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0 项 “马丁·加德纳” 相关结果
Godel, Escher, Bach
作者: (美)侯世达著;郭维德等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6
简介:《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内容简介: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本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在介绍了马丁·加德纳以后,自然就不得不介绍侯世达( Douglas, R. Hofstardter)。侯世达与马丁·加德纳并不完全相似。马丁·加德纳没有受过科学专门训练,不被人认为是一个专业科学家。侯世达在史坦福大学取得数学学士学位,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目前是印第安纳州认知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教授。把两人联系在一起的事情是:在马丁·加德纳停写《科学美国人》( Scientific American )数学游戏专栏以后,侯世达也为《科学美国人》写过专栏,同样叫座。 侯世达与马丁·加德纳一样,是借题发挥的高手。要写《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专栏,难点不是在专业性上( 有太多的数学教授有足够的专业水平 ),而是能不能写得有趣。马丁·加德纳广博的知识,能够把数学与生活相连。侯世达接手以后不久,就显示出他在这方面比马丁.加德纳有过之无不及。他的文章甚至给人天马行空的感觉。 使侯世达声名大噪的,就是这次推荐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 1979 年出版的著作,1980 年竟然为作者赢得一项普利兹奖。大家知道普利兹奖并没有科普类──侯世达的这《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是作为一般非小说类读物得奖的。 这《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讲了音乐( 巴赫 ),讲了艺术( 艾舍尔 Maurits Cornelius Escher,1898 - 1972 ),讲了分子生物学、计算机语言、人工智能以至禅。多年来,许多读者读毕全书,竟然归纳不出这《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究竟是要说什么。为此,作者特意为 1999 年的 20 周年纪念本,加了一篇 23 页的新序言加以说明。作者所想讨论的,其实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自我”是什么。 作者真正想写的就是这个问题。尽管全书涉及广泛,核心却是哥德尔,是数学基础。哥德尔( Kurt Godel,1906 - 1978 )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数学家。 1931 年他发表的现在被称之为不完全性的定理,是 20 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发现。大体上,这个定理是说,在任何公理体系中,必定有这样的命题,用这个公理体系“自身”既不能证明其真,也不能证明其伪。关于哥德尔,有一本评传值得推荐,那就是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出版的,著名华裔数学家王浩写的《哥德尔》。 什么叫不能证明其真伪?一个粗浅的例子,就是罗素的“理发师悖论”:“一个理发师宣称,他只为城中所有不自己剃须的人剃须。”但是,他自己怎么办呢?如果他决定自己为自己剃,按照上述宣示,他不可以为自己剃。如果他决定不为自己剃,而可以用上述宣示为自己剃时,他又违背了不为自己剃须的前提。关于这种悖论,读者可以参考马丁·加德纳的《跳出思路的陷阱》( 天下文化,台北, 2001 年版 )。 作者发现这种不能定义“自我”的例子,几乎每个领域都有。在可视与可听的领域内,作者首先举出了巴赫的赋格与艾舍尔的“手画手”等作品,并用这三个人构成了书名。但作者全书之中涉及的事情远不止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出版之后畅销多年,直到今天还是一本常销的经典。但是由于侯世达在《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的行文中,容纳了太多与英文有关的文字游戏,以至于一度这《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被认为是“不可翻译的”。然而,1985 年法文本在侯世达的帮助之下出版以后,其它的译本纷至沓来。如今已经有法、德、西班牙、瑞典、荷兰、俄几种译本。80 年代四川人民出版社有一个中文简译本,名为《 GEB ──一条永恒的金带》,收入“走向未来”丛书,后被诟病为误译漏译甚多。估计未必是译者的科学水平不逮,而是无法参透全书太多的双关、回文等文字游戏,与各种各样的机锋。现在推荐的译本,尽其可能用中文的对等材料演绎,十分难得。作者本人为这个中文译本作了序,其中缕述几位中文译者的艰辛。作者也乘中文版出版之际,为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汉名──侯世达。不过﹐读者如果能够进一步参考 1999 年英文版本的新序言,相信可以对理解全书有益。《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是根据 1995 年英文版翻译的。
