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91 项 “白先勇” 相关结果
遊園驚夢二十年(游园惊梦二十年)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简介:
白先勇经典作品
作者: 白先勇著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简介: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Life-long dream fulfilled:Pai Hsien-Yung and the young lovers’ edition of the peony pavilion
作者: 白先勇主编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6
简介: 《圆梦》一书,收集了八大名校青年学生对青春版《牡丹亭》观看后最 直接的反应、最纯真的心声,以及学者专家们极具深度的研讨论文。当然, 这本书也记载了这两年来,青春版《牡丹亭》巡演后,原创人员的一些反思 ,作为总结。《圆梦》还收集多幅精美剧照,这些剧照都是摄影家许培鸿的 杰作,是从一万多张挑选出来的。许培鸿自青春饭《牡丹亭》排演以来,一 直跟拍,为演出全程做了相当完整的影像纪录。他了解戏,也了解演员,所 以他能在刹那间捕捉住戏剧最精彩的镜头、演员最优美的姿态表情。 《牡丹亭》是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扛鼎之作,是传奇中的国色天香, 花中之后,架构恢宏,剧情曲折,戏文唱词字字珠玑,美不胜收。编演一呈 现全貌精神的《牡丹亭》一直是我多年的梦想。这回由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 同打造,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牡丹亭》,终于让我圆梦。
纽约客
作者: 白先勇[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纽约客》是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就已着手创作的小说系列,《纽约客 》之名或许借自美国著名文学杂志New Yorker,却与《台北人》正好成为 一个浑成的佳对。从收录在《纽约客》尔雅版这个集子中的六篇小说来看 ,《谪仙记》和《谪仙怨》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夜曲》和《骨灰》 发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Danny Boy》和《Tea for Two》则是最 近几年创作的作品。仔细对照这些分属不同时期的小说,或许可以发现, 体现在白先勇《纽约客》中的创作立场,经历了一个从上个世纪的国族( 中国)立场,到近年来的世界主义的变化过程。
白先勇集
作者: 白先勇著;刘俊编注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9
简介: 白先勇出身名门,从小饱读诗书,生就一颗敏感之心。自幼的病痛,遭逢的乱世,家道的由盛而衰,都深刻地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 作为20世纪华文学的巨擘,“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夏志清语),白先勇以非凡的功力塑造了众多独特的人物形象;他的散文,以广博而精湛的内涵、深厚而内敛的情感、生动而富于变化的语言,位居20世纪华文散文的前列,成为独具特色的散文大家。 本书精选的小说和散文均具有代表性。书中白先勇对昆剧的大力提倡和推广,集中表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挚爱;而他对爱滋病危害人类的担忧和焦虑,则突出地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白先勇精选集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年7月
简介:“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本书收入白先勇长篇代表作《孽子》及中短篇代表作《谪仙记》《永远的尹雪艳》《游园惊梦》等。《孽子》是白先勇**的长篇小说,除描写父子亲情外,对于台北部分男同性恋社群的次文化以及同性性交易等情节有不避讳的描写。2003年,台湾公共电视台将其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引起社会上各种关于同性恋议题的谈论。《台北人》是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故事中的人物不是台北土生土长的,而是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台的。他们拥有许多特殊的“过往”,这使他们在台湾的“新生活”的诸多不适应中时时缅怀曾经的身分、荣耀、排场、爱情,全书弥漫着氤氲的“文化乡愁”。本书所选《永远的尹雪艳》是《台北人》系列的首篇。《游园惊梦》也与《永远的尹雪艳》有着相同的气质。《纽约客》是白先勇以留美期间的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为基础创作的一个小说系列,留学生群体是这个系列的主要描写对象,作品有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受,有身处异乡的疏离和惆怅情绪,也有接受和感触西方文化的心理反射。本书所选《谪仙记》是《纽约客》首篇。
台北人:短篇小说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0
简介:世上有许多作品由于不同的原因可以轰传一时,但能够被公认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意义,并长久被人们虔诚记忆的作品却很少很少,《台北人》显然已成为其中的一部。 《台北人》标志着白先勇小说的成熟期和高峰期,十四个短篇小说包含敢作家最优秀的代表作《游园惊梦》、《永远的尹雪艳》,集中描述了一在今与昔、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断层中挣扎的失根的中国人。十四个短篇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饱含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这种浓浓的历史感与作家圆圆熟的小说技巧、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台北人》永恒的魅力。
珍重待春风:那些你不曾拥有的岁月会给你
作者: 白先勇 等著,隐地 主编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5-1
