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4 项 “华人德” 相关结果
中国书法史,两汉卷
作者: 华人德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简介: 本书为国家“九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中国书法史》7卷中的“两汉”卷,由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学者华人德主笔撰写。作者对两汉的简牍、铭刻、碑版的形成以及风格特色,主要书家代表作品以及两汉书法教育和书学影响,以一个史学家的高度,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觉作了分条缕析的爬梳。作者曲尽前人和今人未竟之处,其对石刻、砖文、瓦当的独有情钟,加上他本人在书法篆刻上的实践和领悟,使得本书在学术上和艺术上都有相当特色和高度。
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
作者: 华人德主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是从上古至清末历史人物图像中,选择影响较大、形象较清晰、有一定代表性者3033幅(3037人),人各一幅,编辑成集,是目前古代人物图像类工具书中收集人数最多的一部。它不仅可为教育、科研提供历史人物的直观资料,同时也可为文艺工作者创作人物形象时提供参考。 自上古迄于清末,包括少数卒民国以后而主要活动期在清代的人物,如康有为、严复等。主要活动期属民的人物不收,如孙文、梁启超等。个别外国来华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也收入。 每幅图像下均有人物简介,列姓名、生卒年或时代、字号、籍贯、身份以及简要事迹、图像出处等项。凡名家绘制者亦注明,以供参考。
中国书法全集.14,三国两晋南北朝编,两晋南北朝写经写本卷
作者: 刘正成主编;华人德卷主编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2013
简介:本书为《中国书法全集》系列丛书第14卷,主编华人德。是卷收录西晋至隋初约300年来佛教经文、道教经文、儒家典籍、衙门文牍、民间杂记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书手、不同风格的代表性作品80余件。其中,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公开发表。是卷结合书法、文献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详细阐释了这一时期独特的“写经体”现象,是研究两晋南北朝书法最为权威的资料。
华人德书法作品集
作者: 华人德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12月
简介:
华人德书学文集
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2008
简介:《华人德书学文集》作者华人德是在碑学书法方面很有造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史研究也围绕着碑学展开。他的研究可分为两大块:早期书法史部分,专攻汉魏六朝,晚期书法史部分,专攻清代碑学。这两段书法史之间,又存在着有机联系,前者是源,后者是流。他的重要研究成果有《中国书法史·两汉卷》、《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和本论文集所收入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继承了乾嘉以来的,朴学传统,结合20世纪考古的新发现,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书法现象的文化背景、社会体制、艺术风格、名物制度都有深入精彩的分析。中国书法史研究走向深入和细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而这一趋势又是由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所带动的,华人德正是这批中青年学者中的代表之一。
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清代人物
作者: 王国平,华人德主编;苏州大学图书馆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简介: 《耆献写真: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清代人物图像选》选收苏州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中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的清代人物图像,包括少数明末清初抗清死节人物以及由明入清或由清入民国而在清代有重要活动和影响的人物,清代外国来华有代表性或较大影。向的人物也酌加收录。 图像类型包括清人创作的画像、线画木刻与石刻像及照相等,部分清人想象绘制与艺术创作的人物图像酌加收录。原则上图像资料迄于宣统三年初刊者,但民国以来初刊图像与照片也酌加收录,以资参考。 图像原则上按人物生年先后顺序编排,同年生或生年不详者按卒年先后排序,生卒年均无考者按其主要活动时期相应编入。 每幅图像均有人物简介,以清代活动为主,对人物生平作客观概述,并对图像绘制者、原有文字及图像出处予以说明。凡朝代纪年后均括注公历,以为参照。
