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82 项 “刘震云” 相关结果
一句顶一万句
作者: 刘震云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是刘震云酝酿创作了三年的小说。小说的叙事风格类似明清的野稗日记,语句洗练,情节简洁,叙事直接,板儿板儿的冷幽默却画龙点睛,有汪曾祺和孙犁等前辈作家遗风。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的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建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的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出一走,延宕百年。小说中所有的情节关系和人物结构,所有的社群组织和家庭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纾解仇恨、化解矛盾、激发情欲有关。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我不是潘金莲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简介:本作品为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最新力作。小说描写一位叫李雪莲的妇女,因为想把意外怀上的第二个孩子“超生”下来,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办了真手续。待孩子生下后,却发现丈夫已有外遇。李雪莲愤而到法庭告状,要证明当时离婚是假的,却因毫无证据而败诉。
刘震云小说选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遴选“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温故一九四二”等刘震云优秀小说。 旧作集《一地鸡毛》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收集了刘震云自认为最好的短篇《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中篇《温故一九四二》、长篇《口信》。刘震云说,重新出这本集子,有了一个看自己过去作品的机会,他看到了自己身体的变化。 一部琐碎人生的范本。一部关系学的教科书,再现了单位这一微观天地,鸡毛蒜皮,纤毫毕现,不嫌其俗,不掩其恶,“酱缸”之臭,人心之险,一一展示无遗。王朔指出,它一扫以往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实生活。 这部小说在发表时就引起了轰动,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获得多种文学奖,描写了主人公小林在单位在家庭的种种遭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菜篮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单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从而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它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给人们内心和外在的变化。本书以生动的细节和人物形象取胜,是一部精彩作品。更多>>
作者: 刘震云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8月
简介:本书是著名作家刘震云先生参磨四年的杠鼎之作。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诺贝尔获奖作家马尔克斯的作品)” ,是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这部小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笔触始终紧贴苦难的大地和贱如草芥的底层人群,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丝而荡气回肠,主人公常常走投无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这是当代文坛敢于直面真实的不可多得的佳作。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我们认为该书是刘震云作品中唯一可以获奖也可以留存文学史的畅销和长销的作品。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简介: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是著名作家刘震云暌违五年的又一力作。四个素不相识的人,农村姑娘牛小丽,省长李安邦,县公路局长杨开拓,市环保局副局长马忠诚,四人不一个县,不一个市,也不一个省,更不是一个阶层;但他们之间,却发生了极为可笑和生死攸关的联系。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穿越大半个中国打着了。于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深陷其中的人痛不欲生,看热闹的吃瓜群众却乐不可支。刘震云用老辣之笔,剖析了吃瓜本质;用慈悲之心,探寻了荒诞底线。
Cell Phone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2008印)
简介: 它是一个关于说话的故事,作品里长出了许多嘴,都在说话,有不爱说话的,有说假话的,还有说实话的,还有话中有话的,还有说心里话的。但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有可能把这些嘴都表演完。一个人在有的场合不爱说话,在有的场合说的是实话,有的时候说的是假话,有的时候话中有话,有时候说心里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形的东西随处可见,无形的东西最多的是我们嘴里说出来的话,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听得见。一个人一天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要说3000多句话。如果晚上说梦话,还要再加上几十句。话语在世界上充斥的这么厉害,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说出来的话跟心之间形成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很多灰色地带,并不仅仅是口是心非。一句话经过这样那样的弯曲变形才被说出来,走的路程特别有意思.《手机》说的就是这么一个说话的故事。 [font color=red]这里还有冯小刚导演的[a href=/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8774898]VCD版本[/a];[a href=/product_detail/product_detail.asp?product_id=8774899]DVD版本[/a][/font] [a href='http://club.dangdang.com/list.asp?boardid=33' target='_blank'][font color='#FF0000']快来论坛在线阅读、发表评论[/font][/a] 刘震云:著名作家。