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28 项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相关结果
Collection of seal cut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 by Li Lanqing
作者: 李岚清[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简介:本书共收入李岚清于2003年至2011年创作的篆刻作品和书法作品,其中篆刻作品为530方,书法作品100幅左右。这些作品分游心印海、情系神州、印记人生、与时同进、文化拾贝、他山采玉、诗印书情等七大部分进行编排。岚清同志的篆刻作品贴近时代,关注现实,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风格鲜明,充分展示了作者先进的理念、丰沛的情趣和细腻的感受,以及深厚的学养和文化情怀创作。全书还配有相应的书法、图片、诗歌、文章,注意将篆刻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了作者多方面的爱好和造诣,既突出了篆刻艺术的地位,也增强了读者欣赏篆刻艺术的兴趣,便于篆刻艺术的传播、普及、推广和读者阅读。
Collection of art works by members of Xiling seal engraver’s society
作者: 陈振濂主编;西泠印社编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简介:
第三届“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论文集
作者: 刘江主编;西泠印社编
宋画中的南宋建筑
作者: 傅伯星著
简介: 《宋画中的南宋建筑》,本书通过对南宋描绘建筑的画作的分析,研究与归纳,寻找南宋建筑而开拓了南宋建筑研究工作的一个新视野。
西泠印社.2011.4(总第三十二辑),西泠印社辛卯秋季雅集专辑
简介:本书是“中国印谱学专辑”,重点介绍“中国印谱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主旨是宣传西泠印社,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金石文化。
西泠印社.2011.2(总第三十辑),松丸东鱼研究、西泠印社辛卯春季雅集专辑
简介: 日本篆刻家松丸东鱼,是一个中国印学界大部分人都不太熟悉的名字。 但我们却下决心为他做一个专辑,为什么?是因为他与近代中国印学界的缘分。早在30至40年代,松丸东鱼是在一个中日交流处于很不和谐甚至是战争氛围很浓的情况下,坚持在篆刻土心向中国的一位“孤独者”。他对于日本近代明治以来的篆刻工艺化倾向,作出了身体力行的纠正。他的印宗秦汉、 “搜秦摹汉”的宗旨,有效地改变了当时日本印学界的浮躁风气。但更有价值的是,他与吴昌硕缘悭一面,却以一生精力为在日本推介吴昌硕作出了绝大贡献,从而使日本与中国印学界的交流,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结点。此外,50至60年代之际,他又是一个亲身参与日本书法访华团到新中国来从事书法篆刻交流的亲历者,也是一位1963年在日本接待中国书法代表团成员如潘天寿、王个簃、顾廷龙等的日本代表性专家。至于他对西汵印社的深厚感情,只要读一读在本辑中的几篇出自他手的文字,相信读者诸公自会有判断。积极为我们这期专辑作出有力配合的松丸东鱼的公子松丸道雄教授提到,在日本是有一条“正脉”:从河井荃庐到松丸东鱼再到小林斗盦,这条“正脉”就是一部日本近代的篆刻史。
地名山水
作者: 高志林编著
简介:《名优特产》。本书从果品、蔬菜、茶叶、水产海鲜、禽畜、风味食品、小吃名点、手工艺品、优势资源、浙东新商都、四季仙果之旅等方面对上虞的名优特产做了详细的介绍。
西泠印社.2011.3(总第三十一辑),战国秦汉封泥文字研究专辑
简介:本书主旨是宣传西泠印社,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金石文化。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Thangka arts of ancient China
作者: 李飞编著
简介: 《唐卡集珍:中国古代唐卡艺术鉴赏》主要内容:唐卡既是藏族的绘画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的宗教艺术,它不仅反映了藏民族的文化、历史、科技、神话传说以及雪域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隐藏着佛陀教法的密喻,令人悄然进入神圣、隐秘、纯净的一方净土。 《唐卡集珍:中国古代唐卡艺术鉴赏》从唐卡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入手,系统而详细地介绍了唐卡的发展流派、内容分类、绘制、色彩、功能以及唐卡作为绘画艺术的艺术价值和鉴赏等。
陈建明书法作品集
作者: 陈建明著
觉色·妆容:专业彩妆造型
作者: 蒋育秀,姚惠明,张丹编著
简介:本书以时尚生活彩妆创意为基础内容,紧密结合优图碧彩妆用品的研发状况,为化妆爱好者和专业学习者提供较为实用、适当超前的化妆技法研习平台和具有学理系统的化妆造型知识。本书图文并茂,尤为注重造型实录的认知分析——化妆的审美必然立足于对视觉形式组合规律的认知之上。
咏梅诗词百首详解
作者: 娄国忠主编
简介:《咏梅诗词百首详解》的美是历代先人,尤其是诗人不断发现的结果,而对梅花的美的发掘至当代仍在继续。我们从咏梅诗词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可以证明梅花之美无穷尽。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书经?说命下》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说命》是殷高宗武丁任命傅说为相的命辞。这句今译意思为:“如果我要作羹汤,你就好像是盐和梅。”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已有实用价值。《诗经?召南?摞有梅》唱道:“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是一首西周时的情歌,女子希望男方及时来求婚。今译意思是:“树上梅子落纷纷,枝头还留有七成。谁人有心追求我,赶快趁着好时辰。”这里写到的梅,在诗中是作为起兴的材料,尚无直接写梅花的观赏意义。
