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83 项 “西元”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北京京文唱片有限公司发行
简介: 本系列影片为Discovery频道最受欢迎的“勇闯天涯”节目。本集将带您一同探访历史显赫的国家――英格兰。 这个蕞尔岛国曾孕育出统辖半个地球的帝国,目前全球 有近l/4的人口讲英语,这岛虽小,却留下深远的影响。英 格兰人口稠密,地处欧洲大陆边睡,据考证,西元前七千年 时已具文明。本集的主持人贾丝汀将领我们从哈斯丁战役 遗址展开历史之旅,沿着海岸前往布来顿,在伦敦稍作停留 后,转往约克夏荒地,走访英格兰北界,再到利物浦参加奇 异之旅,最后在传说中的亚瑟王诞生地延塔哲结束旅程。 (片长:50分钟/英文发音?中文字幕) 重点行程: ◎参观哈斯丁战场 ◎布来顿与伦敦之行 ◎造访约克夏与惠比镇 ◎哈德良长城 ◎利物浦奇异之旅 ◎参观史前巨石群
作者: 李恩涵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2015年11月
简介:本书除对华人移民东南亚的背景、因素与其特色,予以综合性的分析之外,其第一大部分系先以时代的顺序为经,自中国唐代(西元618-907年)之前与南洋通使交往的了解开始,对于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与东南亚各国交往与移民的种种活动,详予叙述;第二大部分则就华人社区在马来亚(包括新加坡与现在的“东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四大主要地区个别发展的历程,所遭遇到的问题与其社区特色的探索为重点,作为上述时代顺序“纬线型”的补充经纬互为交叉互补;第三大部分则就南洋华人,社会内某些特殊的问题,如华人同化、华文教育、华人社区组织与华人与中国维辨革命运动的关系等等,分别予以历史性的追溯与分析。第四大部分,则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其个别的回应解决之道,予以适度的探察。
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7
简介:◎南方朔(文化評論者、新新聞雜誌主筆)推薦 ◎王道還(中研院歷史語言所助理研究員)導讀 ◎獲加拿大書商協會藏書票獎(CBA Libris Award)2005年度最佳非小說獎 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 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 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 作者以其豐厚博學的知識背景為底,和機鋒的言辭,詩意的筆觸,帶領讀者回顧人類文明推演的歷程,反省了進步造就的神話。 在舊石器時代的尾聲,克羅馬儂人對尼安德塔人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椿大規模的種族屠殺,經歷了一萬年的戰爭後,克羅馬儂人站到了歷史的聚光燈下,成了現代智人的祖先。這些人猿的後代被丟到大自然的實驗室中,進行所謂「文明」的實驗:火、工具、農業、城市、金屬、社會階層、政府組織、到原子彈。 大大小小的實驗被隔開來分頭進行,復活節島的高度工藝技巧,讓人類將島上的最後一棵樹砍倒;蘇美文明的農業灌溉技術,將中東的肥沃月灣地力耗盡,最後鹽化為今日的沙漠;在大西洋的兩岸,羅馬帝國與馬雅文明各自埋頭苦幹,隨著帝國勢力的擴張及人口的興盛,愈發壓榨著腳下的土地,最後各自步上衰敗的道路。這些古老文明都踏入了「進步的陷阱」──在文明發展至巔峰時,對生態的索求也到達頂點,為了追求持續的成長繁榮,只好搶劫未來,以支付眼前的開銷,最後將大自然賜予的款待洗劫一空,然後隨著生態環境的崩毀而瓦解。進步就是不斷的向前走,但我們最終得到了什麼? 「歷史每重演一次,代價就上漲一次。」地球上第一個文明蘇美瓦解時,只影響到五十萬人;羅馬的衰亡則影響了上千萬人;假若我們的現代文明失控,將為數十億人帶來無盡災難。廿世紀期間,世界人口數成長了四倍,經濟成長則超過四十倍,這樣的進步以著大規模的猛烈攻擊為代價,生物圈中沒有一個角落能躲過這種大量出血性的耗損。今日的人類在經濟層面上皆如出一轍,以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本為生。在這場堅持「經濟沒有極限」的遊戲中,過去的輸家是窮人,如今玩輸的,卻是地球。 所幸我們能看到人類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大到我們沒有犯錯的空間,唯有擺脫過去對進步的迷思,將思考模式從短視近利轉換為長遠的視界,將行動原則從輕率鹵莽轉為節制、謹慎,才能為我們的未來,規劃出一條睿智的航道。 萊特是這個國家的智慧珍寶,他帶領讀者一覽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進行一趟全面且富教育意義的歷史之旅。……是一部白宮必讀的傑作! ───《紙與筆》書評雜誌(Quill & Quire) 科技的創新遠超過環境所能負載時,作者稱之為「進步的陷阱」,核子武器就是個顯而易見的例子,但短視近利且大量密集的現代化農業耕種才是更大的威脅。作者以精巧的文句和啟發人心的想像力,將這尖銳卻又帶有說服力的論點呈現出來。 ——《衛報》(The Guardian) 我一點也不在乎你讀不讀書,但你必須讀這本,因為作者只用了132頁,就完成了別人需要十倍頁數闡述的內容。……智慧的及時雨,無與倫比! ───《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 ■作者簡介 隆納.萊特(Ronald Wright) 罕有的小說及非小說雙棲作家,橫跨歷史著作、小說、評論三種領域:在寫小說時能以一個科學家的觀點替小說的內容豐厚血肉,寫歷史著作時又帶有文人的氣息與筆觸,評論則滿載知識份子的關懷及尖銳的嘲諷。 萊特的父親出生於加拿大西岸的卑詩省,十歲時移民至英國。萊特自己則從小在英國長大,於劍橋大學受完人類學訓練後,前往加拿大進行深造,就此定居加拿大:「當你來到一個新的國家,特別是一個空間更遼闊、更具有可能性的國家時,你就回不去那個把你放出來的箱子裡了」,當萊特回到英國時,發現他無法久待,「我感到桎梏,我無法享受到狂野的大自然,我只能被五千萬人口的存在感壓迫著。再怎麼發展下去,都是在死胡同裡打轉。」萊特目前也是住在卑詩省,並在大西洋兩岸來回奔波:演講、授課、寫作。 身為一個人類學家,萊特認為人類學的背景對他的寫作十分有幫助,「史學或人類學,提供了一種讓你體察自身文化的觀點,帶領你脫離習以為常的慣習,進而反思文化中的力量、缺陷和危機。」人類學家能清楚意識到人類的發展,「我們發展出農業,導致了城市形成及人丁興旺;我們在文明中的一切:社會階級、政府組織、高樓大廈,都強化了我們在地球上的影響力……自然一直因著我們而不斷變動,但人類本身其實是沒有進步的。」萊特以此為主題寫出了他的第一本小說《科學羅曼史》,藉由維多利亞時期與現代的對比:一世紀的差異、同樣愚蠢的人類,榮獲了英國大衛海姆文學獎(David Higham Prize),也是《紐約時報》年度好書、英國《週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好書。第二本小說《韓德森的矛》則在這主題上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和類比。在此同時,萊特的非文學著作《被竊取的大陸》獲選英國《獨立報》和《週日泰晤士報》的年度好書。 二○○四年,萊特受邀為加拿大的梅西公民講座(Massey Lectures)年度講者,講演內容亦被加拿大廣播公司製作成廣播節目,並在集結出書後登上了加拿大獨立書店暢銷榜非小說類第一名,(即為本書),打破嚴肅主題難以兼顧叫好又叫座的刻板印象。 ■譯者簡介 達娃 本名黃小萍,曾任出版社編輯、Discovery頻道節目翻譯、荒野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及國際事務部主任,譯有《手斧男孩》、《發燒地球200年》、《動物大百科》(合譯)等。目前從事口譯及筆譯工作。 ■本書目錄 第一章 高更的追尋 舊石器時代,從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到學會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的獵人,是進步了。但當獵人學會把整群獵物逐下懸崖,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時,就是進步過了頭。他們將享有一時的衣食豐足,之後,卻只得餓死。 第二章 偉大的實驗 歷史上第一個進步的陷阱,是舊石器時代狩獵技術的臻至完美。於是我們透過農業的發明自這個陷阱中逃脫,進而開展我們最偉大的實驗──遍及全球的文明發展。但是,文明和農業是否為一個更大的陷阱?農業的開始是一場意外,是一連串誘惑,使多數人步上千篇一律的辛苦生涯。農業達成的數量,是以犧牲品質換來的:更多食物、更多人口,但營養與生活卻鮮有改善。我們在馴化植物的同時,也被植物馴化了。 第三章 愚人的樂園 在農業生活中,我們展開了一場文明的實驗。這項實驗可能成為自身勝利的受害者。問題經常出現在社會結構上:當人們侷促地擁擠在文明中,處在權力與財富直線上升、由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環境時,人類所傾向採取的行為模式就是問題所在。本章要談談兩個由進步觸發的陷阱:一個發生在太平洋上的小島,另一個在伊拉克平原上,他們受到自身慾望的引誘,而毀滅了自己的文明。 第四章 金字塔結構 羅馬帝國和馬雅文明,兩個自內部崩壞最有名的案例,為我們說明了文明經常表現出「金字塔式」的需求結構,如銷售報表般,只有向上成長才是繁榮。這兩個文明從不斷擴張的周邊地區收集財富,集中至核心所在。當它們達到全盛期時,他們對生態的索求也到達巔峰,這正是文明最不穩定的時期。要向上成長的唯一辦法,便是持續從大自然與人性中榨取出新的借貸方式。一旦大自然開始以土壤沖蝕、作物歉收、飢荒、疾病等方式沒收人類的抵押品,社會契約就會瓦解。 第五章 工具的反叛 文明是一項實驗,在人類史上是一種新穎的生活方式,而且它還有個癖好—很愛走入進步的陷阱中。在河邊肥沃的土地上聚集成小村落,是個好主意;但當村落擴張成城市,在肥沃的土地上築屋鋪路,就踏入了陷阱。文明的實驗仍然持續地擴張與成長著,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數字:西元第二世紀,羅馬帝國的全盛期,世界人口數約兩億人;當歐洲人在西元一五○○年發現美洲時,世界人口約四億;到了西元二○○○年,世界人口為六十億。羅馬帝國之後,世界人口花了十三個世紀才再添兩億人;而最近新添的兩億人,是在三年內誕生的。
简介: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其代议体制由元老院与执政官相互制衡,执政官为赢得激烈的选举,发展出的赞助制度,成了罗马帝国最具破坏性的传统,也危害了共和国的理想。历代皇朝的权力争夺,蚕食着罗马的国力,数百万人因遭猜忌而惨死,权力与荣光反而成为罗马帝国逐渐衰亡的祸因。 Discovery Channel将带领您去了解:在罗马帝国政权的争夺下,所引发的暴力与血腥屠杀。西元前82年索拉为夺取政权,不择手段,为将领胁迫元老院创下致命的先例;西元49年凯撒跟随索拉的脚步,大举进攻罗马,要求人民选举其为终生独裁者,公然藐视元老院;西元前31年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受封为“奥古斯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直到罗马第一帝国结束为止,赞助制度,成为控制罗马帝国的手段。各代的执政官由于抗拒不了权力的诱惑,导致罗马帝国悲剧性的沦亡,值得后人引以为戒。(片长:60分钟/英文发音?中文字幕)
作者: (法)米歇尔·冈瑞(Michel Gondry)导演;(加拿大)塞斯·洛根(Seth Rogen), 周杰伦(Jay Chou), (美)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主演
简介: 《青蜂侠》讲述了布利特·雷德(塞斯·罗根)整日无所事事,夜夜笙歌,直到他发现了一个超级酷的职业:捍卫正义的动作英雄。从此,布利特变身为青峰侠。他特别装配了先进的武器,与功夫大师加藤(周杰伦)一起,在秘书莱娜·凯斯(卡梅伦·迪亚兹)的帮助下戴上面具勇斗罪犯本杰明·查德诺夫斯基(克里斯托弗· 沃尔茨)。 演员简介: 塞斯·罗根:1982年出生在加拿大的温哥华,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单口喜剧表演,16岁时还在温哥华业余喜剧大赛中获得过第二名。搬到洛杉矶之后罗根有幸出演了制片人贾德·阿帕图的两部喜剧剧集《怪胎们》(Freaks and Geeks)和《Undeclared》,其中后者罗根也参与了幕后故事创作。两部剧集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都只播出了一季,塞斯·罗根依然继续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中间他曾凭借《Da Ali G Show》最后一季的剧本和其他作者们一起获得一个艾美奖的提名,接下来则在贾德·阿帕图的护航之下投身大银幕,首先是担任阿帕图一鸣惊人的导演处女作《四十岁的老处男》中的主要配角以及合作制片人,凭借片中可圈可点的演技罗根又得到了环球电影的首肯,得以在阿帕图的第二部影片《一夜大肚》(Knocked Up)中出任男主角;将一部爱情喜剧交到罗根这这般长相对不起观众的男演员手中,在史蒂夫·卡瑞尔的成功之前简直可以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但现在塞斯·罗根也做到了。该片虽然不具备像《四十岁的老处男》那样拥有成为传世经典的实力,但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贴近生活的佳作。塞斯·罗根还曾出演过影片《死亡幻觉》、《同居三人行》以及贾德·阿帕图制片的《王牌播音员》和《超级坏》等等,《超级坏》可谓是一部带着罗根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多年前他便开始构想剧本,现在交给了新生代喜剧明星乔纳·希尔和迈克尔·塞拉共同主演;此外罗根还为阿帕图担任合作制片的影片《大兵保镖》创作剧本,由欧文·威尔逊出演。几乎每部由阿帕图担任幕后工作的影片里都可以看到塞斯·罗根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他“脱线”的风格令人莞尔的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出演的角色大多是充满现代社会气息的年轻人,优点和缺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不少参照体,因此深得年轻观众认同。