数学之书
作者: (美)克利福德皮寇弗 著,陈以礼 译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简介:人类什么时候在绳子上打下第一个结?为什么第一位女数学家会死于非命?有可能把一个球体的内部翻转出来吗?这些只是这本插图精美的书中涉及到众多引人深思的问题的一小部分。作者皮寇弗为我们展示了数学发展史最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背后的魔力与神奇,包括人类曾经思索过的最古怪的问题,从公元前一亿五千万年到最新的前沿突破。数学已经渗入每一个科学领域,并且在生物学、物理、化学、经济、社会学和工程等方面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我们可以用数学说明夕阳色彩分布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说明人类的大脑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比原子还小的量子世界,也可以帮助我们描绘遥不可及的银河系。在现实世界运用的著名计算公式和数学定理背后隐藏着数学家们一生的传奇故事。跟随皮寇弗踏上这趟数学之旅,探索数学历史上最重要的250个里程碑事件,从蚂蚁计数到第一把算盘,从发现电脑创造的碎形到寻找新的维度空间。在这趟旅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伟大的思想家,以及近代数学巨擘马丁·加德纳、泰格马克等等。
博弈论、手指算术及默比乌斯带
作者: 马丁·加德纳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01月
简介:本书是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 “数学游戏”专栏内容的第八本集子,是原杂志专栏内容的整理、修改和更新。本书内容包括博弈论、猜纸牌游戏、手指算术、默比乌斯带等,就是不擅长数学的读者,只要他拥有冒险的灵魂,也能爱上本书。
幻星、萌芽游戏及心算奇才
简介:本书是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 “数学游戏”专栏内容的合集,是原杂志专栏内容的整理、修改和更新。本书内容包括萌芽游戏、幻星、超级立方体、埃舍尔的艺术等,就是不擅长数学的读者,只要他拥有冒险的灵魂,也能爱上本书。
椭圆、拉丁方阵及连桥棋牌
简介:精选作者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集结而成。
交际数、龙形曲线及棋盘上的马
简介:本书是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 “数学游戏”专栏内容的第八本集子,是原杂志专栏内容的整理、修改和更新。本书内容包括多联骨牌、龙形曲线、彩色三角形、国际象棋等,就是不擅长数学的读者,只要他拥有冒险的灵魂,也能爱上本书。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
作者: (美)阿西莫夫 著,江向东,廖湘彧 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8-1
简介: 这是有着“通才”之誉的世界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部随笔精选集,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先驱而特别推出的纪念版。 阿西莫夫于1992年4月6日辞世,他的故去,是文学、科学和自由思想的巨大损失。这位美国最多产的作家具有当今世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那率真的个性在这部引人入胜的随笔集中一展无遗。他那“ 不羁的思绪”时而从言辞激烈的辩论漫游到打动人心的劝导,时而从不着边际的思辨漫游到柴米油盐的现实,令人惊叹地展示了他那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门学科的非凡技巧。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的62篇随笔涵括了形形色色的主题,诸如创世论、真科学与伪科学之区别、人口爆炸、生态危机、技术恐惧症、技术进步的社会效应、克隆、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对宇宙的浮想、对个人生活的回顾,等等。这些随笔皆从社会热点现象着眼,诠释了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所有文章都是以明晰而优雅的散文体写就,而这正是阿西莫夫著称于世的独特风格。 本书由哲学家保罗·库尔茨作序,并收入了卡尔 ·萨根、马丁·加德纳等当代著名科学家和作家的纪念文章。相信您在感悟美妙的“阿西莫夫文体”的同时,更能收获许多知识、智慧和启迪,还有——理性思考的乐趣。
The Magic Numbers of Dr. Matrix
