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21 项 “2005年1月”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蒋永新等编著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本书从当前我国人文社科专业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及其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六部分内容,一、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二、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三、人文社科专业事实数据检索知识,四、人文社科专业图书期刊的数据库检索方法,五、人文社科专业互联网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方法,六、人文社科专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方法。本书可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检索方法的同时,学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具有内容丰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应面广的特点。另外,本书配有案例分析和练习习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文献信息检索教材,也可供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图书情报工作人员学习文献信息检索知识时参考。 [前言] 如果以普及“引得”知识作为起步的标志,我国人文社科文献教育要远早于理工科。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重理轻文的现实,人文社科文献检索教材无论在品种数量上,还是在内容发展的深度上,都远不及理工科。跨入21世纪以来,不仅我国人文社科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文献信息的利用环境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对人文社科文献信息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写适合要求的教材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教材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尝试。ァ ”窘滩闹饕面向高校人文社科各个专业,具体地说,包括经济、法律、管理、文学、历史、语言、档案、社会学、知识产权、影视、美术、体育等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教材的特点是: (1)以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指导思想。发端于20世纪的高校文献检索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前期课程的着眼点主要是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不是他们的信息素养。跨入新世纪的文献课的教学内容,不仅数字信息方面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研究、评价、利用信息这些属于信息素质范畴的内容也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这本教材将全力反映这种变化,使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以提高他们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ァ 。2)以支持学术研究的信息检索利用技能作为目标,以信息用户必需的基本技能作为重点,摒弃纯理论叙述。本教材的内容改革紧紧抓住三条主线:一是文献认识、文献检索、文献利用,把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起点;二是概念分析、概念扩展和概念归纳,把信息素质的本质作为核心内容;三是网络信息、文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贴近时代脉搏,使学生切实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和技能。ァ 。3)以文献信息的客观现实作为基点,突出图书和期刊等常用文献的检索方法,兼顾会议等特种文献;在强调计算机和网络检索的同时,重视手工检索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仅介绍如何检索文献信息,而且介绍如何分析研究文献信息。ァ 。4)通过配备人文社科信息检索和利用的案例以及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不仅给学生提供知识理解的切入口,更重要的是起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通过实践,举一反三,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本书的体系纲要由《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检索教程》作者讨论决定。各章节的执笔人分别是蒋永新(第1章、第4章的1~3节、第5章、本书的全部案例),鲍国海(第2章),李琦(第3章),陈敏(第4章的第4节),赵伯兴(第6章)。全书的统稿由蒋永新、鲍国海负责。本书成书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作者的许多同类教材。上海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组的王德英、毛琴芳、徐志娟、郜明、李雅仙等教师曾对书稿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意见。上海大学教务处、上海大学出版社和上海大学图书馆的领导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全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 任何教材都是发展中的产物,限于编者的学识,本书中的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ァ 2005年1月10日
简介: 《2008大学英语1-4级考试词汇手册:同义考点详细解答(710分新题型)》有以下特点: 1、最新:2005年1月四、六级考试刚过,我们各高校的英语教学专家便对试卷的命题趋势和全真试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让四、六级考试的最新信息和精神贯穿全套丛书,让最新试卷的典型例子频繁穿插于各分册之中。 2、最全:本次推出的这套丛书,在提供最新、最权威的考试信息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备战四、六级考试的方方面面:分析最新例题趋势;透视历届经典考题;介绍答题应试技巧;设计最新模拟试题;提供考题详细解答。真正让考生做到一书在手,别无他求。 3、最真:一切从实际出发,确保考生用过此书,过级无忧。《2008大学英语1-4级考试词汇手册:同义考点详细解答(710分新题型)》的所有题型,所有要求一律采用正规考试标准,《2008大学英语1-4级考试词汇手册:同义考点详细解答(710分新题型)》每道考题的容量和难易度都力求和正规考试一致,而且,对于预测即将启用的新题型,尽早编入模拟试题,让同学们有备无患,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简介: 2011年度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实行无纸化方式,为满足广大考生参加考试的实际需求,根据财政部2005年1月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最新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相关内容规定,华图教育特邀知名专家、学者编写了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配套用书,这个系列包括《2011年广东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点精讲与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011年广东省(会计基础)考点精讲与专家命题预测试卷》<<2011年广东省V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点精讲与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本书紧密结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强调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对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一套应考必备的指导用书。具体来说,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讲解透彻独到,条理清晰明了 本书的考点精讲部分,全面、科学地解读考点,突破重点、难点,帮助考生大幅度地提高复习效果;试题部分,针对大纲与指定教材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设?,使之完全贴近考试实际;答案部分准确严密,考点直击试题所考核的知识点;解析部分透彻、深刻,全面揭示解题要点,同时还能拓展考生的知识面,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覆盖所有考点,反映考试大纲要求 本书覆盖知识点全面,内容新颖,全面反映考试大纲的要求,每一道试题都有极强的针对性。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广大考生可以大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习能力,快速提高考生的应试水平。 3.上机考试学习系统,助你轻松过关 随书赠送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考试系统收录了部分优质题源和真题。考生可通过此系统进行考前模拟实战训练,体验考试环境,检验学习效果,提升考试技能,从而顺利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作者: Toni Morrison 著
