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 项 “林德宏著” 相关结果
自然科学史概要
作者: 林德宏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 这是一本概述自然科学发展史的书,从中国古代的盖天说叙述到霍金 的量子宇宙论。古代科学比较简略,现代科学(如基本粒子研究、量子力学 、相对论、现代宇宙学、弦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分子生物学)比较详细。 有全景式的鸟瞰,也有特写镜头。自然界的奥秘无比神奇,科学家的探索 精彩纷呈,知识创新的过程引人入胜,这里有曲折的情节,也蕴含着深邃 的哲理。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和人格魅力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启迪。 本书适合于广大青年读者,尤其是文科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
科技哲学十五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人类的精神中有两样成就始于惊奇,哲学和科学,但它们却有不同的遭遇。 上古时代,哲学是王,而现在,科学取而代之。这种转变本身就是科技哲学的一个话题。 本书探讨的是科学的起源,科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科学认识的自身特质和价值,技术的本质和价值,科技在人和自然界的互动中的功能,科学在整个人类历史文明中的作用。
物质精神二象性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本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在理论和实践、逻辑和历史多个层面上系统论证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及其二象性,并且提出了创造论哲学的新范畴,阐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本书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语言精炼,行文流畅,是理论性与可读性结合得较好的一部学术著作。
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 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林德宏撰著的《人与机器——高科技的本质与人文精神的复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从哲学上阐述人与机器关系的学术专著。早在1748年,法国医生兼哲学家拉美特里曾写过著名的《人是机器》,明确提出人是一台结构比较精致的机器,从哲学上把机械论推向了极端,对后来哲学思想和科学思想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7年,李约瑟也出版过名为《人,一台机器》一书。自从有了电脑、机器人以后,又有人提出“人是机器”和“机器是人”的观点,使得人机关系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林德宏认为,人机关系问题是人与物关系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讲的物是“人造物”,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所以人机关系问题,又是高科技与人的关系问题。作者指出,科学技术的本质是能够物化为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唯有通过这些工具,智力才能得到物化和优化,人类才能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技术化或物化的过程。近代以来,人类的生存是“技术化生存”,人类的进化常常表现为人造物的进化。 人类生产工具的基本形式是机器。有了机器,人类便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人工自然界。人们开始崇拜机器,人在机器面前开始异化,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于是科技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分离与对峙。《人与机器》的主题是,强调高度的物化有可能使人“非人化”,并旗帜鲜明地反对人的“非人化”的趋势。 自从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后,机器便开始“智能化”,所以在许多人看来,人机之间的界限将不复存在。作者指出,高科技使生产劳动日趋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深层次体现。高科技空前体现了人的价值,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科技可能使人进一步异化,并导致人的“非人化”。高科技既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高效益,也给人类带来高风险。“克隆”风暴、人机大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都是出于对高科技条件下人类命运的关心。面对这场可能出现的危机,作者认为应对高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以必要的合理的约束。为此,作者提出了“技术有禁区”的观点,即科学思考无禁区,技术行为有禁区。 从《人与机器》的这些内容来看,作者既不是唯科技论者也不是反科技论者,而是主张既要充分依靠高科技来发展生产,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又要注重人的价值、人的素质提高和自我完善。作者呼吁在发展和推广高科技的过程中复兴人文精神。为了说明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结合的哲学根据,作者主张哲学应以人为中心,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对这个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不仅应在本体论中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应当把唯物主义曲解为物本主义。应当说,林德宏教授的这些见解富有新意,在哲学研究中体现了创新的精神。他的立论不一定都很成熟,也可能有不少偏颇之处,但他出于对人类的责任感,对当今人类文明的历程进行了认真的哲学思索。
哲理随笔[电子资源.图书]:五彩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简介:
History of scientific thinking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07重印)
简介: 《科学思想史(第2版)》是在《科学思想史》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主要补充了爱因斯坦、玻尔之后的科学的新进展和科学发生史的一些内容,并删去了一些不太像科学思想史的叙述,使修订版更像一点科学思想史。全书共分四章,分别对古代的科学思想、16-18世纪的科学思想、19世纪的科学思想、20世纪的科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哲理小语:双叶草
哲理文章·五彩树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自然多彩、社会多彩、人生多彩。人的内心也五彩纷呈。心灵之树从外部吸取阳光,生机盎然,从而放射出新的光辉。我们要敞开心扉,让内心的阳光向外照耀,为世界增添一份温暖和光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07重印)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