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72 项 “索马里”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张昕宇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简介:网络视频节目同名图书,点击量突破1.4亿次!张昕宇、梁红的环球极限旅行,只有走得更远、更惊心动魄,才能觉知你在原来的状态中根本无法觉知的意义和震撼!白岩松、高晓松倾情推荐! 《侣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在旅途中不断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梁红说:“走在路上时就会去思考人存在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这些平常聊起来觉得矫情的事在航行中会慢慢找到答案。”而张昕宇认为,只有走得更远、更精心动魄,才能觉知你在原来的状态中根本无法觉知的意义和震撼。 这对普通的情侣携手走天涯的故事有力的证明:如今,中国人已经完全可以走得更远、更有个性,中国人也已经完全有可能将整个世界作为自身生命的背景,从而体验一种更为昂扬的人生状态。 张昕宇与梁红这对极限情侣纵横五洲四海, 数年间,他们先后看过、经历过—— 混乱索马里枪林弹雨下一个民族的本质与希望; 奥伊米亚康,零下52℃极寒梁红陪他露营成功; 切尔诺贝利,死亡辐射离他们最近时只有十几米; 马鲁姆火山,是通往地狱的门更是看见天堂的眼……
作者: 张亦兵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3
简介:《兵行海上:中国海军编队护航实录》讲述2010年11月2日,由中国海军“舟山”号、“徐州”号两艘新型导弹护卫舰和“千岛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第七批护航编队由舟山母港出发,远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历时189天,作者分别用摄像机和文字记录了海军官兵不畏艰辛、直面生死的气概豪情;乐观积极的远洋舰船生活;生动细腻的感情境界、西印度洋的瑰丽景色,以及西亚和北非国家的异域风情文化。此次护航,中国海军编队创下多个首次——首次成功接护被海盗击伤的船员;首次成功解救被海盗劫持的商船及船员;首次用武力直接打击猖狂的海盗;首次派舰船赴利比亚海域为我撤离的难民护航……这些都在文中做了详尽叙述,使未来读者对海军护航的背景情况、任务内容、事件经历等,均能获得一次全面客观的解读。
英文共同题名:Annu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光盘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简介: 《中东非洲发展报告》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中国 中东学会会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第一常务副会长杨光研究员主持下,由 西亚非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及有关单位作者共同完成的年度发展报告,自 1997年首发以来已经出版13期。本期报告分为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形势 、市场走向和资料数据五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0~2011年中东非洲地区热 点问题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分析了中东非洲贸易、投资,以及接受国际社会 援助的变化,介绍了国内中东非洲研究的最新进展,提供了中东非洲国家的 最新经济数据。 《中东非洲发展报告(No.13解析中东非洲国家的向东看现象2010-2011) 》以“中东非洲国家向东看”作为专题报告的主题,从政治、经济和国际关 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于中东非洲国家的战略意义,既有综合性阐述,也 有国别案例研究,既反映了中国学者的认识,也介绍了非洲学者的观点,从 而比较全面地解析了中东非洲向东看这个新世纪以来,在中东非洲国家对华 关系中日益引人注目的新现象。作者们认为,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 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世界格局变化、美国政策损害中东国家利益等原因 ,也包括地区国家探索发展道路和改善发展和安全环境的需要。作者们认为 ,尽管向东看并不意味着地区国家放弃西方转向东方,也不意味着仅仅是向 中国看,但中国的资源和投资市场前景、不断提升的投资、援助和技术转让 能力、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政策主张,以及经济发展取得的经验,的确吸引 了中东非洲国家的目光。向东看的趋势还将继续发展。 《中东非洲发展报告(No.13解析中东非洲国家的向东看现象2010-2011) 》(作者杨光)回顾了2010―2011年中东非洲地区局势的发展。