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83 项 “西元” 相关结果
突厥历法研究[敦煌资料]
作者: (法)路易·巴赞著;耿昇译
出版社:中华书局,1998
简介:路易·巴赞先生的这部名着是他于1972年在巴黎第三大学通过的国家级博士论文《古代和中世纪的突厥历法》一书的修订本。在本书中,路易?巴赞先生以历史语言学为出发点,广泛涉及到了历史学、考古学、金石学、民族古文字学、民俗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星相学、人类学、民族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在时间方面,他从西元5-6世纪一直讲到18-19世纪,涉过了13-14个世纪的历史长河;在空间方面,他从漠北蒙古地区的突厥人,经中亚突厥语诸民族,一直讲到巴尔干的古不里阿其人,横跨欧亚两大洲;在民族方面,他讲到了汉族人、突厥各部、波斯人、回鹘人、蒙古人、不里阿耳人、库蛮人和土库蛮等几十个民族;在语言学方面,他讲到了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斯拉夫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的诸多语言以及当今的主要东西方语言。此书是出自大学者手笔的高水准学术专着,填补了中国突厥语言历史学的空白,对中国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唯识学探源
作者: 释印顺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2011
简介: 唯识学的确立,虽是西元四世纪的事情。但如要从历史的见地,去考察它思想的源泉与发展申的演变,那就不能不从原始佛教研究起,不然,不但不能明白思想的来源,也不能从佛教的立场,给予正确的评价。 释印顺编著的《唯识学探源》分为原始佛教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两编,介绍了原始佛教思想概说、原始佛教所含蓄的唯识思想、部派佛教概说、本识论探源等内容。
爱在西元年
作者: 彭柳蓉著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2006
简介:巫女后代夜心是21世纪一个独立自信的酷女生,因为宝物“夜心之链” 的力量,她被带往一千多年前美男云集、烽火连天的东晋时代。在那儿,她一会儿教古代美女美容护肤,一会儿利用商业知识开连锁冰店;一会儿没事搞搞现代光电效果的演唱会,一会儿又做做消除瘟疫的冒牌神医;一会儿探探蜜蜂杀人的古怪案件,一会儿又挫挫“梦魔”操纵他人甜美梦乡的锐气……夜心的古代之旅五彩缤纷。 不信么?原来公元380年的超级男生比21世纪的现代男士更令人眼花缭乱呢,总不能与他们都只做好朋友吧?那就挑那个表面上臭屁骨子里温柔的少年将军谢挺之谈谈情好了,但为什么又要面对分离的命运呢?无意中邂逅性格恶劣的绝代美男子慕容冲,真的不是故意的啊!怎么会一不小心又偷走了他隐藏经年的心,还和他一起经历了种种诡异奇特的事件,有了生死与共的交情?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与夜心之母有莫大渊源的巫女帮,一边对“ 夜心之链”产生了夺取之心,一边利用无辜的夜心暗杀对南北战局有莫大影响的宰相谢安。原来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的决策者就是这样以少胜多的么? 没有马桶没有空调的时代,夜心该留下吗?或者两位风格不同的古代美男子被她带回到现代都市? 西元年的爱深埋在烽火连三月的东晋,21世纪“夜心之链”传奇种种,庇佑她单身寻晋!少女版《寻秦记》,谁又会是夜心的真命天子?
路易十四时代
作者: [法]伏尔泰
出版社:
简介:中译本序言 一 1715年,本书的中心人物路易十四去世。他留下一个经济崩溃、民穷财尽的法国。继位者路易十五无论在智慧、才干和魄力上都大为逊色。旧制度的弊端已充分显露,宫廷生活糜烂不堪,国王不擅治政,大臣们勾心斗角,各自为政。专制统治却变本加厉,密札捕人、严刑拷打、草菅人命之事屡屡发生。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出版物动辄被查禁,大部分政治和哲学著作不是无法出版,就是被焚被抄。 本书就是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酝酿的,那时正是1732年,伏尔泰已是三十七岁,处于成熟之年。可是,在人生的征途上,他已经遭受一系列厄运:因写讽刺诗,1716年被逐出巴黎,次年再次被捕,投入臭名昭著的巴士底狱。1719年,又因诗文之祸被放逐,软禁于絮利。1725年,因与一贵族口角,重被囚于巴士底狱。1726年被押解到加莱,流放到对岸的英国,两年后才获准返回。 伏尔泰在本书的漫长写作期间,因逃避政府通缉,1734年逃往西雷,1737年逃往布鲁塞尔。到1751年本书脱稿时为止,著者在二十年间被放逐五次,被囚禁二次。虽然遭到多次如此残酷的打击,伏尔泰仍不屈不挠,始终不渝地从事研究和写作,成果是丰富的。 让我们回顾一下著者五十七岁以前的文学生涯。在流亡英国期间,他接触到迄今为止的先进哲学思想,会见了文史哲和科学方面的名流,考察了英国的社会制度,向法国公众介绍了牛顿和贝克莱。 