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德)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著” 相关结果
鼓掌吧,朋友们!
作者: (德)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著;张宇译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简介:长期以来,贝多芬只是个“符号”,一个“扼住命运喉咙”的斗士。“战斗”只是他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事实上,他首先是个音乐家,然后是个普通人,有时候甚至粗野得有些蛮不讲理。本书是对他不经意间留下的只言片语的整理,透过这些语言的碎片,更能还原一个真实的贝多芬。
Beethoven Sonate Violine und Piano:Op.12 No.1 ED02625
作者: [(德)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简介: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将它定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但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特(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但他还是将词稿上拿破仑的名字给划掉了。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 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纪念一位伟人的遗迹,《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Beethoven Sonate Violine und Piano:Op.24 ED02637
作者: [(德)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著];路旦俊译
简介: 贝多芬追求自由,因为他感到不自由,不平则鸣。因而他那些大型乐队作品往往有凌厉勇进之气。如果去掉了外在的压力,贝多芬作品的面貌会如何?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贝多芬的灵感在无拘无束状态下所能创造出的一个奇迹。 贝多芬(1770-1827),贝多芬是举世闻名的乐圣,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德国作曲家,是连接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两种音乐流派的巨匠,其作品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具有音乐逻辑感、结构均衡感和以动机为基础材料构筑起宏大音乐的气概。大大发展和改变了古典传统,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源头。。他的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了贝多芬毕生竭力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这里有F大调第五首钢琴与小提琴所作的奏鸣曲《春天》。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
作者: (德)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著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简介:
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