认为就中东而 言,2010年尽管美国采取了从伊拉克撤出部分军队等措施,但美国在中东地 区主要热点问题上的政策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中东地区热点问题和僵局依 旧。2011年中东北非地区由于民生问题、民族宗教矛盾和民主化诉求,爆发 局势动荡,苏丹南方公投结果将使苏丹分裂为两个国家。这些事件将对中东 地区局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也增加了该地区局势前景的不确定性。就撒哈 拉以南非洲而言,无论大国对非洲的重视程度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都趋于加强。政治治理机制趋于完善,但政治稳定仍然受到索马里和科特迪 瓦等新老热点问题的困扰。中东非洲地区经济在2010年开始走出谷底,在国 际油价回升和世界经济复苏等因素推动下,已踏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恢复进 程,但2011年发生的中东北非地区始料不及的局势动荡可能导致经济恢复的 速度慢于预期。 本书介绍了中东非洲地区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和接受国际社会援助的情 况。作者认为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东非洲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 国直接投资所受到的影响小于发达国家,其接受的官方发展援助仍然保持了 上升势头。2010年这两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呈恢复之势。 此外,本书还对2009年国内中东非洲研究的学科发展,以及主要研究成 果及其提出的新观点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且提供了2009年中东非洲大事记 ,以及2010年中东非洲国家的主要经济数据。
作者: 杨光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简介:《中东非洲发展报告(2006-2007):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国际形势黄皮书)(附光盘1张)》的专题部分的题目是“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国与非洲的关系源远流长,郑和下“西洋”曾经把古代中非关系推向高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快速发展,并表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全面发展,南非等非洲大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报告的地区形势部分对2006年中东非洲地区的形势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 2006年,中东局势继续动荡。哈马斯赢得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后,巴以关系陷入僵局,法塔赫与哈马斯之间武装冲突不断;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真主党爆发战争;伊拉克在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和组成新政府后,安全局势并无好转,教派仇杀加剧,国家处在内战边缘;伊朗核问题逐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的决议。 非洲的政局总体走向稳定。多党民主制度在选举的考验下继续推进,热点问题降温,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出现缓和,但也爆发了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的新冲突。大国继续重视非洲。美国试图在非洲加强“反恐”和军事存在;欧盟发表《对非战略文件》,全面阐述对非战略构想;日本为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继续谋求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政府发表《中国对非政策文件》并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把中非友好合作关系推上新高度。 中东非洲国家总体上保持中速经济增长。高油价和其他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调整、贸易额的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和外国援助的大幅度增加,以及非洲战乱的减少,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也有一些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的趋势。