随后,他又拿起犀利的战斗史笔,讽刺了一位穷兵黩武、愚蠢自大的北欧国王,这就是他的三部著名史书之一的《查理十二史》。1744—1750年,伏尔泰同进步的哲学家狄德罗、达朗贝一起,为新时代的号角《百科全书》的出版,作出重大贡献,这也就是为启蒙思想运动做了极有意义的前驱性工作。 至于他的史诗(如《亨利亚特》)、悲剧(如《凯撒之死》、《穆罕默德》)、小说(如《查第格》、《如此世界》),在本书完成以前都已出版,并且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伏尔泰虽然已是遐迩闻名,但却免不了司法机关的残酷迫害。如前所述,在他酝酿、执笔和完成本书以前,他早已饱尝人间的辛酸悲苦。面对着如虎的苛政和糜烂的社会,他的心情是抑郁、暴躁和痛苦的。据阿尔弗雷·雷贝留的见解,对当时现实的严重不满使伏尔泰更加怀念路易十四的光辉业迹,使他以对前朝的讴歌来讽喻当前的政局和社会状况,这是不无道理的。 如本书导论所示,著者撰写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写路易十四个人,而在于写他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人类的精神文化所取得的进步。在伏尔泰心目中,路易十四时代并不意味着路易十四的一生,而是略早和略晚于这个人的寿命。因此,以路易十四命名那个时代决不意味着伏尔泰全盘肯定这个时代和这位君主的一切。伏尔泰在1731年8月24日给奥利维的信中明确说过:“营、连的战斗,战败、城池的得失,历来的历史都是如此。路易十四时代在战争和政治方面,丝毫不优于其他史书,甚至远不如联盟和查理五世时代有趣。删掉艺术和人类精神的成果,就找不出足以引起后人注目的杰出东西来。”在另一处,他又说,书中的重点是“值得一切时代注意,能描绘人类的才智和风俗,足以起教导作用,引人热爱道德,学术和祖国的事情。” 所以,着重描绘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技艺的日臻完美,是本书的宗旨,或者说,写作的动机。 二 伏尔泰出身于一个公证人家庭。父亲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与上流社会人士有广泛的来往。他从小就从父辈的朋友口中听说到前朝许多辉煌事物,耳染目濡,印象很深。二十岁那年,他结识了圣昂热侯爵。他常常到枫丹白露后者的邸宅中去听讲路易十四朝的典故。 佥信本书酝酿于1732年。此后,伏尔泰陆续出版了很多文学、哲学著作,有过撰述《查理十二史》的经验,这样,既有生花妙笔,又有敏于思维的头脑和勤奋的天才, 由他来执笔叙述路易十四时代史显然是再理想不过了。 著者开始写作时离路易十四的死期不远,文字和口头材料易于寻求,这是伏尔泰所处的年代上的优越条件。他孜孜不倦地搜集材料。勤勉和一丝不苟始终贯穿这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在定稿以后也是如此。从准备伊始,他就阅读当若侯爵的著名回忆录手稿四十卷,即后来出版的《路易十四朝廷日记》(1681—1715)。当若是路易十四的宠信,下棋结交的好友,任副官,国王外出必偕同,曾数次衔命出使外国。此回忆录翔实可靠,圣西门写回忆录时也曾参考过。 1745—47年,伏尔泰任王家史官,因与军机大臣达让松相友善,得以在军机部和外交部不间断研究各种文件档案,达六个月之久。后来他又研究了罗浮宫所藏国王给大使的训令和他们发回的外交报告。1700年,国王为教育王孙勃艮第公爵而编写的回忆录、路易十四的书简,伏尔泰由于担任宫内侍从而得以看过。维拉尔和托尔西元帅的回忆录,他都查阅过。对于《曼特农夫人回忆录》,他更是细心地研究过,多次指出文中附会和虚构之处。 他还很重视见证人和目击者的口述。他从前朝遗臣和显贵的口中获知很多重要史料。曾经辅弼过路易十五的枢机主教弗勒里曾请他到伊西去谈话,特意给他讲述前朝遗事。此外,他还同从国外归来的使节、贵妇、巴士底狱医生、国王的宠臣、卢瓦的家奴那里得到很多有用材料。 伏尔泰曾到荷兰、英国和法国游历,沿途对名胜古迹和湖光山色都不大留心,却喜欢到人群之中找人交谈。这一点很象马丁·路德为翻译《圣经》而广泛熟悉市井之言。不过,伏尔泰更注意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动态,自然也忘不了为他的史书搜集材料。他在里尔搜集参加过1709年和约谈判的荷兰代表回忆的材料。在海牙,他同熟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英国大使斯泰尔斯过从甚密。在英国,他会见了各界有识之士。此外,他还求助于其他有关人士,其如黎世留公爵元帅、普鲁士王太子等。 要取得他所需的史料,他就得克服种种障碍,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腕,或甘言劝诱者,或晓以大义者,总之,礼貌和语言都要周到而有分寸。 由于有这种亲身经历,他下笔时就写得真切,令人信服。有时他在书中就以第一人称出现,现身说法,写一些亲身耳闻目睹的事情。这使人们不禁联想到罗曼·罗兰的《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自己就出现在小说中,作为见证,把情节写得活灵活现。这种笔法有独到之处,值得注意。 不仅如此,全书出版后,他仍继续搜集史料,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1752年初,发现久已搜求的路易十四亲笔所写的回忆录在诺阿耶元帅手中,本书的第二版因此推迟。