新作为《滑稽人物》和《监视与报告》,他还在梦工厂的动画片《大战外星人》中配音。 周杰伦:华语创作流行歌手,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林口区,2000年出道歌坛,引起华语音乐界重大注目,周氏融合多元的主题与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音乐元素的嘻哈或节奏蓝调,广泛影响西元2000年以来的华语音乐市场,开创华语音乐“中国风”的热潮,并曾形成所谓“周杰伦现象”。周杰伦正式进入电影界是在2005年的电影《头文字D》。此后他还演了其他三部电影,导演一部影片,十多个MV。周杰伦曾经说过:“我因为音乐而生活”,涉足电影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新的挑战。而歌迷们担心的是,电影事业会对他的音乐生涯造成影响。《寻找周杰伦》(2003年,周杰伦客串的一部电影)的导演说,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好演员。周杰伦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是在2005年的《头文字D》中担任男主角,这有两个目的:推出他的处女作,并使他接触到日本的观众。这部电影是根据日本漫画头文字D改编,周杰伦扮演藤原拓海,一个安静地、很少表达自己的天才车手。有些评论家批评他的表演淡而无味,而一些人认为他表现自然,但只是因为个性而密切地表现自己。他在《头文字D》的表现赢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新演员奖。在周杰伦的第二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中他饰演二王子元杰,在电影中,他表现了“孝”——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他个性的缩影。这一部在国际上发行的电影让北美观众首次看到周杰伦。中国的电影评论家对他的表演的评论从“缺乏层次及张力”到“未失水平”,西方影评则认为其演技十分一般。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表现使他被提名为2007年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2007年,周杰伦自导自演了他的第三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电影里大部分的歌曲也由周杰伦监制,在这部电影中他发挥了自己的钢琴天分,爱上了一个穿越时空到现在的女孩。另一部电影《功夫灌篮》,在里面他扮演一个功夫学校的天才学生,也在2008年上映。2009年,周杰伦与当代台湾名模林志玲合拍《刺陵》,在里面中担任男主角一职。2011年初上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青蜂侠》,是他的好莱坞处女作,他在里面担任青蜂侠(塞斯·罗根饰)的助手伙伴“加藤”的角色。此外他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里面的经典歌曲《双截棍》被采用于青蜂侠电影的片尾曲,在全球放送。 卡梅隆·迪亚茨:下一部影片是《魔鬼帝国》(Mortal Kombat),这个角色要求她要进行一些军事训练。这次幸运之神让她走了另一条路,卡梅隆在训练中不甚弄伤了手腕(同时也碰伤了教练的头部),只得退出了这部影片。这以后,电影公司对卡梅隆信心不足也就不积极继续雇佣她。卡梅隆又暂时回到了高薪的模特工作。1997年,卡梅隆重返了主流商业片,这就是1997年的票房黑马《我最好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在1998年,卡梅隆·迪亚兹继续叙写她的辉煌。她出演了搞笑能手法拉利兄弟的《我为玛丽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这是她第一部独挑大梁的影片,也是她当时最卖座的影片,真正地掀起了一阵“我为玛丽狂”的狂潮,也让卡梅隆成功开拓爱情喜剧路线。1999年,卡梅隆更加坚定地向演技派发展。这一年里,除了《Man Woman Film》外,其他两部都使卡梅隆的演技更加成熟。其中的《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是与大牌导演奥利弗·斯通合作。2000年,卡梅隆除了参加一部独立制片《望穿伊人》(Things You Can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Her)和一部电视记录片的拍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查理的天使》。之后,卡梅隆有几部颇为引人注目的影片,其中有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The Gangs of New York),此片明星云集,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连姆·尼森等。此外与汤姆·克鲁斯合作的《香草的天空》(Vanilla Sky)也在年底上映,该片虽然反应不佳,但卡梅隆在片中的表演还是极其出色的,她凭借该片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暑假的动画大作《怪物史莱克》(Shrek)是卡梅隆第一次为动画片配音,这部动画片彻底颠覆了迪斯尼的传统,动摇了迪斯尼的垄断地位,名利双收。2008年卡梅隆主演了喜剧爱情片《赌城无记事》,再展甜美微笑。
作者: (法)米歇尔·冈瑞(Michel Gondry)导演;(加拿大)塞斯·洛根(Seth Rogen), 周杰伦(Jay Chou), (美)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主演
简介: 《青蜂侠》讲述了布利特·雷德(塞斯·罗根)整日无所事事,夜夜笙歌,直到他发现了一个超级酷的职业:捍卫正义的动作英雄。从此,布利特变身为青峰侠。他特别装配了先进的武器,与功夫大师加藤(周杰伦)一起,在秘书莱娜·凯斯(卡梅伦·迪亚兹)的帮助下戴上面具勇斗罪犯本杰明·查德诺夫斯基(克里斯托弗· 沃尔茨)。 演员简介: 塞斯·罗根:1982年出生在加拿大的温哥华,青年时代就开始从事单口喜剧表演,16岁时还在温哥华业余喜剧大赛中获得过第二名。搬到洛杉矶之后罗根有幸出演了制片人贾德·阿帕图的两部喜剧剧集《怪胎们》(Freaks and Geeks)和《Undeclared》,其中后者罗根也参与了幕后故事创作。两部剧集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但都只播出了一季,塞斯·罗根依然继续着默默无闻的生活。中间他曾凭借《Da Ali G Show》最后一季的剧本和其他作者们一起获得一个艾美奖的提名,接下来则在贾德·阿帕图的护航之下投身大银幕,首先是担任阿帕图一鸣惊人的导演处女作《四十岁的老处男》中的主要配角以及合作制片人,凭借片中可圈可点的演技罗根又得到了环球电影的首肯,得以在阿帕图的第二部影片《一夜大肚》(Knocked Up)中出任男主角;将一部爱情喜剧交到罗根这这般长相对不起观众的男演员手中,在史蒂夫·卡瑞尔的成功之前简直可以说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但现在塞斯·罗根也做到了。该片虽然不具备像《四十岁的老处男》那样拥有成为传世经典的实力,但依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贴近生活的佳作。塞斯·罗根还曾出演过影片《死亡幻觉》、《同居三人行》以及贾德·阿帕图制片的《王牌播音员》和《超级坏》等等,《超级坏》可谓是一部带着罗根半自传性质的影片,多年前他便开始构想剧本,现在交给了新生代喜剧明星乔纳·希尔和迈克尔·塞拉共同主演;此外罗根还为阿帕图担任合作制片的影片《大兵保镖》创作剧本,由欧文·威尔逊出演。几乎每部由阿帕图担任幕后工作的影片里都可以看到塞斯·罗根的身影,或主角或配角,他“脱线”的风格令人莞尔的同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出演的角色大多是充满现代社会气息的年轻人,优点和缺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不少参照体,因此深得年轻观众认同。新作为《滑稽人物》和《监视与报告》,他还在梦工厂的动画片《大战外星人》中配音。 周杰伦:华语创作流行歌手,出生于台湾新北市林口区,2000年出道歌坛,引起华语音乐界重大注目,周氏融合多元的主题与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音乐元素的嘻哈或节奏蓝调,广泛影响西元2000年以来的华语音乐市场,开创华语音乐“中国风”的热潮,并曾形成所谓“周杰伦现象”。周杰伦正式进入电影界是在2005年的电影《头文字D》。此后他还演了其他三部电影,导演一部影片,十多个MV。周杰伦曾经说过:“我因为音乐而生活”,涉足电影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新的挑战。而歌迷们担心的是,电影事业会对他的音乐生涯造成影响。《寻找周杰伦》(2003年,周杰伦客串的一部电影)的导演说,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不会让他成为一个好演员。周杰伦的第一个电影角色是在2005年的《头文字D》中担任男主角,这有两个目的:推出他的处女作,并使他接触到日本的观众。这部电影是根据日本漫画头文字D改编,周杰伦扮演藤原拓海,一个安静地、很少表达自己的天才车手。有些评论家批评他的表演淡而无味,而一些人认为他表现自然,但只是因为个性而密切地表现自己。他在《头文字D》的表现赢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和金马奖的最佳新演员奖。在周杰伦的第二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中他饰演二王子元杰,在电影中,他表现了“孝”——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他个性的缩影。这一部在国际上发行的电影让北美观众首次看到周杰伦。中国的电影评论家对他的表演的评论从“缺乏层次及张力”到“未失水平”,西方影评则认为其演技十分一般。他在《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表现使他被提名为2007年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2007年,周杰伦自导自演了他的第三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电影里大部分的歌曲也由周杰伦监制,在这部电影中他发挥了自己的钢琴天分,爱上了一个穿越时空到现在的女孩。另一部电影《功夫灌篮》,在里面他扮演一个功夫学校的天才学生,也在2008年上映。2009年,周杰伦与当代台湾名模林志玲合拍《刺陵》,在里面中担任男主角一职。2011年初上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青蜂侠》,是他的好莱坞处女作,他在里面担任青蜂侠(塞斯·罗根饰)的助手伙伴“加藤”的角色。此外他的第二张专辑《范特西》里面的经典歌曲《双截棍》被采用于青蜂侠电影的片尾曲,在全球放送。 卡梅隆·迪亚茨:下一部影片是《魔鬼帝国》(Mortal Kombat),这个角色要求她要进行一些军事训练。这次幸运之神让她走了另一条路,卡梅隆在训练中不甚弄伤了手腕(同时也碰伤了教练的头部),只得退出了这部影片。这以后,电影公司对卡梅隆信心不足也就不积极继续雇佣她。卡梅隆又暂时回到了高薪的模特工作。1997年,卡梅隆重返了主流商业片,这就是1997年的票房黑马《我最好朋友的婚礼》(My Best Friend's Wedding)。在1998年,卡梅隆·迪亚兹继续叙写她的辉煌。她出演了搞笑能手法拉利兄弟的《我为玛丽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这是她第一部独挑大梁的影片,也是她当时最卖座的影片,真正地掀起了一阵“我为玛丽狂”的狂潮,也让卡梅隆成功开拓爱情喜剧路线。1999年,卡梅隆更加坚定地向演技派发展。这一年里,除了《Man Woman Film》外,其他两部都使卡梅隆的演技更加成熟。其中的《挑战星期天》(Any Given Sunday)是与大牌导演奥利弗·斯通合作。2000年,卡梅隆除了参加一部独立制片《望穿伊人》(Things You Can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Her)和一部电视记录片的拍摄,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查理的天使》。之后,卡梅隆有几部颇为引人注目的影片,其中有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纽约黑帮》(The Gangs of New York),此片明星云集,包括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连姆·尼森等。此外与汤姆·克鲁斯合作的《香草的天空》(Vanilla Sky)也在年底上映,该片虽然反应不佳,但卡梅隆在片中的表演还是极其出色的,她凭借该片获得当年金球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暑假的动画大作《怪物史莱克》(Shrek)是卡梅隆第一次为动画片配音,这部动画片彻底颠覆了迪斯尼的传统,动摇了迪斯尼的垄断地位,名利双收。2008年卡梅隆主演了喜剧爱情片《赌城无记事》,再展甜美微笑。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1998