简介:Book DescriptionToni Morrison's new novelis a Faulknerian symphony of passion and hatred, power andperversity, color and class that spans three generations of blackwomen in a fading beach town.In life, Bill Cosey enjoyed the affections of many women, who woulddo almost anything to gain his favor. In death his hold on them maybe even stronger. Wife, daughter, granddaughter, employee,mistress: As Morrison's protagonists stake their furious claim onCosey's memory and estate, using everything from intrigue tooutright violence, she creates a work that is shrewd, funny,erotic, and heart-wrenching.Amazon.comThe first page of Toni Morrison's novel Love is a soft introductionto a narrator who pulls you in with her version of a tale of theocean-side community of Up Beach, a once popular ocean resort.Morrison introduces an enclave of people who react to one man--BillCosey--and to each other as they tell of his affect on generationsof characters living in the seaside community. One clear truthhere, told time and again, is how folks love and hate each otherand the myriad ways it's manifested; these versions of humanity areseen in almost every line. Monsters and ghosts creep into younggirls' dreams and around corners and then return to staid ladies'lives as they age and remember friendships and cold battles. Menand women--Heed, Romen, Junior, Christine, Celestial, and the restof Morrison's cast--cry and sing out their weaknesses and strengthsin rotating perspectives. Sandler, a Cosey employee, is a brilliantagent of Morrison's descriptions of human behavior, "Then, in asudden shift of subject that children and heavy drinkers enjoy, 'Myson, Billy was about your age. When he died, I mean.'" And Romen isallowed to play hero by saving a young girl from a brutal gangrap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he battles disgust like no superhumanwould be caught dead feeling.Though slim in pages, Morrison constructs Love with a precision andelegance that shows her characters' flaws and fears with brutalaccuracy. Love may be less complex than others in the grandMorrison oeuvre, but not because Morrison performs literaryhand-holding. Readers will experience in this smooth, sharp-eyedgem another instance of the Toni Morrison craftsmanship: she entersyour mind, hangs a tale or two there, and leaves just as quietly asshe came. --E. Brooke GilbertFrom Publishers WeeklyAt the center of this haunting, slender eighth novel by Nobelwinner Morrison is the late Bill Cosey-entrepreneur, patriarch,revered owner of the glorious Cosey Hotel and Resort (once "thebest and best-known vacation spot for colored folk on the EastCoast") and captivating ladies' man. When the novel opens, theresort has long been closed, and Cosey's mansion shelters only twofeuding women, his widow, Heed, and his granddaughter, Christine.Then sly Junior Viviane, fresh out of "Reform, then Prison,"answers the ad Heed placed for a companion and secretary, and setsthe novel's present action-which is secondary to the rich past-inmotion. "Rigid vipers," Vida Gibbons calls the Cosey women;formerly employed at the Cosey resort, Vida remembers only itsgrandeur and the benevolence of its owner, though her husband,Sandler, knew the darker side of Vida's idol. As Heed and Christinefeud ("Like friendship, hatred needed more than physical intimacy:it wanted creativity and hard work to sustain itself"), Junior ofthe "sci-fi eyes" vigorously seduces Vida and Sandler's teenagegrandson. In lyrical flashbacks, Morrison slowly, teasingly revealsthe glories and horrors of the past-Cosey's suspicious death, theprovenance of his money, the vicious fight over his coffin, hisdisputed will. Even more carefully, she unveils the women inCosey's life: his daughter-in-law, May, whose fear that civilrights would destroy everything they had worked for drove her tokleptomania and insanity; May's daughter, Christine, who spent hardyears away from the paradise of the hotel; impoverished Heed theNight Johnson, who became Cosey's very young "wifelet"; themysterious "sporting woman" Celestial; and L, the wise and quietformer hotel chef, whose first-person narration weaves throughoutthe novel, summarizing and appraising lives and hearts. Morrisonhas crafted a gorgeous, stately novel whose mysteries are graduallyunearthed, while