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5 项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03-01” 相关结果
无处诉说的生活(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讲述生活之下的暗涌与风暴,李敬泽、孟繁华、黄德海推荐)
作者: 李浩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03-01
简介:小说集《无处诉说的生活》共收录十二篇小说,包括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将军的部队》。作者毫不吝啬地剖析生活的残忍,从日常琐事中挖掘人性。李浩以他特有的平静沉稳的叙述方式将读者推向风暴中心,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涌潮生,我们身处生活之中,谁也无法逃离被围困的命运。
读我的欲望!拉康与历史主义者的对抗(拜德雅·人文丛书)
作者: 对弥散在人文领域中普遍的“福柯幽灵”的雄辩声讨 ★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精神继
简介:本书是美国重要的文化理论家、拉康派批评家琼·柯普洁本专著,她运用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从电影、哲学、文学、摄影等多个角度,对弥散在人文领域中普遍的“福柯幽灵”发起了雄辩的声讨。拉康和福柯虽同被视为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涌现出的关键人物,但他们思想中的隐含分歧却将我们导向对诸多文化现象截然不同的理解与反思。在书中,作者不仅尝试为精神分析重新夺回对“性”“凝视”等重要理论问题的解释权,澄清语言和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还将展示精神分析对历史的独特见解:“主体是没有满足历史需求的历史产物。”作者主张,文化批评的使命在于读懂欲望,即文化表述中那些无法言说的部分。
社会学的问题(拜德雅·人文丛书)
作者: (法)皮埃尔?布迪厄
简介:“……在认识社会世界的规律这件事情上的所有进步,都会提高人们对必然性的认识程度……从而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就此而言,作为读者,更普遍地说,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了解社会学,了解社会学家如何认识和分析我们自身,便是一项自我解放的事业。 本书是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一本文集,收录了21篇访谈、讲座文稿和会议论文。在本书中,布迪厄不仅用自己的社会学方法和基本概念(场域、惯习、资本、投资等)分析了流行文化的各个领域(体育、文学、时尚、音乐等),还在这些趣味盎然的分析中穿插了他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的哲学反思。 布迪厄力图将自身所学公之于众,展示社会学家的思考和分析历程,带领读者走进社会科学的“后厨”,并且告诫我们:不要认同一种思想,而要成为一种思想方法的主人。
收获长篇小说2022春卷(路内、韦敏、蒋蓝新作)
作者: 《收获》文学杂志社
简介:路 内《关于告别的一切》李白,吴里人,1975年12月生,笔名李一白。过气作家,不婚主义者,青少年怀旧浪漫男(直至中年)。十岁时其母与人私奔,不知所终。谈过十几场恋爱,写过两三本书,长篇小说《太子巷往事》曾入围陈量材文学奖。父亲李忠诚,农机厂副厂长,救火英模,未来的阿兹海默症患者。本书记载了这对父子自1985至2019年之间的人生悲欢。 韦 敏《我无法证明岁月有脚》八十年代末,梅亦可考入武汉本地著名的珞珈大学,就读中文系。入学天,就被一个学兄带着夜游了校园,没有任何准备地开始了校园恋爱生活。两个价值观不同的人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梅亦可终还是离开了武汉,开始了新的爱情……成长有快乐,只是也有更多的痛苦需要承担。 蒋 蓝《成都传:从春熙路到华西坝》散文家蒋蓝将目光集中在成都的沧桑屋檐下,投射在它的砖石与阡陌之间,寄托于对碧水、城堞和往事的感叹中,写就一部《成都传》。本刊选取其中“成都街市的‘川味’”“百年金街春熙路”“成都的美食渊流”“华西坝往事”等内容,编成《从春熙路到华西坝》,读者可从其中重要历史人物的情感踪迹与物理踪迹两条线路,领略一座西南大城的城市气质与诗性空间结构。
收获文学榜2021中短篇小说
作者: 《收获》文学杂志社 编
简介: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