这个回忆录有助于领会和把握路易十四的为人和性格。 1756年版增添了疯神父圣皮埃尔的手稿材料,圣皮埃尔尖锐地批评了路易十四的处事和施政。为了补充西班牙战争,伏尔泰又研究了瓦伦西亚主教达尼尔·达·柯苏阿尔的回忆录,等等。本书的修订持续达十年之久。 对于时人的意见,伏尔泰也是虚心听取的,不客气的批评他也耐心倾听。 三 本书既是路易十四的传记,又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著者在许多地方都很强调写整个时代的重要性,但由于他对路易十四怀有好感,衷心敬慕,在人物的评价上有很大的偏颇。路易十四成了唯一的英雄,其他人物全都黯然失色。伏尔泰夸大了国王的德政、智慧和作用,而忽略了开明君主也有反动残暴的一面。溢美之词近于恭维,过分的颂扬使说服力减弱。著者未能摆脱他的先入为主之见。对于路易十四在征战中的成败得失也有所论述,但不是本书的重点。 描写有史以来这一开明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进步是本书有别于前人之处。但是,把文化的昌盛归功于君主个人的提倡和保护,是不妥当的。人才荟萃,文物鼎盛,岂是君主独力所能创造?路易十四显然不会有法术把他们从历史中呼唤出来。在伏尔泰以后,这样的认识屡见不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的作者雅各布·布克哈特就是如此。可见,这种错误认识带有时代的性质。 伏尔泰对于他所写的时代的评价也有言过其实之处。“这些杰出的作家的美好时代过去以后,很少再出现伟大的天才。将近路易十四逝世时,大自然似乎休闲了。”“这一时代今后很难超过。如果它在某些方面被超过,它仍然是它行将产生的那些更加幸运的时代的榜样。”我们已经看到,历史事实否定了这种看法。十七世纪在法国人心目中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但是,十八世纪却无可比拟地更加伟大。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启蒙运动思潮蓬蓬勃勃,势不可挡。文史哲方面,群星灿烂,不可胜数。仅举其中荦荦大者,以见一斑: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以致法国竟然成为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 本书的主要缺点已如上述。至于史料的审核、取舍、失真、遗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但也是在所难免的。正如本序言第二节所陈述的,伏尔泰的治史态度是严肃认真的,这是事情的主要方面。 四 1740年,伏尔泰在给哈维勋爵的信中说:“有些历史仅仅叙述一个国王的遭遇,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其他一切仅仅由于他才得以存在。我讨厌这样的历史;一句话,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那不应当简单地仅仅是他在位的年代记,相反,应当成为最能为人类增光的那个时代的人类智慧史。” 伏尔泰又曾解释他以路易十四命名这个时代的原委,因为路易十四赞助文艺,同时在位很长(在别的国家已经更换了三代君主),而在这个时期人类精神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这样明确的历史观,无疑比他的前人有极大的不同。他的主观愿望在实践中仍未能贯彻得很好。相反地,他却把这个中心人物刻划得很生动,很形象。凡读过本书的人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路易十四英明伟大、仪表威严、慷慨大度、谦逊有礼…… 在伏尔泰以前,史学家多半效法希腊和罗马的楷模,以纪传体为主。传统的写法以政治和军事为主,兼论当时的帝王将相,伏尔泰却一反以前的写法,把人物放在广阔的时代范围内来评述。在本书里,除了政治、军事以外,财政、贸易、宗教、哲学、文艺、科学都说到了。伏尔泰第一次把人类精神的进步摆到应有的地位上。因此,本书是阐述人类文明的最初尝试,开世界文化史的先河。 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现代法国新史学派则把历史放在迄今从未有过那样广阔的范围内去考察。它不仅跨学科,而且把现代科学(如地理学、社会学、计量经济学等)的方法广泛地应用到历史研究之中。他们提倡写“全面的历史”,反对孤立地研究历史事件。政治和帝王的作用退居微不足道的地位。该派大师吕西安·费弗尔的《拉伯雷》着重描写的也是拉伯雷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当然手法、范围和内容已大为变异。就其根源来说,也是受了伏尔泰历史思想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法国新史学派的远祖可以追溯到伏尔泰。 本书对于启蒙思想运动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著者主张尊重事实,尊重良心,否认冥冥中有神意在指导历史的运行。他不厌其详地叙述并坚定地相信人类文明的进步,理性必然战胜迷信和谬误。他反对宗教狂热、宗教迫害和教派纷争。