简介: 目录 张国焘 徐向前 陈昌浩 王树声 (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 二画 丁园 丁楷 丁子高 丁甘如 丁世方 丁先华 丁先国 丁先德 丁纪才 丁武选 丁国文 丁国钰 丁荣昌 丁思林 丁宪法 丁彩光 丁维山 卜万科 卜盛光 三画 干炎林 于侠 于桑 于韬 于江震 万汉江 万成章 万海平 万海峰 万德坤 马骏 马文波 马文海 马再生 马有明 马志选 马启海 马良骏 马忠全 马宗凯 马选泰 马保平 马清峰 马琮璜 马道清 马澄清 四画 王允 王兴 王进 王进 王均 王枫 王明 王波 王相 王俊 王透 王烜 王浩 王谦 王强 王煊 王燮 王力方 王才宏 王才金 王才定 王才贵 王大华 王大旺 王大学 王万金 王万祥 王义元 王义昭 王之刚 王子良 王子纲 王子宜 王夫同 王夫凯 王天明 王元和 王云清 王太诚 王友成 王友钧 王友德 王巨金 王少怀 王少真 王少清 王日新 王长先 王长德 王仁兴 王文生 王文吉 王文章 王文模 王心学 王心勤 王正进 王正祖 王世仁 王世远 王世怀 王世明 王平章 王占金 王汉斋 王必成 王吉文 王吉功 王吉祥 王西元 王成寿 王尧中 王则先 王传训 王传野 王仲琪 王兴中 王兴友 王发明 王安夫 王远芬 王志仁 王志恺 王志凯 王志廉 王秀松 王佑华 王佑林 王伯川 王伯新 王近山 王宏志 王宏学 王宏坤 王宏祥 王良太 王其全 王其康 王直哲 王卓玉 王国佐 王明礼 王明坤 王明宣 王明祥 王贤宜 王泽卫 王治福 王宗应 王定国 王定烈 王宜亭 王诚汉 王建刚 王建安 王建南 王承先 王春生 王政柱 王荣澍 王奎先 王贵德 王思炎 王泉媛 王祖营 王勇成 王振全 王振亚 王振华 王振祥 王根培 王恩厚 王效亭 王海廷 王海清 王海清 王继初 王培吾 王银山 王崇国 王清生 王维舟 王维聪 王道喜 王焰青 王新兰 王新亭 王福明 王霁初 王德元 王德安 王德连 王德贵 王德润 王德清 扎喜旺徐 尤太忠 车厚桥 毛大海 毛正初 毛和发 毛挺芳 毛普安 凤元义 凤玉奎 文彬 文正龙 文建武 文革德 文盛森 文德胜 方明 方强 方震 方子翼 方升普 方文举 方玄瑞 方礼瑞 方永乐 方乔南 方运炽 方应月 方应全 方明胜 方忠加 方忠顺 方忠敬 方忠舜 方官富 方建忠 方思发 方思德 方炳仁 方效忠 方继如 方敬焱 方毅华 方耀南 尹先炳 尹进富 尹良太 尹良汝 尹宪贵 巴方廷 邓岳 邓才文 邓义山 邓天珠 邓天福 邓少东 邓仕均 邓仕俊 邓永耀 邓廷壁 邓国军 邓昌德 邓忠仁 邓锐铃 孔凡立 孔庆同 孔庆德 孔俊彪 五画 甘元景 甘近池 甘良仁 甘良发 甘思和 甘思宽 甘济时 左叶 石新 石世友 石世忠 石生财 石志本 石忠汉 石和伦 石理会 石德银 龙鸣 龙光瀛 龙道权 卢仁灿 卢从珠 卢仕盛 卢永彬 卢兴明 卢言文 卢炎文 卢南樵 卢洪海 卢洪源 卢祖炎 卢燕秋 叶声 叶明 叶大枝 叶永松 叶成焕 叶成湖 叶光宏 叶行旺 叶志立 叶志雨 叶志崇 叶来礼 叶启文 叶宗伟 叶宗振 叶建民 叶崇本 叶道友 叶道志 叶道武 叶道勋 叶德恩 申平 申昌义 田文举 田长华 田守尧 田贤成 田国章 田厚义 冉泽 冉正全 冉在恒 冉光普 冉南轩 白玉生 白崇友 乐军 乐和伢 兰方瑞 宁贤文 冯仪 冯小田 冯元洪 冯仁恩 冯丕成 冯有灿 冯先林 冯先卓 冯先望 冯传宝 冯伦奎 冯福友 冯福铭 皮定均 边沿钻 六画 匡继学 邢绍孔 吉开达 权卫华 成少甫 成仿吾 毕占云 吕杰 吕云峰 吕仁礼 吕兆宣 吕作松 吕黎平 年鸿才 朱光 朱明 朱士焕 朱大林 朱友德 朱仁勤 朱火华 朱以柱 朱玉山 朱玉学 朱玉康 朱世声 朱业奎 朱亚伦 朱兆林 朱良才 朱叔平 朱忠利 朱金同 朱金畅 朱金紫 朱泽益 朱绍云 朱显桃 朱炳成 朱致平 朱涛民 朱家霖 朱祥武 朱鼎生 朱潘显 先国华 伍万 伍云甫 伍宏毅 伍奉朝 伍坤山 伍国仲 伍能光 伍瑞卿 伏全斌 伏得凤 任荣 任难 任天贵 任玉洪 任寿武 任玮璋 任思忠 任炳煌 任道先 任耀芳 华全双 华克功 向荣 向守全 向守志 向建廷 全兆瑞 邬兰亭 邬贤跃 冰野 庄田 刘义 刘飞 刘丰 刘杞 刘坚 刘何 刘英 刘坤 刘昂 刘型 刘琦 刘凯 刘寅 刘震 刘士吉 刘士奇 刘士清 刘大礼 刘大传 刘大坤 刘大煜 刘万长 刘义华 刘义惠 刘子才 刘开源 刘天贵 刘元义 刘元清 刘元奎 刘少文 刘文金 刘文蔚 刘文震 刘正北 刘仕香 刘汉雄 刘必正 刘记春 刘永全 刘永康 刘发枝 刘发意 刘西清 刘光烈 刘庆松 刘兴元 刘廷术 刘廷树 刘廷班 刘传根 刘华春 刘华香 刘华清 刘自双 刘兆华 刘兆瑞 刘名榜 刘庆忠 刘庆南 刘远臣 刘护平 刘志坚 刘志超 刘芳义 刘连福 刘伯新 刘希平 刘应启 刘良善 刘述刚 刘述忠 刘贤润 刘国鼎 刘昌毅 刘明金 刘明曼 刘明盛 刘明鉴 刘忠惠 刘金轩 刘泽沛 刘治国 刘定书 刘定根 刘诚光 刘建伦 刘绍文 刘栋勋 刘思盖 刘炳华 刘炳富 刘振国 刘晓山 刘健挺 刘海清 刘家谷 刘继明 刘理运 刘培基 刘清云 刘朝佐 刘雄武 刘辉儒 刘善福 刘善德 刘瑞龙 刘鹏旭 刘新权 刘福香 刘福胜 刘静生 刘德才 刘德义 刘德夫 刘德利 刘德贵 刘德海 刘镇一 刘澄清 刘鹤孔 刘赞洲 刘×× 齐勇 关叔衣 江明 江波 江波 江涌 江一华 江一真 江大愚 江子英 江汉东 江竹溪 江寿田 江求顺 江求浩 江应西 江贤玉 江彩伯 江鸿海 江腾蛟 汤子成 汤先寿 汤德文 安东 安志敏 安登榜 祁克邦 许昌 许士赐 许升长 许世友 许世明 许军成 许纯号 许金彪 许草春 许继慎 许×× 阮成怀 阮得成 孙光 孙士应 孙书祥 孙玉清 孙汉言 孙永康 孙光洪 孙传学 孙仲德 孙克民 孙怀宣 孙怀堂 孙运光 孙启贵 孙英武 孙洪道 孙继先 孙继争 孙超群 阳震 阳协堂 阳自碧 牟正茂 牟慈帆 七画 扶元贤 扶廷修 芮波 花尔中 严朴 严光 严政 严大芳 严长春 严有德 严似海 严尚林 严宗三 严昌荣 严家安 克明 苏风 苏民 苏新 苏大元 苏井观 苏光明 苏焕清 苏德洪 苏毅然 杜彬 杜彪 杜万荣 杜义德 杜长天 杜少亭 杜本连 杜本润 杜发树 杜华义 杜青平 杜雨生 杜国平 杜昌甫 杜泽洲 杜海林 杨白 杨兴 杨军 杨林 杨珊 杨挺 杨森 杨大易 杨大猷 杨天放 杨中行 杨中洲 杨文武 杨文忠 杨文保 杨立夫 杨以山 杨玉成 杨正元 杨正操 杨世荣 杨东生 杨业华 杨业奎 杨仕荣 杨仕福 扬永广 杨吉林 杨光龙 杨光明 杨兴华 杨兴国 杨志雅 杨克武 杨克明 杨秀昆 杨余厚 杨宏明 杨启轩 杨启焕 杨良第 杨国才 杨国夫 杨国宇 杨国先 杨国喜 杨明山 杨学礼 杨学海 杨宗毅 杨春于 杨春华 杨春晖 杨荣华 杨树华 杨思明 杨健生 杨家德 杨继武 杨梅生 杨朝礼 杨银声 杨焕民 杨焕章 杨焕章 杨喜明 杨植亭 杨晴轩 杨富云 杨锡光 杨燕堤 杨耀清 杨×× 李一 李白 李发 李亚 李成 李艮 李轩 李际 李明 李肃 李荣 李勃 李特 李基 李琳 李锐 李耀 李三金 李干辉 李士怀 李大清 李万芝 李万华 李子成 李子金 李井泉 李开芬 李开道 李开湘 李天远 李天佑 李天纯 李天忠 李天焕 李天锐 李天勤 李天德 李元兴 李云武 李云香 李少元 李少清 李少清 李中一 李中权 李中泮 李长如 李长林 李长燕 李凤友 李文江 李文安 李文进 李文斌 李文模 李书全 李玉书 李正清 李世安 李世怀 李世奎 李世桢 李世焱 李布德 李平三 李平章 李占彪 李业梁 李业雄 李立雄 李永春 李永洪 李永悌 李皮刚 李发应 李地山 李亚田 李有庆 李成芳 李成清 李光夫 李光华 李光华 李光前 李先忠 李先念 李先甫 李先茨 李传元 李华安 李全春 李名正 李庆柳 李庆雍 李齐声 李次华 李兴发 李兴弟 李兴程 李红先 李戒迷 李孝元 李志英 李连祥 李秀森 李伯钊 李伯选 李迎希 李兑钦 李泛山 李怀忠 李宏茂 李纯文 李其华 李林枝 李枝义 李卓然 李国山 李国厚 李国策 李明先 李明道 李昂茨 李忠泰 李鸣岐 李鸣珂 李凯国 李和生 李金元 李金德 李法意 李泽凯 李学先 李学传 李学寿 李学宽 李定灼 李定忠 李绍德 李承柏 李春生 李春林 李春霖 李荣桂 李映光 李思禄 李香恒 李保仁 李洪元 李洪章 李屏仁 李勇文 李振亚 李振兴 李致远 李润堂 李家齐 李家俊 李家益 李培基 李梯云 李盛才 李崇禧 李彩云 李隆兴 李景文 李景瑞 李摄宽 李锦云 李新国 李溪石 李聚奎 李德友 李德生 李德安 李德明 李德奎 李德恒 李德彪 李德堂 李馨诚 李×× 李×× 来显烈 来显流 来显焱 吴杰 吴忠 吴展 吴彪 吴毅 吴干才 吴大明 吴大胜 吴子太 吴云山 吴长泰 吴文斗 吴文说 吴正华 吴世安 吴世昌 吴世宗 吴仕宏 吴仕智 吴仕峨 吴立斌 吴永达 吴永光 吴永康 吴有卿 吴成甫 吴光浩 吴先元 吴先宗 吴先保 吴先胜 吴先洪 吴先恩 吴先继 吴先楚 吴先筹 吴先聪 吴传山 吴传保 吴传德 吴传懿 吴华夺 吴华高 吴行正 吴后样 吴克华 吴克栋 吴钊统 吴伯川 吴国璋 吴林友 吴林焕 吴昌炽 吴忠泰 吴鸣鹤 吴岱朝 吴金陆 吴宝山 吴宗先 吴诚忠 吴珍明 吴荆赤 吴荣正 吴保才 吴信行 吴恒寿 吴振挺 吴席伢 吴家凤 吴家龙 吴基荣 吴焕先 吴绪太 吴维井 吴维谷 吴维周 吴维荣 吴维益 吴维基 吴维儒 吴敬行 吴朝祥 吴新甫 吴尊让 吴富莲 吴瑞山 吴瑞林 吴盖瑞 旷继勋 邱阜 邱大兴 邱大银 邱兴国 邱勇前 何丁 何均 何明 何畏 何九仁 何子友 何子成 何云峰 何太阳 何长工 何文发 何正文 何正清 何正德 何东家 何兰阶 何立池 何存志 何光宇 何光辉 何传修 何延振 何华章 何兴义 何寿堂 何运德 何志远 何志余 何志聪 何雨农 何明智 何柱成 何保书 何信德 何莲芝 何莲梅 何海洋 何祥如 何继海 何曼秋 何辉燕 何德庆 何德林 何耀题 何耀榜 余金山 余积德 余元 余明 余雄 余天云 余天生 余文化 余本政 余立贵 余成章 余成斌 余伦文 余伦咏 余孝礼 余克勤 余述生 余昆白 余定礼 余品轩 余笃三 余信会 余洪远 余娃子 余家寿 余趾林 余道钧 余登田 余登钱 余嗣贵 邹丰长 邹丰明 邹功凯 邹国厚 邹俊亭 邹洪盛 邹善芳 况玉纯 闵学胜 闵鸿友 闵敬德 汪易 汪乃贵 汪少川 汪心明 汪印宗 汪立进 汪加申 汪成功 汪光元 汪光恩 汪兆西 汪庆植 汪如意 汪运祖 汪作清 汪应中 汪忠华 汪明国 汪治国 汪宗情 汪荣山 汪荣华 汪迺荣 汪厚友 汪禹宗 汪洪清 汪烈山 汪烈清 汪家训 汪家道 汪维裕 汪尊友 汪奠川 汪登科 汪瘦剑 汪德寿 汪德沛 汪德海 沈本义 沈先夫 沈传赞 沈保荣 沈泽民 沈振东 沈海庭 沈家祥 宋文 宋俊 宋烈 宋万林 宋文德 宋世永 宋志霖 宋侃夫 宋金标 宋治民 宋承志 宋洪志 宋维舟 宋维栻 宋献璋 张云 张文 张明 张迪 张忠 张凯 张波 张荣 张俊 张竞 张海 张祥 张甦 张毅 张一虞 张力雄 张才千 张才珠 张万鸿 张广才 张广恩 张义德 张子义 张子英 张开基 张天云 张天伟 张天恕 张云晓 张友周 张友亮 张长兴 张长运 张仁初 张仁俊 张介民 张文西 张文德 张方明 张书田 张玉清 张玉鉴 张正田 张正朝 张世海 张世焱 张世谦 张世盖 张世魁 张本科 张四季 张生先 张令彬 张立山 张立朝 张汉丞 张汉卿 张吉厚 张芝芳 张百生 张百春 张有荫 张达善 张成台 张成毅 张光寿 张廷发 张传成 张传根 张行忠 张兆泉 张江霖 张池明 张汝光 张兴福 张如屏 张远斌 张孝迁 张志勇 张克彬 张秀山 张体学 张希锦 张应学 张怀礼 张宏元 张宏盛 张良德 张英礼 张雨滴 张贤元 张贤约 张国传 张国安 张国坚 张国良 张国学 张明汉 张明伦 张明远 张明远 张易元 张侠生 张金朝 张金雄 张受荣 张泽礼 张治家 张学文 张宗华 张宗胜 张宗逊 张宗耀 张定贤 张定朝 张宜步 张宜爱 张建中 张绍东 张绍基 张绍喜 张春森 张荣森 张荣福 张南生 张显扬 张思德 张贻祥 张炳兰 张炳吉 张炳南 张祖谅 张卿云 张益信 张海林 张家凯 张通思 张继怀 张培荣 张盛宝 张逸民 张琴秋 张智理 张登克 张瑞田 张献金 张新胜 张新福 张福山 张福庭 张福庭 张静波 张竭诚 张震东 张德全 张德贵 张德信 张潮夫 张儒宏 张×× 陈宏 陈奇 陈奇 陈波 陈科 陈钦 陈桂 陈竞 陈益 陈祥 陈彬 陈康 陈赓 陈群 陈赞 陈大义 陈大国 陈久安 陈小屏 陈子周 陈子望 陈子谦 陈云祥 陈友寿 陈少猛 陈少清 陈长兴 陈仁常 陈文彬 陈正洪 陈世钧 陈世道 陈龙义 陈仕富 陈尔云 陈立义 陈发洪 陈再道 陈西之 陈光才 陈则凤 陈先泰 陈先瑞 陈自岗 陈庆先 陈庆华 陈兴山 陈兴建 陈守信 陈安民 陈安海 陈远吉 陈志方 陈克明 陈伯钧 陈伯禄 陈伯穉 陈佟矩 陈应兵 陈应寿 陈怀高 陈启华 陈初杨 陈其通 陈国礼 陈明义 陈明江 陈明池 陈忠宝 陈金台 陈金钰 陈炎清 陈浅伦 陈学柱 陈宗坤 陈定侯 陈宜贵 陈绍荣 陈绍清 陈春甫 陈春堂 陈修坤 陈保青 陈美藻 陈前圣 陈炳意 陈挽澜 陈真仁 陈桂清 陈海山 陈海松 陈家柱 陈家贵 陈继寿 陈继武 陈继周 陈崇礼 陈绪润 陈智才 陈登荣 陈锡联 陈锦秀 陈新盛 陈福初 陈福章 陈增连 陈德三 陈德生 陈德跃 陈鹤桥 陈履谦 陈耀元 邵式平 邵烈坤 邵清双 八画 武杰 武万志 武传圣 幸元林 幸世修 苗宗元 苟天普 苟元书 苟友贵 苟在松 苟成富 苟先良 苟先学 苟纪明 苟学祥 苟耀德 范陀 范希更 范朝利 范朝福 范景香 范新友 林伟 林彬 林乃清 林开征 林木森 林友章 林月琴 林英安 林英谷 林英俭 林承祥 林柱中 林树松 林思和 林保成 林恺成 林桂森 林培松 林维权 林维先 林维钧 欧阳辉 欧阳毅 欧致富 卓雄 明玉山 明波成 易乃贵 易云均 易文洮 易汉文 易良品 易绍成 易迺有 易继明 易德高 罗云 罗云章 罗长波 罗仁全 罗文进 罗文志 罗文启 罗文叔 罗玉琪 罗世文 罗汉章 罗礼银 罗圩政 罗戎疆 罗成云 罗传鼓 罗华明 罗寿林 罗克连 罗希林 罗亨洲 罗应怀 罗青长 罗若遐 罗国德 罗明远 罗明勋 罗明健 罗明高 罗明银 罗明焕 罗明富 罗学华 罗宗盈 罗绍义 罗绍金 罗南辉 罗厚福 罗映臣 罗映青 罗炳刚 罗炳辉 罗家镐 罗梦刚 罗维清 罗舜初 罗斌虎 罗登元 罗福祥 罗碧均 岳心广 岳如云 金刃 金赤 金仁先 金世柏 金绍山 金荣功 金荣华 周彪 周维 周黎 周大鹏 周子昆 周天庆 周仁平 周化德 周文君 周文祥 周世忠 周世珍 周世觉 周丕君 周丕德 周东屏 周加伦 周吉可 周光坦 周光策 周汝功 周安富 周志坚 周时源 周希汉 周应凯 周纯全 周纯麟 周畅昌 周明仁 周明松 周明国 周季方 周学义 周绍城 周春山 周厚福 周洪坤 周狷之 周益华 周骏鸣 周萌文 周绪璜 周维邦 周维炯 周越华 周新林 庞永俊 郑重 郑毅 郑大林 郑与恒 郑义斋 郑友生 郑文荣 郑文烈 郑本炎 郑执德 郑自强 郑行齐 郑行瑞 郑如意 郑志芳 郑位三 郑其贵 郑国仲 郑泽吾 郑前学 郑维山 郑植煌 郑新民 宗国治 官宗礼 官俊亭 官楚印 郎献民 居德仕 居德来 屈志统 孟克 孟永福 孟传清 孟芳洲 九画 封俊 项志平 赵杰 赵俊 赵群 赵镕 赵大孝 赵义京 赵仁山 赵月光 赵文进 赵玉环 赵正刚 赵正洪 赵本全 赵兰田 赵永清 赵仲凯 赵华轩 赵次吾 赵安泰 赵佛山 赵良明 赵林枝 赵国威 赵明才 赵明恩 赵承丰 赵承忠 赵显正 赵炳伦 赵炳安 赵凌波 赵基金 赵基梅 赵彩银 赵湛如 赵遵康 赵箴吾 赵鹤亭 郝毅 胡图 胡底 胡哲 胡三术 胡大荣 胡山宗 胡云龙 胡少先 胡玉金 胡正平 胡世安 胡立声 胡立信 胡汉生 胡永春 胡加旺 胡有贵 胡光祖 胡光耀 胡传护 胡华居 胡兴傲 胡远传 胡克槐 胡青山 胡英荣 胡英荣 胡奇才 胡贤才 胡贤贵 胡国钧 胡明政 胡学美 胡宗万 胡定千 胡定发 胡定武 胡绍山 胡柱先 胡炳云 胡祝三 胡祥仁 胡继成 胡继亭 胡盛文 胡清章 胡裕文 胡锡烺 胡绵第 胡鹏飞 胡嘉宾 胡德润 柏阳初 柯柏园 查子清 查玉升 查炎林 查国桢 柳志杰 钟山切 钟文法 钟正义 钟立彬 钟行忠 钟芳荣 钟美科 段中玉 侯礼堂 侯国祥 侯金龙 侯泽远 俞少纯 俞荣华 昝明德 昝绍南 饶子健 彦鹏 施正福 施传银 闻盛世 姜钟 姜玉坤 姜正芹 姜仕安 姜立清 姜启化 姜绍宏 姜振海 姜焕绚 姜镜堂 姜德尧 洪礼 洪涛 洪有道 洪学智 洪美田 洪益万 洪善维 祝世凤 祝永兴 祝守金 胥光义 姚克 姚先发 姚寿华 姚运良 姚志修 姚保明 姚家华 姚家芳 姚德智 贺健 贺长清 贺志山 贺德斋 十画 秦云 秦为宝 秦仪华 秦光远 秦传厚 秦华礼 