1958年生。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共四卷)、《一腔废话》等。中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多次获奖、改编和翻译。 主人公严守一的表哥在矿上挖煤,好长时间没回家。他带着表嫂到镇上打电话,那个时候电话刚接到镇上,打电话的过程非常艰难,打通很不容易。电话终于打通了,接电话的老头说:你什么事?严守一说,我叫严守一,小名叫白石头,我嫂子叫吕桂花,我嫂子问一问矿上挖煤的表哥牛三斤还回来不回来?老头说:这事还用打电话?然后,就把电话挂了。整个矿上就一部电话,全部通过广播喇叭播出去。老头打开广播喇叭说: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当时傍晚天上下着雪,好多工人刚从矿井下钻出来,听到这个声音就觉得特别好玩,全都笑了。广播声音在山里不断的往复,后来就成了大家的传唱的歌曲: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 故事跳到了现在,小时候的白石头成了著名的主持人严守一,他是一个以说话为生的人。他成了名人之后,全国人民只有严家庄的人不理解:他爹一天说不了10句话,这个王八蛋居然每天拿说话当饭吃。严守一的节目以说真话见长,但他的生活中却四处埋遍了谎言。这些谎言和一个现代化的手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手机就变成了手雷,手雷就爆炸了。严守一从小死了娘是奶奶养大的,他奶奶是他惟一说心里话的人。 故事跳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写严守一奶奶的故事,但从头到尾又没写他奶奶,只写了他的爷爷。他爷爷在口外贩牲口,家里人觉得他该娶媳妇了,就托人往口外带了一个信让他回?胰⑾备尽U庹滦戳苏馓蹩谛诺睦险,一个驴贩子到这个村里来,家里人托他给儿?(严守一的爷爷)捎个口信。驴贩子经历了非常大的困难,走不下去了,就托了一个唱戏的捎这个口信。唱戏的又走不下去了,就托了一个修脚的捎这个口信。经过几年这个口信飞越了高山大河,完全变形了。
手机
作者: 刘震云[著]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2005
简介: 严守一主持《有一说一》已经七年了。一张嘴,七年总说一个节目,说累了。这也跟大数夫妻在一起没有什么区别。刚主持节目的时候,两个人刚认识一样,激动得有些过头,一上台,腿打哆嗦,嘴也哆嗦;说着说着,脑子会突然断电,眼前一片空白。一年之后,相互熟了,游刃有余,松紧有度,像骑阒一匹马,奔驰在草原上,天地是那样宽阔。七年过去,马老了,人也老了,激情被草原磨光了,真成了一个牧民,放马成了自己的工作;站在台上,拿着话筒,像一个赏,每天都在演过去的自己;就像在生活中,每天在演自己一样。 [
一腔废话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简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更多>>
故乡天下黄花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2009
简介:《故乡天下黄花》内容简介:孙村长的尸首被抬回村以后,停放在他家西厢院里。这里是孙村长生前办公的地方,门口挂着“马村村公所”的牌子。村里办公一直没个正经地方,孙村长就在家挂牌办公。村里发生纠纷,原告、被告就到这所房子来说理。双方各出五斤白面,由村丁冯尾巴烙成热饼,村长、副村长、各姓族长吃了热饼再说理。烙饼的大锅,还在院子里支着。夏秋两季收田赋、过兵派夫派牲口、县上募丁、招待上头来的公差,也都在这所房子里。现在这里成了孙村长的灵堂。门上蒙着烧纸,院子里有两个木匠在“劈里啪啦”做棺材。
温故一九四二:一部小说和一部电影的缘分
简介:《温故一九四二》是刘震云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通过“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等人的记忆,以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该小说被著名导演冯小刚改编为电影,正在拍摄阶段。这部作品集纳刘震云小说原著和改编后的电影剧本,并由冯小刚作序推荐。
刘震云自选集
作者: [刘震云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简介:1998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历时八载,写就长达二百万字的《故乡面和花朵》。当时曾被视为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件盛事。刘震云在其小说中用看似调侃实则冷峻的笔墨无情地解剖20世纪末中国乡村文化,深入解剖民族的灵魂,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真正的现代精神长篇小说”。他的著作打破传统的叙述结构,把故乡“老庄”与整个世界大舞台融合起来,瑰丽丰富的想像力、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震撼人心。 要想了解中国当代小说发展的最新方向,当以刘震云及其小说为首选! 作者自述: 《故乡相处流传》对我的写作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并不成熟的它,我开始醒悟写作是海而不是河,是不动而不是动,什么、哪些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温故一九四二》表明我潜在的对集体事件和情绪的关系关心。这种关心可能有一天会重新显现。 刘震云 2001年7月31日
刘震云
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之一。刘震云是一位鲁迅式的作家,一位鲁迅式的痛苦者和精神探索者。本书收录《新兵连》、《头人》、《单位》、《一地鸡毛》、《官人》、《非梦与花朵》等共9篇中、短篇小说。刘震云的小说展示了中国人的奴性、叙事阴暗而又冷漠,阴暗得有点玩世不恭,冷漠得有点自虐和变态。刘震云的小说透出强烈的糜烂气息,似乎是屠场的腐臭,又似乎比这更广阔深远。这种腐臭弥漫了每一寸空间,读者打
一地鸡毛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 《一地鸡毛》是刘震云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的小说除了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被大众耳熟能详的《一地鸡毛》外,还有《塔铺》、《头人》、《新兵连》、《单位》、《口信》和《土塬鼓点后》等篇,并新增刘震云的官场小说《官场》。 文集中收录的对单位和官场的描写堪称中国最早的官场小说;《口信》是小说《手机》中集中写乡下的部分,又成为其后来鸿篇巨制的《一句顶一万句》的萌芽。 从这些旧作里,可以洞悉刘震云早期创作的关注点和着眼点,这些短篇也是刘震云的而立之作,却显出相当的成熟老到,直到今天,经历岁月的淘洗仍不过时,更显经典。
我叫刘跃进
简介:《我叫刘跃进》讲了一个好看的故事。主人公刘跃进是个厨子,他丢了一个包;在找包的过程中,又捡到一个包。包里的秘密牵涉到上层社会的几条人命,许多人又开始找刘跃进。犹如一只羊,无意中闯到了狼群里。由于它的到来,世界变得不可掌控。刘震云的这部新作被认为是一个“羊吃狼”的颠覆性的寓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