Cosey, its axis, a man "ripped, like the rest ofus, by wrath and love," remains deliberately in shadow, even as hisfamily burns brightly, terribly around him.From BooklistDespite the simplicity of its title, Love is a profound novel. ANobel laureate must feel considerable pressure to keep performingon a higher level than other writers. With her latest novel,Morrison slaps our face with the fact that she is better than most.The book has the tone of an elegy, for it emerges as a remembranceof and yearning for past times and past people in a black seasidecommunity. There were days, back in the 1940s and 1950s, when theCosey Hotel and Resort was the place for blacks to vacation, dance,and dine. Bill Cosey, a charismatic figure greatly attractive towomen, ran the resort. But now Bill is dead, and the story is, aswe see, not only a paean to past good times but also a portrait ofBill Cosey's power. Unusual for blacks at the time, Bill did enjoypower,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for as far as the boundaries ofhis coastal town reached--his kingdom by the sea. Now, in hisabsence, the women in his life jockey for their own power in thevacuum he left behind; their world now revolves around his will,scribbled many years ago on a dirty menu. The novel's sectionheadings tell the tale of the different roles Bill played in thesewomen's lives: friend, benefactor, lover, and husband, amongothers. At least in her later novels, Morrison can stand to becriticized for obscurantism, which is also the case, to a certaindegree, here; in fact, readers may want to compose a chart as theyread, to keep charac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each otherstraight. But as a vivid painter of human emotions, Morrison iswithout peer, her impressions rendered in an exquisitely metaphoricbut comfortably open style. Brad HooperFrom AudioFileBill Cosey's male magnetism attracts the women who inhabitMorrison's pages. Some commanding, some flighty, all are drawn toCosey's passion. Once, Cosey's Hotel and Resort on the beach wasthe place for "colored folk on the East Coast." Now, the run-downstructure is home to his contentious widow and granddaughter.Through a series of retrospectives, the mystery of the questionable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Cosey's death and his role in eachwoman's life gradually unfolds. Morrison confronts issues of racein America, particularly the deep disappointment of manyAfrican-Americans in the face of ineffectual civil rightslegislation. Aching with melancholy for another, better, time, atime left in a troubled past, Morrison's novel combines elegance oflanguage with a lush, luxurious reading to make "must listening."S.J.H. Winner of AUDIOFILE Earphones AwardBook Dimensionlength: (cm)20.1 width:(cm)13.2
College composition writing: models and analysis
作者: 林学明著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07
简介:第1章 实用英语作文写作技巧 第一节 审题与构思 1.1.1 怎样审题 1.1.2 怎样构思 1.1.3 草拟提纲 1.1.4 注意事项 第二节 句子写作 1.2.1 用词规范 1.2.2 句法正确 1.2.3 句子结构和意思的完整 1.2.4 句式变换多样 第三节 段落写作 1.3.1 段落的构成 1.3.2 段落的主题句 1.3.7 段落的展开 1.3.8 段落内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第四节 作文的修改 第2章 段首句作文 第一节 写作要求 第二节 段首句作文写作分析 2.2.1 段首句作文分析之一 2.2.2 段首句作文分析之二 第三节 段首句作文评析 2.3.1 CET-4段首句作文评析 01. The Tape Recorder 02. Are Part-time Jobs Beneficial to College Students? 03.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re Were No Power 04. Love 05. Women In The Modern World 06. How to Spend the Summer Vacation 07. Failure and Success 08. One-child Family 09. Family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10. Our University Library 11. The Computer 12. On Dieting 13. Work And Happiness 14.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15. Cars For Tomorrow 16. City Life 17. Novel Reading 18. Road Accidents 19. Books 20. The Study Of A Foreign Language 21. No Pains,No Gains 22.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Kinds Of Clothes 23.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Curricula 2.3.2 CET-6段首句作文评析 24. On Developing Speaking Ability 25. The Person I Admire the Most 26. The 21st Century 第3章 命题作文 第一节 写作要求 第二节 命题作文写作分析 3.2.1 命题作文分析之一 3.2.2 命题作文分析之二 3.2.3 命题作文分析之三 第三节 命题作文评析 3.3.1 CET-4命题作文评析 01.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Sports 02. My Most Favorite TV Program 03. My Ideal Job 04.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05. Fake Goods 06. Are Pets Good for People? 07. Friends 08. How I Overcome My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09. Knowledge 10. Getting to Know the World Outside the Campus 11. The Fight Against Crime 12. The Importance of Confidence 13. Practice Makes Perfect 14. Is Failure a Bad Thing? 15. Advantages of a Job Interview 16. Do“Lucky Numbers”Really Bring Good Luck? 17. The two-day Weekend 18.