在最后四章中,他指出无谓的神学争论是对人类理性的侮辱。他的反宗教思想还应当同他的其他哲学论著联系起来认识,才是完整的。由于出身、教育和社会条件使然,他的反宗教思想仍然是有局限的。但是,作为启蒙运动先驱者,他这一历史著作将永放光芒。 几乎每一本法国文学史都提到本书。它的文学价值也是很明显的。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和朗松都欣赏《路易十四时代》。“每一章都是一篇明晰畅达和才思充溢的杰作。他[伏尔泰]把许多材料缩写成短小精悍的故事,引人入胜。” 综上所述,读者不难发现,把伏尔泰这本历史名著介绍到我国来是有益的。二百多年以来,各国论述路易十四及其时代的书已经多得很。伏尔泰这本书当然不是唯一可读的,但却是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李唐、回纥、吐蕃三边关系之探讨:以肃、代、德宗时期为中心
作者: 林冠群著
出版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
简介: 李唐由於安史之亂,國力隳壞,榮景不再。當時正值肅、代、德宗三位皇帝在位,內有安史叛眾與宦官、方鎮;外有吐蕃、回紇諸外族之虎視眈眈;唐室危如累卵。幸有郭子儀、李泌等猛將謀臣策劃「聯回抗蕃」政策,此項政策,歷經肅、代、德宗三位皇帝,其間有著相當曲折的變化,其過程與演變對唐朝均有莫大的影響。例如吐蕃為當時亞洲一等一的強國,剽悍好戰,對外採擴張政策,打遍天下無敵手,於西元七六三年竟直入長安,代宗逃出京師,狼狽不堪。吐蕃順勢在長安成立傀儡政權,雖僅歷時十三天,但在國史已首開紀錄,大放異彩。反觀回紇一反北方游牧民族每乘中原動亂入兵中原的規律,出兵助唐。凡此種種,於我國史冊上,確是罕見。本文透過民族史的方法,即盡量以吐蕃、回紇之史料與觀點,檢討此時期唐、回、蕃三邊關係的互動情形。
Brief history of the Olympic Games
作者: 大卫·扬(David C. Young)著;萧文珒,林铮顗译
出版社:博雅书屋有限公司,2012
简介:古代奧運會從西元前776年舉辦到西元400年左右結束。沉寂了將近一千五百年之後,直到西元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才在雅典重新開始。長遠以來的奧運發展、奧運精神、運動項目的變化與紀錄,追溯奧運的來龍去脈。為什麼古代的競賽性運動是在希臘而非其他地方發生? 希臘的田徑競賽都是為個人而設計,團體球賽在古代奧運盛會中卻插不上一腳?比賽優勝者得到的冠冕、從「神聖的橄欖樹」上砍下的樹枝從何而來?古代奧運有女性參賽者嗎?現代奧運的聖火在希拉神殿中以太陽能點燃,其實是來自希臘的灶神荷思媞雅? 在古希臘,田徑賽是為成人舉行的活動,不同於其他地方是源自孩童的遊戲。希臘人的競賽永遠在追求個人的卓越表現,要成為如詩人平德爾所說「從其他運動員中脫穎而出」的出色人物。除了奧林匹克之外,古希臘還有三個眾所矚目的運動盛會:彼席恩、伊斯彌恩和尼米恩,這四大運動盛會並稱為「黃金聯盟」。西元前七百年後,奧運盛典的節目逐漸豐富,吸引了人潮前來並帶動商販聚集。競賽項目長久以來時有更迭,包括了五項全能:跑步、鐵餅、跳遠、擲標槍和摔角;其他還有拳擊、搏擊、賽馬、戰車賽、騾車賽等。西元三九一年,基督教與羅馬帝國皇帝宣布禁止異教徒崇拜,以膜拜宙斯為祭典的奧運會於是慢慢凋萎、中斷而進入黯淡的歲月。 現代奧運的復興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有一些希臘人如詩人蘇特索斯,以及英國的布魯克斯醫師,從一八三○至一八六○年代間曾倡導復興,但未獲成功。當逐漸年邁的布魯克斯告訴年輕的法國小子顧拜坦有關復興奧運的努力,顧拜坦成就了這些前輩們未完成之事,於一八九六年在雅典舉辦了第一屆現代奧運會。 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奧運,是全球最受矚目的運動賽事。2012年倫敦奧運即將於7月27日到8月12日舉辦。本書對奧運由古至今的發展和來龍去脈,有最完整的介紹。
蒙曼说唐,武则天
作者: 蒙曼著
出版社:麦田出版,2008
简介:這段歷史,並非虛構,卻比小說還精彩! 【百家講壇】節目精采集結,中國上市首季狂銷30萬冊! 傳說中的武則天, 弒女、屠兄、任用酷吏,朝臣間一時風聲鶴唳; 同時禮賢下士、發掘人才,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史家不得不稱其「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關於她的許多傳說,真相到底為何? 且聽唐史專家蒙曼,說個完整的──武則天! 西元624年正月23日,一位即將改變大唐帝國的女嬰在今山西文山縣出生,她即是歷史上深具傳奇色彩的唯一女皇武則天。貞觀十一年(西元637年),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賜號「武媚娘」。一直到太宗崩,武媚娘一直只是個才人,並未留下日後可成國母、甚至一國之君的事蹟。高宗繼位後,雖然依照朝儀,武媚娘被送至感業寺出家為尼,但在各種因緣際會之下,由高宗的皇后王氏出面,於永徽二年(西元651年)迎接武媚娘返回後宮。從此,武則天善用自己的智慧與權謀,逐步邁向昭儀、皇后、天后、皇帝之路。 這樣的歷史過程,人們不時提起,因而我們如此熟悉,但也走了將近一千三百年,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似乎再也看不到全部的樣貌,人們所閱讀、認識的,是位弒女、奪后、廢帝、篡位、任用酷吏的武則天。