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7 项 “李震著” 相关结果
重塑西部之魂
作者: 李震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3
简介: 本书是在著者承担的文化部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的文化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著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西部大开发所涉及的许多重大的文化战略问题进行了学术论证,如西部大开发的文化主体、文化时空、无法回避的十大文化战略关系,以及西部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和开发空间等等,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本书立论严谨、论证缜密、视野开阔、气势宏大、规模严整,提出了大量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对西部大开发文化战备的制定,而且对整个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和现代战略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巩年谱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省南丰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一O一九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一O八三年)。他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一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九岁登仁宗嘉佑二年(公元一O五七年)进士第以前,是怀志进取、步入仕途期;进士及第后至神宗熙宁元年(公元一O六八年),先是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继而由欧阳修推荐,至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是初入仕途、校书馆阁期;自神宗熙宁二年(公元一O六九年)至神宗元丰三年(公元一O八O年)九月,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是自求补外、转徙七郡期;自神宗元丰三年(公元一O八O年)十月至元丰六年(公元一O八三年),留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擢试中书舍人,是受知朝廷、任职京师期。 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宋史·曾巩传》说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这些评价无疑是正确的。曾巩的文章“皆因事而发”(曾肇《亡兄行状》),对国计民生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他的散文既不像韩文那样奇崛雄辩,又不像欧文那样纡徐巧妙,形成了“古雅”“平正”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或感叹人生,议论国事;或描绘自然,吟咏名胜;或师友题赠,咏史抒怀,大多言之有物,平实质朴,“格调超逸,字句清新”(符遂《曾南丰先生诗注序》)。他早期多写古体诗,有着丰富的想象,有着豪纵的激情,写得洋洋洒洒,从容不迫,颇有太白遗风;后期多写格律诗,有许多寄意幽深或婉朴秀美之作。他的诗作,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值得称道的。 曾巩以他扎扎实实的文学实绩,为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宋以及宋以后的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他同时代的王安石热情地赞扬过他:“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把他比作“横海鳣”(《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苏辙认为他“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曾子固挽词》);陈师道、秦观、孔武仲、张耒、晁补之等都曾受知于曾巩。南宋朱熹曾说:“熹未冠而读南丰先生之文,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常诵习,以为人之为言,必当如此,乃为非苟作者。”(《跋南丰帖》)明代唐宋派特别推尊曾巩。钱谦益《初学集》载有归有光(字熙甫)事迹:“熙甫上公车,凭骡车以行。熙甫俨然中坐,后生弟子执书夹侍。……偶拈一帙,得曾子固《书魏郑公传后》,挟册朗诵至五十余过。听者皆欠申欲卧,熙甫沉吟讽咏,犹有余味。”茅坤说王慎中对曾巩文“读而酷好之,如渴者之饮金茎露也”(《唐宋八大家文钞论例》。明代何廷秀给曾诗以很高的评价,他用“峻”、“壮”、“清”、“澹”四字概括曾诗特点,认为曾诗“一扫西昆体,力追骚雅遗”(《读曾南丰诗》)。清代的钱谦益说:“余每读子固文,浩汗演迤,不知其所自来。”(《读南丰集》)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非常欣赏曾文的“长于道古”、“淳古明洁”(《古文约选序例》)。方东树对曾诗很有研究,认为“南丰学鲍学韩,字字句句,与之同工,无一字不着力”(《昭昧詹言》)。总之,曾巩生前享有盛名,身后受到推重,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有杰出贡献和很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很值得我们研究。(本书为繁体竖排)
人与上帝.卷九,大易哲学和天主教之修养论及德行论的比较探讨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8](中华民国九十七年)
简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发展研究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哲学的宇宙观
出版社:台湾学生书局,1990,1994重印)
人与上帝.卷八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7](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人与上帝.卷十,人与人生的探讨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2011](中华民国一○○年)
人与上帝.卷六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7](中华民国八十六年)
李震,本名李振英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
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设计
作者: 姜利勇,李震 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6年6月
简介:从文化特质创意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创作是高层建筑发展的一种创新策略。姜利勇、李震编*的本书从文化视角阐述高层建筑的特质创意理念,分析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中的文化失序现象带来了城市美学价值迷失、城市文化价值的忽略、艺术发展的混沌和精神维度的丧失等,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详解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理论动力和规律。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阐释了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寄意追求的实践方法,探寻和揭示了一种高层建筑文化特质创意的物质工具与艺术审美感性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基于文化特质创意的生态文化观、信息审美观等创新方法。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的建筑师、建筑研究人员阅读和参考。
和谐语境中的刑罚轻缓化研究
作者: 冯殿美,侯艳芳,李震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学术既是探索未知领域之路途,个人品格之表达,也为兴国之利器,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恐怕尤为如此。毕竟,一百多年命运多舛的中国近代史,和国人谋求民族振兴、学术昌隆的梦想,是一个让当代学人任其如何潇洒和毅然也走不出的背景。 近代中国遭遇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有清廷大举洋务,推行实用科学,苦心孤诣造就“同治中兴”.然而甲午之败,让人不免慨叹国家之积贫积弱不只在于器物,也在制度和人心,对“百代尤行秦法制”之弊,认识日深,于是立宪制,开国会,倡共和,修律法。然而以中国之老大帝国,难有小国“船小易调头”之利,沉重的传统,也不易收获一转百转、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转型之艰,历时之久,似乎是国运使然。
历代战争方略研究.下册
出版社:武学书局,1955
人与上帝.卷五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5](中华民国八十四年)
人与上帝.卷一
出版社: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中华民国九十四年)
木瓜纹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李 震(1963~ ),陕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创世纪》主编,青年诗评家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茶之道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简介: 茶之道,不仅仅止渴、消食、提神,更能将人的精神引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人生的点滴。茶之道在于山水之间、在于风月之间、在于诗文之间、在于名利之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人民出版社,2003
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辅仁大学出版社,[2008](中华民国九十七年)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台湾学生书局,1990,1994重印)
辅仁大学出版社,[2007](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辅仁大学出版社,[2011](中华民国一○○年)
辅仁大学出版社,[1997](中华民国八十六年)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6年6月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武学书局,1955
辅仁大学出版社,[1995](中华民国八十四年)
辅仁大学出版社,[2005](中华民国九十四年)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