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
作者: 张庆贺,朱合华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简介:
内容提要
本书系《大学生毕业设计指南丛书》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隧道及地下工
程分册》,是专门为土木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隧道及地下工程毕业设计而编写的,同
时也兼顾了在职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
本书共6章。第一章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第二章介
绍了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历史、现状、方针政策及前景;第三章重点叙述了隧道
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常见地下工程各种施工工艺的适用范围、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第四章扼要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步骤和要求;第五章列举了房
屋建筑地下室、山岭公路隧道、地下铁道车站和区间圆形隧道设计实例,并分别加以点评;
第六章介绍了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组织程序等。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木、水利、交通类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含大专生及
“五大”学生)使用;也可作为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和科学
研究的工程师学习参考。
片断: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选题的原则和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
经过三年半的学习,学生大都已掌握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许多理论知识。
但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却往往知之甚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
既是所学理论知识巩固深化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业设计(论文)是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
以及使用技术资料的技巧、完成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使学生从中受
到工程师所必需的综合训练,并相应地提高各种能力,如调查研究、理论分析、设计计算、
绘图、试验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组织、撰写论文和说明书等等,培养实事求是、谦虚谨
慎、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研态度和科学精神。经过严格的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大
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较快地适应工作。
为了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除了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外,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毕业设计(论
文)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践选题,应结合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课题选题。所选课题要有代
表性、科学性,深浅适度,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这些课题要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要求,依据土木工程界对人才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成为
具有较宽广基础知识的工程专业人才。应改变以往本科教育面比较狭窄,只注重单一专业
人才培养的状况。使得培养对象能面向未来的人才市场的需要,面对整个国际市场的挑战。
一、实践性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及科学研究、科
学试验的实践选题,尽可能做到真题真做。对于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应尽可
能结合城市地铁与轻轨、越江隧道和山岭隧道、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等大型城市的市政
重点工程选题。如果没有这一类对口的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也可结合其他土木工程建筑
进行选题,如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大型沉井工程、框架结构的厂房和其他公共建筑工程。选
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真实、有工程背景,不是空对空纸上谈兵。只有结合生产任务的真实
课题,老师和学生才充分重视,学生才可能接触到工程实践中千变万化的各种因素,学到
书本上学不到的有用的东西。1990年作者同地下建筑教研室其他两位老师带10名学生结
合上海溶剂厂五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从现场收集工艺生产流程、地质
资料、购买建筑门窗和构件图集开始,到进行扩初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绘制和概预算
的编制,经历了一个多层框架结构厂房设计的全过程。按照分工,每个学生完成了2张建
筑图和3张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由其他同学分别完成楼梯、框架、梁板和基础的计
算和分析,并汇总为统一的计算书。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一座8000m2的多层厂房设计全
部完成。现该工程已建成投产多年,得到甲方好评。因为属于生产任务,老师对学生的设
计图纸要求严格,有的图纸经过几次返工才达到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主动查找
资料,互相帮助,因而收获也较大。这一期毕业的两个学生分配到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他
们都很快适应了工作,并已成为业务骨干。他们在来信中谈到,毕业设计期间3个月学到
的东西比过去一年中学到的还要多。近年来我们结合上海地铁1号线和2号线车站隧道、黄
浦江越江隧道、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和二期隧道及顶管工程、虹桥上海城、外滩金光大厦、上
海亚斯电气厂厂房等工程的设计、监测、监理、咨询,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技术的研究、
长江江阴大桥桥墩锚碇试验、长江三峡库区边坡稳定分析及上海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
等重点课题的科学研究和试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在这些大型的工程设计
和科研项目中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针对性
毕业设计的选题还要具有针对性,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选题。为了适
应市场经济需求,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培养出适合于土木工程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才,新的教学计划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做了大量调整,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才市场
随国家的形势变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有不同的需求。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对土建人才的需求,及时输送面向现代化、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毕业设计应尽量因人而异,结合毕业生将来从事的工作,针对新的工作岗位上将要用到的
知识内容,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993年上半
年,有名湖南籍学生已明确分配回省人防科技处工作。结合他将来的工作,学校安排他参
加国家人防委下达的人防工程口部平战功能转换的课题研究工作。他学习积极性高,积极
查询资料,提出各种人防工程口部设计方案,提出了结构简化计算的方法。虽然在大学前
3年基础课学习阶段,他学习成绩一般,但毕业设计的答辩被公认为优秀。现在他已是该省
人防科研所技术骨干和优秀项目经理。1996年地下建筑专业一上海籍同学,已联系到某房
地产公司进行施工管理。为此学校对他的毕业设计也做了调整,改为上海某高层建筑工程
项目监理,要求他进行施工管理网络、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监理大纲及质量、进度和费用
控制方案的设计。该同学深入工地现场,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有
了充分了解,毕业后在房地产公司很快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