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86 项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相关结果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过关冲刺100天
作者: 祝强,王丽主编;华宇医学网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简介: 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从2009年起采用了新大纲。新大纲在结构编排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注重考察从临床实际出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积累专业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过关冲刺100天》按照《2010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要求进行编写,内容叙述精炼、条理清晰,针对性极强,而且图表结合、易于掌握,是考前冲刺复习必备的辅导书。 全书共分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实践综合3部分,其中基础综合包括8篇,分别为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法规;专业综合包括l3篇,分别为症状与体征、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儿科疾病、传染病和性传播疾病、其他;实践综合l篇,包括了临床常见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思路、诊断流程和相关操作等。针对新大纲的特点,《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过关冲刺100天》在编写过程中提炼了数千个考点,去除烦冗不考内容,力求恰当的诠释,系统地叙述了考试大纲所涉及的各个知识要点,帮助考生快速理解考试内容,准确把握考试方向,突破考试瓶颈。
水稻DNA指纹及应用
作者: 王兴春,朱江编著
简介:《水稻DNA指纹及应用》主要内容: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大量DNA水平上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技术随之出现,并广泛应用于图谱构建、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鉴别、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基于作者近年来在分子标记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编著了《水稻DNA指纹及应用》。《水稻DNA指纹及应用》详细了介绍了DNA指纹的发展、种类和应用。
微生物发酵技术
作者: 燕平梅著
简介:微生物发酵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微生物发酵技术一书主要包括发酵菌种的筛选方法、优良发酵菌种的育种方法、发酵菌种保藏技术、发酵培养基配制方法、种子的扩大培养技术、发酵产物代谢控制理论和方法、发酵条件的调节方法、发酵培养基和空气的灭菌技术,发酵下游加工过程技术进行了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的阐述。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方面注意保持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强调了技术的先进性,引入了微生物发酵技术的最新研究技术和方法。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基本理论可靠、论述准确,信息量大,尽可能包括微生物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对从事医药、食品、酶制剂、有机酸、溶剂等微生物的发酵生产,及其他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生产、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从事生物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应有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动物细胞与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
作者: 袁建琴,高斌战著
简介: 细胞作为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决定了生物体生长、分化、遗传、变异、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活动。在研究生物生命活动的机制和控制中,必然需要对细胞这个基本单位进行研究。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深入,已使细胞工程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生物工程技术。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尤其是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所用的微生物菌种不仅仅局限于天然微生物的范围,已建立起来的新型工程菌株,可以生产天然菌株所不能产生或产量很低的生物活性物质,拓宽了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的研究范围。 《动物细胞与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内容共分为两篇。上篇为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由山西农业大学袁建琴根据近年来从事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总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参考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文献资料编写而成。主要阐述了动物细胞的形态、生理及培养特性、制药用动物细胞与细胞凋亡、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动物细胞的培养方法和操作方式、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及其检测系统、动物细胞制药工艺、动细胞制药质量控制、动物细胞产品的制备与研究实例,并对动物细胞制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下篇为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由山西省生物制品厂高斌战根据近年来从事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的企业工作经验,总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参考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文献资料编写而成。主要阐述了微生物发酵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5、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基础、微生物发酵工艺与设备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严品的制备实例。 《动物细胞与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融科学性、使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可供从事动物细胞工程制药、微生物发酵工程制药和其他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生物技术相关学科(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等)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使用和参考。
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郑红维,李颙著