作者: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Boutros Boutros-Ghali)著;张敏谦,钟天祥等译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简介: 片断: 发挥联合国的影响力 我认识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诺罗敦·拉那烈王子已很久了。他年轻时曾在法国波尔多大学当过我的助教。拉那烈言行举止有其父之风,但缺乏亲王政治上的老练。尽管他有缺点,他和他的奉辛比克党对联合国实现在柬埔寨创建多党制的目标至为关键。我私下对明石康说,争取从日本非政府组织中筹集资金来帮助培训和加强各参选党的能力。这也许会被批评为外部干涉,但我觉得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多党竞争机制,这必不可少。 洪森政权不让拉那烈乘自己的飞机去全国各地竞选,联合国部队借给他一架直升机。民主选举对柬埔寨建立一个新的合法自治政府至关重要。但是柬埔寨人民未曾沐浴民主文化的洗礼,未来几年也不会。明石康确实筹到些钱并有重点地分发下去。然而,我相信洪森是柬埔寨政治舞台上的主角,不论是否搞多党制,他总是关键的决策人物。我要尽全力确保选举的真正自由与公正。同时不管选举结果如何,洪森肯定会进一步占据柬埔寨政治舞台的中心,没有其他人能在权威、毅力和政治技巧上同他匹敌。 在王宫中我再三请求柬埔寨四个政党彼此相互容忍,提醒他们不要认为联合国的帮助理所当然。我说联合国甚至会动用武力,尽管我知道安理会不会走到那一步。 1993年4月7日我到达金边,竞选运动如期开始。5月中,选举所需的物资、选票和选票箱运抵金边。来自45个国家和国际议会联盟的900名观察员和5万名柬埔寨官员监督选举。联合国电台每天播音15个小时,还建立了中转站扩大播音范围。日本政府捐赠了数百台收音机分发到柬埔寨全国各地。红色高棉散布恐吓信息,说不投票给红色高棉的话将遭到报复。联合国电台极力予以驳斥,强调投票将会是秘密的。 4月8日我用法语在电视上向柬埔寨人民发表讲话。我说上百万的人登记参加选举,说明柬埔寨人民想要得到自由、公正和民主。“我已要求你们的领导人放弃暴力、威胁和恐吓。你们也不要理睬恐吓。记住,你们的选票是秘密的,没有人会知道你们投哪个党的票。为了你们的子孙、为了柬埔寨未来的和平与繁荣,请依从你们的良心去投票。” 尽管有联合国监督选举,投票前数周不乏暴力与恐吓。柬埔寨四党均有成员遭到伤害甚至被杀。各国官员和记者再三建议推迟选举,都被我拒绝。4月最后几天,红色高棉撤走了驻在金边的工作人员。有人说这表明红色高棉将进攻金边。同事们劝我将联合国人员撤至安全区。我说家属可以撤离,但工作人员不能。我认为红色高棉势单力薄,不足以构成全国性的威胁。其实我很担心联合国人员的安全,但是必须这样做。我觉得除了靠我的政治直党外别无选择,而直觉告诉我:联合国必须承担风险,使选举按计划进行。 4月28日,明石康打电话说局势在恶化,红色高棉的挑衅愈演愈烈。联合国驻柬埔寨过渡时期机构被迫采取了特别安全措施。此前,西哈努克亲王在平壤接见乔森潘,乔请亲王支持红色高棉。后亲王又去了北京,称大夫让其休养不宜奔波。我向亲王捎口信说,计划于5月6日召开的全国最高委员会会议的地址,可以由金边改为北京,届时明石康将飞抵北京出席。我意在迫使亲王返回柬埔寨。 1993年5月21日,红色高棉攻击一联合国下属的中国工程队,其中两名成员被杀,七名负伤。安理会对攻击予以一致谴责,呼吁柬埔寨人民行使他们的选举权。5月22日,如我期待的,西哈努克亲王回到金边,使红色高棉破坏选举、迫使联合国机构撤出的目标未能实现。 后记: 这是一本关于我们怎样丧失了一次建立一个一致认同的冷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结构机会的书。 在近代,每次重大冲突结束都要求世界各国重建一种可提供稳定、合作以及使进步成为可能的关系体系。 过去,战后建立一个新兴国际关系体系所需的时间一般在5年一7年。拿破仑战争后的维也纳会议使欧洲几百年免于重大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和“国联”的创立因存在重大缺陷,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导致了另一场世界性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领导地位的美国人以1945年于旧金山创立的联合国为中心,尝试设计出一个稳定、公正及合作的国际秩序。当时,作为一名年轻人的我怀着敬畏与崇敬的心情关注着这一时刻,自此在感情上即对联合国充满了信任。联合国为实现文明社会形成以来人类所追求的目标提供了一个机会:全人类一起理性协商、寻求保持安全的共同途径、一起行动展现宽恕胸襟、保卫自由、追求正义和未来的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但1945年联合国创立带来的这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时期却随冷战爆发而很快结束。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义不容辞地——我作为秘书长同样如此——全力投入了创建后冷战结构的进程之中,同冷战后所剩惟一超级大国美国一起从事这项工作。