秦贤安 秦贤海 秦昌福 秦定国 秦春文 秦祖如 秦祖珍 秦泰山 秦基伟 秦道贤 秦遵耀 袁彬 袁渊 袁力先 袁天禄 袁化荣 袁汉铭 袁永庆 袁成汉 袁光焱 袁芳菊 袁克服 袁作舟 袁宏华 袁良惠 袁学凯 袁学鑫 袁厚双 袁皋甫 袁登厚 耿飚 耿子英 耿协丰 耿锡祥 聂凤炎 聂凤智 聂国先 聂洪国 莱真 莫异祥 莫春和 桂干生 桂步蟾 桂伯炎 桂绍忠 桂绍彬 桂恩桥 桂尊农 贾彪 贾本维 贾守仁 贾安潮 贾克国 贾歧鸣 贾绍华 夏克 夏云飞 夏云超 夏世文 夏邦华 夏如银 夏启仁 夏学清 夏前远 夏祖盛 夏泰易 夏益善 夏继平 夏德义 顾士多 顾汉臣 顾登友 柴宗孔 柴洪儒 柴维德 晏仲平 晏高寿 晏绪伦 晏福生 钱钧 钱信忠 倪兴中 倪志亮 徐彬 徐斌 徐璂 徐士凯 徐广礼 徐广顺 徐广梓 徐子清 徐云圃 徐长勋 徐文烈 徐以新 徐书宏 徐正昌 徐世义 徐世贵 徐世奎 徐仕贵 徐立身 徐立清 徐加生 徐邦新 徐再先 徐百川 徐光友 徐传实 徐行德 徐远英 徐远模 徐志贞 徐志春 徐体山 徐应忠 徐其孝 徐其坤 徐其海 徐其虚 徐其新 徐贤才 徐国夫 徐国泰 徐明乐 徐明德 徐金树 徐朋人 徐育山 徐学万 徐承勋 徐绍华 徐绍恩 徐荣华 徐相田 徐胜洲 徐高金 徐海东 徐海珊 徐继荣 徐梦书 徐盛礼 徐深吉 徐绪奎 徐斌洲 徐锡山 徐源强 徐德友 徐德先 殷国洪 殷荣坤 殷福成 翁子扬 凌霄 高林 高昆 高峰 高鹏 高立忠 高汉楚 高先贵 高兴普 高志荣 高志厚 高克文 高言成 高明顺 高明德 高京山 高建中 高建斗 高绍先 高厚友 高厚良 高厚祖 高继贤 高敬亭 高德华 高德财 高德奎 高德洪 高德清 高德勤 高德锦 郭炳 郭天民 郭从金 郭世昌 郭有模 郭进祖 郭步宜 郭启珠 郭启焰 郭述申 郭卓辛 郭国言 郭醉北 席汝林 席舒民 唐凯 唐天际 唐元田 唐成海 唐仲明 唐廷治 唐全弟 唐兴盛 唐克新 唐伯庄 唐青山 唐国忠 唐明春 唐荣华 益平 涂学忠 涂学渊 涂通今 涂锡忠 涂锡道 浚乐国 陶勇 陶越 陶玉璋 陶怀德 陶国清 桑吉悦希 十一画 黄刚 黄岩 黄河 黄超 黄群 黄士发 黄万德 黄子根 黄开群 黄天汉 黄中炳 黄仁廷 黄介人 黄火青 黄书荣 黄正平 黄本仁 黄白初 黄立清 黄永胜 黄光霞 黄志党 黄志勇 黄克浪 黄作军 黄应龙 黄宏伸 黄英九 黄英祥 黄述生 黄明甫 黄明铎 黄泽湘 黄学义 黄建中 黄绍余 黄树仁 黄思彦 黄思深 黄昭元 黄彦斌 黄祖华 黄祖清 黄振棠 黄高宏 黄继甫 黄崇礼 黄清友 黄绪南 黄朝兴 黄鹄显 黄登忠 黄锦思 黄耀华 黄耀宗 黄耀南 萧方 萧延 萧克 萧玉华 萧永正 萧永纲 萧永贵 萧永继 萧永智 萧永银 萧邦宁 萧全夫 萧志功 萧志贤 萧良书 萧选进 萧彬杉 萧新甫 萧新槐 萧福祯 萧德明 萧德新 梅光荣 梅宏华 梅盛伟 曹鼎 曹大骏 曹广化 曹天平 曹日昌 曹丕堂 曹西康 曹达兴 曹光南 曹里怀 曹学秀 曹学楷 曹思明 曹家庆 戚先初 戚怀培 龚山云 龚占庸 龚树林 龚炳章 龚堪彦 盛元忠 盛世坤 盛修铎 盛梦吾 常毅 崔建勋 崔继芳 符必玖 符先辉 符向一 康立泽 康克清 康荣生 康烈功 康海生 康家礼 阎廷明 阎廷泰 淳杰 梁天喜 梁仁芥 梁从学 梁玉洲 梁业坤 梁光明 梁庆芳 梁次冰 梁旷生 梁镰生 寇庆延 寇奎甫 尉家成 十二画 彭辉 彭上坤 彭玉兰 彭永清 彭传清 彭合朋 彭志海 彭明启 彭宗义 彭绍辉 彭清良 彭敬轩 彭瑞珍 彭嘉庆 彭德轩 彭×× 葛廷贵 葛明旺 葛忠仁 葛海仙 葛海洲 葛能义 董光永 董兴谱 董志常 董国禄 董俊彦 董洪国 董振堂 董家义 董家安 董富先 董德洪 蒋开印 蒋克诚 蒋国钧 蒋宜贵 蒋群麟 蒋德富 韩义良 韩卫民 韩文吉 韩世福 韩东山 韩先良 韩先楚 韩步奇 韩国祥 韩明柱 韩金城 韩振江 韩家松 韩家富 韩继祖 韩继能 韩绪生 辜宗庆 景伯承 喻杰 喻本立 喻新华 程平 程坦 程明 程勇 程浩 程鹏 程熙 程九章 程子文 程子华 程正鑫 程世才 程世清 程业棠 程永贵 程再当 程寿国 程怀山 程怀友 程怀龙 程怀和 程怀朗 程启文 程启光 程启波 程金荣 程泽峰 程绍山 程绍祥 程荣耀 程昭续 程悦长 程清正 程登志 程新芳 程翰香 程儒珍 傅钟 傅科 傅习抗 傅习松 傅元必 傅长寿 傅文杰 傅志文 傅林标 傅昆言 傅凯南 傅绍甫 傅绍瑞 傅春早 傅家选 傅继忠 傅崇碧 傅德昌 焦玉山 焦福兴 储云 储余 储士明 诸精益 舒少 舒宁 舒从善 舒玉章 舒传云 舒传贤 舒竟舒 鲁加汉 鲁家修 鲁瑞林 鲁嘉焱 曾韬 曾广泰 曾广澜 曾日三 曾中生 曾传六 曾旭清 曾庆良 曾庆息 曾纪奎 曾明谦 曾绍山 曾昭烈 曾宪池 曾振仁 曾继富 曾常仁 曾新泮 温玉成 游正刚 游树臣 谢良 谢正荣 谢邦选 谢扶民 谢甫生 谢忠良 谢治国 谢学福 谢海泉 谢家庆 谢祥军 谢维德 谢富治 十三画 靳斗祥 蓝侨 蒲大义 蒲万兴 蒲友山 蒲光荣 蒲国恩 蒲明海 蒲奉芝 蒲春阳 蒲荣钦 楚大明 楚凤梧 赖毅 赖光勋 赖仲生 赖际发 赖尚林 赖国安 雷震 雷玉书 雷绍康 雷德弟 简国湘 詹彪 詹才芳 詹才焱 詹大列 詹大南 詹少联 詹化雨 詹以才 詹以贤 詹谷堂 詹梦雨 詹道生 詹道奎 詹焰清 鲍英 鲍辉 鲍长禄 鲍先志 鲍启祥 阙启普 窦克难 十四画 慕容楚强 蔡杰 蔡奎 蔡威 蔡简 蔡天坤 蔡长元 蔡仁年 蔡申熙 蔡宏安 蔡泽礼 蔡定金 蔡炳臣 蔡济璜 裴凯 裴寿月 鲜明 鲜春 鲜才文 鲜富文 廖辉 廖开诚 廖仁先 廖业棋 廖赤见 廖忠诚 廖宗佐 廖承志 廖绍财 廖政国 廖炳国 廖海涛 廖家付 廖鼎祥 廖弼臣 廖登清 漆开元 漆先玉 漆先保 漆远立 漆远志 漆远航 漆远渥 漆雨元 漆叔甫 漆昌沦 漆明华 漆承龙 漆德伟 漆德武 谭子银 谭友夫 谭永华 谭守贵 谭知耕 熊挺 熊九思 熊大海 熊少山 熊玉坤 熊立臣 熊发庆 熊邦赞 熊再先 熊先天 熊先春 熊志生 熊作芳 熊应堂 熊国炳 熊国祺 熊明高 熊金波 熊受暄 熊厚发 熊海清 熊家林 熊家鸿 熊绪光 熊敦同 熊登钦 熊登亮 熊德臣 熊德成 熊德安 十五画 樊学文 黎光 黎光 黎萍 黎正祥 黎本益 黎时中 黎武忠 黎映霖 黎锡福 滕发玖 滕海清 颜东山 潘同 潘峰 潘焱 潘广宽 潘子乾 潘友清 潘凤楼 潘幼卿 潘传品 潘自力 潘阳泰 潘寿才 潘寿德 潘明成 潘忠汝 潘河瑜 潘皈佛 潘家万 潘遐龄 十六画 操球 薛占才 薛卓汉 十七画 戴重 戴业强 戴克林 戴克杰 戴克明 戴克敏 戴季伦 戴季英 戴觉敏 戴朝仁 魏正禄 魏传弟 魏传统 魏孟贤 魏朝晖 魏新涛 十八画 翟道文
作者: 丁志可著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
简介:寻找半兽人,无与伦比双截棍,爱在西元前,与杰沉沦七里香。 出道五年,横扫亚洲,音乐世界无限可能。全程纪录新人王的心路历程。完整呈现jay的D调华丽。 不可否认的是,一年前,周杰伦是华语歌坛最赚钱的歌手:出道仅四年,四张专辑、平均销量均在百万以上;保持七位数的出场 费不打折,邀约他“走穴”演出商仍然如同过江之鲫。 他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似乎是突然从天而降。《时代》周刊评价他说:他一个歌手,不吸毒,不惹是生非,不反叛,居然也能如此走红,这让一向放纵的西方人觉得很奇怪。如果你真的走进他,你就会觉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周杰伦的出现,尤其是他对华语演唱方式的颠覆,“红”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作者: 周杰伦演唱
简介: 目眩神迷、惊叹震撼、感动沉醉!睽违3年,周杰伦最新巡回演唱会在2010年6月11、12、13日于小巨蛋盛大开演。演唱会名为《周杰伦超时代演唱会》,意味着周杰伦从2000年出道至今十年的时间,累积十张专辑,不断超越自我、引领乐坛风潮的演出盛会!这也是继2002年《The One》、2004年《无与伦比》及2007年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后,周杰伦个人的第四次大型世界巡回演唱会,演出内容涵盖了周杰伦之前的九张专辑作品,以及第十张专辑《跨时代》,充满科技未来与神秘氛围;演唱会门票一开卖即秒杀售罄,加场再加场,仍无法满足所有向隅的歌迷! 舞台×华丽中古+颓废摇滚+未来世界宇宙飞船 整体舞台视觉设计上是以"未来世界"及"宇宙飞船"为主要概念,舞台以"宇宙飞船"的形貌作主轴呈现,并融入"颓废摇滚"与"中古世纪"的元素在其中,形成强烈的反差,华丽的视觉冲击,重新定义演唱会舞台的空间感与时间感,聆赏整场演出,不仅仅是听音乐,而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呼应演唱会主题"超时代",就是要超越时代,创造新体验! 特效×360度浮空立体呈像+Mapping技术=杰伦的音乐宇宙 前几场周杰伦在台北的演唱会都是在户外举办,首次进驻室内的台北小巨蛋,在舞台与视觉呈现上绝对要颠覆所有观众的感官!不仅舞台设计是小巨蛋前所未有的规模,连视讯呈现也是小巨蛋有史以来最大最满的一次!不仅在科技技术上开发出新的视觉效果,更结合了投影艺术内容制作,将整个小巨蛋幻化成一个充满惊奇的小宇宙;视讯上有别于过去小巨蛋最多使用1000片LED,周杰伦首次进驻小巨蛋开唱将动用到2000片以上的LED,特别的是在动态效果上将有“360度浮空立体呈像”及Mapping技术(全新的影像效果技术处理),“360度浮空立体呈像”简单来说是从四面八方投射到空气中所呈现的立体影像效果!所有歌迷看到的不仅只是单面的立体投影,而是360度都可以看得到的立体影像,杰伦的投影影像出现在舞台上时,彷佛是存在于另外一个空间的形体,令人惊艳! Mapping技术(全新的影像效果技术处理)则是利用此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杰伦仿若行走于不同的时空、如梦似幻,真假难分,搭配不同的歌曲时空交错,整场演唱会除了音乐之外,更极致的将音乐立体化,刷新对演唱会的新体验! 过去“360度浮空立体呈像”的这项技术因为成本的关系仅只使用于小型的商业发表会,运用到演唱会上还是全世界的第一次!而在灯光视讯上将运用到亚洲领先的复杂同步处理技术,让整体演出达到超越世界水平的舞台视觉!在周董的要求下,不仅舞台设计、视觉呈现、动态效果将令人啧啧惊艳,灯光音响、多达九套服装造型、演出内容上…也将超乎大家的想象,周杰伦不计成本要将演唱会做到最好!光是“360度浮空立体呈像”的技术就烧掉4000多万新台币,让这场《周杰伦超时代演唱会》的总成本高达近一亿元!周杰伦的10周年世界巡回演唱会首场在小巨蛋的处女秀,为回馈10年来支持他的广大歌迷,不仅缔造史上最屌的世界级舞台效果,也即将在小巨蛋写下历史性的一页纪录! 演唱者简介: 周杰伦:绰号“周董”或“小天王周杰伦”,是来自台湾的流行曲歌手、作曲人、作词人。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词曲原创人在华人音乐界的地位, 而周杰伦自己也与另外数位知名的华语音乐制作人如王力宏和陶喆等并列成为近五年来影响华语音乐最深的人之一。周杰伦自己作曲和主唱的作品,多数由方文山作词,内容比一般流行曲勇于涉猎前所未见的题材,如《爸我回来了》的家庭暴力、《双截棍》的武术、《爱在西元前》的世界历史、《梯田》的环保、《四面楚歌》的狗仔队等,这为当代华语乐坛带来了一股冲击。周杰伦擅长以不同的音乐元素来做创作灵感与素材,并进一步融合各式声音于音乐中,塑造出鲜明的主题意象。他的专辑中R&B以及New Hip-hop的新曲,加上古典巴洛克式弦乐伴奏及Band的加入,形成一种英国式的复古风格,更特别的是,周杰伦尝试把超高难度,西班牙式风格的弦乐演奏,表现在专辑歌曲中,意境却出忽意料的极度逼近电影配乐,这种音乐是台湾目前所没有的。周杰伦的另一方面尝试,即是唱腔的多元性,他在Rap曲风中,对于歌唱方式的试验。 周杰伦在演唱不同曲风的歌曲,会采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唱抒情歌曲时,会有略带鼻音引吭高歌的声音,而在唱Rap歌曲时,则刻意咬字不清,重点是在以念词的律动去搭配音乐的节奏,这种唱法其实是周氏歌曲与方式歌词能互相彰显的主因。方文山的歌词,除了议题的多元性之外,就是歌词的意象与画面丰富,他激发了旧题材重新诠释的想像空间,营造视觉性与故事性强烈的文字风格。方文山填出可以媲美新诗的阅读性歌词,而其文字风格,又是属于古典中带着新潮的类型,与周杰伦搭配,于是产生了美式曲风与中式歌词的东西新旧异质组合。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作者: 彼得·席尔佛(Pete Silver),威尔·麦克林(Will McLean)著;杨晓芬译
出版社:积木文化,2009(民98)
简介: 25經典建築個案 1.中東泥屋(Mud House,西元前八千年) 2.北美印地安人圓錐帳篷(Tepee,西元前四千年) 3.格陵蘭冰屋(lgloo,西元一千年) 4.古埃及方尖碑(Obelisk,西元前一四五0年) 5.羅馬萬神殿(The Pantheon,西元一二六年) 6.英國鐵橋(The Ironbridge,西元一七八一年) 7.蘇格蘭鈴礁燈塔(The Bell Rock Lighthouse,西元一八一一年) 8.英國倫敦水晶宮(The Crystal Palace,西元一八五一年) 9.英國倫敦克利夫頓吊橋(Clifton Supension Bridge,西元一八六四年) 10.非洲剛果布拉薩市鋁製「熱帶屋」(Tropical House,一九五一年) 11.麻省理工學院貝殼劇場(MIT Kresge Auditorium,西元一九五五年) 12.羅馬帕拉切多德羅體育館(Palazzetto dello Sport,西元一九五九年) 13.休斯頓巨蛋體育館(The Houston Astrodome,一九六五年) 14.1967年加拿大蒙特羅年世博會德國館(The German Pavilion,西元一九六七年) 15.1967年加拿大蒙特羅年世博會美國館(The USA Pavilion,西元一九六七年) 16.自建屋(倫敦,西元一九七0年代) 17.雪梨歌劇院(Sydeney Opera House,西元一九七三年) 18.香港匯豐銀行總部(HSBC Headquarters,西元一九八五年) 19.1992年西班牙賽維亞世博會未來館(The Pavillion of the Future,西元一九九二年) 20.1998年葡萄牙世博會葡萄牙館(The Portugal Pavillion,西元一九九八年) 21.倫敦羅德媒體中心(The Lord’s Media Center,西元一九九九年) 22.倫敦聖瑪麗斧街30號/瑞士再保險塔(30 St Mary Axe,西元二00四年) 23.荷蘭D塔(‘D’ Tower,西元二00三年) 24.倫敦戴維斯高山植物館(Davies Alpine House,西元二00五年) 25.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西元一九九八年) 不懂建築結構,難以一窺建築的堂奧與奇偉。本書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入門途徑,引領讀者跨越建築複雜的科技知識門檻,展開一場經典建築發現之旅,撥開建築結構重重謎霧,讓人大開眼界,驚嘆於建築工程之雄渾,原來遠遠凌駕於炫目的建築造型。 本書內容分為四大部分,第一,從結構力學的角度解釋建築的結構與形狀;第二從氣候與遮蔽物的角度,探討如何因應控制居住環境的聲光、冷熱、空氣的流通性等等,創造舒適宜人的居住空間;第三部分,則是介紹電腦繪圖工具的使用與相關技術,藉助電腦科技之便與彈性,建築師在建築設計上可以發揮更大的創意,令人驚艷的建築作品;最後,則是依據年代的先後,提供25個著名經典建築個案研究,探索建築結構的基礎,以及建築設計師與結構工程師如何發揮靈巧創意,打造出令人驚嘆的建築作品,映射出千百年來人類不凡的建築智慧。