對於武則天稱帝後,中國經濟成長、她知人善任的用人方略、上承「貞觀」、下啟「開元」、文化鼎盛的社會、甚至五言律詩與七言律詩的格律於此時確立的實質政績,早已被抹滅。但蒙曼教授的作品裡,不只是一個角度思維,而是試著拼出全貌,再任由讀者自我解讀與評論。 唐朝的武則天,是位皇帝,及至她過世後,李唐尊其為「則天大聖皇帝」。到了宋朝,僅以殘酷、離經叛道的女人形容她。明朝晚期,當時最重要的思想家李贄認為,後人不該將武則天的私生活與政治貢獻混為一談,進而肯定武則天在政治方面的才能。然而,清初的武則天再度反轉,成為一位神鬼不容的女人。無論處於哪個時代,都有一位屬於這個年代的武則天盤旋著。現在我們站在這裡,站在二十一世紀的起點,透過〈百家講壇〉的蒙曼教授重說武則天,我們終於可以重新塑造屬於這個年代的武則天。
How to run a country:an ancient guide for modern leader
作者: 西赛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原著;弗里曼(Philip Freeman)编选;张玄竺译
出版社:木马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简介: 國之成敗繫於何?西塞羅,古羅馬最偉大的政治家充滿智慧與廉潔的不朽典範直指兩千年來人性深處不變的弱點跨越世紀的經典巨作★經典政治學巨作★中英文版本對照★政治學權威精心編選選舉前卑躬屈膝的政治人物,為什麼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口口聲聲人民公僕的官僚,怎麼一直在計算利益,看不見為人民服務之心?位居高位的權要,為何難以彎下身來,傾聽人民的聲音?對於政治人物,你是否總有這種感覺?一個好的政治家,除了讓人敬佩的執行力與魄力,還必須有道德、操守、廉恥與自持,並且能夠與其他黨派共同為國家及人民謀利。古羅馬最偉大的政治家──西塞羅,在西元前就提出足以跨越時空的智慧和遠見,然而權力濫用在兩千年多來幾乎沒有改變,無論哪個國家,大大小小的政治紛爭從不止歇。溫和的保守派西塞羅,以身為執政官,並親眼看見共和政府垮台的經驗,寫出歷史上最經典的政治哲學著作。他的問題至今仍持續迴盪:政府公平正義的基礎為何?什麼是最好的法律?領導者該具備怎樣的風範?西塞羅以非學術理論者的角度提問,更貼近人民的困惑,切中現實局勢。他也提出了諸多兼具哲思與實際的大原則,如「人類行為應順應宇宙與自然運作」、「政府須確保人民私有財產安全」、「統治體制應權力平衡」「領導人須有卓越廉潔的操守」、「貪汙使國家滅亡」等。西元前的深刻智慧與思想,即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閃耀睿智的光采,同時也替各種爭論不休的議題,提供新的切入點。
京都千二百年.上,从平安京到庶民之城
作者: 西川幸治,高桥彻著;高嘉莲译;穗积和夫绘
出版社:马可孛罗文化,2007
简介:延曆13年(西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其地東有鴨川,西有山陰道,南有巨椋池,北有船岡山,是一塊「四神相應」的福地;所謂四神,指的是四方守護神,即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這就是今日的京都。 平安京仿照中國古都,將皇宮平安宮設置在北方,南邊開一道朱雀門,由此往南建造南北向的朱雀大路作為中軸線,將平安京分為東左京、西右京,建設東西十一條、南北十三條的棋盤狀道路。並以「条坊制」為基礎,畫分街區,形成「保」、「町」的區塊單位。之後,陸續興建鎮護國家的東寺與西寺,庶民百姓交易流通的東市與西市,貴族與平民接受教育的「大學寮」與「綜藝種智院」,甚至連亡者在郊區都有了安靈的墳地。 然而,平安京並未如其名享受平安歲月。接二連三的洪水、乾旱、火災、地震與兵燹,數度重創京城。但京都不曾失去它身為京城的傲氣與活力,每每浴火重生,隨著武家政治時代的來臨,庶民活躍於市街,成為新生町眾文化的先驅,帶領京都進入諸候攻城掠地的戰國時代。 ■作者簡介 西川幸治(NISHIKAWA KOJI) 1930年出生於滋賀縣。京都大學工學院建築學系畢業。工學博士。於京都大學工學院擔任教授至1994年。專攻都市史及保存修景計畫。除了從事中亞犍陀羅佛教遺跡的綜合調查及蒙古的考現學調查外,同時在國內進行街道的保存修景計畫。 現任滋賀縣立大學人類文化學院院長。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著有:《海巴克與喀什米爾.司馬斯特》、《梅哈桑達》、《塔雷立》(共同執筆)等報告書,以及《日本都市史研究》(日本建築學會賞)、《都市的思想》(每日出版文化賞)、《歷史的街道──京都篇》(編著,以上皆由日本放送出版協會出版)、《日本市街古圖》(共同編纂,鹿島出版會)、《日本都市生活資料集成──全十卷》(共同編纂,學習研究社)等。 高橋 徹(TAKAHASHI TORU) 1938年出生於大分縣。京都大學農學院畢業。從京都新聞社轉任朝日新聞社,現為大阪本社的編輯委員。自1960年代初參與報導長岡京遺跡發掘工作起,便對文化遺產滋生興趣。第一線採訪1970年代引起全國性話題的「飛鳥保存」活動,其後,從事日本國內主要的文化古蹟報導。近年來對「道教傳入日本」之學說深感興趣,以新聞報導或論文方式努力宣傳。尤其致力於研究東亞文化史。 