但未形成一种新的国际伙伴关系来面对21世纪,联合国尽管取得了某些成功,自身却在这些年受到了严重伤害。后冷战国际体系尚未建立,后冷战时期已经过去,一系列戏剧性的重大事件自始至终都在烘托着联合国与美国的关系。迫使伊拉克军队离开科威特的美国领导的联盟是在安理会授权下组成的,联合国一系列没有前例的决议形成了世界对战争引发问题的处理方法。而在这一时期结束的1995年末,由美国在俄亥俄代顿主导的谈判中,旨在为波斯尼亚建立一个统一、多自治体国家的协议则有意将联合国排除在外。 这期间,一种固定模式重复出现于涉及关键成员国与秘书长的重大问题处理上。他们明知道我无权发动改革,却要求我做改革这样的事。与此相仿的还有,他们不向联合国提供所需要的武装力量与授权,却要求联合国终止冲突。他们一方面期待联合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另一方面却使其深陷财政危机之中。 整个90年代的前5年,许多关键的国际性挑战需要联合国与美国之间进行最密切的互动。当美国没有实质卷入,允许联合国出面做工作时,如在莫桑比克,其行动就取得了成功。当美国觉得对联合国有政治需求时,如在海地,其行动也实现了主要目标。但当美国希望积极介入,同时又在实际上避开困难决定时,如在波斯尼亚、索马里以及卢旺达,联合国就会为美国所误用,所滥用,所指责,其行动就会悲剧性地和可怕地导致失败。 有人说我在联合国期间“亲第三世界”,而其中的意思经常是指“反对西方”。毫无疑问,我来自第三世界,但我也是亲西方派;我几十年来所受教育、公开发表的作品、正式立场应该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但我依然认为,无论何人担任秘书长,无论他来自世界的哪个地区,都必须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目标。在一个拥有许多大国和富国的世界里,给予那些因种族、性别、宗教、年龄、健康、贫穷或其他什么原因而被边缘化了的国家以关注,正是联合国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自然要延伸到遭受忽视或忽略的诸如非洲发生的战乱形势上,这里因冲突而导致混乱的程度常常超过广受国际社会与媒体关注的巴尔干与中东地区。联合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对付的重大问题就是与第三世界相关的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联合国一定要继续成为弱势或被视为弱势民族的主要代言人,以保护他们免受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帮助他们在全球经济大潮中找到成功的途径。 单一的超级大国霸权是一种过渡现象,但全球化则是迄今无法预料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洪流。全球化包括许多不同的侧面:资本流动,商业,技术,信息,环境变化,毒品走私,犯罪,恐怖主义。每一方面的全球化都有其规律和步调,并出现各自的问题。在许多情况下,注意这些问题的真正惟一的全球机构就是联合国。 联合国缔造者的理想,不仅是根据1945年在旧金山设想的那样使该组织发挥作用,而且还希望该组织能够自我转变,以有效适应一个必定并将会以无法预料的方式发生变化的世界。我坚信这样的转变仍然是可能的,是会取得成功的——如果美国允许它这样做的话。
作者: (美) 亚力克莎·克莱 ,凯拉·玛雅·菲利普斯著,王雪婷 译
简介:谁是这个世界上伟大的创新者?乔布斯?爱迪生?亨利·福特?不,这本书要讲的不是他们,而是一群你从未听过的人。这群人同样富有创新精神和企业家魄力,只不过他们不在硅谷,而是散落在圣保罗的街市上,拉各斯的垃圾堆里,巴黎地下35米处的下水管道中。他们是电脑黑客、索马里海盗、前黑帮头目、造假高手、贫民窟穷人……他们是活跃于正规市场之外的圈外人,用传统商业人士无法想象的方法应对挑战;他们是海盗式的人物,既忠诚又狡猾,拥有令人惊叹的团队意识;相比现状,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更让他们雀跃不已;他们挑战常规,当别人说“我们一直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反问“为什么”。这本书实地调查了这些另类创客的真人真事。它要问的是:他们是谁?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怎样推进创新?面临着哪些挑战?还有最重要的,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想象一个另类革命已经爆发的未来世界。在那里,常规会不断遭到质疑,怪胎能够被接受;学生不再勉强自己适应一刀切的教育环境;罪犯的特长不需要被锁起来,而是得到改造并用于造福社会。这本书让我看到,这不是乌托邦,而是一个正在缓慢揭幕的新世界。