Collection of 20th century famous Chinese paintings
作者: 刘大伟主编
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名画大典: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讲述了20世纪的中国是激烈动荡的。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朝政府,也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一个封建王朝转变为一个广泛接受西方思潮与文化的国家。之后,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社会革命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稍后爆发了“文化大革命”,都急剧动摇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和古代相比,绘画门类增多了,除传统绘画外,还有油画、版画、新年画和以其它材料与功能作区分的绘画。我们这里所介绍的20世纪“中国名画”,主要是指传统的中国画,谨为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献礼,精心挑选了近现代中国画坛具有深远影响力的90位画家(包括港台)。自1900年到2000年之间创作的具有明显个人风格、社会影响和时代特色的代表作共计274件。其中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石鲁的《转战陕北》,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特色。 20世纪的中国画坛,以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的岭南派,浙江的潘天寿,安徽的黄宾虹,江西的傅抱石,四川的张大千,江苏的徐悲鸿、刘海粟等彻底改变了清末民初中国画坛萧条景象。另画坛巨匠齐白石以传统超越古人,林风眠以融合中西创造历史,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关山月、陈之佛、黄胄、蒋兆和等以写生、摹古、创新三者结合的手法来“改造旧国画”都取得杰出成就。“文革”结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其中朱屺瞻、李苦禅、吴冠中、宋文治、魏紫熙、董寿平、程十发、刘文西等名声大震,驰名中外。八十年代以后更为年轻的画家成为画坛主力军。著名的有周思聪、杨力舟、王迎春、周昌谷、方增先、贾又福、范曾、王子武、舒传曦、石齐、卢坤峰、王明明等,他们的个性风格更加突出,革新探索更加大胆。中国画正在被推向一个多元化的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沧海桑田,河山变迁,中华民族正走向繁荣昌盛。这个不平凡的时代造就了千百位伟大的绘画艺术大师。这里入编的90位,不能代表那个时代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20世纪的中国画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部不朽的传奇。
Story of cultural relics:works collection of 30-year cultural relics undertaking of Shaoxing
作者: 高军主编;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编
中日尺八艺术研究
作者: 孙以诚编著
简介: 孙以诚编著的《中国尺八考――中日尺八艺术研究》是中国音乐史上第 一部关于尺八研究的专著。书中不仅有作者历经十三年潜心研究撰写的十余 篇学术论文,还有关于尺八学习、制作的论述.及国内外尺八名家的介绍和 杭州与日本近些年尺八交流的历史记录及中、日两国关于尺八的历史记载史 料,并附有150首尺八练习乐曲。 《中国尺八考――中日尺八艺术研究》还有140余幅珍贵彩色照片和78 幅黑白照片、插图及图表,使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因此本书既具史料性、研究性。也具有学习性、观赏性、参考性、可读 性,是一部值得珍藏的音乐史书。
赵文竹中国画艺术集
作者: 赵文竹绘
中国印谱史图典
作者: 陈振濂编著
简介:本书精选历代印谱近千种并对有代表性的印谱配以图版和成谱时间、作者、具体内容和特点说明。共分六个部分详尽介绍,是中国历代印谱的图典。
走近丰子恺
作者: 毕克官,毕宛婴著
简介:毕克官、毕宛婴所著的《走近丰子恺》归纳了作者对丰子恺生平和艺术的基本观点,同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发现的史料。《走近丰子恺》分别记述了丰子恺在绘画、著译、教育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他与李叔同、马一浮、叶圣陶等师长、友人相知相交的深厚情意;他的丰硕创作成果;以及他身后亲友的追思和海内外读者、研究者对他的各种纪念活动。
西泠印社藏品捐献名录
作者: 王佩智,邓京编著
简介:西泠印社文物及艺术品收藏颇丰。其中部分为社员于春秋雅集时,将其所藏名品佳作及个人创作之精品,携来社中展示、观摩、交流、鉴赏,活动结束后,部分物品以自愿为原则,捐于社中庋藏。西泠印社亦斥资购入了一批散落于民间之书画艺术珍品。本书将西泠印社藏品保护中心所藏之物品做一具体整理,为学术研究者进一步利用藏品提供一份清单,以使物尽其用,发挥其使用价值。
图说南宋京城临安
作者: 傅伯星著;政协杭州市上城区委员会编
简介: 浙江省著名画家、南宋历史专家傅伯星先生多年来从事南宋绘画、南宋历史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图说南宋京城临安》旨在为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出谋“画”策,提供文化支持。本书通过南宋京城百姓生活、南宋京城建筑城郭、南宋皇城人物生活、南宋西湖风光景致等几大部分,准确生动地还原了南宋社会的各种生活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兴致盎然。
高等教育出版社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