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8 项 “施昌奎” 相关结果
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
作者: 施昌奎编著
出版社:
简介:本书系统、全面地梳理和综括了会展经济的类型及其运营、管理模式,以及世界会展强国及城市的会展经济发展状况,对北京、上海、广州的会展经济的发展做了探索式的研究。并配以大量的资料宝典,增强了本书的信息量与可读性。 这是一本综合性的会展经济著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全面。一本书在手,鸟瞰会展经济全貌。 适合于会展经济专业人士、会展从业人员、政府官员、工商企业界经营管理者、学生、对会展感兴趣的人士。
Value stream management:strategy and excellence in the supply Chain
作者: (英)彼得·海因斯(Peter Hines)[等]著;施昌奎,凌宁译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简介:《价值流管理:供应链战略与优化(第3辑)》是一项以零为起点的独特试验。这里收录的是一组具有一整套独创思想的学术论文,这些思想是从对丰田汽车以及日本的汽车行业所进行的研究中抽象出来的理论。在运用这些理论的过程中,专家们寻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企业,将它们加入到了探究活动中来,目的是观察这些始于汽车行业中的理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行业。当然,研究人员邀请这些企业参加供应链发展计划的试验,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些财政支持和出于某种兴趣,而且是为了使理论上的试验能够寻求到活生生的实际范例。事实上,这些企业与医院里供解剖用的物体别无他样。我认为,许多行业的领军人物都被《价值流管理:供应链战略与优化(第3辑)》中的学术观点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进而纷纷染指、投身到试验的队伍中来——但是,对结果都持有同样的怀疑态度!
Annual report on public service of Beijing.2013-2014
作者: 施昌奎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简介:施昌奎主编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版2013-2014)/北京蓝皮书》年度主题是北京公共服务均衡化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3年,北京公共服务初显世界城市雏形,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又有提高,但公共服务开放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北京16区县公共服务综合排名近似“U”形状态,城市发展新区公共服务仍需提高。施昌奎主编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版2013-2014)/北京蓝皮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为广大读者奉献的精品力作,是以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北京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首都著名高校的教授、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完成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Quantum Leap:Tools for Managing Companies in the New Economy
作者: (法)雅克·蔡泽(Jacques Chaize)著;施昌奎译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简介: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已经使工作的本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使社会发生了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公司行将就木;超文本公司即将获得成功。 本书描述了新经济时代全球无距离市场的情况,以及未来交流的新工具。到那时,传统的组织将被虚拟组织或“超文本”公司所替代。作为一个跨国公司——丹佛斯公司SOCLA(法国)的首席执行官,作者以他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为我们总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实用的管理公司的新工具。他那清新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体会到了轻松和愉快;饶有风趣的描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超文本”公司的真实含义。这是一本充满着思维跳跃和激情幻想的创新性书籍,它让读者不得不考虑自己及其组织的未来。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2005~2006年度:2006年版
作者: 曹随,刘鸿,施昌奎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简介:《北京行业分析报告》第三期(2005~2006年版)出版了,集中了各行业协会和市社科学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报告,在研究的深度上和广度上远远超越了前两期,只要读者不被这大厚本子吓住,耐着性子读下去,会受到较大的启迪。许多研究报告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力量指出、分析和证实了现实中的思想盲点、政策盲点、经营盲点、管理盲点工作盲点。提示盲点是走向科学的必经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思想有禁区、研究有回避。 站在不同立场上对同一个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科学压在谬误下面,这在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上都不乏其例。但是,时间是无情的,又是公正的。无论施延多久,科学的总会昂起头颅,谬误的总会退出历史。明知不科学,因各种各样的私利去强行坚持,最终要付出成倍的代价。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要有胆量、有气魄、不存任何侥幸心理地去放弃不科学的东西,最高的境界是自觉地放弃反科学的、不合理的既得利益。为了民族、大众、地区、行业和员工利益坚持科学发展观。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中的许多文章的均提出了行业发展的目标、方针和措施,以脱离各种难题的解法,其真理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落实起来却不仅仅是行业的问题,牵涉了一系列政策的变化。所以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层不应忙于事务,而应勤于思考,思考出智慧,思考事半功倍。越是决策层,越不在于干多少,而在于点子的英明和执行的推进。
The information edge:Successful management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作者: (英)马丁·威尔逊(M.Wilson)著;施昌奎译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简介:《信息技术》一书配有案例研究、例子及自测选择题。书中介绍了一整套管理者自我发展计划。这套计划有助于管理者按照公司、部门及个人需要,决定和识别自己需要的信息。 本书努力追求的目标是使读者能够: 1.了解现代管理中信息所扮演的角色; 2、意识到有效的战略和商务计划过程对引发实际的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3.识别自己企业或部门的信息需求; 4、摸索以怎样适当的技术才能够支持他们的信息管理策略; 5.或者从自己企业内,或者从外部供应商的第三方当事人那里获得适当的技术支持; 6.操作他
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新国展”为例
作者: 施昌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简介:《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新国展"为例》主要内容: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大型活动,并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研究:以"新国展"为例》主要内容有:发达国家展览场馆运营与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展览场馆运营与管理特色研究、“新国展”运营管理模式设计构想、会展经济起源与发展、展览业分类及标准、现代化展览中心的微观管理、展览业流程管理、展览业的物流管理、世界主要会展强国的会展经济发展状况等。
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
作者: 施昌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02月