华人德书法作品选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六朝书法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简介:二.西晋和南北朝墓志的 形制与书法 近现代出土的秦始皇陵刑徒瓦文和东汉刑徒葬砖都是为辨识棺木尸骨,以便亲属迁葬而设的记识性墓志,故均用残碎的筒瓦和砖块作草率刻画。汉代在贵族地主中已出现设立墓志的风尚。这些墓志形式不一,文辞各异。有墓记、封记,如东汉延平元年(106)河南洛阳出土《贾武仲妻马姜墓记》、延熹六年(163)山东峄县出土《口通本封记》;有崖墓题记,如延光元年(122)四川綦江《索恩村崖墓题记》、阳嘉二年(133)四川南川《雷劈石崖墓题记》等,在四川境内发现有二十余处;有画像题刻志铭,如建宁三年(170)河南南阳许阿瞿墓画像石左方题刻志铭;有石棺、石椁铭,如建安十七年(212)四川芦山出土《王晖石棺铭》,无纪年陕西神木出土《郭仲理石椁铭》、《郭季妃石椁铭》;也有碑形墓志,如山东高密出土的熹平四年175)《孙仲隐墓志》,作圭形,无穿,平置,与西晋碑式墓志直立于墓室中的放置方式不同。这些说明当时的墓志尚无固定形制。三国时,惟有曹魏《鲍捐》、《鲍寄》、《张口》三神座,似是设于墓中的石刻牌位。 曹操以天下凋敝,为了杜绝虚浮奢靡之风,“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而后魏文帝下过“薄葬诏”,高贵乡公也立过禁令,五六十年问碑禁甚严。晋武帝在咸宁四年(278),因禁令弛替,故下诏日:“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7)因禁令极为森严,一些勋戚官僚、士族豪强都不敢立碑,只得把墓碑做成很小,下部空两三字的位置不刻,以便采用如碑直立的方式放置在墓室内。 如太康八年(287)残墓志、《贾充妻郭槐柩铭》(图十五)、《中书侍郎荀岳暨妻刘简训墓志》、《刘韬墓志》等都作圭形(尖首)碑式,《郭槐柩铭》更有方趺。《徐夫人管洛碑》、《处士成晃碑》(图十六)、《沛国相张朗碑》、《武威将军魏雏柩铭》等都作琬圭形(圆首)碑式,或加装饰做螭首。当时即使是晋朝开国元勋贾充妻子、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母亲郭槐也未能例外。这些碑形墓志都出土于西晋京畿,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墓志因无引缚下棺的功用,故均未像碑那样有“穿”。东晋的《张镇夫妇墓志》是承袭西晋碑式墓志的形制,虽额的正(阳)、背(阴)均有“穿”,而孔并不刻透,仅作象征。还有一些墓志则简略作长方形,往往正背面刻文,如《贵人左菜墓志》,亦有施之两侧而四面环刻的,如《幽州刺史王浚妻华芳墓志》、《幽州刺史城阳简侯石炒墓志》(图十七)。《华芳墓志》196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本书首先介绍了两汉书法教育的情况,然后以专题形式,依次对两汉的简牍、铭刻书法、碑刻、书法家、书学、书法用具等多方面内容进行阐述。书末附录两汉书法史大事年表等内容。
瓦翁百岁书画篆刻作品集
作者: 华人德主编;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2008
出版社:
步入书法之门,篆隶篇
作者: 华人德等编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简介: 篆书是汉字书体之一。《说文解字》云:“篆,引书也。”篆书,为引笔在竹木缣帛等载体上写出笔画圆转、线条匀称的书体。狭义讲,篆书仅指大篆与小篆。广义讲,篆书指甲骨文、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列国的古文及小篆,还包括一些富有装饰性的杂体篆。
人美书谱-玄卷-隶书-东汉蔡邕等熹平石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年10月
当代名家名帖批注本·曹全碑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5年08月
简介:华人德:苏州大学图书馆参考特藏部主任、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沧浪书社成员。出版《中国书法全集·三国两晋南北朝墓志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六朝书法》、《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等,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文集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华人德主编的《中国书法史讲坛文集》收录2008~2010年中国(苏州)书法史讲坛专家演讲内容,力图应用新材料,利用新的学术成果以寻求新的发现,阐明新的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就历年来出土的各时期简牍帛书书法艺术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新论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
作者: 华人德主编;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编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2007
华人德隶书曹操诗五首
作者: 华人德书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人美书谱-玄卷之一?隶书
人美书谱-玄卷-隶书-东汉石门颂
人美书谱-玄卷-隶书-东汉西狭颂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Qin, Han, Wei, Jin 6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作者: 黄惇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中国古代书论类编
作者: 毛万宝,黄君主编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西方视野里的中国:我和慈禧太后
作者: [美]德龄 著, 富强 译
译林出版社 2014-12-1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荣宝斋出版社,2013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12月
从查理大帝到欧元:欧洲的统一梦
作者: 张丹红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02月
附历年书画等级考核试题主编:华人德
作者: 王国安,叶叙玄,陈艺编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荣宝斋出版社,200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