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作者: 唐珊熙主编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教材的精神编写的供全日
制药学专业使用的微生物学专科教材。
全书分四篇共十六章。第一篇微生物概论,介绍各类微生物
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和药学的关系。第二篇免疫学基础,阐
述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重点介绍药物变态反应及免疫制剂。
第三篇常见病原性细菌及病毒,扼要说明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特性
及致病规律。第四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介绍微生物与药物
变质的关系、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制剂、药物的抗菌试验及药物
制剂的微生物学检验等。
本书密切联系药学专业特点,重点突出,实用性强。亦可作
为医学院校有关专业成人教育(职大、夜大、函授等)的教材或
其他医药人员的参考资料。
片断:
属(genus):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具有密切关系的某些种组成属。如伤寒沙门菌、肠
炎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等组成沙门菌属。
种(species):是形态学与生理学性状基本相同的微生物群体。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
位。同一菌种中可能有某些差异,可以进一步分组。差异较明显的称亚种(subspecies)或
变种(variety,var.)。
型(type):同一菌种中差异微小的细菌可分为型,如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可分为多种血
清型(serotype),根据对噬菌体或细菌素敏感性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噬菌体型(phagetype)或
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等。
株或菌株(strain):是指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该菌的不同菌株。具有典型特征
的菌株称为标准株(standardstrain)。菌株常用数字、地名或符号来表示,如H37Rv为结
核杆菌的强毒标准株。
2.细菌的命名
细菌的命名法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文双名法,每个菌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组成,前
一词为属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后一词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印刷时用斜体字。中
文名是种名在前,属名在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学名为Staphylococcusaureus。为避免误
解,有时在种名之后附以命名者的姓,如StaphylococcusaureusRosenbach,指的是由Rosen-
bach所命名的葡萄球菌。如在种内还有变种,则在种名后加变种名称,并在变种名称前加
var.如Bacillussubtilisvar.niger(枯草杆菌黑色变种)。
除采用学名外,有些常用细菌也可用通俗名称,如结核杆菌就是结核分枝杆菌的俗名。
三、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它们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利用不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迅
速生长繁殖,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有些
还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固
氮菌则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而植物又是人与动物的主要营养来
源。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业方面,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生产部门以及工业废物的处理等,已为人们创造了大量
的物质财富。在农业方面,利用微生物制造细菌肥料、植物生长刺激素和灭虫剂等,开辟
了人工造肥、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虫害等农业增产的新途径。在医药工业方面,几乎所
有的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制成的,同时还可利用微生物制造某些维生素、辅酶、
ATP、核苷酸、有机酸、生物碱及酶等。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与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不
少药物与精细生物制品已能通过基因工程这一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基因重组的菌株(工程
菌)进行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等)均可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并已应用于临床治疗。
但是,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
为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microbes)。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结核、脊髓
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但
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或机会致病菌。此外,微
生物还可引起工业产品、农副业产品和药材(药物)霉烂变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并对
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四、微生物学
(一)微生物学的定义
微生物学(microbi01ogy)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
遗传变异等)及其与人类、动植物等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微生物学的分科
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应用领域中,又分为普通微生物学、农业微
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以及药学微生物学等分支学科。按
特定微生物群类为研究对象,又可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等。这些分支学科,通过
各自深入的研究,为微生物学的全面、纵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微生物学与药学的关系
药学微生物学的范畴除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外,还包括有关保证药物质量,研究、
生产微生物药物制剂和开发新药的理论与基本技术。这不仅为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
物制造药物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学习、研究药学专业的其他学科如生物化学、药理学、药
物化学、药剂学等提供了有关的知识与技术。近年来,免疫学的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与
药学的联系日趋密切,如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已作为一类新药应用于
临床,而且还可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药物。所以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在药物研制与生产上具有
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