作者: (俄)德米特里·格鲁科夫斯基(Dmitry Glukhoysky)著;孙越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1
简介:《地铁2033:比2012更贴近人类现状的世界末日预言》内容简介:一个掌握着人类命运的青年即将踏上未知的冒险之旅,寻找拥有拯救人类的力量的英雄。这是一场物种之间的战争!这是对整个人类的进步的威胁!这是人类一边发展一边给自己惹上的麻烦!《地铁2033:比2012更贴近人类现状的世界末日预言》是一本灾难小说。 西元2033年,由于核战爆发,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辐射之下,人类几乎死尽。仅存的人类躲藏在莫斯科的地铁站里挣扎求生,布满辐射尘的地表已为各种变种生物所占据,地底的列车站台成了人们最后的聚集地。人类的生存空间在那些日益增多的变种生物的威胁下一天天缩小,人类几乎绝迹。 故事的主角阿尔乔姆是核爆后出生的生存者,他的兴趣是收集战前的风景明信片,梦想地表的模样;某日,一起突如其来的事件迫使阿尔乔姆踏上旅途,前往其他的站台求援,以拯救自己居住的地铁站以及最后人类的命运……
简介:?感謝教育學者好評推薦!! 吳秀瑾(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凌性傑(建國中學老師)莊文瑞(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黎建球(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依姓氏筆劃排序 原來每一部哲學經典的背後,都代表探討某一課題!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是思考「大家要如何一起針對某事做出決定?」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是「我們能夠克服絕望嗎?」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是「對競爭社會感到疲憊時,該怎麼辦?」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是「為什麼必須愛惜身體?」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是「討厭受人操控該怎麼辦?」…… 本書分為十五堂課,相當於大學一學期的教學時間。 從老師與三位對哲學有興趣的素人──女高生A子、對人生感到困惑的30幾歲上班族B夫,與60幾歲的C吾郎──生動的問與答中,過去我們難以理解的重要哲學理論似乎變得親近許多,也會發現其實哲學就存在於生活(生命)之中,無所不在。 這也是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 ◎內容特色 ◆本書以超級簡潔易懂的方式,介紹哲學名著 名著選擇方面,則以大家耳熟能詳且容易閱讀的作品作為優先考量。包括: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 笛卡兒……………《方法談》 洛克………………《人類悟性論》 盧梭………………《社會契約論》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齊克果……………《致死的疾病》 馬克思……………《經濟學哲學手稿》 沙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列維納斯…………《整體與無限》 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 傅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鄂蘭………………《人的條件》 羅爾斯……………《正義論》 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 桑德爾……………《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 ◆世界第一好懂的哲學課 【講解方式猶如實際課堂,採用對話形式撰寫,藉由三位參與課程的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點出一般人對於哲學內容的普遍疑問】 【除了搭配清楚圖表與各種比喻,篇章文末亦貼心附上哲學家的生平簡介、名言佳句】 ex.超譯?哲學家名句「對於存在主義者而言,除了逐漸形成的戀愛,其他都不是戀愛,除了在藝術品中所展現出的天才,其他都不是天才。」(尚-保羅?沙特) 【讀完本書,讀者就能對西元前乃至於近代的著名哲學家、主要哲學論述以及哲學名著具備初步認識,還能自行選擇有興趣的範疇深入閱讀】 ◆名著中,充滿了能夠「促使自我思考的提示」 從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讓人了解哲學家所提出的觀點奧義為何。讀者在重複閱讀時,不妨順勢套入自己對於人生的困惑,以及生活周遭看似無解的政治、社會議題,進行不同於檯面上的解析。 這是能夠引導正在念高中的你,正在讀大學的你,已進入社會的你, 進入所見、所感事物之核心的一本好書。
作者: 宫崎正胜(Miyazaki Masakatsu)著;陈心慧译
出版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中华民国101年)
简介: 餐桌上趣讀日本歷史!透過壽司、蕎麥麵、味噌湯和壽喜燒…重新認識傲視亞洲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屬於古代時尚食品的丸子、大佛與蠶豆之間竟有出人意外的關係?從豆腐料理大變身而成的關東煮、原是伊斯蘭點心的五目油豆腐包、被視為下等魚而遭人嫌棄的鮪魚、白菜與日清戰爭等,本書揭開食材與料理不為人知的一面。《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作者再一次以世界的歷史變動為主軸,說明日本的飲食文化是如何經過重組與演變。書中充滿各種小知識,淺顯易懂。是一本可以輕鬆了解日本歷史與文化的書。◆因為天婦羅而辭世的德川家康在與葡萄牙的文化交流之中,歐洲的油炸文化也被移植到了日本,當中又以天婦羅最具代表性。天婦羅(tempura)一詞被認為起源於tempero(烹調)、têmporas(基督教的四旬期。期間不可以吃肉)或templo(教會)。當中,天婦羅一詞起源於四旬期的說法可信度最高。基督教為了傳承耶穌在荒野中斷食所進行的修行,會在復活節前的四○天停止吃肉。順道一提,在停止吃肉之前還有一個可以盡情吃肉的「謝肉節」。在禁止吃肉的情況下,葡萄牙船員會將鯡魚用油炸過後食用。不過也或許是因為船上不容易取得肉類,所以才會炸魚來吃。因為有這個歷史背景,因此天婦羅不會使用肉類。在關西,「薩摩炸魚餅」也被稱為天婦羅,是將魚磨成魚漿後油炸所製成。由此可以看出,薩摩炸魚餅原本也是天婦羅的一種。順道一提,薩摩和博多是與明朝走私貿易的中心地,而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最早造訪的也就是鹿兒島。薩摩也同時是許多葡萄牙船隻聚集的地方。葡萄牙人因為在日本不容易取得肉類,所以用魚類當作天婦羅的材料。當時的天婦羅並沒有沾用麵粉調製的麵衣,而是將魚類直接放進油鍋裡炸。在與四條流並駕齊驅的烹調流派大草流的料理書當中將用芝麻油或豬油所炸的鯛魚、雁、天鵝稱作「南蠻燒」。受到中國飲食的影響,芝麻油是素食料理中非常重要的食材,但可以用來油炸的食材卻非常有限。味道強烈的大蒜、薤白、蕗蕎、蔥和韭稱「五辛」,被認為是「葷食」,所以禁止使用。但葡萄牙人並沒有受限於這樣的禁忌。為此,使用蔥的料理都會被冠上「南蠻」二字。例如鴨南蠻蕎麥麵,就是因為當中使用了蔥,所以被冠上了「南蠻」之名。在關西有些地方會將加了蔥的料理稱作「tempura」。有一個關於天婦羅的知名傳說,那就是從駿府隱退的德川家康聽到京都一位名為茶屋四郎次郎的貿易商人談論到京都現在非常流行一個名為天婦羅的南蠻料理。聽完之後,德川家康用芝麻油炸真鯛的魚肉後再灑上韭菜食用,沒想到這種天婦羅卻讓他的腸胃出了問題,沒多久就辭世了。然而,德川家康是在吃了天婦羅後三個月才死亡,而當中只能進食一點粥和用葛根粉製成的麵疙瘩,所以說天婦羅與德川家康的死有直接的關係並不適當。由於芝麻油在當時屬於高價的食材,所以天婦羅當時並沒有普及民間。到了江戶時代,隨著市面上出現低價的油菜籽油,天婦羅才躍身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油炸物」料理。◆被投入醬油文化和火鍋料理中的牛肉西元一八六八年,東京芝地區開了一家名為中川的牛肉火鍋店。一開幕隨即獲得街頭巷尾的好評,許多類似的店家也陸續開幕。這種牛肉鍋是在平底鍋內放進蔥、豆腐、蒟蒻絲與牛肉一起用由醬油、砂糖所調製的醬汁熬煮而成,在關東地區掀起一股熱潮。而在關西流行的是用農家淘汰的「犁(sukisaki)」來烤肉,而這種料理也被稱為「壽喜燒(sukiyaki)」。這種牛肉料理關東稱為「牛肉鍋」,而關西稱為「壽喜燒」,但兩者皆為和洋折衷的料理。「壽喜燒」將醬油與「南蠻料理」特有的蔥結合,是一種界於烤肉和火鍋之間的日本新型態料理。假名垣魯文所著的《牛店雜談──安愚樂鍋》描述的是明治初期,牛肉鍋在民間大流行的故事。在當時西洋色彩濃厚的牛肉,其烹調法其實是傳統使用鹿肉、山豬肉、馬肉所製成的紅葉鍋、牡丹鍋、櫻鍋的延伸。新食材藉由傳統的烹調法被賦予了不一樣的新生命。坂本九著名的歌曲「昂首闊步」在美國被當作是「壽喜燒」之歌大受歡迎。從中可以看出,「壽喜燒」現在已經成為代表日本的國際性料理之一。「壽喜燒」是日本在經過「重組」後所發展出的料理之一,在多元的火鍋料理之中,加入了「牛肉」這個新的元素。日本的火鍋種類豐富,包括將嫩豆腐、青菜、鱈魚用清湯熬煮的「chiri鍋」、口味清淡但料和湯可以一起享用的「寄鍋」、醬汁口味重的壽喜燒等。火鍋料理之所以會占據日本料理中心地位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日本料理少用油,多用水;第二、調味料多用醬油、味噌;第三、火鍋料多用海鮮。牛肉鍋和壽喜燒後來統一稱為「壽喜燒」。明治初期的牛肉大約六○○公克就要一六錢,以當時的物價而言,是非常昂貴的食材。胃癌的德川家康再吃了油膩的天婦羅之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作者: 央视纪录片频道 著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2015-6-1
简介: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本书从不同角度解读故宫,分十二章节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发展演变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讲述了紫禁城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本书从不同角度解读故宫,分十二章节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发展演变的历程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讲述了紫禁城内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
作者: 吴德亮著
简介:內容簡介 吳德亮人文茶畫攝影散文集 八○年代透過鏡頭愛上茶, 九○年代末期才開始深入「找茶」寫茶, 從台灣各大茶山到雲南偏遠山區; 從糾糾蟠蟠的產業道路到崎嶇顛簸的茶馬古道; 從粉牆黛瓦的江南茶樓到禮儀繁複的日本茶道庭園; 從高山茶的清香飄逸到普洱茶的陳穩醇厚; 從精緻典雅的小壺泡到雪克機用力搖晃的珍珠奶茶…… 阿亮的創作裡始終飄著茶香。 走過八千里路雲和月, 阿亮用生動的文字,傳達味蕾釋放的感動, 讓您感受茶香曼妙的韻味風采。 也透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影變化, 呈現鏡頭下、畫筆下令人著迷的繽紛茶世界。 目次 序:劍及履及的茶故事〈亮軒〉 卷一、茶來茶去 一個六安三種茶 富士山下茶飄香 春訪金谷茶鄉與櫻花共舞 在龍貓的故鄉尋訪狹山茶 在月亮的淚光中看見茶 茶席在奼紫嫣紅茶園間 台灣紅茶的故鄉日月潭 小葉紅茶在台崛起 在福建土樓看見台灣美人 美人也瘋狂 北台灣最美的茶鄉 從夏威夷大島來的茶 冰島找茶 普洱茶王福元昌號品賞記 透過鏡頭愛上茶 泡茶養生說 三月柚花入茶香 老來學茶圓茶夢 鳳凰老茶 鷹揚土樓茶鄉 前夜浮梁買茶去 尋找陽羨千年貢茶的輝煌 卷二、茶香與詩畫共舞 茶香在詩畫間舞動 走過悠悠歲月的茶票紙 禪語如金 大紅袍漆器茶盤 鋦補重生的陶杯 村長伯的茶陶成績單 蝙蝠車上的野溪岩礦 警局裡的陶壺茶香 鳳山訪壺看見牛吃餅 金銀璀璨台灣新柴燒 古厝茶香 古厝雙橋老茶廠 紀州庵文學茶館 台北最有茶味的歷史建築 明月相照竹里館 極簡中的圓滿自在 黑白變彩色的茶則人生 烈火共舞岩礦極致 卷三、馬背的下午茶 紅色阿比西利亞 馬背的下午茶 貓們的下午茶 沙漠小仲馬的茶花貓 在湯島與少年川端對話 大眼舢舨凳 發現東川紅土地 金玉滿堂油菜花 屋頂上的捕魚手 銀格鋼筆中的如金秋色 騷人多愛茶 內文選摘 在龍貓的故鄉尋訪狹山茶 看過日本TBS電視劇〈夫婦道〉的朋友,對入間市或狹山茶應該不會陌生。沒錯,由武田鉄矢、高畑淳子主演的該劇共十一集,就是描述埼玉縣入間市狹山茶園一對夫婦日常生活的家庭劇,由於劇情寫實歸真,與近年普遍偏離實際生活的日劇不同而深受歡迎;兩岸也有許多朋友透過租片或在土豆與優酷等網站觀看,據說有人看過後「眼睛都哭紅了」。 打開日本茶葉史,早於九世紀初的平安時代,傳教大師最澄就從中國天臺山國清寺將茶種帶回日本,種植於京都;至西元八三○年,慈覺大師圓仁在埼玉縣川越市建造無量壽寺北院、中院與南院,並將茶種從京都比叡山攜來,種植於中院,中院因此成了狹山茶的發源地,至今還留有紀念石碑,讓後人緬懷慈覺大師的偉業。 儘管北院今天已改名為「喜多院」,依然是埼玉縣最大的代表寺院,每日均有香客絡繹不絕,院內許多建築如仙波東照宮、多寶塔、山門、客殿、五百羅漢、慈惠堂等,也都指定為重要文化財。 中院又稱「佛地院」,正式名稱為「天臺宗別格本山」,從屹立山門外的石柱「日蓮上人傳法灌頂之寺」看來,顯然與日蓮正宗也有密切關係了;就在我舉起相機拍照的同時,《南無妙法蓮華經》壽量品第十六彷彿也在耳際不停迴繞。古木參天的幽靜院內,有座明治至大正時期著名詩人與小說家島崎藤村,贈與岳母加藤幹的茶室「不染亭」,目前也已列入文化遺產。 