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犯罪立法研究
作者: 王佩芬 总主编,顾肖荣,林荫茂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5年12月
简介:王佩芬编*的本书对于发票犯 罪立法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研究的 历史与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概述。**部分,是对发票犯罪刑事立法基础概念与基 本关系的梳理,是本文进行研究论证的基础。因其内 容庞杂,故分为二章进行论述。**章发票犯罪概说。通过对发票的概念、功能 、分类以及我国的发票管理、发票犯罪概况进行梳理 ,笔者提出:(1)发票的功能与发票犯罪密切相关。发 第二章发票犯罪刑事立法的现状与理论,对我国 发票犯罪的立法实践与刑事立法理论发展进行概括综 述。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对发票犯罪中 各罪,即为虚开发票犯罪立法,伪造发票犯罪立法, 非法出售、非法购买与非法取得发票犯罪立法,发票 持有犯罪与发票渎职犯罪立法,分类别进行整体性分 析。 第三章虚开发票犯罪立法探讨。围绕虚开增值税 专用发票罪与虚开发票罪在司法中的疑难问题以及理 论上的争议,以刑事立法基本原则为依据进行立法考 察,发现对虚开罪名的设置存在立法上的重复与观念 上的误区,因此笔者建议删除第205条与205条之一, 既不会造成惩治上的空白与漏洞,也从根源上解决了 虚开罪名的理论分歧与适用疑难。 第四章伪造发票犯罪立法研究。围绕擅自制造增 值税专用发票是否构成犯罪、伪造是否包括变造等疑 难问题,探讨了伪造发票犯罪是否有必要按发票类型 与发票真伪分设罪名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当并设一罪 的立法建议。 第五章非法出售、非法购买以及非法取得发票犯 罪的立法探析。 第六章发票持有犯罪与发票渎职犯罪的立法评析 。着重讨论了持有型犯罪立法的法理依据,提出了立 法上设置持有型犯罪的三个界限标准,并提出应谨慎 增设持有型犯罪;从发票持有犯罪与渎职犯罪的立法 变迁,提出应加强经济犯罪刑事立法的前瞻陛研究。 第三部分即第七章,是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发票犯 罪立法作全方位的体系性考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即将发票犯罪罪群作为一个整体,分别在刑法体系下 、犯罪学体系下、行政税收管理等体系下进行立法考 察,同时对发票犯罪内部要素即罪与罪之间、罪与刑 之间以及内部罪名与外部相关罪名之间的关系,以及 对单个罪名内部的体系性进行考察,从而*全面了解 法律体系下的发票犯罪立法全貌。*后是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