简介: ● 本书年度主题是北京公共服务均衡化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精心筹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蓝图的重要一年,又逢2022年冬奥会成功申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助推下,北京公共服务总水平进一步提高,布局进一步均衡,但公共服务的质量还需提升。 ● 北京16区县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有所改善,但城市发展新区和市行政副中心仍需努力。 ● 本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为广大读者奉献的精品力作,是以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北京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首都著名高校的教授、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完成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政府购买服务与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6年04月
简介: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增大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力度是大势所趋。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事业单位改革既是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努力推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增大政府公共服务购买力度,为逐步取消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应推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把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换成企业或社会组织的步伐,最终建立起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的制度。
北京公共服务:布局·标准·路径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简介: 《北京公共服务(布局标准路径)》从公共服务的布局、标准和路径三方面入手,重点探讨了北京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战略、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的路径。对北京市公共服务的布局、标准和路径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和均等化,进而加快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步伐,对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北京公共服务(布局标准路径)》由施昌奎编著。
如何管理你的时间,以便业绩最优
作者: (英)帕特里克·福赛思(Patrick Forsyth)著;施昌奎译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简介: 管理基金研究所和皮特曼出版公司组织出版的《管理艺术丛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各种知识,并且阐述了经营管理者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经营管理者应付自如地开展工作,而且,你在认真阅读完这套丛书后将会拥有帮你顺着自己的职业阶梯快速、稳步高升的百宝囊。
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简介:《转型期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讲述了:我们可以从各种法规和文件中找出大量对慈善事业“补充地位”的阐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是这样描述慈善事业的:“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广大民众的慈善热情,在短短的2个月內,社会各界的捐赠就达400多亿,这不仅在广大民众中极大地提升了慈善理念,也在现实中改变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尽管现在还没有在法规和文件中明确强调慈善事业的“主导地位”,但在人们在脑海中,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是同等重要的。这标志着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的转型。
Beijing industry analysis report.2007,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luster: lifeline of Beij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作者: 张耘,施昌奎主编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简介: 《北京行业分析报告》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联合北京市多家行业协会每年度推出的资深行业研究报告,是政府决策的参考,企业经营的指导,研究人员的工具书。 《2007北京行业分析报告》是北京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推出的第四部年度行业分析报告。2007年的报告突出了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分析主线。本书以新视角和新思维以期给广大的读者以启迪,希望能够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更希望能为首都的行业发展和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Value stream management:strategy and excellence in the supply chain
作者: (英)彼得·海因斯(Peter Hines)等著;施昌奎,凌宁译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简介: 供应链迅速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当今商务环境中最重要而又必不 可少的一环。 毋庸置疑,价值流合理化已经成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并得到了人 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地从单一公司转移 到供应链上。 在这里,我们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管理者了解他们所 处的商务环境,如何使企业管理者从战略高度去思考他们所处的商务环境 及其变化,以及管理者如何实施供应链改善策略。 《价值流管理》一书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刻而又全面的探索,并且为人 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答案。针对读者需要了解供应链总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过程这一要求,本书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概念和工具。 《价值流管理》中的价值流概念,以及对其进行量化与使用映射图表 的能力,指引着你从了解“剔除零价值”的思想出发,对供应链进行全方 位的思考。这就是《价值流管理》在战略意义上对供应领域所作出的特殊 贡献。
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简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和积累,终于完成了《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书稿,全书共分四篇十二章。 第一篇为慈善动力篇。提出北京慈善事业动力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动力十足和机制灵活的公民社会慈善动力体系,从而提升北京慈善事业的“原动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进西方公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理念的精华,共同构造现代公民社会多元化的慈善动力机制。首先,引进西方公民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构造现代公民社会的慈善教化体系和动员体系。培育公民社会的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社会企业的“法人公民”理念,推进公民社会的基层社区慈善事业,构建公民社会广泛的舆论宣传阵地,建立公民社会的道德公约。其次,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慈善理念的精华,丰富公民社会慈善教化的内涵。编制新时期的慈善教材,并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轨道,将传统的慈善文化与现代的网络文化进行有效地对接,充分发挥传统慈善文化的功能,将传统慈善文化与国际慈善文化进行融合,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 第二篇为慈善管理篇。