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
作者: 魏炜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社会里,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是个非常活
跃、积极的微型小国,它以富有特色的外交战略及外交实践,构建了一种
独特的小国外交类型,成为小国发挥超常影响力的典范之一。本书通过对
新加坡在安全、经济、地区和全球政治等不同层面实施的外交策略、外交
政策及外交实践的研究,揭示其有原则的、积极的实用主义外交特点,并
总结其成败得失,探讨全球化历程中小国外交的特殊性,进而从一个新的
视角揭示新加坡现代化之路,探究新加坡如何应对冷战及全球化等各种国
际变幻,通过积极的外交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增长,从中寻找后
发展国家实现内政外交互动的启示。
全书分七部分,在辨析新加坡外交背景的基础上,点面结合,以新加
坡的两个外交重要领域——安全和经济为点,以地区和全球这两个外交辐
射范围为面,多角度探究新加坡外交的特点。各部分主题及要点如下:
导论部分概述了本书的研究目标、主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和
本书写作的基本方法和结构。
第一章是全书的基础,解析新加坡外交的背景和基本目标。指出在李
光耀时代,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建国历史、政治结构、经济水平和文化等
国内因素深刻影响着其外交战略和政策行为,此外,由于政治体制和李光
耀个人权威的关系,李光耀个人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思想也给新加坡外交打
上了深深的烙印;外部因素方面,国际环境特别是地缘政治对新加坡外交
战略和政策的制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应对国家的特殊性和国际
环境的复杂性,在国际社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新加坡实行利益至上
的、积极的实用主义外交原则。
第二章阐述新加坡的安全外交战略。新加坡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在
国内实行“全面防卫”战略,但是国小不能光靠自我防卫,必须开展安全
外交,安全外交是新加坡外交的重点之一。通过推行美国主导、多边卷入
的大国均势的亚太安全战略,新加坡在更大的群体和更稳固的地区环境中
寻找安全感;借助五国联防协定、东盟军事合作和在海外设立训练基地,
新加坡广结安全网络,成为一条“融人鱼群的小鱼”。
第三章探讨新加坡的经济外交战略,从经济外交的狭义和广义两个层
次上探讨新加坡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外交活动。极度外向型经济的
国情决定了经济外交在新加坡外交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凭借区位优势,
抓住有利的国际形势,提出“全球城市”的经济外交战略,遵循安全第一
、多边卷入的实用主义原则,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对象,以建立国际性和区
域性经济中心为主要目标。新加坡的经济外交成功地配合了国家总体发展
战略。本章还以对日本外交及与东盟经济合作,讨论了新加坡经济外交的
成就与问题。
第四章讨论新加坡的地区外交和地区关系。为了改善地区生存环境,
新加坡实行睦邻政策,但是与马来西亚之间的“结构性紧张”是新马关系
时晴时雨的根源,因此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关系成为新加坡地区环境的润
滑剂。新加坡抓住柬埔寨问题提供的机会,实现了融人东盟、参与区域事
务的地区外交转折,进而能够使东盟成为新加坡外交的地区平台,帮助新
加坡提高地区和国际地位。但是新加坡融人地区的努力和区域合作现实之
间依然存在距离,因此新加坡与本地区之间是一种既超越又依托的关系。
第五章把新加坡放在全球背景下,考察其应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形势的
外交战略,以及参与国际社会的外交政策和行为。为了能在国际社会赢得
一席之地,新加坡积极参与联合国、不结盟运动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尽力
在国际大舞台上发出小国的声音,表达小国的愿望,维护小国的利益。在
冷战环境下,新加坡以实用主义原则为指导,突破意识形态的囿限,以实
际的安全和经济利益为外交准绳发展与美国、苏联、中国等大国的关系。
结语部分在与小国外交的一般性比较中指出新加坡外交的独特性和启
发性,指出新加坡在外交功能、外交哲学、外交策略和外交资源等方面都
有独到之处,其中既有使它有别于一般小国而活跃于国际舞台的积极因素
,也有制约它继续保持影响力的不利因素。作为一个在国际社会表现活跃
的小国,李光耀时代新加坡外交的得失给人们留下许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