简介: 愿春风描摹你的轮廓,将心事尽化尘缘,风干泪眼后请留下颓唐倦意,素履伫立尘世,你若不来,春风就要来了…… 《珍重待春风》以文字怀古,以文字畅想,透过文字向文坛先驱致敬。白先勇、林清玄、余光中等名家,洋洋洒洒谱写出姹紫嫣红、繁花争艳的文学盛世。在过往岁月的延续中,得到或者离失,都在某一刻趋向圆满。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定位。不论这个位置能给予你怎样的生活,是财富或者是安定。但愿所有的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选择现下的生活。但愿所有的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退才选择现下的人生。 只有品尝过苦味,才会有纯粹的欢愉。看到那些你曾臆想过的场景之时,总会懂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信手掂来。你所经过的每一寸时光,都是为了迎接它,拥抱它。原来最好的时光,都不曾虚妄。
一把青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简介: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 、《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从总体上看,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大致 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1958至1962年,为出国前的小说创 作;第二阶段——1964至1965年,为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第三阶段—— 1965至1971年,为《台北人》小说集的创作期;第四阶段——1971至1977 年,为长篇小说《孽子》的创作期;第五阶段——1979至今,为后期创作 阶段。 本书主要收录了我们看菊花去、闷雷、月梦、玉卿嫂、小阳春、青春 等二十一篇小说。
《台北人》
作者: 著者:白先勇;译者:叶佩霞、白先勇 主编:乔志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0-1
简介: 《台北人》是白先勇的代表作,由十四个短篇小说组成。它浓浓的历史感、圆熟的小说技巧与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永恒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华人所到之处拥有广大的读者群。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了《台北人》英文版,由白先勇与叶佩霞翻译,著名翻译家乔志高编辑校对,三人克服翻译上的重重困难,终于使《台北人》中的故事渡过了两种文字播迁的风险,以“世界性的语言”呈现。他们运用英语及其固有的音调、色彩和辞藻,表出了汉语原文的艺术境界,并将这份工作做到了精湛的程度,使《台北人》成为汉英双绝的文学经典。
白先勇自选集[电子资源.图书]
简介:本书分四部分,小说部分包括:我们看菊花去、玉卿嫂、月梦、青春、寂寞的十七岁等;散文杂文部分包括:蓦然回首——《寂寞的十七岁》后记;第六只手指——纪念三姐先明以及我们的童年等;论文书评部分包括:谈小说批评的标准——读唐吉松《欧阳子的》有感等;对谈访问 白先勇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他写的是非英雄的悲剧,他的小说的悲剧主角不是时代的英雄,而是在大时代浪潮冲击下不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一群失落的贵族,以及附属他们的各种各样的小人物,作者怜和同情他们的困境和不幸;他写的是心理的悲剧,作者在描写这群悲剧人物时,没有像通常的悲剧作品那样,着力去描写悲剧的背景,作者所着力描写的,占领舞台和小说中心的,是他们的内心痛苦和怀旧情绪,对他们的显赫气派的光荣的缅怀。
TEA FOR TWO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11
简介: 白先勇,回族,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国民党高级将 领白崇禧之子。1960年,他与台大的同学共同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并 在此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白先勇吸收了西 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 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很多作品已成为经典。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 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喜爱中国地方戏曲昆曲如《牡丹 亭》,对于其保存及传承,亦不遗余力。本书《TEA FOR TWO》是他的小说 集,共计23篇,有中篇,也有短篇。《TEA FOR TWO》就是其中的一篇。
台北人
简介:《台北人》是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十四个短篇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饱含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充满清醒和无奈的叹息。这种浓浓的历史感与作家圆熟的小说技巧、典雅流丽的行文风格交相辉映,构成了《台北人》永恒的魅力。
寂寞的十七岁
简介:《寂寞的十七岁》内容简介:年底聖诞节,学校宿舍关门,我到芝加哥去过聖诞,一个人住在密西根湖边一家小旅馆里。有一天黄昏,我走到湖边,天上飘着雪,上下苍茫,湖上一片浩瀚,沿岸摩天大楼万家灯火,四周响着聖诞福音,到处都是残年急景。 我立在堤岸上,心里突然起了一阵奇异的感动,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顷刻间,混沌的心景,竟澄明清澈起来,蓦然回首,二十五岁的那个自己变成了一团模糊,逐渐消隐。我感到脱胎换骨,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回到爱荷华,我又开始写作了,第一篇就是《芝加哥之死》
附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简介: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 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 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不但使我们 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 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本书为“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包括白先勇的台北人、欧阳子的王谢 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两个部分。
孽子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1
