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作者: 刘炜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简介: 2007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46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的重大战略思想。循环经济不仅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而且把思
想转化成为经济发展模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因此,研究我
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复合型环境问
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书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
梳理;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
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
箭式发展模式,提出了动脉产业生态化模式、静脉资源产业化模式,并就
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延伸分析。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1.构建了我国循环经济的箭式发展模式。我国整个经济系统就像一颗
卫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像一枚火箭,动脉产业生态化和静脉资源
产业化就像火箭的两个助推器,动脉产业生态化和静脉资源产业化的实施
途径就像连接助推器与火箭的连接机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就像卫星的运
行轨道。该模式具有深刻反映循环经济本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形象生
动,便于推广交流;逻辑对应紧密等特点。
2.提出了动脉产业生态化模式。从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和社会层面三
方面系统阐述了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实施途径.同时阐述了生态服务业
的实施途径。
3.提出了静脉资源产业化模式。构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
体系和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体系。
4.进行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分析。运用博弈论,通过利益
相关方博弈均衡分析,发现了影响我国循环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从举国
上下建立统一组织机构,确立静脉产业的产业地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从发展规划入手加强宏观导向,构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发展
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六方面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箭式发展模式的推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