简介:《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客观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和趋势。国外体系建设相对成熟,研究重点集中在数据库与网络、精确农业、专家系统和虚拟农业等具体技术方面;国内对此问题的讨论集中在内涵和外延理解、发展历史阶段划分及一般意义的发展战略研究上,对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农村网络延伸、信息发布、信息标准化和农村信息市场发育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够。本文深刻剖析了体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指出政府的农村信息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缺位、公共财政资源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管理体制缺陷及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发展。《中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还从公共政策理论出发,分析了现行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制度安排,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信息产品供给上的严重短缺;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了体系建设因时间外部性导致政府投资短视,因空间外部性导致经济落后地区政府投资抑制行为。本研究运用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从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入手,经过充分调研和专家咨询,选择并构建了一套能综合反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软、硬件建设和效益情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
营销管理创新研究:股东价值视角
作者: 贺珍瑞著
简介: 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家企业都将营销列在议事日程中最首要的位置,理解客户、满足客户需求被看作是打造世界级企业的基础。但是,与此同时,专业营销人才、营销部门在企业并未受到重视。 本书将就营销与股东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总方向是探讨营销管理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并从股东价值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营销管理与决策。本书的创作目的在于将营销与财务进一步融合,证明营销是如何为股东们创造价值,从而促使人们对这两个重要管理学科之间的关系能更好的理解。
MATLAB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陈龙健著
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展示matlab软件的具体应用;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实战性。通过选取农业工程中典型问题(即农产品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现象和畜禽粪便的肥料成分快速预测)作为案例,详细讲述如何将matlab软件应用于农业工程问题之中,并形成解决其他农业工程问题流程。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具有较强的实战性。 本书可作为农业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参考资料。书中所给实例则对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研究论文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草地评价
作者: 孟林,张英俊主编
简介: 本书对草地基本特性、草地评价内涵和原则、草地评价发展历程,以及 草地环境功能评价、草地基况评价、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草地资源生产 适宜性评价、草地初级生产功能评价、草产品质量评价、草地次级生产功能 评价、草业经济系统评价等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作了较系统地阐述,汇聚 了国内外草地科学家有关草地评价原理和技术方法的研究成果。 该书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生产推广部门的教师、大学 生、研究生、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等的重要参考书,还可为政府部门的 草原监理监测人员加强草原监理和监测工作提供方法指导。
屠宰加工与卫生检疫
作者: 王玉顺主编
简介: 《屠宰加工与卫生检疫》根据肉品加工企业和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的迫切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和具有一线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编写。全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肉类加工厂、屠宰厂的建筑规划,动物宰前、宰后的卫生检疫,组织和器官病理变化的鉴定与处理,异常肉品的鉴定和处理,肉品科学,肉品冷藏,畜禽屠宰加工技术及要求,肉品分割技术,法定动物传染病的鉴定与处理,屠宰加工企业的消毒,动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其中关于动物福利、法定动物疫病鉴定与处理、动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等内容的论述,是按照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而特别编写的,突出了最近几年提出的新的概念和课题。 《屠宰加工与卫生检疫》在编写中,力求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现代肉品加工与卫生检疫的新理论、新技术,并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涵盖面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肉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屠宰技术工人、动物卫生检疫人员、肉品品质检验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大中专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植物内生菌
作者: 郝晓娟编著
简介:植物内生菌名称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虽然内生菌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但由于被感染的寄主植物不表现出症状,因此长期以来,内生菌的存在一直被忽略。直到20世纪30年代,发现给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的牲畜中毒事件是由于牲畜食用了感染内生真菌的牧草所致,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1866年De Bary为了将生活在植物组织内部的微生物与那些生长在植物表面的表生菌(Epiphyte)相区别,首先提出了内生菌(Endophyte)的概念,认为凡是在植物体内的微生物均为内生菌。1992年Kleopper提出植物内生菌是从植物内部获得的,对植物的表型特征和功能不造成实质性危害的微生物。根据这一定义,一些能在植物体内定殖的致病菌和菌根菌不应属于内生菌。Pemni(1991)和Wilon(1995)则认为,一生或至少一生中的某个阶段能进入活体植物组织内,并在植物组织内不引起明显组织变化的真菌或细菌均为内生菌;按该定义,那些在生活史中某一阶段能营造表生生活的表生菌、对寄主暂时没有伤害的潜伏性病原菌(Latent pathogens)和菌根菌等均属于内生菌的范畴。目前,Petrini和ilon的定义被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
原理及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作者: V. A. Dyck,J. Hendrichs,A. S. Robinson编著;路大光总编译
简介:昆虫不育技术(SIT)是一种环保型害虫防治办法,可以很好地整合到害虫大面积综合治理(AW-IPM)项目中。《昆虫不育技术原理及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昆虫不育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从科学层面阐述了昆虫不育技术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并提供了一个标准,以帮助人们选择那些适用于昆虫不育技术进行防治的害虫。 《昆虫不育技术原理及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涵盖了昆虫不育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历史到未来应用的前景,在主要章节阐述了昆虫不育技术的原理、技术组成和应用:昆虫不育技术的四个主要的策略一拟制、根除、遏制、预防一以及这些策略的实例;其他章节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管理的角度加以论述,并分析了整合昆虫不育技术的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昆虫不育技术原理及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大量有关的信息和参考资料,这将成为该学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资料参考标准。来自十九个不同国家的作者在这一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研究反映出昆虫不育技术的国际性特征。 至今仍无一所大学开设有关昆虫不育技术的课程,因此,《昆虫不育技术原理及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主要面向选修普通动植物保护的学生,然而该书对昆虫不育技术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及该技术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动植物保护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颇具价值。