简介:《孽子》是白先勇描绘同性恋者世界的一部长篇小说。书中的“孽子”是一些脆弱的孩子,被遗弃在街头、被逐出家门、屡次从家中逃跑或是未被了解,他们聚集在半明半暗的隐秘处,沉湎于为钱而做的爱,屈服于为他们短暂命运设置信标的长者。而最终,他们毕竟还是要在彼此宿命的运数中那种粗暴的、剧烈的温柔里相互取暖。听到一则这隐秘王国的传说,他们都会目瞪口呆;这些孩子虽堕落和违反常情,但却又感情丰富且乐于牺牲;前辈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起一种集体身份认同的作用。这些失落而颈上未戴项圈的孩子,他们因一些从他们的失势中硬拉出来的不可思议的事而存活着。书中的“郭老”,一位性爱市场的享乐者,就在每一位“新人”来到时为他留住影像,他的“青春鸟集”是一本永恒的相簿,留存了在危险之中却又被神化的青春少年。——尹玲《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简介: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白先勇
作者: 白先勇著;刘俊编选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简介:《世纪文学·60家:白先勇精选集》主要内容:白先勇,台湾作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他作品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历史感”的具备、语言的成熟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些贡献正是白先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世纪文学·60家:白先勇精选集》为“世纪文学60家”丛书之一,收录了白先勇先生的经典精品,是不可或缺的收藏文集。“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为世人所瞩目。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Crystal boys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11
简介: 那一种爱,不敢说出口——华文世界最经典的同性恋小说,白先勇先生唯一长篇 因为与实验室管理员发生暧昧行为,阿青被学校开除了。一直盼着他能考进军校的父亲,一怒之下把他逐出家门。这少年打着赤脚,拼命地奔跑,跑出家门、跑出巷口,终于跑进了莲花池边那个隐秘的王国。在这个黑暗的王国里,有一群跟阿青一样的“青春鸟”,他们共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午夜,这群鸟儿如同冲破了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四处狺狺地狩猎。他们一个踏着另一个的影子,狂热地追逐着,追逐那巨大无比充满了爱与欲的梦寐…… 小说聚焦台北新公园里一群 “青春鸟”——他们是同性恋沦落少年,细腻描述了他们被社会、家庭、亲人抛弃的痛苦经历和曲折的心路历程。故事以这群下层同性恋者的生活为主,旁及隐身于各行各业的同性恋者,一段段同性恋曲,反映同性恋者族群被家庭、学校、社会放逐的边缘处境,呈现同性恋者身体与心灵双重流亡的困境;刻画几个主要角色在充满喧嚣、同情、怜悯、无助的环境里,如何在生存、欲望和悔恨中挣扎摆荡,获得最后救赎的人生旅途。 白先勇把深刻的同情与怜悯给予这些黑暗中的孩子,给小说涂上了一抹人性的光辉。 《孽子》的世界是离奇的、惨烈的、自毀的、原罪的。 —— 蔡康永 有一份别具分量的体会。 —— 龙应台 旅美的作家中,最有毅力,潜心自己艺术进步,想为当今文坛留下几篇值得给后世朗诵的作品的,有两位:於梨华和白先勇。——旅美学人 夏志清 为当代台湾的中上层社会塑下了多面的浮雕,在技巧上可以说熔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洋小说于一炉。——台湾诗人 余光中 白先勇才气纵横,不甘受拘;他尝试过各种不同样式的小说,处理过各种不同类式的题材。而难得的是,他不仅尝试写,而且写出来的作品,差不多都非常成功。——作家 欧阳子 白先勇的《孽子》是一出“将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剧”。——法国书评家 雨果?马尔桑 他是短篇小说奇才,他是台北人的解剖者,他甘愿做昆曲守护者,最后的贵族就是白先勇。——导演 谢晋
白先勇散文精编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为白先勇文化评论及随笔集。白先勇,当代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白先勇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之中,描写新旧交替时代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富于历史兴衰和人世沧桑感。 文学写作之外,白先勇也以“超级制作人”之姿,制作过舞台剧《游园惊梦》,昆曲《牡丹亭》等多出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大戏,2004年更领衔制作全本昆剧“青春版”《牡丹亭》,以创新精致的质感与内容,为昆剧表演艺术开创崭新纪元,深获各界赞赏与肯定。
云去云来
作者: 林青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11-1
青春版《牡丹亭》全谱
作者: 周友良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5年01月
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 傅谨 主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10-1
说上海话的尹雪艳
作者: 上海恒源祥戏剧发展有限公司主编;徐俊编著
文汇出版社,2013
Story of Jade Hairpin
作者: 陈怡蓁[等]著
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
秋雨合集 本套书 新增加第二十二卷《捧墨赠友》
作者: 余秋雨 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14-8-1
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同性恋健康干预
作者: 高燕宁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余秋雨散文
作者: 余秋雨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1月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Sketch of San Mao
作者: 王臣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花城出版社,2006
Look homeward, angel
作者: (美)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著;乔志高译
新星出版社,2013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花城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