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兵法
作者: 刘伯温原典;刘泗译注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简介:谋战
提要
本篇旨在阐述如何挫败敌人图谋的问题。作者认为,当敌人开始谋划发
动战争的时候,就要及时地运用谋略挫败对方的图谋,使其不战自败。《孙
子兵法》中就提到“上兵伐谋”,即最高明的用兵之道是挫败敌人的战争图
谋。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高超的谋略把战争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全
胜”的目的。这个过程就是孙子所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与敌人
直接交战而又能够把敌人打败。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战争状态。但是要达到这
种理想的境界,是有其前提的:即一方在力量处于绝对优势,主观上对战争
的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片面地强调“
谋战”,是不可能获得“全胜”的。
齐国的宰相晏婴运用智谋,在宴饮之间挫败了晋国将要攻打齐国的图谋
,这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个典型例证。
原典
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衰而屈服。法曰:“上兵伐谋。”
今译
凡是敌人开始对我方有所图谋的时候,我方要及时地运用谋略挫败对方
的阴谋,迫使对方计穷谋短而不得不屈服。兵法上说:“用兵的最高境界是
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
战例
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攻打齐国,便派出大夫范昭去访问齐国,以便了
解齐国的具体情况。齐景公摆下宴席招待客人,当酒喝得很有兴致的时候,
范昭竟无礼地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景公说:“那就
把我的酒杯让给客人用吧。”当范昭喝完自己杯中的酒,正想换上景公的酒
杯时,晏子却马上把景公的酒杯拿下来,仍然让范昭用自己的酒杯斟酒。不
一会儿,不大高兴的范昭假装喝醉了,一边跳起舞来,一边对齐国太师说:
“您能为我演奏一支周公的乐曲吗?我想在乐曲声中跳一回舞。”太师回答
说:“老臣我没有学习过这个乐曲。”范昭离开筵席后,齐景公就责备大臣
们说:“晋国可是个大国啊,派人来我国进行考察,如今你们却把大国的使
臣给得罪了。这下该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得
礼数,而是他在故意羞辱我们的国家,所以我无法听从您的命令,让他使用
您的酒杯。”太师接着说:“周公的乐曲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只有国君才有
资格随之而起舞。这个范昭不过是一个大臣罢了,却妄想用天子之乐来伴舞
,所以我不能够为他演奏乐曲。”
后来范昭回到晋国向晋平公报告说:“我们不可以去攻打齐国。因为我
想羞辱他们的国君,结果却被晏子看穿了;我想冒犯一下他们的礼法,结果
又被他们的太师识破了。”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