著有:《明石原人的發現》(朝日新聞社)、《發掘神秘的邪馬台國》(日本文藝社)、《道教與日本宮都》(人文書院)等書。 穗積和夫(HOZUMI KAZUO) 1930年出生於東京都。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先是就職於松田平田設計事務所,之後獨立成為自由插畫家。原本十分活躍於汽車、男性時尚等領域,之後,積極投入帶有歷史風味的日本建築和城町為主題的插畫創作,並以本系列作品為代表。目前在Setsu.Mode.Seminar和京都設計專科學校擔任講師。著有《畫出日本建築和都市風貌》(彰國社)、《成熟的男人更需要追求時尚》(草思社)、《穿衣服還是被衣服穿》(三一書房)、《汽車插圖》(David社),合著《建築繪本——日本建築的形式》(彰國社)、《社會和生活的繪本——人是怎樣造房子的》(岩崎書店);譯作有《男人的穿著》(草思社)等。 ■本書目錄 太古時期的京都盆地是一座湖泊 渡來人的開發 建設長岡京 平安京的興建 以条坊制為基礎的都市計畫 平安宮 羅城門──平安京的正門 東寺與西寺──鎮護國家之寺 東市與西市──交易與交流的場所 大學寮與綜藝種智院──大學城的雛形 神泉苑與御靈會 賀茂祭的熱鬧景象 墳地──陰界的入口 官衙町──商業都市的緣起 貴族宅邸的「寢殿造」 平安京容貌的改變 百姓的住屋 里內裏 京城範圍的擴大──興建法成寺與治水工程 平安京的別墅區 極樂淨土的夢想 連接京城與地方的道路 京畿白河的出現 繁榮的鳥羽水閣 条坊的變化
魏晋原来是这样:西元220~西元420
作者: 张程著
出版社:大地出版社,2013
简介:
周杰伦吉他弹唱全记录
作者: 王迪平,唐联斌编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简介: 菊花台》、《千里之外》、《半岛铁盒》、《迷迭香》、《不能说的秘密》、《霍元甲》、《珊瑚海》、《爱在西元前》、《听妈妈的话》、《爸,我回来了》、《上海一九四三》、《彩虹》、《青花瓷》、《牛仔很忙》、《断了的弦》、《屋顶》、《可爱女人》、《米兰的小铁匠》……本书汇集了九十三首周杰伦的吉他弹唱曲谱,让你能用自己心爱的吉他演奏出这些时尚旋律。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论
作者: 何炳棣著
出版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简介: 何炳棣先生退休二十年研究之大成──《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何炳棣先生初治近代英國農經史,再入明清人口財政史,最後總結上古中國農業文明起源;自19世紀始,上溯至西元前五千年終,在中國史學界遍尋不出第二人。本書為思想制度史專著,何炳棣先生畢生「久久不跳進思想史」,因為他認為「如果自青年即專攻思想史,一生對史料的類型及範疇可能都缺乏至少必要的了解,以致長期的研究寫作都空懸於政治、社會、經濟制度之上而不能著地。」由此可見何炳棣先生治學,一向用「紮硬寨、打死仗」的方法,正面「攻堅」歷史學界的重大議題。其「攻堅」利器就是「考據」,以考據為功的思想史,不同於「當代大多數思想史家所關心的,往往僅是對古人哲學觀念的現代詮釋,甚或「出脫」及「美化」,置兩千年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深層意識的「阻力」於不顧。哲學大師馮友蘭曾說:「敘述─時代─民族之歷史而不及其哲學,則如『畫龍不點睛』。」何炳棣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窮究中國明清至上古農經制度,告誡後學「不畫龍身,龍睛從何點起?」龍身指的是政經社會制度;龍睛則是文哲思想體系。何炳棣先生在退休二十年間,「一往直前,義無反顧」,「踏進先秦思想、制度、宗教、文化的古原野」,積四十年畫「龍身」的經驗,點五千年中華文哲思想的「龍睛」,本書可說是何炳棣先生畢生學術的畫龍點睛之作。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Volume 5,BD08680-BD09158
作者: 任继愈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编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1999
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5》内容涉及西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經出版,国內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最多。
Deutsche Geschichte.1
作者: 赖丽琇著