Collapse: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作者: (美)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著;江滢,叶臻译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简介: 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本书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过去社会”中,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失败故事。其中,有对“复活节岛”和“马雅文明”这样经典案例的创新分析,也有对维京人殖民浪潮中两种截然不同命运的精彩叙述(在冰岛的维京社会克服恶劣环境,成为当今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则因为一系列错误的决策,在当地土著人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溃不成军)。同样,这一部分也讲述了过去社会的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的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就让人印象深刻。 在第三部分“现代社会”中,本书分析了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并跳脱了宗族仇恨和宗教歧视的框框,将其放入一个小型社会发生全面崩溃的视角下,加以全新解读。对于生活在同一个岛屿上的两个民族:多米尼加和海地,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的揭示,相信会给绝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思考,提供启示。而对于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当今世界的巨人,本书各辟一章的幅度专门论述,其中所含的许多信息和观点,将会刷新我们的原有认识。 在第四部分“实践教训”中,本书用大量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跨国大企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经验,对国内的政府和商业决策人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 八路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男孩子看,并让他们变成男子汉的故事书! 《少年特战队》是讲述五个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少年参加特种兵的故 事。经过魔鬼训练营的培训后,深入金三角缉毒、核沾染区反恐、亚丁湾 抓索马里海盗、护卫世界杯赛场、神农架拯救野人“乌拉拉”、微博解救 乞讨儿童。大将风范的张小福、格斗高手火驴、百科辞典硬盘、狙击手大 龙、铁榔头柱子,当然还有魔鬼营长教头彪哥,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勇猛 闯关,是不折不扣的小小男子汉! 《少年特战队》是针对青少年创作的系列军事小说,而目是目前少儿 文学中第一部真正属于青少年的军事文学作品。 《英雄出少年》由八路编著,是“少年特战队”系列之一。 《英雄出少年》讲述了: 面对不可一世的老兵,五位特战少年巧施妙计,让他们 吃尽了苦头;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们小试牛刀,用超人的智 慧解救了人质;为了打击毒贩,他们深入热带雨林,经历一次 次惊险刺激的冒险,最终将毒贩一网打尽。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一场难以预测的自然 灾害突然袭来。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普通的山老鼠基因突 变,变成了凶猛的巨鼠。特战少年临危受命,深入荒山消灭 巨鼠,一场生死较量从此展开。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壮族小 姑娘加入了消灭巨鼠的队伍,他们一起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冒 险行动,在命悬一线的危险时刻特战少年能“鼠口脱险”吗?
作者: 马帝欧·佩里柯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7年06月
简介:
本书是以“窗”为题的随笔集,每篇随笔搭配有编者精美插画。编者马帝欧·佩里柯利是居住在纽约的插画家、作家、建筑师,2004年至2008年间,他先后邀请世界各地包括奥尔罕·帕慕克、西川、村上龙、纳丁·戈迪默等在内的50位作家用文字描述他们写作的窗景,并据此创作50副素描,自2010年起先后在《纽约时报》、《巴黎每日评论》刊载,本书即是“世界窗景”系列合集。本书由世界知名作家创作,笔力稳健,可读性强。50扇窗景就像散布于世界各地的50座观景台,提供了不同的视野与观看角度,提供了丰富的观点与思考方式。50副插图素描线条干净、流畅、精细,很好的把握了线条的疏密节奏,画出了窗景的量感、质感与立体感。
【目录】
序 世界窗景 马帝欧•佩里柯利 002
WINDOWS ON THE WORLD by MatteoPericoli
奥尔罕•帕慕克丨伊斯坦布尔丨土耳其 004
ORHAN PAMUK and Istanbul, Turkey