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著;谈祥柏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简介: 点击链接进入: 《矩阵博士的魔法数》美国虽然是个高度现代化的国家,但社会上述信之风甚盛。总统选举,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好莱坞红星的预卜,甚至馈赠一件特异的生日礼品,也会去征求巫师的意见。占星术、骨相学、传心术、掌纹算命、圣经占卜法、瑜伽学、看水晶球……纷纷出现,真是洋洋大观,无奇不有。马丁?加德纳所写的矩阵博士长篇连载,之所以能在世界著名高级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上连续刊载,长达20年之久,这充分说明了杂志主编的犀利眼光:在当今美国社会,破除现代迷信仍是一项应当长期坚持不懈的事业。另一方面,连载文章始终拥有大量读者,也充分证明文章的针对性很强,能够切中时弊,从而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欢迎。 《矩阵博士的魔法数》的重点是反对与批判数字迷信的。数字迷信在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例如日本的“数秘术”,中国的“术数”等。 《矩阵博士的魔法数》是加德纳的另一部杰作。他写这本书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的,在写作风格上,也与他的其他许多作品有异。原则只有一个:站在迷信的对立面,始终不遗余力地抨击、揭露、批判和破除各式各样的诡计与花招,对伪科学也毫不留情。但是,加德纳先生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笔法,即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办法。故意先把书中的主人公矩阵博士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然后又翻开他的底牌,揭露其骗局,把他的戏法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曝光。这种高明的创作技巧与富有幻想的情节,着实要比苍白无力的“批判”有力得多,也更切合美国的国情。就这点而论,它倒是很像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中所得到的晚清谴责小说,例如《官场现形记》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作品。
谈祥柏教授献给少儿的礼物
作者: 谈祥柏著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通过游戏、故事与智力训练将数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数学不再那么乏味和单调,在解题的过程中孩子会觉得比较有趣味,对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有帮助。谈详柏教授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从事数学科普工作半个多世纪。他与张景中院士、李毓佩教授一起,有“中国数学科普三驾马车”之称。谈教授具有扎实的古文功底与渊博的文史知识,并通晓英、日、德、法及拉丁文等多种语言,因此他写的“趣味数学”题材广泛,妙趣横生,并且与智力训练巧妙结合,深受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谈详柏教授还将许多国外的优秀数学科普作品翻译给中国读者,其中包括世界著名数学科普大师马丁·加德纳的作品。
Roving mind
作者: (美)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著;江向东,廖湘彧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简介: 这是有着“通才”之誉的世界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部随笔精选集,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先驱而特别推出的纪念版。 阿西莫夫于1992年4月6日辞世,他的故去,是文学、科学和自由思想的巨大损失。这位美国最多产的作家具有当今世上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他那率真的个性在这部引人入胜的随笔集中一展无遗。他那“不羁的思绪”时而从言辞激烈的辩论漫游到打动人心的劝导,时而从不着边际的思辨漫游到柴米油盐的现实,令人惊叹地展示了他那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门学科的非凡技巧。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的62篇随笔涵括了形形色色的主题,诸如创世论、真科学与伪科学之区别、人口爆炸、生态危机、技术恐惧症、技术进步的社会效应、克隆、与外星生命联系的可能性、对宇宙的浮想、对个人生活的回顾等等。这些随笔皆从社会热点现象着眼,诠释了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所有文章都是以明晰而优雅的散文体写就,而这正是阿西莫夫著称于世的独特风格。 《不羁的思绪:阿西莫夫谈世事》由哲学家保罗·库尔茨作序,并收入了卡尔·萨根、马丁·加德纳等当代著名科学家和作家的纪念文章。相信您在感悟美妙的“阿西莫夫文体”的同时,更能收获许多知识、智慧和启迪,还有——理性思考的乐趣。
悖论与谬误