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rivate Tutoring 19. Spring 20. How to Solve the Housing Problem in Big Cities 21. We Need to Broaden Our Knowledge 22. The Dictionary Is A Teacher 23. Learning English at College 24. Pollution 25. Smoking and Cancer 26. The Benefit of Reading Books 27. On Good Books 28. Social Practice in Education 29. Save the Wild Animals 30. Health 31. Violent Film Is Harmful to Children 32.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33. The Pla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m Life 34. Computers 35. The year 3.3.2 CET-6和考研命题作文评析 36. My View on Opportunity 37. Should Firecrackers Be Banned? 38. Why I Take the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6? 39. Haste Makes Waste 40. My View on job-hopping 41.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42. My View on Fake Commodities 43. Fire Accidents in Big Cities 44. Where to Live-in the City or the Country? 45.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46. The“Hope Project” 第4章 图表作文 第一节 写作要求 第二节 图表作文写作分析 4.2.1 图表作文分析之一 4.2.2 图表作文分析之二 4.2.3 图表作文分析之三 第三节 图表作文评析 4.3.1 CET-4图表作文评析 01. How to Use Water Properly 02. What Students Need English For? 03.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in a Peasant''s Family 04.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05. Average Monthly Rainfall 06. Production of Radios and TV Sets in Factory X 07. The Bus and the Subway Train 08. The City I Like Best 4.3.2 CET-6和考研图表作文评析 09. Changes in People''s Daily Expenses in X City 10. Health Gai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11. The Area and Population 12. The Daily Water Intake and Output 13. The Number of Passenger Cars and Trucks 第5章 情景作文 第一节 写作要求 第二节 情景作文写作分析 第三节 情景作文评析 01. The rising sun 02. A Birthday to Remember 03. Catching Cold 04. The United States 05. New Year''S Celebration 06. A Walk on The Seashore 第6章 关键词作文 第一节 写作要求 第二节 关键词作文分析 第三节 关键词作文评析 6.3.1 CET-4关键词作文评析 0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02. A Clever Boy 03. Earthquakes 04. Paper And Its Uses 05. The Role Of Prices 06. Friction 07. In the Bedroom 08. A Village in the Evening 09. A Model Student 10. The Advantages of Travel 6.3.2 CET-6关键词作文评析 11. Duties of Students 12. A Few Remarks on Competition 第7章 文体写作概述 第一节 记叙文 7.1.1 写作要求 7.1.2 记叙文写作分析之一 7.1.3 记叙文写作分析之二 第二节 描写文 7.2.1 写作要求 7.2.2 描写文写作分析之一 7.2.3 描写文写作分析之二 第三节 说明文 7.3.1 写作要求 7.3.2 说明文写作分析之 7.3.3 说明文写作分析之二 第四节 议论文 7.4.1 写作要求 7.4.2 议论文写作分析之 7.4.3 议论文写作分析之二 第五节 应用文 7.5.1 书信 7.5.2 便条 7.5.3 通知 7.5.4 启事 第六节 应用文范文与评析 01. An Application For a Scholarship 02. A Letter Of Invitation 03. Promoting the Sale Of Goods 04. An Application For a Job 05. A Letter to One''s Friend 06. A Letter Of Recommending Oneself 07.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08. A Letter Of Inquiry 第8章 近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作文评析 第一节 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1. 2006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2. 2005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3. 2004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4. 2003年9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5. 2003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6. 2003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7. 2002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8. 2002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09. 200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10. 2001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11. 200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12. 2000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作文评析 第二节 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1. 2006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2. 2005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3. 2004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4. 2003年9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5. 2003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6. 2003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7. 2002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8. 2002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09. 2001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10. 2001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11. 2000年6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12. 2000年1月大学英语六级真题作文评析 第9章 附录:有关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的若干规定 第一节 教学、考试大纲对英语写作的有关要求 9.1.1 《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 9.1.2 《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 9.1.3 最新修订的《大纲》对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 第二节 有关“英语作文最低分”的若干规定 第三节 英语作文的评分基本原则及标准 9.3.1 评分原则 9.3.2 评分标准 第四节 部分历届英语作文考试作文题目 9.4.1 CET-4考试全真作文题的题目 9.4.2 CET-6作文题的题目 9.4.3 部分研究生入学考试全真作文题目