刘震云中篇小说选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民国10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简介:九元丛书,顾名思义,单本定价九元。 以低廉价位推出丛书,惠及读者,始终是出版业推广好作品的一种手段,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传统之一。 编辑出版九元丛书,意在承继优良传统,使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更好的普及,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共享当代文学的精神食粮。 九元丛书第一辑,凡二十种,均为近三十年时间里涌现的优秀中篇小说,故定名“中篇金曲”。此后还将有第二辑、第三辑……其他门类的文学作品小辑亦将进入九元丛书的视野。 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本该纳入丛书第一辑的优秀中篇佳作,因其版权等技术性问题未能解决,而不得不忍痛割爱。对此,我们深表遗憾,并请广大读者见谅。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2005年12月更多>>
故乡面和花朵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1998
简介: 故乡面和花朵》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线型或板块组合的叙事结构,它的结构方法也不限于时空交错和线型,而似立体交叉等等,它建立在一种崭新的小说观念的基础上,把传统和现代揉合在一起,把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炉,把故乡延津的“老庄”与整个世界的大舞台融合起来,采用某种物景描述,插进书信、电传、附录以及歌谣、俚曲等各种可以调动的叙述形式,组成一种使人眼花缭乱然而又井然有序的新的结构形式,这种新的结构形式的特点和意义,当然有待更周密深入的研究才能详述,但只要浏览一下作品,即可以为其新的艺术风貌所吸引。至于小说叙述方法的独特和多样,排比句式的成功运用以及调侃格调的设置,在这篇短文里也都难以一一阐述了。
温故一九四二
简介:《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关于饥饿,有“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降,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相继涌现出一批生活积累丰厚、艺术准备充足、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水平。这些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和影响力,不断地推出新作,超越自己 今天,社会和文学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行进;写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读者的需求和阅读趣味日趋多样;文学的娱乐功能受到重视;各种文学潮流兼容并包、各行其道。此时,全面系统地总结上述一批作家三十年来的创作实绩,对当代文学事业,对作家、读者和文学工作者,对当前的图书市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简介: 《一腔废话》写的是在一个叫五十街西里的地方,住着一群富于幻想的人们。这些修鞋的、搓澡的、卖杂碎汤的、当三陪的、捡破烂的,每天向往的都是和自己无关的生活。他们喜欢模仿秀、辩论赛和欢乐总动员。他们喜欢在修鞋时、搓澡时、卖杂碎汤时、饭后茶余说些笑话。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被自己所说的话和做过的事吓破了胆。为了恢复往常的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开始对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进行修补。一些人开始倾家荡产地补胆、补钙、换血或换了自己;一些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些车轱辘话,一天下来又发现说的全是废话。这时他们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有些疯和有些傻呀。为了找到医治的办法,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了异域异地。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巡游有着非常伟大的现实目标,即为了寻找疯和傻的原因;而在实际过程中,他们却不断地挣脱了一个又一个的常识和经验,使寻找一步步地陷入极为可怕的历史内幕中。最终,他们出了一身冷汗,发现自己仍生活在五十街西里。在《一腔废话》中刘震云一改《一地鸡毛》中的写实风格,任自己丰沛的想象力在上下五千年广阔的人文时空中恣意穿梭纵横,在叙事方式上彻底打破了客观时空的一维性,使时间失去了在现实生存中的任何制约作用,空间也变成了一种虚设的人生舞台。也许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实力派作家近来鲜有新作问世的缘故吧,《一腔废话》尚未出版,就已经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认为,从《一地鸡毛》到《一腔废话》,刘震云完成了一次真正的自我超越。
Selected stories by Liu Zhenyun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简介: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学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交流与共享则是新世纪的潮流。中国当代大学生的血液里流动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没有理由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大学生聪明才智的同时,却无缘分享我们的骄傲——中国大学生不但能够读懂英语的莎士比亚,而且能让世界感动于中国文学的伟大。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聆听大师心灵的声音
作者: 易中天[等]著
鲁迅杂文选
作者: 鲁迅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朗读者
作者: 董卿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07月
时光尽头
作者: 刘慈欣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8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1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2008印)
现代出版社,200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作家出版社,2009
A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王庆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