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6 项 “张善文著” 相关结果
周易入门
作者: 张善文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周易》这部书,充满了神秘色彩。 旧时江湖上卖卜的术士,常常高悬“文王神卦”的奇播,招徕一群群求问吉凶祸福的人们;至今仍存留一些老宅,门楣上尚可发现类似蜘蛛网状的八卦图案,以为驱邪纳福之用。《周易》真有这么神奇吗? 前代的圣贤名哲,从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开始,到汉魏六朝的孟喜、焦赣、京房、司马迁、班固、马融、郑玄、刘表、虞翻、王弼、阮籍,唐宋的孔颖达、李鼎祚、司马光、欧阳修、苏轼、邵雍、周敦颐、程颐、朱熹、杨万里,以及元明清以降的胡一桂、来知德、黄道周、李光地、陈梦雷、惠栋、张惠言、焦循等人,都孜孜不倦地探研《易》理,各有重要创获。历代朝廷以科举取士,均将《周易》冠于群经之首,士子学人遂视《周易》为必读之教科书。累积至今,诸家撰成传世的《周易》著述较群经为最多,而《易》学终亦成为一项精微奇妙的专门学问。《周易》果属如此精奥吗? 朱熹曾经说过:“《周易》难读,它说一物并非真是一物,它是用卦象来喻示人生道理。”翻开《周易》,读者看到的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八卦、六十四卦符号,以及晦涩艰深的卦辞、爻辞,初览之下,未免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无怪乎像朱子这样的大学问家在注解《周易》时也留下不少“阙疑”、“未详”之处。《周易》确实这样难读吗? 万事开头难,读书入门难。笔者撰写此册文字,旨在针对基本的《易》学问题,叙谈有关研探《周易》的一些必备常识,帮助初学者寻求治《易》的正确途径。然撰者未敢自信读此书者必能即刻洞彻《易》理,此固非一朝一夕之功也;惟能缘此而渐悟读《易》要领,则笔者之愿足矣。 著名《易》学专家、本师黄寿棋教授曾审阅此书稿。学术沿承,渊源有自,虽一册小书,微不足道,然师恩实未可忘也,谨兹志之。
Book of Ancient Chinese Inkstones
作者: 王念祥,张善文著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简介: 豪华精装大16开全彩精印364页加封盒,大量图版,每幅图版均附名称、尺寸和藏处。 本书收入中国历代砚台246方,每砚一图,大致依历史朝代先后排列,另有局部及拓片55幅,则分别附于主图后。 书前为《凡例》、《前言》及中英文《图版目录》,书后附评析鉴赏各砚的《图版说明》。 本书从馆藏佳砚中精选了120方,为本书图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品质保证。对于古砚自身的材质、品色、形制、雕工、铭文之类,以及此间所蕴涵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价值,书中于《前言》和《图版说明》分别作了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及个案赏析。 [
象数义理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5,1995重印)
简介:本书在考析《周易》的产生、内容、作者、特色等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历代《易》说中的“象数派”与“义理派”详加论述,以期揭示这两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规律以及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文化史产生的作用。
周易[海外中文图书]:玄妙的天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公司,1996
简介:
周易译注
作者: 黄寿祺、张善文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2016年07月
简介:黄寿祺(1912—1990),字之六,号六庵,学者称六庵先生,福建霞浦人。早岁游学北平中国大学,师事行唐尚节之(秉和)、歙县吴检斋(承仕)等著名学者。抗战间南旋闽省,先后执教多所高校。曾任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文学学会会长、福建诗词学会会长、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精研群经子史,尤深于《易》。有《群经要略》《易学群书平议》《汉易举要》《楚辞全译》《六庵诗选》等行世。张善文(1949—),福建长乐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带头人。兼任国家《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特约编委、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已出版《周易入门》《象数与义理》《周易辞典》《洁静精微之玄思》《学约斋文录》等专书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周易开讲
作者: 张善文,马重奇主编;张善文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本书尽量用轻松易懂的语言叙谈有关《周易》的主要问题。先叙《易》为群经之首之所以然,继而逐次述及《周易》经传的基本内涵、卦象旨趣、研读重点、占筮条例、历代易学,以及当今治易的热点和研究走向等。
易经初阶
出版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2004重印)
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周易学说启示录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简介:本书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内容包括:周易本义阙疑衍论;刚强劲健的中国龙;周易与当代世界之忧患;易道之内涵探;对立与和谐;论周易热及易学研究之增向;周易卦爻辞诗歌辨辨析;易传的句式词章之美;论以易理为核心的邵康节体诗歌;衍易理以成章;观物取象是艺术思维的滥觞;周易卦爻辞的文学象征意义;周易对立变化创新思想中的美学意义;自然成文说的美学意蕴;试论周易以文心雕龙的影响;论帛书周易的文献价值等等。 <
学约斋文录
作者: 张善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8-1
简介: 宋儒胡宏曰:“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这是往昔学人所追求的治学境界,也是本书作者所勉力效法的为学方向,故作者以“学约”名斋而冠于书题。书中收文凡分四类:一曰“历代易学”,尽力揭示古代及当代易家的学术创获;二曰“经与文学”,时或衍发文必宗经的学术理念;三曰“国学传统”,寄托着较热切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学术心声;四曰“序跋题记”,以短什小篇呈示对中国文史哲及美学等方面的学术体认。所选诸文,多关乎中国古代传统学术文化,以言约旨远为本,力戒因袭陈说、空洞无物之弊,试图表达笔者欲有所裨益于当今学术的某些个人见解,并借以就正于学界同道。
历代易学要籍解题
出版社: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周易漫谈[海外中文图书]
出版社:顶渊文化事业公司,1998
周易:玄妙的天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简介: 如果想全面探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便得先寻其“根”——华夏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学著作《周易》。 在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周易》冠于群经之首。历代学人对它的精深思想进行了数千年不懈的研究与阐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学术成果。直至今天,学者对《周易》哲学的思考仍在继续延伸,人们仍然在努力发掘这部占老经典中蕴含的足以启迪人类走向新世纪、新文明的思想精华。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面对奇奥的《周易》世界,为了叩开它的思想大门,我们首先必须对《周易》学说的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里拟针对《周易》的内容和性质、《易》学的流传和影响、治《易》的方法和要领等问题略作简析,以利于读者迈出研治《周易》的第一步。 《周易》一书,不是中国古代经典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奇异明——它的丰富价值,面要今天的学术界作出新的、科学的认识,以评定其在文化学术领域中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历代易家考略
象数与义理
出版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5,1995重印)
中华书局(香港)公司,1996
中华书局 2016年07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2004重印)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3
人民出版社 2014-8-1
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
顶渊文化事业公司,1998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