作者: 王莉君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简介: 内容介绍: 法学基础范畴的理论反思 ——《权力与权利的思辨》序 本文是王莉君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 王莉君是我近年来所指导的博士生之一。她思想敏锐、学习认真,在人民大学攻读博士期间,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和刻苦而富有韧性的学风。在她的博士论文付梓之际,我想就其文章的主题谈一点看法,是为序。 权力(power)和权利(right)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中最常使用的两个术语,代表着这些学科中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对它们进行界定和解读,对于研究者而言,不啻为一大挑战,但是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挑战。因为,它们是许多分析与论证的基本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在法学领域中,这两个范畴不仅具有推进理论认识的功能,而且也担当着重要的实践功能。正是因为如何看待权力和权利的问题关系重大、复杂,人们在对权力和权利的理解上常常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界,有不少学者认为,权力和权利是一对矛盾。我们认为这种认识似乎是把“权力”等同于“国家权力”而把“权利”等同于“个人(或其组织)的权利”了,值得怀疑、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之处。 首先,权力和权利不一定是并存的,即不一定是一方有权力另一方就有权利,或者是一方有权利另一方就有权力。它们是彼此可以独立存在的现象。 其次,权力与权利也不一定是对立的,即不一定是一方有权力另一方就无权力。因为权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权力,如:所有权也就是所有人对抗他人对其物的占有、使用、处分、收益进行妨害或干预的一种权力(一种“法律上的力”);而权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权利,如:国家主权在国际法上就是国家权力对内至高、对外独立不受其他权力干涉的一种权利;并且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把它的一定权力确定为法律上的权利(权限、职权),授予一定的机关或公职人员行使。所以,有时、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权力和权利这两个术语是可以通用的、其内涵是相同的。 第三,“强权”(Might=Force,Power)并不等于公理,有力并不等于有理。权力的行使可能与一定社会条件下客观上可以有的应有权利不相符合,可是掌权(力)者能通过法律,把他的权力转化为法律上的权利,而不把符合一定历史条件的他人的应有权利转化我法律上的权利,即权力、包括它的转化形态法律上的权利,有可能缺乏“理”的内容。 第四,把权力与权利看作是一对矛盾,似乎是把“权力”与“政党的权力”、“组织的权力”、特别是“国家的权力”等同了。而事实上,权力作为一种实现自己意志的力量,是任何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即使法律上规定了的权利,他也无能行使,所以法律才有关于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规定。可见,权力如同权利一样,是任何主体都有或可以有的素质,国有国权、族有族权、家有家权、夫有夫权,只不过权力的性质不同、大小不一而已。 第五、如果把权力理解为“力”(Forces),把权利理解为“理”(Reason),那么,这二者确实是法的世界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法的世界是讲“理”的,法是“理”与“力”的结合,“理”是基本的,“力”是必要的。 第六,法既是“理”与“力”的对立统一,又是“理”自身内在矛盾的体现,即: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的法律表现)矛盾的体现。把什么行为确认为权利(right,正确的),把什么行为确认为义务(必要的、必须的), 是有事物内在之“理”的,并非随心所欲就可以设定。 第七,所以,我们认为:在法学研究中,权利义务的矛盾才是基本的矛盾。因为权利义务问题,“理”的问题,是法的内容问题。弄清楚权利义务问题,“力”(这里主要指国家权力)的运用才不至于犯错误。国家与其他社会关系参加者的关系才能得到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才能建立一个适合时代和客观条件需要的、既有自由又有纪律的和谐社会,才能充分发挥和显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权力与权利的思辨》一文的作者,也不赞同简单地将权力归结为国家权力、把权利归结为个人权利的观点。在本书中,她力图重新界定权力与权利问题的逻辑起点。作者认为,权力表征的是一种有效的约束力,而权利则融合了正当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属性。正是因为权利与权力在内在构成上有所重合,因而人们才会在许多情况下将二者通用。权力与权利的这种重合是在二者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在法律活动的全过程中,一方面,现实的各种权力扮演着积极而活跃的角色,不仅法律规范的内容本身就是权力斗争的产物,法律的实施也往往会受到现实权力关系的渗透、干扰甚至操纵;另一方面,法律活动也会反过来改变权力的面貌。经过一定的权力博弈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有一些权力得到了法律制度的认可与支持,这部分权力就转化为一种具有法律上的正当性的权力,即法律权利。这种转变为社会生活带来了两项深远的后果:其一,当权力转化为法律权利时,权力主体可以通过法律制度的力量使利益“自动地流向自己”;其二,在法律权利中的权力因素虽然并没有消失,但是,它却受到了一定控制。法律是统治阶级用以缓和各种权力主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把权力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总是意味着对权力的限制,无论这种权力来自于个人、社会组织,还是来自于政府。通过对法律主体之间权利的设定与平衡,法律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缓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并指导人们认识和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的任务。因此,在法律领域,法律权利就是一种在法律上被认为正当的权力、是一种讲理的权力。这一概念既适用于法律上的“公民权利”,也适用于法律上的“国家权力”。因为,从二者最一般的特征来看,它们在性质上具有同样的“法律上的正当性”,在结构上同样表现为行动权与控制权的统一,它们的实现也同样要有他人的义务与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为了支持上述诸论点,作者收集了大量资料,其中有国内的研究资料,也有国外的研究资料,有法学的研究资料,也有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资料,从而为论证一个复杂的基础法学范畴问题提供了丰富、详买、针对性很强的论据。我以为作者研究成果的出版,对推动我国法理学和法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我也希,作者能够沿着这个方向继续研究下去,在权力与权利理论研究中取得更高水平的成果。 孙国华 2005年1月31日
Chinese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中国童话故事
作者: Mingmei Yip 著
简介:This volume of beloved Chinese stories contains a delightful selection from the rich store of Chinese folklore and legend. Discover the many delightful animal characters as well as Chang-E, the famous Eight Immortals, and Guan Yin, goddess of compassion. Retold for an international audience, the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stories will give children aged six to ten in other countries a glimpse into both the tradition and culture of China. Other titles in the series include Japanese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Books One and Two , Balinese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Filipino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and Singapore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Korean Children’s Favorite Stories, andFavorite Children’s Stories from China andTibet.
