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作者: (东周)老子著;武春河书写;麦田,刘斌释义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2009
简介: 老子,又叫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安徽涡阳,也有人认为是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道教教祖。他生于春秋末期,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比孔子稍长。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他曾在周的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现在洛阳还有孔子入周问礼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到周的都城,正要向老子请教有关礼教问题,老子说:“您所说的那些人,他们尸骨都早已腐朽了,只是言论还在罢了。况且君子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乘车做官,遇到不合适的时机就随遇而安。我听说,会做生意的商人把货物藏得很深,就像什么也没有;君子虽然品德高尚,表面上却像是很愚钝。抛弃您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放下您踌躇满志的神态与不切实际的志向,这些都是对您自身没有任何好处的。我所要告诉您的,就是这些罢了。”孔子离开周都后,对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兽可以用网去捉它,能游的鱼可以用线去钓它,能飞的鸟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和云升上天空的。我今天看到老子,他大概就像龙啊!”老子晚年离开了洛邑,一种说法是他骑着青牛往西去了,在函谷关(也有说是散关)前应关令尹喜请求,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然后不知所终。汉朝以后,有人说老子并没有去世,而是在出关后一直往西走,“过西域,至天竺”,教授胡人及佛家弟子二十九人。另一种说法是他往东走,回到老家,终老乡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