生物质能源沼气工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斌著
简介:本文以经济人假设、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为指导,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文献回顾与归纳,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进行大量的实际研究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找出推进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关键因子,并在国内政策制定现状极其执行情况和国外政策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推进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与审定
作者: 宋国栋,李丽君 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1月
简介:本书可供种子管理部门、品种选育单位及从事农作物品种试验、审定等工作者参考,也可供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植物生理学教程
作者: 陈琳著
简介:《植物生理学》是农学、园艺、园林、植保、农业资源与环境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中的骨干课。近年来出版了植物生理学教材有多种,它们内容新、有特色是一批能够反映植物生理学发展水平的新教材。本教程在吸取众教材所长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在教学中的经验而著,着重解决教学中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现高校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单位时间教学进度比传统板书进度快,学生记笔记跟不上讲课进程;为达到清晰的多媒体教学效果教室灯光暗淡,也不利学生记笔记。使用本教程省去课堂记笔记问题,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掌握理解授课内容上。 二、一般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教材为满足各专业需要内容多,由于实验学时有限、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同,不能把指导书中所有实验内容都做。笔者针对授课对象将来从事植物生产和科研的需要,编写必要的实验内容,省去大量不做实验的篇幅。 三、题解部分把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出现,强化了教学内容,避免学生期末考试、继续升学考试复习的盲目性。 四、本教程集精要、题解、实验指导于一体。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植物生理更多>>
著者还有: B. B. Baird、M. Cherry、A. R. Gilmour、S. A. Harding、A. F. Kane等。
作者: R. W. Payne[等]著;郑可锋,张浩,祝利莉等译
简介: 本书是英国vsni公司开发的genstat统计软件的配套 教材。基本内容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广义线性模 型、方差分析、混合模型分析、rmel综合分析及空间分析 等哼,其中包括近年来的一些较新进展。大部分统计方法都给 出了genstat软件的操作过程及输出结果的解读,便于广大 科研人员的教学、自学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高等农业院校或综 合性院校生生物类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各领 域需要进行书局分析处理的实际工作者自学参考。
食用菌栽培学
作者: 暴增海,杨辉德,王莉主编
简介: 《食用菌栽培学》为全国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共分4篇9章,从食用菌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制种、栽培技术等较全面地、有重点地介绍了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理论,以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食用菌栽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注意介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力求做到内容全面、完整、新颖,同时加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国内外畜禽饲养标准与饲料成分表
作者: 熊本海,张宏福主编
简介:《国内外畜禽饲养标准与饲料成分表》主要内容:传统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两大主要内容,一是对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开展评价,获得标准的和(/或)可比较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进行整理、标引、转换甚至计算后,编排为数据表格,或者按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建立网络数据库,通过传统的、或者现代信息传递模式,向畜牧业、饲料加工业或者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饲料科技数据服务;二是研究不同动物物种、处在不同的生长、生理阶段和(/或)达到预期生产目标,并在考虑饲养环境和产出肉、蛋、奶等品质的基础上对各种营养成分精准的、动态的需要量或者需要量模型。为此,世界各国和地区在本领域的科学家、学者近百年以来,一直锲而不舍地研究制定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体系,并研究制定不同畜禽的饲料成分表:研究各种畜禽的营养需要量及营养需要量的动态模型,服务于饲料加工业和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而最终目标是通过畜禽这一载体,科学合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饲料资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为人类生产出更多的动物产品。
中国野生稻的保护与利用
作者: 孙希平编著
简介:本书对野生稻资源的分类、特征及优异资源的保存保护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学者利用分子标记对野生稻遗传资源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同时对其优异基因的利用做了一系列探讨。近20年来,我国水稻育种一直徘徊不前,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从而导致产量和品质的改良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而且狭窄的遗传基础还使水稻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胁迫的脆弱性增加。所以,深入挖掘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增强水稻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马铃薯信息的组织与服务
作者: 王丹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2月
简介: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
作者: 周立著
简介: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与实践调查》在探讨农村金融问题时,需要指出的仅仅是“农村”、“金融”两大部门相互指责,相互竞争的谈论模式。从农村金融成长的经济社会环境出发,去考虑“农村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至少,我们在推出一系列改良性方案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只是改良性的,彻底的变革,远非农村部门、金融部门内部所能解决。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