埃特加•凯雷特丨特拉维夫丨以色列 008
ETGAR KERET and Tel Aviv, Israel
珠玛娜•哈达德丨朱尼耶丨黎巴嫩 012
JOUMANA HADDAD and Jounieh, Lebanon
亚拉•阿斯万尼丨开罗丨埃及 016
ALAA AL ASWANY and Cairo, Egypt
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丨拉各斯丨尼日利亚 020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and Lagos,Nigeria
罗蒂米•巴巴顿德丨伊巴丹丨尼日利亚 024
ROTIMI BABATUNDE and Ibadan, Nigeria
宾亚瓦哥•瓦纳那丨内罗毕丨肯尼亚 028
BINYAVANGA WAINAINA and Nairobi, Kenya
努鲁丁•法拉赫丨摩加迪沙丨索马里 032
NURUDDIN FARAH and Mogadishu, Somalia
罗莉•库布兹尔丨马哈拉佩丨博茨瓦纳 036
LAURI KUBUITSILE and Mahalapye, Botswana
纳丁•戈迪默丨约翰内斯堡丨南非 040
NADINE GORDIMER and Johannesburg, SouthAfrica
丽迪娅•迪莫科沃斯卡丨斯科普里丨马其顿共和国 044
LIDIJA DIMKOVSKA and Skopje, Macedonia
鲁列塔•柳沙那库丨克鲁亚丨阿尔巴尼亚 048
LULJETA LLESHANAKU and Kruja, Albania
泰耶•泽拉西丨罗马丨意大利 052
TAIYE SELASI and Rome, Italy
蒂姆•帕克斯丨米兰丨意大利 056
TIM PARKS and Milan, Italy
丹尼尔•凯曼丨柏林丨德国 060
DANIEL KEHLMANN and Berlin, Germany
克里斯蒂娜•安戈丨巴黎丨法国 064
CHRISTINE ANGOT and Paris,France
乔恩•麦格雷戈丨诺丁汉丨英国 068
JON McGREGOR and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
安德烈娅•利维丨伦敦丨英国 072
ANDREA LEVY and London, United Kingdom
迈克•麦考马克丨高威丨爱尔兰 076
MIKE McCORMACK and Galway, Ireland
莉拉•阿鲍蕾拉丨阿伯丁丨英国 080
LEILA ABOULELA and Aberdeen, United Kingdom
安德里•斯奈•德纳森丨雷克雅未克丨冰岛 084
ANDRI SNÆR MAGNASON and Reykjavik, Iceland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丨格兰明哲布罗丨瑞典 088
KARL OVE KNAUSGAARD and Glemmingebro,Sweden
娜斯塔雅•丹妮索瓦丨圣彼得堡丨俄罗斯 092
NASTYA DENISOVA and St. Petersburg, Russia
门都右丨乌兰巴托丨蒙古 096
G. MEND-OOYO and Ulaanbaatar, Mongolia
哈里斯•卡里克丨伊斯兰堡丨巴基斯坦 100
HARRIS KHALIQUE and Islamabad, Pakistan
拉纳•达斯古普塔丨新德里丨印度 104
RANA DASGUPTA and New Delhi, India
西川丨北京丨中国108
XI CHUAN and Beijing, China
艾玛•拉金丨曼谷丨泰国 112
EMMA LARKIN and Bangkok, Thailand
村上龙丨东京丨日本116
RYU MURAKAMI and Tokyo, Japan
安卓亚•西拉塔丨雅加达丨印尼 120
ANDREA HIRATA and Jakarta, Indonesia
理查德•弗拉纳根丨布鲁尼岛丨澳大利亚 124
RICHARD FLANAGAN and Bruny Island,Australia
凯利德温•达薇丨悉尼丨澳大利亚 128
CERIDWEN DOVEY and Sydney, Australia
雷贝嘉•沃克丨茂宜岛丨夏威夷丨美国 132
REBECCA WALKER and Maui, Hawaii, UnitedStates of America
玛丽娜•安迪考特丨埃德蒙顿丨阿尔伯塔省丨加拿大 136
MARINA ENDICOTT and Edmonton, Alberta,Canada
希拉•海蒂丨多伦多丨安大略省丨加拿大 140
SHEILA HETI and Toronto, Ontario, Canada
埃尔莫•伦纳德丨布卢姆菲尔德镇丨密歇根丨美国 144
ELMORE LEONARD and Bloomfield Village,Michigan,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丨西堤斯伯里丨马萨诸塞州丨美国 148
GERALDINE BROOKS and West Tisbury,Massachusetts,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贝瑞•约克鲁丨皇后区丨纽约丨美国 152