長久以來,國人對日本三大名茶中的靜岡或宇治茶並不陌生,至於狹山茶就所知有限了。因此在旅日好友山本明香的悉心導覽下,我特別走訪埼玉縣「找茶」,第一站當然是前往川越市的中院朝聖了。其實緊鄰東京都、從十七世紀江戶時代就作為「城下町」的川越,車程僅需一個小時,由於二戰末期未曾遭逢戰火,而留下了大量寺院與歷史街道,而有「小江戶」之稱,放眼所及盡是青磚瓦片建築的倉庫群與古老住宅、世代相傳的百年老店等,充滿濃濃的懷舊風情。 東京都與埼玉縣之間的狹山丘陵,不僅在一九八八年做為宮崎駿動畫電影《龍貓》的故事背景而聲名大噪,也因為緊鄰的地理位置,使得狹山茶有東京都產與崎玉縣產之分。 為了進一步深入瞭解,明香特別安排我前往狹山茶最大產區的入間市,到世居當地的茶農三木家作客。與其他茶葉產地比較,入間較為寒冷,使得茶葉較厚,通常還以「狹山火入」的特殊方式進行加工,所成就的甘甜濃郁則成了當地茶葉的最大特徴。 與台灣茶園多位於郊區鄉間或高山之上,且多遠離住宅明顯不同,狹山茶園往往在市區即可瞧見,且幾乎與櫛比鱗次的農舍或住宅緊鄰,一根根防霜害用的銀色三葉片螺旋風扇,彷彿電線桿般密集遍佈其間,與顏色或紅或澄的明豔屋頂構成繽紛的畫面。 正如劇中武田鉄矢飾演的好爸爸高鍋康介,謙卑、熱情又爽朗的三木正充,怕我們迷路在一畦畦的茶園之中,特別相約在入間市博物館門口,由他的兒子三木宏征開著小車帶領我們進入茶園參觀。他說入間市茶農大多一貫化地經營栽種、製茶至販售,因此民眾多能直接向茶農購買茶葉。 話說日本茶包括煎茶、玉露、粗茶、抹茶、玄米茶等多種,全為不發酵的「蒸菁」綠茶,其中且以玉露等級最高。果然在他綠浪推湧的茶園之中,有處就以偌大的黑網遮蔽,三木君告訴我,那正是作為「玉露」的茶樹,在採摘前一個月必須搭棚覆蓋,以降低陽光照射。陰暗處緩緩培育生長的茶葉,不僅能保留較多的葉綠素,且葉肉柔嫩、水分飽滿。為了成就雍容細膩的茶香,還需以手工採菁,從蒸菁、烘葉(或稱葉打)、揉捻、乾燥、精揉至複火,每一步驟均依循世代累積至今的古法工藝製作;其他未遮蔽的茶樹則產製一般煎茶。 迫不及待坐下來,看著三木宏征熟練地以側把急須沖泡玉露茶,青綠的茶湯在白色茶甌中鮮活呈現,杯緣且有流金般的湯暈層層擴散;帶有些許海苔味的飽滿香氣,則以柔滑如絲的黏稠徐徐入喉,瞬間拂去我長途旅行的疲憊。三木夫人還笑盈盈地奉上親手製作的麻糬,圓潤綿密的口感,配上玉露濃郁甘醇的特殊風味,令人回味再三。(原載於2013年7月30日《人間福報》副刊) 冰島找茶 長期深入雲南各大茶山的台商黃傳芳,五月忽然從上海來電,說他拼配的一款冰島普洱茶在上海茶博會榮獲金獎,電話彼端掩不住自得的興奮。冰島?不就是今年雲南最「紅火」的明星茶區嗎?因此特別叮嚀他,返台時務必帶回讓我好好品賞。 座落中國西南邊陲的冰島,當然與北歐五國之一、位處北極圈的島國冰島毫無關係,只是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的一個小小村落罷了,在偌大的中國地圖上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原本稱為「丙島」,源於當地少數民數拉祜族語的直接音譯,意為「長青苔的水塘」。有人猜測應在金融海嘯之後,首度宣告破產的冰島受到全球關注,丙島也在不知不覺中,被茶商轉唸成「冰島」了,信不信由你。 儘管很早就以普遍超過五百歲的大葉種古茶樹林聞名,但在二○○六年以前,冰島茶大多僅涵蓋在「雙江勐庫茶」之中,每公斤毛茶的價格也從未超過人民幣百元,前年突然暴漲至六百,隨後就一直節節攀升,從去年的二千四百元,迅速飆至今年報載的八千五百元人民幣。不僅讓專家跌破眼鏡,也讓許多人質疑其中炒作的成分,更憂心二○○七年普洱茶崩盤的歷史教訓重演。 兩週後黃君攜來他親筆落款的幾餅普洱圓茶,茶票紙上罕見地以燙金壓上「冰島琴韻」四個大字,拆開後以雙手捧住仔細端詳,三五七公克的圓茶表面,但見條索特別粗壯肥厚,且隨處可見金晃晃的芽峰顯毫,儘管還是今春才壓製的新餅,但外觀已明顯帶有黃金般的油亮光澤。 迫不及待以沸水注入蓋杯沖泡,滋味與我原先購得的冰島茶不盡相同,只是山靈之氣更為明顯,香氣也更為清揚,與他多年前餽贈的「臨滄秘境」普洱茶倒是十分接近。 看我一臉狐疑,黃君坦承新作與臨滄秘境無論原料或製作工藝都完全相同,只是當時冰島尚未竄紅,且擔心產地公開後將有眾多茶商蜂湧進入,破壞原有的純樸與寧靜,甚至將價格漫天炒作,因此姑隱其名。今天看來,黃君當時的想法絕非多慮:群山之中的冰島村子不大,當地拉祜族多年來一直與世無爭地快樂過活,沒有利慾薰心的開發商,沒有繁華的集市,茶樹得以自由生長、暢快呼吸。近年爆出天價以後,卻成了茶商競逐的殺戮戰場,毛茶價格一日數變,茶商捧著大筆鈔票徹夜守候的夢魘再現,市面上反而出現大量的贗品,令人憂心。 其實擁有許多大茶樹的冰島村存在著許多寨子,開出天價的冰島寨只是其中之一罷了;因此黃君今年特別轉向周邊的十數個寨子尋求原料,認真拼配後反而更具優勢。他進一步解釋說,大部分茶商多不擅拼配,四處追逐單一山頭單一茶菁的後果,極易讓產地價格狂飆,並造成過度採摘的後遺症,也讓近年新發現的老樹茶區,如臨滄市轄的昔歸與冰島等順勢崛起。 我想起許多年前跟著他深入幾個尚未開發的古茶園採訪,包括普洱縣的困廬山、西雙版納的勐混廣別老寨等,大量報導與媒體曝光引來其他茶商的紛紛跟進,將毛茶價格炒高至無法收拾的地步,害得他只能黯然退出,讓我頗有「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遺憾。 因此黃君常說自己並非「台商」,而只是一個愛茶成癡的先驅者:早在九○年代初期就大膽引進普洱茶,引領台灣品飲普洱茶的風潮。此後又隻身進入雲南,在當地人根本不喝普洱茶的年代,在當時還稱做「思茅地區」且茶廠不過七家的普洱市,翻山越嶺到處找茶,還反客為主地在省城昆明推廣普洱茶。十多年後的今天,普洱市茶廠早已超過五千家,普洱茶品飲與收藏且在兩岸三地蔚為風氣,並擴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應是當年始終自嘲「為人作嫁」的黃君,所始料未及的吧? 勐庫茶山以勐庫河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黃君說東半山茶香氣高昂且毫顯,但茶氣相對較弱;西半山則茶氣十足但香氣弱,居中的冰島村恰好融合兩者特色。從他攜來的冰島琴韻來看,開湯後不僅霸氣十足,水甜而滑口,飽滿的回甘更從喉頭接續瀰漫至整個口腔,顯然所言不虛,且無論鮮活度、香揚度與清甜度都堪稱上乘。 我取出許多年前,在臨滄蜿蜒山路旁拍攝的舊照片,一位拉祜族婦女在土庫房頂為毛茶曬青的酷模樣,特別引人側目;不知在茶價狂飆的今日,是否還能如此淡定?(原載於2013年7月2日《人間福報》副刊) 老來學茶圓茶夢 一群中老年成功企業家,其中有建築業、有物流貨運業、有加油站連鎖、市場管理業、珠寶玉石業、餐飲業;還有坐擁百筆土地的大地主、退休大學教授等,都是叱吒商場數十年的大老闆,幾乎都當過獅子會會長,名片亮出來絕對讓人肅然起敬,談起股市或產業併購個個眉飛色舞。休閒時開著名車、打打小白球、出國度假、相約聚會享受美食等,日子過得絕對逍遙自在。 這樣一群人,卻只為了一圓年輕時的「茶人」夢,聽到法院拍賣數十噸台灣老茶,居然立刻「相招」,集資上億元全數標下,開起了老茶專賣店,讓身邊好友、家人全都跌破眼鏡。因為之前全然沒人懂茶,跟茶也毫無任何淵源,當然更沒有人看好,甚至預估「熱度」絕不會超過半年。 不過這群人不改以往縱橫商界的霸氣,依然自信滿滿勇猛向前。首先,他們不惜放下身段,四處拜師求教:學泡茶、學茶葉烘焙、學茶品辨識、學產地口感差異;還經常三更半夜不睡覺,在豪華的羊毛地毯上用龍眼木炭焙茶,用各種器皿試茶,差點鬧出家庭革命。由於「求知若渴」,他們在書店買了幾本我寫的茶書,透過部落格與我連上了線,多次的接觸讓我對他們有進一步的認識,那種愛茶成痴的專注與投入,讓我終於相信他們絕非「玩票」。 例如為了品出陳茶的真正韻味,全員從此戒酒、戒煙、戒檳榔,光憑這點就讓人嘆為觀止。而為了貯藏這批被他們視為人間至寶的老茶,還不惜全台跑透透,從鶯歌到苗栗到頭屋的老窯廠,四處找尋最合適的陶甕,甚至拜訪陶藝名家為不同茶品一一量身打造。老茶與茶倉的結合,還意外捧紅了許多新銳陶藝家,如吳金維、李仁嵋、蘇文忠、連炳龍、戴志庭、葉樺洋、黃佩儀等,使得那些造型獨具、釉色飽滿的陶甕茶倉,無論柴燒或瓦斯窯作品,個個都成了炙手可熱的藝術品,讓愛不忍釋的買家們紛紛指明要連同茶倉一起購回收藏,即便所費不貲、甚至往往超過茶價也在所不惜。 公司取名為「官韻」,這個原本做為鑑別木柵正欉鐵觀音的用詞,成了他們疼惜台灣老茶的終極目標:只為了「一輩子總要品嚐過的好茶」,而老來學茶打拼。「為首」的總經理江德全說:「不希望人家辛苦貯藏了四、五十年的老茶被無情棄置或賤賣」,就這樣十個人全都「撩落去」。不時還要飛往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參加展售會奮力行銷,彷彿這輩子還沒用完的智慧與精力全都要奉獻給茶。 為了表示他們是「玩真的」,所有人都放下大老闆的身段,每天親自泡茶給人試喝、向登門的顧客打躬作揖。成員之一的「威力搬家」董事長曾賜寬說他最快樂的不是業績又創新高,而是下班後能在店內親自泡茶予賓客試飲。大老闆們還經常在世貿茶業展售會場上大聲叫賣,比誰當天售出的茶葉最多;讓當初抱持懷疑態度的太座們都不敢置信「喝茶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嗎?」。 目前兩岸都有事業的「空中飛人」江德全說,儘管現在每天工作的時數更長,一年來喝下肚的茶品也絕對超過五十年來的總和,但「心情絕對比過去更快樂」,頭髮不再續禿,氣色也更加紅潤有神。 大學教授退休的執行長曾東陽戲稱:有人「臨老入花叢」、有人「老來風流學少年」,他們卻是老了學做愛茶人,十個老頑童望著三座倉庫滿滿的老茶,笑著告訴我「至少還要團結奮鬥二十年」,流露出的自信與驕傲,像極了躊躇滿志的社會新鮮人,更讓我深深感動。 儘管很早前就有人有計畫地收藏老茶,但台灣老茶的爆紅卻是近十年來的事:由於普洱陳茶在兩岸掀起瘋狂囤積搶購的熱潮,品飲普洱陳茶的風氣日漸普及,也間接帶動了台灣陳年老茶的買氣。過去不及去化或刻意留存惜售的烏龍茶、包種茶,甚至新竹東方美人、魚池紅茶等,潛藏陶甕或地下,埋藏塵封數十年以後紛紛鹹魚翻生,一時都成了奇貨可居的珍品,近年受歡迎的程度比起普洱陳茶可說有過而無不及。 其實在烏龍茶普遍清香化、發酵度越做越輕的今天,台灣老茶不僅以陳穩的豐姿熟韻受到資深茶人喜愛,喝陳茶養生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儘管顛覆了台灣茶一向「以鮮為貴」的觀念,卻也逐漸受到消費者的認同,近年甚至逐漸紅到對岸,市場銳不可擋。 有人質疑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台灣老茶到底來自何處?其中固然也有少數以年份較輕茶品,經由不斷反覆烘焙,以粒粒如豆、顏色暗沈黝黑的外觀蒙混,但其實真正的「陳年」老茶也不少,大多來自三個層面:其一即為早年滯銷或賣剩的茶。由於茶葉的香氣與鮮度有一定期限,茶商稱之為「最佳賞味期」,一般來說,完全不發酵的綠茶大約在三、四個月,清香型的烏龍茶如高山茶等約在一年左右,東方美人茶或鐵觀音等重發酵的烏龍茶相對要長一些;超過期限後,茶商或茶農通常會將其封妥貯藏,將未能去化的茶品成袋、成批的留下至今,因此數量也最多。 老茶的第二及第三個來處,就是業者或消費者刻意留下:大多是考量久存後可以預期的風味表現而存茶,俾在多年後創造更多利潤或品出更佳風味,這類茶品多半品質較佳,堪稱有條件、有目的、有方法的存茶。官韻所標得的大批老茶即為業者當年刻意留存,才有如此龐大的數量與水平。 例如江德全有次攜來兩款東方美人陳茶要我品賞,陳期分別為十五年與三十年左右。迫不及待打開柴燒陶甕聞香,十五歲的「美人熟女」仍留有濃香撲鼻的蜒仔氣,三十歲的「資深美人」則已轉為陳茶幽香,但二者均保有明顯白毫,前者甚至還保有完整的五色繽紛。以相同條件沖泡後觀看茶湯,前者呈現亮麗動人的金琥珀色,後者則轉為紅酒般的琥珀。輕啜一口入喉,前者龍眼蜜香依然飽滿甘醇,後者儘管蜒仔氣不再,但湯質渾厚滑順,具熟果香的風韻更為迷人,讓我大感驚奇。 其實以傳統工序製作的東方美人,不僅需有多次重萎凋及不停攪拌,原料也非得採著蜒的一心二葉不可,加上製作過程的吐菁及兜水,乾燥後成茶含水量絕對低於其他茶類,因此久藏後無須焙火才能保有濃濃蜜果香。 正如研究台灣老茶最深入的已故詩人茶藝家好友季野所說:「真正的老茶,顏色雖轉深,但却是黑中帶有玫瑰紅的紅色,而非死黑。開湯後,茶湯艷紅明亮透澈」。可惜近年台灣老茶價格節節飆漲,以人為「作手」仿真的山寨版老茶也不斷湧入市面,往往外觀漆黑油亮,沖泡後湯色混濁、暗如醬油;貯藏方式不對則會產生「霉變」而帶有難以入喉的「臭脯味」,二者優劣立判,也是辨識老茶真偽的最簡易方法。 數量龐大的老茶存放在官韻三座各約三百坪的倉庫,當然不可能在短時間逐一拆封檢視,且由於年代久遠,許多根本無法判斷產地或年份,只能依拆封順序逐一編號販售。而堆積如山的茶品更不可能全屬良品,儘管令人驚喜歡呼的比例居多,卻也不時在開箱後發現受潮嚴重或質變的茶葉,應為早期長時間壓在底部未經翻倉而造成,為了確保官韻的聲譽與品質,江德全說「往往也只能忍痛丟棄」。 股東之一的謝宏田表示,茶品點收時大多為大型布袋外加塑膠袋封存,少數則有大小不一的鐵罐包裝,其中也有清楚標示年代與品名者;還有六○年代留下的禮盒,內容包括「特選鐵觀音」、「特選包種茶」、「特選烏龍茶」等三罐,開口大多已生鏽,待取出外型黝黑膨鬆的茶葉沖泡,悠悠歲月轉化的蔘香或藥香,與入喉後濃郁的口感與韻味,卻足以令人拍案叫絕。 老茶要如何貯藏?季野曾說「存茶要確定容器中沒有多餘的空氣,能隔絕光線,存放地點要陰涼通風,不要有驟冷驟熱的現象」。我的經驗則是存入未上釉的陶罐最佳,長期貯存則底下最好有乾燥的木炭鋪底以確保不受潮,通風的環境也很重要,貯藏方式與普洱藏茶大致相同。至於曾有新聞報導有人存入陶甕後埋入土中,個人則不建議採取。 因此特別提醒愛茶朋友們,手上若有超過「最佳賞味期」或已逾保存期限的茶品,大可不必急於丟棄:只要褪去包裝,將茶葉直接置入未上釉的陶甕內貯藏,經過多年後取出,也可以跟普洱陳茶一樣,成為別具風味的台灣老茶。(原載於2011年5月22日《聯合報》繽紛版) 前夜浮梁買茶去 還記得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最膾炙人口的一首長詩〈琵琶行〉嗎?其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夜浮梁買茶去」詩句不僅傳誦千古,也讓現代人普遍將浮梁茶列為「通向世界的一張歷史名片」。 浮梁位於中國江西省,地名從唐朝至今始終未曾改變,隸屬景德鎮市管轄。至今仍保有唐朝留下的矮化型喬木古茶園,而浮梁茶農儘管多屬於個體戶小型經營,卻保留了最古老的製茶方式,除了曬菁外,大部分的綠茶炒製居然與雲南少數民族普洱曬菁毛茶的工序全然相同,讓我大感驚奇。 為了探討千百年前,茶樹從當時雲南原鄉的南詔古國向中原傳播,以及茶葉製作工藝從布朗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到中原漢族的淵源與演變,我特別在江西省上饒市政府與商務局的熱情邀請與贊助下,踏上了中原最古老的茶鄉浮梁。 浮梁是悠遠的茶文化故鄉,遠從唐代的片茶(也稱團茶或餅茶)就已名滿天下,其後仙芝、嫩蕊、福合、祿合等名茶,歷經宋、元、明、清數代且多列為貢茶,特色為葉色清香持久、滋味甘醇綿長,且外形纖細勻稱、條索緊細,屬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明末戲曲大師湯顯祖曾為文盛讚說「浮梁之茗,冠於天下」。 