提出北京慈善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建立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管理体系,理顺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体制,调动慈善组织的积极性,增强慈善组织“做强做大”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取消审批制,降低门槛,建立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登记备案制度,给所有慈善组织以合法的身份;建立低门槛的慈善业务登记审查制度,让所有的慈善活动都能享受到税收优惠;建立慈善行业联合会,搭建宣传表彰、联合募捐、自律管理、内外协调、信息统计、咨询培训、内外交流、志愿者服务、法规建议、社会监督“十大平台”;推行扁平化组织架构;完善社区慈善组织架构。 第三篇为慈善运营篇。提出北京慈善事业运营机制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机制灵活、运营高效的资金筹集与运营机制,调动慈善组织经营者的积极性,完善资金募集手段,增强资金保值增值能力,“做强做大”慈善公益事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建立专业化、长效化的资金筹集机制,建立联合募捐机制,设立北京“慈善日”,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完善法律法规,拓宽投资渠道,引进企业家经营机制;建立专业化的募集组织与服务组织,实行募集与救助分离机制。 第四篇为慈善监督篇。提出北京慈善事业社会监督机制创新的目标是要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全民参与的、涵盖所有慈善组织的社会监督体系。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建立政府对“草根组织”的监督机制;建立司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机制;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建立民间评估机制;建立公民个人监督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机制。 《北京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虽然脱稿,但我深知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和纰漏。在此,我恳请理论界的同仁和实际部门的管理者,以及热爱慈善事业的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中肯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便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
作者: 施昌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1-1
简介: 本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北京市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首都著名高校的教授、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共同完成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书中以“北京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为主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16区县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提出了对策建议。
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作者: 施昌奎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9-1
简介:在人文北京战略指引下,《人文北京指引下的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试图从动力、管理、运营和监督四个方面人手,剖析首都慈善事业运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对首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的研究,有利于北京制订新时期的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有利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保障捐赠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北京慈善事业动力、运营、管理和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皮书系列·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03月
简介:本书分为总报告,总评价,科技、教育、文化篇,社会保障篇,基础设施篇,公共安全篇及环境保护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16个区县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Annual report on public service of Beijing.2012-2013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简介:施昌奎主编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2-2013)》是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核心团队成员,由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各方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关于北京市公共服务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成果。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2-2013)》分为总报告、总评价、科技教育篇、社会保障篇、基础设施篇、公共安全篇及环境保护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16区县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2年,北京公共服务规模与水平已步入小康社会初级阶段,科技人员总数和高等教育人口数在世界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基础教育经费资源与教师资源在区县间的布局趋向均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95%,地铁里程仅次于纽约,旅游人次位居世界前列,群众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0%以上,食品监测抽查总体合格率达到97%,节能减排国内持续领先,绿色北京建设步伐加快。 北京市各区县公共服务综合排名前6位的分别为东城区、西城区、门头沟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延庆县。从排名可以看出,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因其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掌握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因此排名相对靠前。而生态涵养发展区,虽然公共服务资源相对较少,但因其人口少与环境好,因此基本排在中间。只有城市发展新区,一方面因其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公共服务资源不如功能核心区与功能拓展区丰富,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不断涌人降低了人均享有的公共服务资源量,同时这些区县的生态环境也不如生态涵养发展区。多方面原因使得这些区县的公共服务绩效排在了最后,形成了近似“U”形状态,这些城市发展新区的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北京公共服务在规模和水平上已步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但公共服务质量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原创性科技成果不多,学前教育总量不足,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仍然艰难,城市减灾防灾的基础设施需要更新换代,食品和药品安全政策、标准和技术需要全方位提升,PM2.5的监控和综合治理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加以克服和完善。 在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鼓舞下,2013年北京公共服务投入会越来越大,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06月
简介: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02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6年04月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