出版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简介: 德國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 日耳曼民族是何時出現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其起源、遷徙、建國之過程頗艱辛。 他們在歷史上成為獨立而完整的民族國家是遲至西元一八七一年的事,時至今日也不過短短的一百三十餘年。 這麼年輕的國家卻已然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而巧的是,兩次大戰皆敗北,但卻在短暫的時間猶如古埃及神話中的不死鳥,在灰燼中再生,令人刮目相看。德國位居歐洲中心,其歷史也一直常是與歐洲鄰國及世界之歷史息息相關。 「德國問題」(German Question/Deutsche Frage)一直是世人注目的焦點,當一九九○兩德統一以後,此德國問題才塵埃落定,它並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 今日德國民族是由相當晚期的不同人種成分混合的結果。那麼世人會問: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民族性? 怎麼樣的一個國家?這些都是令人感興趣的;「歷史」即是描敘當時的翔實狀況,因此本書翔實地記載這個獨特的民族和國家,有助於讀者瞭解它。
作者:
简介: 本書著重各民族、各文化的特點和尊嚴的態度,究本溯源,根據史料,重新提出一種看法,以解釋西元前十一世紀至六世紀的六百年間,中原及山東半島一帶,社會性質的特點及其轉變,並闡明中國“封建”的本義,以呈現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結構之萌芽和演進的狀況。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
作者: (美)约翰·埃德温·桑兹(John Edwin Sandys)著;张治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简介:中国西方古典学知名学者王焕生、张强、黄洋、晏绍祥 专业导读 鼎力推荐 西方古典学、古代史、古典文学专业必读 跨越百年、数次再版、印行至今的经典 最权威系统的西方古典学术通史 中译本首次出版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本书第一卷上册自西元前600年之雅典时代诞生期,至西元约530年罗马时代之末,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以及演变,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 本书第一卷下册讲述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西元约530-西元1350年)的流布与嬗变。在这八个世纪里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希腊文苑英华集、苏伊达斯辞典等)、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二
作者: 冯自由著
出版社: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
简介: 世界書局見證辛亥百年大幅整編出版 中國第一部涵括最翔實圖文、檔案的革命史料 獨家新編入一百二十餘幅珍貴歷史圖片,全新標逗、分段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邵銘煌館長新序,並附錄中西歷史大事紀 本書所載,為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乙未廣州起義失敗至宣統三年(一九一一)辛亥八月武昌起義之前諸役歷史。 民國成立之後,革命先烈馮自由先生有鑒於時人對此一創建艱辛知之甚少,愛國心缺乏,故蒐羅三十年來所珍藏的各種書札、筆記、表冊、報章等等,並廣徵故舊同志所經過之事實,撰寫而成《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書中所述均為第一手資料,無一字無來歷,且不為個別領袖諛詞溢美,而多著墨於鮮為人知的無名英雄樹碑立傳,堪稱中國第一部涵括最翔實的辛亥革命史料。 欣逢辛亥百年,本局為紀念中華民族推翻帝制此一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體制變革,因此決定重新出版《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此次再版,除全新編校並新增標逗、分段外,首重檔案照片的蒐羅,因此在製作之前,特別前往中國國民黨黨史館蒐集資料,目前收於新版的一百二十餘幅照片中,皆為極少曝光之難得歷史圖片,不僅輯附革命先烈肖像寫真,並有海外各地同志合影、供詞文獻、實物照片、歷史地點、手札、往來書信等,包含面向甚廣,彌足珍貴。新版書後更附錄清曆西元對照與中外歷史大事紀,方便讀者參照。
別冊圖書館戰爭I