作者: 姚雪垠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简介:本书以写明末的农民战争为主,兼写中国内部明、清之间和清、顺之间的民族战争,刻画了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及各阶级、各集团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很明确,他试图全面展现明清之际的社会画面,通过艺术形象来使读者得到较为广泛的历史知识。作者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3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小说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由弱小变强大,转败为胜推翻明王朝统治、抗击清军南下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明末清初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农民起义军从胜而败的悲剧结局,揭示了农民战争和历史运动发展的规律。这部小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首先,它成功地刻画了李自成、崇桢帝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李自成思想性格上的变化,崇桢皇帝维护风雨飘摇之中的政权时的宵衣旰食,都是具有深度和广度之笔。其次,小说在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都不乏生动描写之处;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描摹大多翔实逼真。
作者: 高盛奎 摄
简介:由于人体很美,所以人们研究她、表现她、欣赏她。当代的雕塑、摄影、绘画、园林、建筑以及服装、首饰都离不开人体艺术。所以,艺术工作者要认真研究人体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作用,把人体艺术创作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不仅塑造了人体坐、立、跪、卧等多种美的徒刑而且还配有花卉和景观,使艳丽的花朵和娇美的人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该书既是专业人员学习、研究、表现人体艺术的资料,又是广大艺术爱好者欣赏人体艺术的范本。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120篇精粹(710分新题型)》主要内容简介:大学英语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一4)和六级考试(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从2005年1月起,成绩满分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大学英语考试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每年参考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是全球参考人数最多的单次考试,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作者: (美)江峡著
简介: 康多莉扎·赖斯 (Condoleezza Rice)1954年11月14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1963年全家移居丹佛。赖斯的父亲曾任丹佛大学副校长,母亲是小学音乐教师,姑姑是维多利亚文学博士。优越的家庭环境使赖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她15岁时便成为丹佛大学的学生,学习英国文学和美国政治学。她所崇拜的一位政治学教授是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瑟夫·克贝尔教授。在克贝尔教授的引导下,赖斯将东欧和苏联作为主要研究领域。19岁时,赖斯获得丹佛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之后,她又分别于1975年和1981年获得圣母大学的政治学硕士学位和丹佛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政治学博士学位。 1981年,年仅26岁的赖斯成为斯坦福大学的讲师。1989年1月,刚满34岁的赖斯出任乔治·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开始了从政生涯。作为布什政府中的俄罗斯问题专家,赖斯是有史以来美国政府中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4年期满卸任后,赖斯进入胡佛研究院任高级研究员。1993年,赖斯出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她是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务长,也是该校第一位黑人教务长。 在2000年美国大选时,赖斯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乔治·沃克·布什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为布什出谋划策。布什当选总统后任命赖斯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她一直是布什总统的得力助手。2005年1月出任国务卿,她是继克林顿政府的马德琳·奥尔布赖特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国务卿。...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大学英语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分为四级考试(CET-4)和六级考试(CET-6),每年各举行两次。从2005年1月起,成绩满分为710分,凡考试成绩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发给成绩单。大学英语考试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每年参考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是全球参考人数最多的单次考试,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标准之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根据对考试改革进程的要求,2007年1月起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同年6月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六级考试。 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加大了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了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了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 在试卷构成上,对四、六级考试进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力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至35%,增加了长对话听力理解测试,复合式听写由?来的备选题型改为必考题型; 2.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快速阅读技能测试; 3.词汇和语法知识不再单独列为考项,而融入了其他各部分试题中进行考核; 4.增加了句子层面的汉译英测试; 5.增加了构建型试题的比例,减少了多项选择题的比例。
作者: 李辉 主编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2005年1月
简介: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作者: 白素,杨跃,李绚[编]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简介: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6月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编写的。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训练,历时5天,对六级考试的词汇知识进行了归纳、梳理、总结,以及对各词类的测试内容,指出重点、难点和考点。第二部分为真题回顾及仿真训练,历时10天,前3天是近几年(最近的是2005年1月)六级考试真题,使学生切实了解试题的深度和难度,使考生在参加六级考试之前做到心中有数。后7天对六级词汇题的形式与特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学生考前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提出了解决应对的策略。本书对六级考试词汇题的形式与特点分析独到、精湛,对策实用、有效。本书内容新、练习量大、实用性强,熔理论指导、考前心理指导、基础训练、高仿真综合训练为一炉,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六级词汇学习用书。本书信息量大,适应于广大考生考前的强化训练,也适用于同等水平读者学习词汇之用。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2005年1月
