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
作者: 薛玉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16年02月
简介:目录丛书序 i前言 iii绪论 1一、创伤与精神创伤 1二、语言与创伤 5三、创伤与文学 7第一章美国创伤史与创伤文学概述 12第一节美国创伤简史 12一、移民的新伤旧痛 13二、令人心悸的大萧条 14三、麦卡锡淫威下的“沉默的一代” 17四、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19第二节美国创伤文学概述 23第二章挥之不去的战争创伤 28第一节战争.人性.兽性 31一、战争是残酷的 31二、战争使理智与人性尽失 33三、战争使人际关系扭曲变形 35第二节借古讽今话战争 36一、《马奇》与《小妇人》 36二、理想与战争 38三、真实与谎言 40 美国文学的精神创伤学研究四、历史与现实 44第三节黑色幽默的典范 45第四节创伤与偏离 49一、独特的结构与逻辑 49二、重复的魅力 51三、不可言说的言说 54第三章愈演愈烈的生态创伤 58第一节天灾人祸造就的杰作 59第二节鲍尔斯的生态伦理意识 63一、深层生态意识 64二、大地伦理意识 68三、记忆与身份 70第三节海洋生态 猎人 猎物 72第四章黑人的创伤意识 81第一节饱受创伤的汤姆叔叔 83第二节黑人的“物化”现象 90一、物化现象 90二、物化意识 93三、物化的扬弃 95第三节直面创伤的詹姆斯 鲍德温 96一、创伤人生 97二、童年的创伤记忆 98三、创伤的写作疗法 101第四节“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批判 103一、意识形态理论简介 104二、玛丽被杀与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105三、蓓西被杀与阶级主义意识形态 108 111第五章亚裔美国人的精神创伤 115第一节书写华人集体创伤记忆 117一、无奈的“证书儿子” 118二、徒劳的“坦白” 121三、无望的单相思爱情 123第二节人生抉择与情感创伤 126一、血汗工厂与哈佛 127二、亲情与爱情 128三、创伤记忆的细节魅力 131第三节被死神诅咒的华裔家族传奇 134第四节魂牵梦萦的香港 139一、散居华裔之家 140二、中美之间的中转站 143三、名副其实的家园 145第五节日裔美国集中营叙事 148一、日裔美国人的创伤经历 148二、日裔美国人的创伤叙事 150三、日裔创伤文学的特色 153第六节印度裔美国创伤叙事 155一、“分而治之”殖民统治的罪恶 156二、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 158三、忧国忧女的柏哲达 162第六章后 9.11文学中的文化创伤 165第一节超越二元对立的《饥饿游戏》 165第二节传统的“后后现代”小说 170第三节偷窃癖患者的创伤与自我 175 一、偷窃癖与创伤 175二、创伤患者的三重自我 177三、寻找自我的萨莎 180第四节西语裔美国人的家国悲歌 184第五节人性弱点与创伤 188一、恶作剧的婆婆 188二、人性的弱点 190第六节新英格兰小镇的婚恋创伤 194一、爱之深痛之切 194二、夫妻博弈的战场 196三、不堪一击的婚外情 199第七节后现代拼贴与不确定性 201一、后现代拼贴技巧 202二、“十字交锋”的不确定性 205第七章传记与创伤复原 207第一节忧郁 幽默 智慧 207一、创伤抑郁症患者 208二、幽默的疗伤功能 213三、智慧的化身 216第二节菲律宾裔美国人的三维创伤事实 218一、自传创伤事实 219二、传记创伤事实 221三、历史创伤事实 224第三节日裔作家的创伤阐释策略 227一、“民主”与“法西斯” 228二、老菊池的“受害情结” 230三、菊池的社会意识 234 第四节创伤与正能量 237一、无所不在的创伤事件 237二、积极忙碌的人生轨迹 240三、创伤与正能量 243结语 247参考文献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