除了茶,浮梁也是最早的瓷器之鄉,遠從宋代就已「摘葉為茗、伐楮為紙、坯土為器、茶瓷互利」。民間傳說浮梁製瓷更始於漢代,所謂「新平冶陶,始於漢世」,當時考慮燒瓷污染,而在瓷礦下游集中燒瓷,久而久之形成了「昌南」古鎮。儘管昌南在宋朝景德元年改名為景德鎮,但從昌南的英文China小寫為瓷器,大寫則是中國來看,顯然中國做為瓷器大國,最早應溯源自浮梁,著名的燒瓷原料「高嶺土」也來自浮梁,所謂「高嶺土、瑤里釉」。元朝更曾在浮梁設立瓷局,建有專燒禦器的樞府窯。 從省會南昌下機,經景德鎮前往作為陶瓷發祥地而得名的瑤里古鎮,古名「窯里」,也是浮梁最具「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特色的地方。一條逶迤清亮的瑤河貫穿東西,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則臨水而建,包括保存完好的明清商業街、牌樓、宗祠、進士第、大夫第等,從西漢建鎮開始,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深具徽派建築特色的粉牆黛瓦掩映青山綠水,飛簷翹角則在楊柳飄逸的水面蕩漾。 頂著春日霞光四照的高聳雲彩,我漫步青石斑剝的街巷中,儘管衣著服飾早已換成了現代版,卻彷彿置身明清兩代的歷史卷軸,每一個細節都與印象中的古畫重疊吻合。時值春茶採收季節,那方不時可見婦人在河畔洗衣,孩童在一旁喧鬧嬉戲;這端敞開的老舊木門內,但見茶農徒手在黑亮的鐵鍋內炒茶揉茶,遠道而來的茶商忙著挑茶選茶,看不出「重利輕別離」的傾向,倒是扯開嗓門大聲議價的舉動,引來許多老外觀光客的側目。 我特別挑了些剛炒熟的綠茶,以沸水直接沖入隨身攜帶的評鑑杯內,黃綠透亮的茶湯頓時將清香溢滿屋內。慢慢沁入心腑後,飽滿甘醇的滋味在口腔中持久不散,純由慢火手工炒製的獨特風韻,也絕非現代機器成就的茶品可以比擬。做為唯一進入《唐詩三百首》的茶品,浮梁茶歷經千百年的嚴苛考驗,魅力依然絲毫不減。 沿著清澈見底且處處可觀魚的瑤河向前,距離古鎮不遠的繞南陶瓷主題園區,最能反映景德鎮東河流域悠久的陶瓷文化了。保存多處宋、元、明等時期的古窯遺址,以及大量的古礦坑、古水碓等遺跡,尤以古茶園旁的一號至五號古龍窯遺址最為可觀。 瑤河淙淙滋潤的繞南,據說還有「小九寨溝」之稱,透過相機觀景窗望出去,清冽湍急的流水兩岸,少數落單的古茶樹與蓊鬱的樹林輝映著翠綠的倒影,與九寨溝確有幾分神似。樹林盡頭一片春芽嫩綠的茶園中,古龍窯像是覆蓋著鱗鱗千瓣的巨龍橫臥一旁,破碎的陶片與黃土把大小窯洞一路拱了上去,神秘的輪廓在遊客議論紛紛的現實中卻顯得幾分孤傲。(原載於2010年8月號《明道文藝》) 台北最有茶味的歷史建築 老舊的木造窗格輝映著初冬的陽光,將周遭流動的場景細細碎碎剪影在玻璃上。隨著樂師在古箏上舞動雙手,幽雅的旋律緩緩敲扣暖融融的午後,司茶者舉起貼有金箔的「急須」注水,逐一釋放無比的茶香。就在和服盛裝出席的婦人優雅接過白色茶甌的同時,幾位時髦裝扮的年輕女孩快步向前,不斷搖晃反射暖陽的皮褲,以手機捕捉難得的畫面。 很難想像就在台北近郊的山區,日本煎茶道方圓流台灣支部長蔡玉釵,正以麥克風詳細為賓客解說,暫時掩蓋了周邊樹叢發出的啁啾鳥鳴。 愛茶人到台北旅遊,台北市區的紫藤盧茶館、西門鬧區的紅樓;或郊區茶館林立的貓空、九份等地通常都不會錯過。其實台北還有座風味十足的歷史建築,從日據時期的一九二○年代至光復初期,始終都是官商雲集、人文薈萃且幾乎夜夜笙歌的場所。至一九九八年經台北市政府列為古蹟,並於二○○八年完整修復後,又成了台北最有「茶」味的地方,吸引全球各地無數的愛茶朋友前往朝聖。 這就是座落台北市北投區幽靜的山腰,綠意環抱庭園中的「北投文物館」,前身為日據時期北投最高級的「佳山」溫泉旅館,當時不僅曾作為日本軍官俱樂部,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還曾做為神風特攻隊的度假所。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先改為「佳山招待所」,供政府官員度假之用,後來經拍賣成為私人度假別墅,一度還成為拍攝古裝片的場景「古月莊」,之後再改為「台灣民藝文物之家」,保存台灣早期民俗文物。二○○一年起在民間與官方的努力下,經過整整五年漫長的修復工程,終於在眾人企盼下重現幽雅風華,正式對外開放營運,目前為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 北投文物館是台灣碩果僅存、唯一純木造的二層日式傳統建築。遊客通常在新北投捷運站前方,經泉源路循著虯虯蟠蟠的幽雅路蜿蜒而上,穿過兩側櫛比鱗次的溫泉旅店,鱗鱗千瓣的屋瓦在濃蔭深處的山腰就可清楚望見。將車停妥後踏上落葉繽紛點綴的石板小徑,懷舊風情的文物館大門、左側別館「陶然居」與利用地形自然落差所建構的日式庭園,就一一呈現眼前。 副館長洪侃說,文物館室內空間以最傳統的日式「書院造」為主要風格,含在佳山四景、五景、六景的「洋室遠眺丹鳳山、書院之格、結廬人間」之中,包括由禪宗僧房佛龕發展而來,擺設書畫、卷軸與藝品的「床之間」;陳列小品的「違棚」,以及不斷有陽光透過紙窗灑落的凸窗空間「付書院」等。前棟與後棟南側為傳統和室,後棟南側臨浴室旁為洋室。至於原有的佳山三景「凝脂玉露」,七座浴池也特別保留一間,以北投窯燒製的十三溝磁磚堆砌、罕見的突出地面大浴槽,供現代人緬懷當年的盛況。 其實北投文物館共有「佳山八景」,一景即廊道之間設置的日式禪風庭園「枯山水」,所謂「心澄別有天」,包括方形的水葉庭及長形的澄心庭。洪侃兄告訴我,傳統日式庭園造景原本多以大石象徵山、海島或船隻,白色的小細石則象徵海洋或河流。但文物館的枯山水卻加入了大量台灣特有的植物造景,營造出富饒的寶島與海洋澎湃且不失幽雅的意境,令人激賞。而二景「屈坐平看」指的則是日式建築特別強調水平的觀看角度,最能呼應室內設計的窗景。 為了發揮日式建築的茶室功能,館方還特別邀請日本?千家茶道的關宗貴教授,每週舉辦日本抹茶道培訓,在細膩的日式古蹟空間內,體驗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修傳承的「和、敬、清、寂」意境,並領會「本來無一物,無一物中無盡藏」的禪意。(原載於2012年12月號《海峽茶道》)
作者: 田灯燃编著
出版社:华威国际,2009
简介: 全文圖解,詮釋佛教之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從世界的本質探索到眾生的最後歸宿,全面解說佛門奧義。 從世界的構成到人生的意義,從佛塔到寺廟,從佛教的創立到其各個流派的形成,幾乎包含了佛教的歷史、教義、藝術等諸多方面的所有重要知識。 因為佛教思想博大精深、極具思辨性,而且還有大量艱深晦澀的專業術語,所以往往使得許多初學者望而卻步。還有的人,因為當下佛教界的一些不良現象,以致對佛教本身產生了誤解。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的這種文化需要,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圖解佛教》,以使讀者在瞭解、學習佛教知識時少走冤枉路。無論是興趣,還是想要認真研究佛學,都可以在書中啟發收穫。本書左邊是文字,右邊是圖解,即圖文並重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以編排簡單、清晰、條理分明,使讀者一目了然佛教之美,帶你走進豐富多彩的佛學殿堂。 本書共分九章,以專題的形式從九個方面對佛教作一個較全面性的介紹。其中涉及到佛教發展的歷史、佛教的教義理論、僧侶的日常生活、佛教的藝術以及現代佛教國家與地區的文化特點等內容。看完這九章,相信您就會對佛教有大致的瞭解。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一種全新「圖解」形式的編輯手法,可以讓您的閱讀變為一場輕鬆愉快之旅。其特點是: 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佛教術語的限制和障礙。 用圖像、流程表、表格將您的閱讀視角從線性的文字帶進3D的立體空間。 將文字、圖表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合成一個完整而有系統的體系。 【佛教對今天的意義】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當今世界的三大宗教。尤其是在亞洲,佛教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說是東方文明的代表。比如在中國,佛教已經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一部分,西藏地區更是如此。佛教的一支(藏傳佛教)早已融入到藏族人的全部生活中了,從早到晚,從生到死,無不深深地烙上了佛教的印記。日本人口稠密,土地稀缺,但即使是在東京、大阪這樣的大城市裡卻也有著許多佔地極廣的佛教寺廟。據統計,現在一億兩千萬的日本人中,約有九千萬是佛教徒。為什麼佛教這樣一個古老的宗教會在物質極其繁榮、資訊飛速發展的21世紀繼續譜寫新篇,像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般依舊翱翔於人們的心中呢?答案恐怕只能從佛教自身中去尋找。 佛教誕生於西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是悉達多?喬達摩。他原是古印度的一個鄰國--迦毗羅衛國的太子。因在一次出遊時分別見到人類的老、病、死等自然狀態,感到生命的無常和人世間的痛苦,遂而出宮修行,立誓拯救眾生脫離苦海。六年之後,悉達多?喬達摩覺悟了,自稱為「佛」。「佛」是梵語音譯,意譯為「覺者」或者「覺悟的人」,其所建立的宗教也因此被稱為「佛教」,意思是「使人覺悟的宗教」。因為悉達多?喬達摩是釋迦族人,所以人們也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者」。佛教思想博大精深、義理玄奧複雜,且極具思辨性,可謂是一部古代東方世界哲學的「百科全書」。與其他宗教相比,佛教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佛教是無神論。世界各大宗教無一不是宣揚神創論,即認為世界是由一個主神所創造的。但佛教卻從緣起的理論出發,認為世界只是在一連串的條件下自然生成的。當然,佛教中也有神的存在,但這裡的神已不是創造者,而只是一個被創造者。 其次,佛教主張眾生平等。佛教認為,既然世界只是一連串自然運動的產物,那麼眾生自然與生俱來就是平等的。這與其他許多宣揚不平等的宗教哲學相比也是具有進步意義的。最後,佛教提倡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擺脫痛苦,獲得圓滿幸福,即「我命由我不由天」。此外,早期佛教還不主張祭祀、不拜偶像,以民間流行的語言傳教。總之,佛教發展到今日有這樣的影響與上述這些特點是密不可分的。 因為佛教思想博大精深、極具思辨性,而且還有大量艱深晦澀的專業術語,所以往往使得許多初學者望而卻步。還有的人,因為當下佛教界的一些不良現象,以致對佛教本身產生了誤解。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的這種文化需要,我們編輯出版了這本《圖解佛教》,以使讀者在瞭解、學習佛教知識時少走冤枉路。 本書共分九章,以專題的形式從九個方面對佛教作一個較全面性的介紹。其中涉及到佛教發展的歷史、佛教的教義理論、僧侶的日常生活、佛教的藝術以及現代佛教國家與地區的文化特點等內容。看完這九章,相信您就會對佛教有大致的瞭解。本書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了一種全新「圖解」形式的編輯手法,可以讓您的閱讀變為一場輕鬆愉快之旅。其特點是: 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佛教術語的限制和障礙。 用圖像、流程表、表格將您的閱讀視角從線性的文字帶進3D的立體空間。 將文字、圖表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合成一個完整而有系統的體系。 如果您在看完本書之後,對佛教有了一些正確的瞭解,或是產生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抑或是引起您思考,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當然由於佛教本身的複雜,而且又受到編者自身水準能力的限制,難免在編寫本書時出現一些紕漏。我們在此誠懇地希望讀者能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使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改正。 < TOP>
作者: 长谷部恭男著;郭怡青译
出版社:商周出版,2012(民101)
简介: 蒙田問:昨天還熱烈被提倡,到明天就完全改觀的善、與犯罪僅有一線之隔的善,到底是什麼? 盧梭說:遵循慾望衝動而活是奴隸,遵循自己制訂的法律才是自由。 康德說:頭上有燦爛星空,道德律在我心中。 世上是否存在普遍正確、良善的行為準則?究竟「法」是什麼?道德又是什麼? 何以讓千年以來的哲學家為此爭論不休? 西元前三九九年,蘇格拉底因犯了「不信奉國家所承認的諸神,並且讓年輕人腐化」的罪,而被判死刑。 最後,蘇格拉底堅持遵從雅典國法,接受判決。蘇格拉底的死,成了西方法學家不斷討論的主題:人是否有遵守法律的義務?即使是惡法,我們也必須遵守嗎?又是誰賦予法律強制力? 為了探討「法」的起源及概念,本書整理網羅千年來哲學家的論述。從霍布斯、洛克、盧梭到康德,這些形塑近代國家概念的思想家們,如何看待法律的源起與國家的存在?國家究竟為何存在?國家的權威與個人的界線又在哪裡?這些問題的答案,無非是在解答人與道德間不可分離的關係。到底什麼才是正確、良善行為的準則?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一、國家從何而來?二、國家和法律如何影響人的行為及判斷?三、何以民主是好的制度?從不同思想家的論述中,我們將能重新思考現代國家制度,以及由「法」衍生出來的種種哲學思辨。
作者: 曲灵均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简介: 西元二零零九年,暮春。沉寂有时的读书界热潮再起。一部名叫《小 团圆》的书开始行世,行销海内外。而其中,核心的人物,是那位早已不 可能在场的民国女子——张爱玲。一位早已谢世的人物,吸引如此多的耳 目,实在是迄所罕见的。 这一回,张爱玲在小说里讲的还是日本占领下的旧上海,一男一女两 个主角是写爱情小说的作家盛九莉与“汪政府的官”邵之雍。某个晚上, 九莉外出回家,“归途明月当头,她不禁一阵空虚。二十二岁了,写爱情 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邵之雍因她的文采而来,她也崇拜他,“他 走后一烟灰盘的烟蒂,她都拣了起来,收在一只旧信封里”。九莉几日不 见之雍,如隔三秋,正以为“其患遂绝”,他又来了。看到她袖中手腕是 那样瘦,他奇了。她自卫道:“其实我平常不是这么瘦。”他略怔了怔, 道:“是为了我吗?”这层纸终于捅破了,“她红了脸低下头去”,“怎 么也抬不起头来,有千斤重”。于是之雍说:“我们这是对半,无所谓追 求。大概我走了六步,你走了四步。”“他迎上来吻她,她直溜下去跪在 他跟前抱着他的腿,脸贴在他腿上。”