简介:2004《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年度佳作,荟萃名家美文,举荐学生佳作,把新课标的精神作为选文的标准,倡导活泼的富于个性化的新阅读,活跃指导学生作文及充分参与互动的栏目。四大版块——青春阅读、当代阅读、经典阅读、实践阅读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为国内惟一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银奖)的教育类学生期刊,《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始终为推出焕发青春气息,洋溢时代精神,具有文化品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努力不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受中广大学生喜爱。
作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2005
简介:为了满足国家外汇管理的需要,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外汇收支情况审核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根据独立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外汇收支情况审核指导意见》,于2005年1月15日起执行。 为了使广大从业人员更好的理解和贯彻《外汇收支情况审核指导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银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部分参与起草《外汇收支情况审核指导意见》的注册会计师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转部门的同志共同编写了《外汇收支情况标编制与审核》。
Water conservancy encyclopedia China
作者: 徐乾清主编;《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编辑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简介:《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水利知识,着重反映中国水利事业发展情况的专业性百科全书。《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一版于1991年3月出版,受到了水利界、出版界普遍的关注,曾荣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多年来,水利事业和水利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和国内形势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为进一步适应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及时增订出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新的版本,是时代赋予的一项神圣责任,也是新世纪广大读者的热切企盼。 出版第二版的必要性,突出地反映在四个方面:第一,需要扩充和完善内容,要在原有大水利概念和多学科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努力充实"现代水利"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内涵。第二,需要补充最近十多年来出现的水利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资料,更新数据。第三,需要增添新的载体,出版电子版本(光盘),体现出信息时代的特色,给读者提供更多方便。第四,需要适时弥补和修正第一版的疏漏和错误,进一步提高内容质量和编辑出版质量。 与第一版相比较,第二版在诸多方面做了改进,具体的变化表现为:第一,增加了"地方水利"和"著名水利工程"两个学科分支,进一步突出了百科全书的概述性和指南性作用。全书分支由19个扩充为21个。第二,对第一版所有的条目做了保留、修改、合并、撤消等类别的梳理处置,使条目和内容中的重复和矛盾大为减少,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新增了一批条目,总条目数由4121条增至5219条(其中新增约1600条,约占总条数的30%)。第三,全书字数由原来的599万字增至近800万字,卷册由4卷改为3卷正文和1卷彩图,插图由2524幅(其中彩色463幅,黑白2061幅)增至3030余幅(其中彩色820余幅,黑白2211幅)。开本、版式、字体、分卷等也尽可能切近时代和切合实用。第四,与全书相配合,出版了众多的,按学科独立的分册本,以适应专业读者的需要。第五,加密了作为百科全书最重要的检索手段的内容索引,索引主题明显增详加密,释文内参见的数量也适度增多和更趋合理,以期进一步提高全书的检索功能。第六,为保持知识主题的完整性,撤消和合并了一批条目,在专业百科全书编纂技术特别是条目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七,删简了内容过于艰深的条目,以突出百科全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即主要供水利科学技术人员、有关院校水利专业师生、水利系统职工使用,也供其他相关部门和社会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求知解惑。 第二版保持并深化了中国第一部水利百科全书力求体现的几个特色:第一,学科包容和传承完整的"水利"概念,使我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界定的,近代水利科学家、教育家李仪祉高度概括的,中国特有的"大水利"概念一脉相承,绵延两千余年,熠熠生辉。第二,体现专业百科全书特点,除阐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外,尽可能多地设置了技术性条目和资料性条目,在技术内容上努力做到尽可能详实和更具有权威性,以提高全书的资料性和检索率。第三,全书条目按字顺编排("全字顺"),即全部条题按汉字拼音字母顺序编排,努力向现代标准型百科全书模式迈进。第四,检索系统力求齐全完备,除了读者不借助任何其他手段直接查检百科全书条目的全字顺编排之外,还编制了"条目分类目录"、"彩图目录"等目录系统,"条题汉字笔画索引"、"条题外文索引"、"内容索引"、"外国人名索引"、"外国(国际)组织机构及学术团体索引"等索引系统,"水利大事年表",以及广布于释文内的参见系统,旨在形成"路路通"的读者检阅门径。 在第一版使用有年,听取了各种意见的基础上,2000年2月16日,水利部以水办[2000]49号文向全国近200个水利有关单位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修订再版工作的通知"。经汪恕诚部长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编委会,领导编纂的全面工作。各分支设主编、副主编,负责本分支的撰写、初审和复审工作。 编纂工作井然有序。各分支对第一版逐条审读,判断条目的保留、修改或重写、合并、删除,以及增加条目,设计出分支的条目系列表。经全书主编、副主编审查,协商调整了重大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汇总成全书的框架。2000年10月完成《条目总表》的编制。 各分支的编写工作实行分支主编责任制。撰稿人由分支主编遴选推荐,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与撰稿人签订委托编撰合同书。审稿包括分支内的初审、复审和由全书主编、副主编分别为主审人和辅审人的终审,以及全书相关相近条目的组群审稿。2002年7月组群审稿结束。至此,《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历时3年完成定稿。2004年1月和2005年1月,分两批出版了21本分册。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贯彻标准化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采用国家统一颁布的名词术语。国内外地名的采用,以国家正式出版的地图和新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为准。对于一般习惯使用但不够标准的称谓,尽可能予以正名统一。同一概念或相近的概念,不同专业使用不同名称,或暂无统一名称的,则遵从专业习惯。不强行统一。 编纂出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是水利科技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第二版编纂工作一如既往地得到了全国(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水利、水电、交通、建设、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有关院校、科研、生产、管理等单位及学术团体的热情支持和大力帮助,全国包括20多位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1 360位专家和学者直接参与了撰稿、审稿活动,他们殚精竭虑,字斟句酌,付出极大的心血,他们是水利事业的有功之臣。在此,谨向一切关怀和支持编纂出版活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并衷心地祈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异日能有更加完美的水利专业百科全书问世。