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著;封宗信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是马丁·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数学游戏”专栏发表文章的第一本集锦,包括悖论、纳什棋、多联骨牌等16篇文章。
乐在其中的数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 在许多人看来,学生时代最最头痛的莫过于数学了。可是,古今中外,很多颇有建树的数学家却是因为“数学好玩”才涉足这个领域的。数学真的好玩吗?很多人都对此报怀疑的态度。事实上,很多有趣的活动——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数学正是幕后的策划者,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诚如本书中,作者将趣味数学的各个门类尽可能地搜罗其中:韩信立马分油,嘉庆皇帝出妙题,悟空拜师,海岛分宝石,上错花轿嫁对郎,飞檐走壁,狗抓耗子……种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数学趣题,都在作者的分析下迎刃而解。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呢! 作者尽了很大努力,企图将世界闻名的马丁·加德纳的趣味数学与乔治·波利亚的发现技巧熔为一炉,尽可能将所有题材中国化、本土化,用行云流水的科学小品风格来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全书分10个方面,就数与形、逻辑、游戏、古今名题、概率运筹、循环回归、映射反演、文学艺术、书法建筑等,一幕又一幕地尘埃落定,展开了万花筒般的数学画卷。
More mathematical puzzles of Sam Loyd
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选编;谈祥柏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简介:本书是从萨姆·劳埃德(Sam Loyd)的皇皇巨著《趣题大全》(Cyclopedia ofPuzzles,由他的儿子编辑,并在他去世后的1914年出版)中选编而成的第二册也是最后一册数学趣题集。尽管这两册集子并未将劳埃德的全部数学珍宝囊括其中,但它们确实已经包含了萨姆·劳埃德这部非凡作品的精华,而且《大全》中像这样的好题目已所剩无几,无论如何也编不出第三册了。同以前一样,本书的文字经过精心编辑,以使内容明晰,叙述准确,但同时又保持了劳埃德的风格。 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书中许多没有配插图的代数题目具有非常高的质量。在《大全》中,这些趣题的绝大多数都配有着很幽默的插图,但这些插图对题目本身并非必不可少,为了节约篇幅,尽量多收一些简短的题目,编辑把它们删去了。在这些题目中,涉及速度和距离的难度较大,编辑把它们推荐给所有希望掌握微积分的学生。在你进而去解决关于非匀速的问题之前,能够弄清楚匀速的概念肯定是必要的,而劳埃德的这类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是一种极好的操练——当然,这里假定你是那种绝不偷看答案,坚持独立解题的人。更多>>
Winning Ways for your Mathematical Plays.I
作者: (美)埃尔温·伯莱坎普(Elwyn R.Berlekamp)等著;谈祥柏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简介: 序: 一本书是否一定需要一篇序言?尤其是,经过十五年辛勤劳动之后,三位有才能的作者还有什么话要追加? 我们想告诉前往书店淘书的读者:“是啊,这正是你想要买的一本书!” 我们可以指点你,如果你希望迅速了解书中的内容,那么就请你翻到前言部分的最后一页,并进一步参看1,255,427及695页. 书评者将要苦苦地钻研将近一千页满载信息的大书,我们将向他们提供一些精练而能阐明文章内容的众多标题,这是本书向前推进的一条主线.然而本书并不是一本游戏百科全书,它虽然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还不是十分完备,仍有许多游戏遗漏在外.本书并非一本专讲游戏数学的书,因为其中含有太多的严肃数学成分.另一方面,按照我们的观点,也正如我们的前辈露斯鲍尔,杜登尼,马丁·加德纳,克雷契克,山姆·洛伊德,刘卡,汤姆·奥皮奈以及弗莱特·席罕“等名家的看法,数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游戏.它不是一本大学生的教科书,因为其中的练习并未按照通常方式来编排:先易后难.另外,书中还有我们故意放在里面的163处错误,可以为读者提供充分余地,让他们积极参与.所以你们不要只是作为旁观者,站在一旁空口叫好,尽管它的确是一本很有艺术性的佳作.它也不是一本大学毕业生的教材,因为它代价高昂,包含了过多的材料,远远轶出任何大学毕业生要攻读的内容.但本书确实能把你带到组合博奔理论的研究前沿,为数众多的悬而未决问题将能刺激你们进一步研究。 我们要感谢帕特里克·勃朗奈为我们建议书名.这个问题确实困扰我们相当时间,一天早晨,在赴校途中,约翰与理查德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谁的游戏?”这一书名,可是他们意识到这个书名也许镇不住(因为它在英语里头至少就有三种不同意思,甚至还有其他歧义),终于把它改作本书正文第l章的章节名称,成为书中的一个笑料.