工具类
12.7 修改类
12.7.1 多重图素拉伸(Mu1tip1e Object Stretch)
12.7.2 移动、复制、旋转和大小缩放四合—(Move/Copy/Rotate)
12.7.3 对外部参照块、图像图片和块的剪取(Extend C1ip)
12.7.4 清除重叠图形(De1ete dup1icate objects)
12.7.5 3D图形转2D(F1anen objects)
12.8 画图类
12.8.1 画断裂线功能(Break-line Symbo1)
12.8.2 超级图案填充(Super Hatch)
12.9 文件工具类
12.10 Web工具类
12.11 工具类
12.11.1 系统变量编辑器(System Variable Editor)
12.11.2 创建线型(Make Linetype)
12.11.3 创建型(Make Shape)文件
12.11.4 平面的延伸显示功能(Extended Plan)
12.12 网站链接类
12.13 AutoCAD的命令拾漏
12.13.1 AutoCAD的计算器(QUICKCALC命令)
12.13.2 REVCLOUD(画修订用的云线)命令
12.13.3 COPYLINK(将图面复制到剪贴板)命令
12.13.4 COPYCLIP(将指定图面复制到剪贴板)命令
12.13.5 CUTCLIP(剪切)命令
12.13.6 PASTECLIP(粘贴)命令
12.13.7 PASTESPEC(选择性粘贴)命令
12.13.8 PASTEBLOCK(粘贴块)命令
12.13.9 PASTEORIG(贴到原始坐标)命令
12.13.10 INSERTOBJ(插入OLE对象)命令
12.13.11 OLELINKS(OLE链接)命令
12.13.12 OLESCALE(设置OLE属性)命令
12.13.13 COPYHIST(复制命令过程)命令
12.13.14 HYPERLINK(超链接)命令
12.13.15 HYPERLINKOPTIONS(超链接选项)命令
12.13.16 BLIPMODE(光点开关)命令
12.13.17 FILL(填充模式开关)命令
12.13.18 QTEXT(快速文字显示开关)命令
12.13.19 RENAME(重命名)命令
12.13.20 SKETCH(徒手画)命令
12.13.21 XPLODE(分解复合图形)命令
第三篇 AutoLISP/VBA入门篇
第13章 AutoLISPNBA电子书使用说明
13.1 概述
13.2 注意事项
13.2.1 电子书、范例和解答所在的目录
13.2.2 AutoCAD各版本差异提示
13.2.3 版权和服务方面的注意事项
附录A 如何使用本书范例光盘和服务
AutoCAD 2009建筑图学基础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亲爱的云图用户,
光盘内的文件都可以直接点击浏览哦
无需下载,在线查阅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