作者: 江国青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自2005年1月出版以来,曾多次印刷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读者的好评。但近几年来,整个国际形势又发生了许多变化。为了更好地反映近年来国际法的新发展和国际法研究的新成果,特对本书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工作将在保存初版特色和优点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体系、论点和所有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和修改。重点是结合当代国际法的一些新的发展和问题对有关内容予以补充和更新,如《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国家责任条款》、《外交保护条款草案》的制定与通过,联合国及国际法院的改革和国际刑事法院的新发展等。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对有关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和论述,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增补一些新的案例和参考资料,并对原版中的个别错漏之处予以校正。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one family’s ture life adventu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作者: (美)萨拉·邦焦尔尼(Sara Bongiorni)著;闾佳等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简介: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是一本难得让人如此喜欢的书,在众多枯燥的经管书中,它有趣、生动、亲切、易读。当我掩卷回味时,嘴角仍不由得上扬,心中的感觉不完全是喜爱、自豪、捧腹、愤恨、沉思,而是五味杂陈。书中对“中国制造”的评价,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而中国制造的真正崛起,也必须要从各种评价包括正面负面中辨清真我,从而找到前行的方向。 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 中国制造的超级效应! 读过后五味杂陈:1。 真切体会到中国造的产品覆盖之广,连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也会瞠目结舌;2。对美国人消费的过度和浪费很气愤!3。看完本书,开始习惯关注国货,开始相信中国不会仅仅是制造,肯定也会有品牌崛起。4。中美消费观差异甚大。 [媒体说] 不知道中国的读者读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 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做何感想?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这本书,你又怎么能错过? 中国远东之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情况与民众感知相吻合。那么,中国真的成了我们以为的经济火车头吗?更重要的是,没有了中国产品,我们真的没法活吗?这就是萨拉?邦焦尔尼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书中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 一次非比寻常的生活冒险,让我们一起探寻世界的改变! 当圣诞节来临,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真实冒险。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不小的危机。在这一年中,作者还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作者萨拉是位获奖记者,她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给世界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受益、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思考。
作者: 赵新力主编;《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与应用系统课题组编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简介: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工程是我国新近开创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其主要目标是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处理日常事务、改善管理与服务提供数字化平台与基础性信息技术支撑。其中,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的开发研制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库内的规范化组织与管理以及真正实现网上库际信息资源的交换尤为重要。为适应此种需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于2004年4月5日发布,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gb/t 19486-2004《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规则》国家标准。 《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试用本),作为2004年度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编制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中的主要部分,于2005年1月编制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家标准编制的综合性电子政务主题词表,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该表还是目前国内外收词量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的电子政务主题词表。它的先进性与创新点在于:体系结构完整、科学合理;内容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各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包括党派团体活动、理论研究、政治思想工作、政府宣传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子政务的特色;选取的主题词有良好的政务信息根据和用户需求根据,有较强的组配功能,还收录了一批最新出现的,有较高使用频率的政务信息术语;该表参照系统比较完整实用,不刻意追求烦琐的词间关系。它的问世,必定会对我国政务信息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起积极的支撑与推进作用。 《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试用本)共收录主题词20252条,其中正式主题词17421条,非正式主题词2831条。范畴索引划分为21个大类,132个二级类。本表主要供国家政府部门处理政务信息时使用,对处理非政务信息亦有借鉴作用。本表可作为母本与专业电子政务主题词表相结合,供各专业部门及广大用户参考使用,籍以使整体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达到兼容与共享。为保证以往信息处理系统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在编制《综合性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试用本)时,充分考虑兼容已有的《公文主题词表(中办)》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将其全部主题词收入本表。本表中主题词后带有[中]、[国]的分别表示主题词选自《公文主题词表(中办)》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