对于书中的各种笑料,这里没有篇幅去解释,即使连59个带有个人隐私性质的笑话也是如此(我们三个人的生日在书中出现这不止一次). 对于勤奋的读者来说,开始时的笑料后来就产生了物质力量,成为扑克牌中的老K了.露易丝·盖伊也帮助校阅书中的证明,但她更大的贡献是殷勤好客,使我们三人经常有机会在一起共回工作.在卡伦·麦克德密与贝蒂·梯莱完成了许多草稿之后,露易丝作出了技术性的打字. 我们竭诚感谢为本书作出贡献的大批促成者,其人数之众多,不难在索引的姓氏栏中约略窥见.如果想做到实正的公平,保证一个不漏,势将花费太多的篇幅,以下只能提供极少数人名:理查德·奥斯丁,克立佛·巴赫,约翰·贝斯莱,阿维兹列·弗兰凯尔,戴维·弗兰姆林,所罗门·果隆姆,斯丹佛·格兰亨,密克·盖伊,迪安·希克逊,亨德列克·伦斯特拉,理查德·诺伐柯夫斯基,安妮·司各特,戴维·希尔,约翰·赛弗利奇,赛德列克·史密斯与斯丹佛·哲向获. 本书之获得成功,尤应感谢学识渊博,消息灵通的伦·赛杰尔卡的悉心指导以及学术出版社与派奇兄弟公司的大力襄助.他们迁就了作者们的一些怪癖:这些家伙不放过一切机会大肆篡改语法语义,曲解原文,滥用标点,修改单词拼法,插入许多异想天开的汉关语,加进不少内部笑料. 我们也应当感谢文萨克·瓦尔顿·开勒姆基金会提供经济资助,使理查德就任卡尔加菜大学的常驻研究员,以完成本书的定稿.也要感谢加拿大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打卜住一笔拨款,使埃尔温与约翰得以同盖伊常来常往,经常切磋,而按照这些作者们的通常习性,犹如闲云野鸽,是难得会聚在一起的. 我们要谢谢您的保佑,圣西门!
孔明锁、矩阵博士及陷阱门密码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08月
简介:
本书是马丁?9?9加德纳在《科学美国人》上 “数学游戏”专栏内容的集锦,是原杂志专栏内容的整理、修改和更新。本书内容包括孔明锁、负数、新厄琉息斯游戏等,就是不擅长数学的读者,只要他拥有冒险的灵魂,也能爱上本书。
危险的女人
作者: 【美】乔治R.R.马丁 加德纳多佐伊 屈畅 等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2015-5-1
简介: 不管是什么物种, 更致命的一方总是雌性。 男人的战斗到死为止, 而女人就算进了坟墓,也会再找条路回来。 她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发现年幼的女儿失踪了。 面对记者的采访,警察的取证,她闪烁其词,无法自圆其说。 紧接着,她照样化妆逛街,去酒吧喝酒,仿佛一切如常。 是拐卖?绑架?还是蓄谋已久的抛弃? 一串神秘的文身,一封奇怪的电子邮件,一个儿时的秘密, 揭开了这个女人罪恶的过往…… 21篇以“危险的女人”为精神核心的原创主题小说集, 21朵于绝境中怒放的钢铁玫瑰, 她们是最柔弱的女性,也是最顽强的战士—— 娇艳,馥郁,摄人心魄, 你准备好迎接她们的到来了吗?
趣题大师的头脑体操
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编;陈为蓬译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
简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山姆大叔的表链,钻石和红宝石的问题,精通数学的警察,大台球趣题,运砖工的问题,中国的文字转换趣题,家务难题,在巴泽兹湾猎鸭……本书从美国最杰出的趣题和智力玩具专家塞缪尔·劳埃德编著的《趣题大全》中精选出经典智力题88道。这些题目至今畅销全球已有半个世纪之久,每个题目都配有相应的插图以及问题的答案。通过这些题目,可以活跃你的大脑,增强你的智力。
超级数学推理游戏
作者: (美)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著;叶发根译
出版社: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简介:马丁·加德纳1914年出生,《科学美国人》杂志“数学游戏”专栏的著名作家。此专栏持续刑登长达25年之久,一直广受欢迎,声名不坠。加德纳是个训练有素的思想者、科学家、也是多产作家,数学推理著作有数十本,包括《跳出思路的陷阱》《阿哈!有趣的推理》等。
加德纳博士的36道推理谜题
三角、随机行走及图灵机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05月
简介:从认识数字开始,我们就在系统地学习数学,除了掌握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运算外,数学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乐趣呢?智力游戏是让数学家和业余爱好者着迷的了。火柴游戏、*行走、机器是否思考等,这些居然都和数学有关?在本书中,数学大师马丁•加德纳搜罗了很多独具匠心、极为迷人、让人难以置信的智力游戏,挑战你的数学思维。在这个包罗万象的数学马戏团里,你能看到数学神秘又令人震惊的智力体操表演。
商务印书馆,1996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01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4-8-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2
科学出版社,2005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7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