出版社:台灣國際角川書店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 當閱讀的自由被剝奪時,第一個起而抗之的是──圖書館! 本書背景設定在近未來的西元2019年,作者首先花了極大篇幅架構出一個架空而生動的場景,描述出「圖書隊」與「以取締危險刊物為由,妨礙圖書自由的政府機關」之間激烈的對峙。日本政府為了取締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人權的現象,強行施行「媒體優質化法」,而為了閱讀自由起身對抗的組織──「圖書館」挺身而出。圖書隊員們的目的是要拯救遭到查禁的書本,並守護書本的未來! 當媒體優質化特務機關 VS. 圖書館隊的對立越演越烈…… 戰爭也將一觸及發! 圖書館防衛隊,全員守護被獵捕的書! 書中主角笠原郁因緣際會,以女生的身分罕見地進入圖書館防衛部隊,在魔鬼教官堂上的磨練之下,以一個專業的圖書隊員為目標。故事也圍繞著這位熱血又富正義感的女生「笠原郁」發展,主要隊員如下: 笠原郁(女主角):熱血笨蛋,為了尋找白馬王子而加入圖書隊。 堂上篤:擔任圖書隊教官,易怒的矮個子。 小牧幹久:不論於公於私都堅持真理,總是笑著說大道理。 手塚光:頑固少年,十分仰慕堂上教官。 柴崎麻子:消息靈通,是郁的室友兼好友。 玄田澖椋簮鄢臭[的中年歐吉桑。 成功結合輕小說&文學小說特色的日本新世代作家──有川浩,後續發展令人注目! 作者有川浩以輕小說比賽出道,作品不僅深受年輕讀者喜愛,改以文學書的形式上市後,更獲得大眾讀者的好評,《圖書館戰爭》還因此被日本書店店員票選為最想賣給讀者的書之一。更有日本文學評論家大力推崇,認為有川浩的寫作功力,完美地結合了青春小說、愛情喜劇與軍事冒險小說等三項元素,無人能出其右。在出道之作「自衛隊三部曲」後,又推出「圖書館系列」共四本,讓有川浩擠身為日本新生代暢銷女作家之列。 有川浩為您獻上的究極歡樂神作——《圖書館戰爭》系列作之番外篇!! 超甜蜜、超刺眼的《別冊圖書館戰爭I》堂堂登場! 當麻逃亡事件平安落幕後,笠原對堂上教官的心意終於有了回報。兩人甜甜蜜蜜地迎接堂上順利歸隊後的第一個新年。但因為一張照片意外洩密,難得的年假竟成了笠原第一次會見堂上雙親的大作戰!?跟父母之間有相處障礙的她,究竟能否順利通過這個嚴酷的考驗……? 滿載《圖書館戰爭》系列作閃光之大全的《別冊 圖書館戰爭I》在此引爆前所未有的震撼!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i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2,BD00085-BD00166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2》内容涉及西元4-11世纪的宗教文献、儒家典籍、公私文书、史籍地志。 每册收敦煌卷子不等,约照片900幅。全部出齐,共计100册左右。 敦煌文献的收藏因历史原因较为分散,目前国外所藏大多已經出版,国內收藏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为最多。
逆向飞行
作者: 邓荣坤著
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6
简介: 除了風箏與老鷹之外,逆飛總是危險的開始。 這是一本多元化的短篇小說,涵蓋的層面寬廣,每一篇都有耐人尋味的故事,我們似乎就置身在那個年代,與故事中的每一個人一起歡笑一起落淚,也一起成長! 十六篇短篇小說,赤裸裸揭開了紅塵的悲歡,我們看到了棒球競賽時的心靈廝殺,也看到了寒窗苦讀的狀元之愛情,甚至看到了西元二○二五年地球缺水時,人類於驚悚中顯露的無奈與無情。 久遠的歷史雖然讓我們學會了遺忘,卻也那麼清晰地喚醒我們必須學會面對曾經擁有的歲月;至於纏繞在我們身旁的生活記事,雖然忙碌與苦悶,卻也是生命為自己找到出路的歷練! < TOP>
英格兰
作者: 北京京文唱片有限公司发行
东南亚华人史
作者: 李恩涵
东方出版社 2015年11月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作者: 隆纳·莱特(Ronald Wright)著;达娃译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7
Green Hornet
作者: (法)米歇尔·冈瑞(Michel Gondry)导演;(加拿大)塞斯·洛根(Seth Rogen), 周杰伦(Jay Chou), (美)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主演
新汇集团上海声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人物志
作者: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编
解放军出版社,1998
周杰伦画传
作者: 丁志可著
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
题名取自盘面标签
作者: 周杰伦演唱
新汇集团上海声像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作者: 彼得·席尔佛(Pete Silver),威尔·麦克林(Will McLean)著;杨晓芬译
积木文化,2009(民98)
Metpo 2033
作者: (俄)德米特里·格鲁科夫斯基(Dmitry Glukhoysky)著;孙越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1
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饮食史
作者: 宫崎正胜(Miyazaki Masakatsu)著;陈心慧译
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中华民国101年)
话说故宫
作者: 央视纪录片频道 著
工人出版社 2015-6-1
吴德亮人文茶画摄影散文集
作者: 吴德亮著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