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电子资源.图书]
作者: 郭积勇主编;北京预防医学会编
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简介: “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至今让人们记忆犹新。我们有理由认为,20世纪,人类在同传染病的斗争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疫苗”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许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1996年的统计,在全世界5 200万死亡人口中,有 1700万人口死于传染病或与传染病密切相关。“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发现。”已成为预防医学界专家、学者的基本共识。
新发现的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特别是近年来,诸如艾滋病、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o139型霍乱等传染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laderberg1996年统计,在新发现的31种传染病中,属于病毒者为 14种,细菌者 11种,寄生虫者 6种。1996年以后又陆续发现8种,总数增加到39种。有学者指出,凡有助于新病原体引人人群或使之能在人群中确立并传播的因素,皆能影响新传染病的发生。据此可以认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的逐渐一体化和人类交往频率的增多,发生新传染病的概率和潜在暴发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鉴于北京已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特别是加人wto以后,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发生新传染病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充分认识新发传染病的危害,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新的控制技术和措施,提高大城市的社会稳定性和人群生命的安全性是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有关新发现传染病学术资料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pevention,cdc)向世界发行的《发病与死亡周报》(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mmwr)和who的《流行病学周报》(epidimiology iykly report,ewr)在目前应最具权威性。即使这类纯粹介绍疫情的刊物,我国尚无eid的专科杂志,专著更是少之又少。北京预防医学会组织包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在内的流行病学和传染病学专家,结合北京的特点,撰写一部新发传染病的专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