作者: 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编
出版社:线装书局,2007
简介:《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編》所收錄是1980年—2006年12月期间西安碑林博物館新入藏的墓誌381方,時代起自後秦,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迄于宋元。其中後秦1方,北魏4方,西魏2方,北周1方,隋7方,唐346方,宋10方,元3方,共381方。绝大多數屬首次公佈刊行,对于各学科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陝西關中地區曾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是重要的墓誌出土地,南北朝時期地位雖有下降,但仍出土了不少北朝墓誌。《彙編》收錄的有後秦弘始四年的《呂他墓表》,上世紀70年代出土於陝西咸陽窰店,高58公分,寬33公分,這是陝西發現的時代較早、葬地明確的氐族貴族志石,因而彌足珍貴,是一份重要的歷史資料,與清光緒年間出土的後秦《呂憲墓表》(現存日本東京書道博物館)為同年同月同日刻,是極為稀見的後秦碑版。上世紀70年代末,在陝西華陰縣楊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多方北朝時期的墓誌,收入本書的有《楊舒墓誌》、《楊日韋墓誌》等。《魏書?楊日韋傳》稱楊日韋, 字延季,今據墓誌,知“季”當是“餘”字之誤,又載“尚食典禦”,墓誌則作“嘗食典禦”,此外,墓誌對楊日韋的官職記載也比傳詳細,可補《魏書》之疏脫。並對研究弘農楊氏家族世系情況有一定的史料價值。2002年長安縣出土北魏《趙超宗墓誌》與西魏《趙超宗妻王氏墓誌》為一對夫妻墓誌。《魏書》卷五十二《趙逸傳》附載超宗事蹟,志可補傳之闕。兩誌所載有姻親關係的人物達三十餘人,且多為魏晉南北朝時的高門大族。如天水趙氏、河東柳氏、京兆王氏、京兆韋氏、河東裴氏、北魏宗室元氏、隴西李氏等,正史所載者達十餘人,多為這時期的風雲人物。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軍事、職官、地理,特別是世家大族、婚姻關係方面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獨孤渾貞墓誌》是北周時期一方重要墓誌,獨孤渾貞史書不載,但其名見北周《賀蘭祥墓誌》。誌文“元年,遷大將軍,除小司空”,指的當是北周武成元年三月。“吐穀渾寇邊,庚戌,遣大司馬,博陵公賀蘭祥率眾討之”。 1999年陝西西安出土的隋《解方保墓誌》誌文“齊竊山左,躬廁後旗”,時北齊據山東地區,並與西魏、北周發生戰事,誌主參與對北齊用兵,直至討平北齊。又“劍蜀不賓,親承麾下”指北周末年王謙叛亂一事,可知解方保參與了對王謙的征伐。隋《劉紹墓誌》記述劉紹曆官員外侍郎,威烈將軍等職,對北周至隋代職官演變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 2006年10月,新徵集《唐昭王李汭墓》,誌文:李汭“宣宗皇帝第九子,母曰柳氏”。《舊唐書?宣宗十一子傳》云:“昭王汭,第八子”應以墓誌為准。“母曰柳氏”可補宣宗《后妃傳》。現宣宗諸子中就有慶王沂,昭王汭,康王汶三方墓誌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襄城縣主李令暉墓誌》1996年出土于西安市長安縣細柳鄉羊元村,蓋四殺飾蔓草瑞獸紋,誌四側飾蔓枝瑞獸紋,誌主李令暉是高宗皇帝孫女,許王李素節之長女,誌文隱諱其父被武則天所殺之史實。此外還有《淮陽公主墓誌》、《唐安公主墓誌》等公主墓誌。1983年入藏的《工部尚書杜公長女墓誌銘》出土于陝西西安長安縣大兆鄕司馬村南澇池旁,誌主系唐憲宗皇帝的外孫女,岐陽公主的女兒,誌文于岐陽公主的生卒記載的較為詳細,可補史闕,同時也為杜氏一門的世系提供可信的資料。唐朝與外國及少數民族交流頻繁,出土了不少相關墓誌,為研究唐代中外交流和民族關係提供了重要資料。《阿史那婆羅門墓誌》2005年10月從西安東郊徵集,誌文:“阿史那婆羅門右衛大將軍歸義荒王咄苾之子也,咄苾本突厥頡利可汗”。阿史那婆羅門以“弱齡入參戎旅”,稍遷右屯衛朗將、卒後被高宗皇帝詔贈“使持節那州諸軍事,那州刺史”,反應了唐朝對東突厥舊部降將的優撫政策。墓誌文字不多,體量不大,但為研究頡利可汗家族世系及其葬地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唐初,東突厥多次與唐王朝發生戰爭,直至貞觀四年太宗派李靖率軍活捉了頡利可汗及其家人,徹底消除了東突厥的威脅。唐太宗對頡利可汗家族採用懷柔政策,據《新唐書?突厥傳》“仍詔還其家口,館於太僕,稟食之”。《阿史那婆羅門墓誌》出土于西安東郊灞橋區灞河以東細柳原一帶,與史書記載頡利可汗的葬地方位極為一致。另外,阿史那婆羅門,正史闕載,據史書記載頡利可汗有一子叫“疊羅之”,另一子叫“欲穀設,婆羅門是二子之一,還是頡利可汗的第三子,還需進一步探討。近年西安、洛陽還曾先後出土了頡利可汗的嫡孫《阿史那伽那墓誌》和曾孫《阿史那感德墓誌》,可一併綜合研究。除此,本書還收錄了鮮卑族《赫連瑨墓誌》等少數民族墓誌。《俾失十囊墓誌》誌主陰山人,突厥族,《舊唐書?玄宗本紀》“天寶初,回紇強盛,盡佔據突厥故地。”而俾失十囊即是在回紇佔領西突厥故地之前,“開元初”臣服于唐,時間基本一致,史誌互證。《回紇瓊墓誌》,回紇瓊,陰山人,卒於乾元三年三月,正是安史之亂後。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在範陽叛亂,一路佔領長安,玄宗逃往四川,肅宗在靈武即位,遣使請回紇助討安祿山。西元757年郭子儀率朔方回紇、西域等軍攻克長安,收復洛陽,安史之亂結束。誌文“戎羯亂常,堂弟可汗兵雄身壯,收兩都之梗”指的即是安史之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與高句麗有關的《似先義逸墓誌》,誌文:“昔周孝王□□□有酷肖其先者,命為似先氏,其後或居遼東,或居中部”。似先氏,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云:“似先,高麗扶餘種也。唐武德中,有右衛將軍似先英問……又《陳儒傳》荊南監軍朱日文,攻殺節度使段彥謩、僖宗遣中人似先元錫慰撫之”。《新唐書?李訓傳》:“訓遣宦官田全操、劉行深,似先義逸按邊”。 誌稱其先祖武德中,任右驍衛將軍似先英問,與史書相合。其祖處士風榮,父隨州長史進之,史籍無載。據誌文似先義逸共五子,長子元約。三子元錫亦為宦官。似先義逸曾任內外客省使,鴻臚禮賓使等使職亦與其“高麗扶餘種”有關。誌稱,似先義逸曾前往幽州為張仲武授節,“存則滅北虜,破東胡,歿能使其子歸,闔亦公善誘也。”似先義逸以高句麗人而為宦官也是較罕見的。此誌為研究唐王朝與高句麗的關係提供了重要史料。塔銘是中國古代石刻的一類。葉昌熾《語石》云:“釋氏之葬,起塔而系之銘,猶世法之有墓誌也。然不盡埋於土中,或建碑,或樹幢。可知塔銘是佛教石刻的一種,記述建塔目的,瘞埋內容或發願文、僧尼信士生平,或埋於塔內,或鑲嵌在塔身。雖然其形狀和置放位置等比較特殊,但由於文體、內容及埋設目的與墓誌相近,所以金石家仍習慣將其列入墓誌一類。《彙編》收錄的兩方唐代塔銘均出土于西安附近,《甘露寺尼真如塔銘》雖自題為“大唐甘露寺故尼真如之柩”,但據銘文“總章二年為亡父出家。……起塔于名堂樊川之原”分析,當系塔銘無疑。該塔銘涉及到的“曾祖伯雅”、“祖文泰”分別即高昌王麴伯雅和麴文泰。塔銘對二人諡號的記載可補史闕,並對研究麴氏高昌王系及唐西州歷史都頗有幫助。另一件塔銘《法津禪師姚常一塔銘》,銘文詳述了姚常一學佛傳佛的經歷,同時還涉及唐玄宗、肅宗和代宗三朝皇帝的多條詔文,甚為珍貴。銘文“奏免常住兩稅,至今不易,又還官收地廿二頃,恩命立豐碑在寺普潤莊也”的記載,是研究唐代佛教寺院經濟的珍貴資料。道教方面《肅明觀主范元墓誌》1999年入藏,誌文較為詳細的記述了道士范元由入道至進敕為觀主的進籙過程,對探討唐代道士進階程式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誌文還涉及到唐代三處著名道觀及四位道教人物或可補史之闕。《五通觀仙師馮得一墓誌銘》則為我們研究唐代女冠生活及道觀經濟收入提供了文獻資料。《彙編》所收錄唐代墓誌中有武周時期的墓誌26方,為研究武則天時期的歷史及武氏造字提供了一批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如《田僧墓誌》,誌文中有新造字“年、月、日”,但同時也有“國、人、君”這些字未變。誌石刻于載初元年七月八日,距武則天九月九日稱帝,改年號為天授、國號為周尚有兩個月,故誌文中會出現新舊字混用的現象。另誌文提到的折沖府“三川府”一名,《新唐書?地理志》失載,可補之,而“慈仁里”也可補唐長安城鄉里名之闕。墓誌中大量的新材料可補《唐兩京城坊考》。古潞州或稱上黨郡(即今山西晉東南地區),北周宣政元年置,治所在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市北古驛。隋大業改為上黨郡。唐武德元年復為潞州,天寶初復為上黨郡,乾元元年複為潞州。這批墓誌數量較大,年代跨度較長,從唐顯慶年間延續到宋政和年間,主要記述了墓主姓氏、郡望、宗族世系等生平事蹟,對研究唐代山西潞州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民風民俗、歷史地理等各個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史料。這批墓誌絕大部分都明確記載有誌主的卒葬年地,故對專題研究唐代潞州這一地區埋葬地的情況至為珍貴。誌蓋裝飾也很有特色,蓋中部多飾鋪首,或線刻或淺浮雕,蓋題四周多採用八卦、幾何紋。誌蓋篆書多採用雙鉤的方法刻出字形,與長安地區以減地陽刻或直接陰刻的形式不同。有的篆書中夾雜著行書等,如《郭懿墓誌》蓋篆書“唐故郭君墓誌之銘”之“郭”字則刻為行書,以顯突出。這批墓誌蓋的篆書,書寫隨意,減筆較多,有的類似鳥蟲書,總之,這批墓誌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為研究墓誌形制提供了新的實例。碑刻是中國古代書法的重要載體,墓誌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書所收錄最早的是後秦弘始四年的《呂他墓表》,其形制仍為小碑狀,與清光緒年間出土的《呂憲墓表》為同年同月同日刻。《呂他墓表》書法以隸為主,隸楷雜揉,結體寬博,筆勢雄勁。為稀見的後秦書法珍品。北魏墓誌向為人們所重,本書收錄的《趙超宗墓誌》、《張宜墓誌》熙平二年,書法結體飭整,略有欹側,筆法方園兼備,雄健峻厚。具有典型的北魏墓誌風格。北周《獨孤渾貞墓誌》字體清麗自然,已脫離北魏那種奇縱雄強之風,趨於平和。隋《解方保墓誌》大業六年,書法方嚴寬和,工整秀麗,字如珠璣。可與隋《董美人墓誌》、《蘇慈墓誌》媲美,已開初唐楷書之先河。此誌四側刻有十二生肖及 蔓枝紋及連珠紋,裝飾華麗,是隋誌中的精品。唐代豐碑大碣林立,名家輩出,燦若群星,唐墓誌書法亦豐富多彩,絢麗奪目。唐代《禦書手朱元昊墓誌》,2001年在西安市東郊紡織城南高家溝村出土,這是西安地區稀見的唐代禦書手墓誌。誌主朱元昊“幼而聽敏,長而願恪,尤精翰墨……年十九補麗正殿禦書手”。 禦書手始始于隋,唐承隋制,《唐六典》卷九中書省條下載,開元五年玄宗於集賢殿置書直及禦書人共一百人以年齡推斷,朱元昊時年十九任禦書手,應在開元六年。朱元昊亦為善書者。誌文撰者于休烈是太宗、高宗朝的名臣于誌甯的曾孫,于休烈承曾祖衣缽,歷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均為文官,卒年八十一歲,官居工部尚書。書者張芬《舊唐書》有載。開元朝任翰林供奉,應為朱元昊的同僚。此誌隸書規整嚴謹,豐麗秀潤。《韓涓墓誌》為唐代隸書大家韓擇木之子韓秀弼書。據著錄韓秀弼所書碑誌甚多。著名者有《臧希晏碑》、《李元諒碑》等,此誌書法寬博遒勁,工整峻麗,秉承其父之書風。《慶王李沂墓誌》董景仁行書,書法佈局疏朗,結體呈欹側之勢,毫鋒淩厲,清勁遒麗,既有王右軍之遺韻,又有李北海之風神。碑林中《華嚴寺杜順和尚行記》也是董景仁所書,刻工邵建初是晚唐宮廷的刻字高手,《玄秘塔碑》即出自他的刀之下。篆蓋者董咸,書法規整,線條園渾勁挺,為鐵線篆。董咸在宣宗、懿宗朝任翰林待詔,曾為皇室成員墓誌書寫篆蓋、如《朗寧公主墓誌》等。此外其他眾多的唐墓誌,書法也各俱特色,從不同角度展示唐代書法的風貌。
作者: 奚静之著
出版社:艺术家出版社,2006
简介: ◆ 俄羅斯藝術史重要著作?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學術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獎」肯定的美術史論著◆ 俄羅斯美術史學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奚靜之執筆?2006年全新彩色增訂本首次出版◆ 上冊全書十萬多字,兩百多幅彩色圖版,呈現俄羅斯繪畫、雕刻、建築的藝術美感與文化力量俄羅斯藝術,是我們了解俄羅斯人的生存狀態、思想感情和面貌的重要藝術形式。俄羅斯歷史上曾湧現普希金、萊蒙托夫、托爾斯泰、杜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拉赫馬尼諾夫、列賓、蘇里科夫、列維坦、庫茵芝等藝術家,他們在藝術中體現出深紮於俄羅斯人民心中的傳統文化力量,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理想主義情懷。俄羅斯美術,從西元九世紀到今天,經歷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在與世界其他地區交流的情況下,不斷發展起來的,現實主義是俄羅斯美術的重要特點,鮮明的寫實手法令人刮目相看。近年來,俄羅斯美術正發生著令人矚目的變化,對俄羅斯美術進行研究與瞭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書原名《俄羅斯蘇聯美術史》,著者奚靜之教授因此一著作榮獲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授予「學術成果與文化交流貢獻獎」,並獲普希金獎章。1991年蘇聯不復存在,2006年本書改為彩色版,書名更改為《俄羅斯美術史》分為上、下兩冊,首次出版。《俄羅斯美術史》上冊追溯由古俄羅斯聖像畫、十八世紀前期美術至十九世紀巡迴展覽畫派之俄羅斯美術發展及其脈絡,以及代表性藝術家之作品與藝術特性,並附有兩百多幅俄羅斯繪畫、雕刻與建築藝術史上的經典名作圖版,是一本認識、欣賞與研究俄羅斯早期美術的重要著作。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