BARRY YOURGRAU and Queens, New York, UnitedStates of America
特居•科尔丨布鲁克林丨纽约丨美国 156
TEJU COLE and Brooklyn, New York, UnitedStates of America
莱丝莉•特诺里奥丨纽约市丨纽约丨美国 160
LYSLEY TENORIO and New York City, NewYork,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约翰•耶利米•沙利文丨威明顿丨北卡罗来纳州丨美国 164
JOHN JEREMIAH SULLIVAN and Wilmington,North Carolin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伊迪韦吉•丹蒂凯特丨迈阿密丨佛罗里达州丨美国 168
EDWIDGE DANTICAT and Miami, Florida,UnitedStates of America
T.C.波义耳丨蒙特西托丨加州丨美国 172
T. C. BOYLE and Montecito, Californ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米歇尔•亨涅曼丨阿尔塔迪纳丨加州丨美国 176
MICHELLE HUNEVEN and Altadena,Californ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弗朗西斯科•高德曼丨墨西哥市丨墨西哥 180
FRANCISCO GOLDMAN and Mexico City, Mexico
罗德里格•雷•罗萨丨危地马拉市丨危地马拉 184
RODRIGO REY ROSA and Guatemala City,Guatemala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丨圣地亚哥丨智利 188
ALEJANDRO ZAMBRA and Santiago, Chile
塔蒂阿娜•萨琳•列维丨里约热内卢丨巴西 192
TATIANA SALEM LEVY and Rio de Janeiro,Brazil
丹尼尔•加雷拉丨阿雷格里港丨巴西 196
DANIEL GALERA and Porto Alegre, Brazil
玛利亚•儿玉丨布宜诺斯艾利斯丨阿根廷 200
MARIA KODAMA and Buenos Aires, Argentina
谢辞 204
ACKNOWLEDGMENTS
【免费在线读】
1. 奥尔罕•帕慕克
我写作时大半时间都在构思下一个句子。我的脑袋忙着形成字句之际,我的视线会不经意地从纸页和墨水笔尖移开。过去十五年来,从我伊斯坦布尔工作室的窗户望出去,看到的就是这幅景致。左边是亚洲,中间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开口向着马尔马拉海,以及五十八年来我每年夏天都会造访的岛屿。右边通往金角湾和伊斯坦布尔居民口中的旧城,奥斯曼帝国在此定都四百年,城区里有托普卡匹皇宫、圣索菲亚大教堂、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有时候我会自豪地说,我的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红》(My Name isRed),故事场景就设定在我放眼望去,触目可及的地方。好奇的宾客和来访的记者老爱问:“有这么美妙的风景,你不会分心吗?”我的回答是不会。其实我知道,我的某部分总忙于徜徉在那风景里,随着海鸥翱翔、树梢摇摆和光影游移,跟着船只出海,以确认这世界总在那里,始终迷人有趣,永远挑战着你去书写它:一种让写作者继续写下去,读者继续读下去的笃定感。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土耳其作家,著有多部小说与纪实文学
他的著作被译成六十余种语言
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012年他在家乡伊斯坦布尔打造了纯真博物馆
2. 西川
这是我书房里的三面窗之一,书房位于十五楼的一间小套房。我不知道这栋楼总共几层——大概有二十五层或更多吧——我没去过十七楼以上。
白天,如果我不必待在学校,就待在书房。书房里堆满了书,还有从跳蚤市场搜集来的古玩。不太会有人来找我。我以前有个邻居,偶尔会来找我聊聊天,他是一家专门架设中央暖气的小公司经理,我发现他年轻时也是爱诗的人,但我很确定他没听过我,所以我跟他说我是语文老师,而这也是事实。
这窗面东。我坐在书桌前面向一堵书墙写东西,此时这窗在我左边。我在九十年代末买下这间离我家大约步行十五分钟的公寓,当时窗前那栋大楼已经在那里了,那桥也是,不过桥后面那栋楼还不存在,所以可以看见一大片市景。九十年代至2010年,整个北京是一座巨型工地,城市景观经常在改变。我一旦习惯窗外那些大楼之后,就很少再往窗外看。没有一棵树可以长到十五层楼那么高,没有鸟会栖在我的窗口,我往外看,只看到车子奔驰在桥上。没别的。
北京,中国
本名刘军,中国诗人、评论家、译者
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出版过多本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翻译作品
包括《个人好恶》(Personal Preferences)、《够一梦》(A Dream’s Worth)等
英文版诗集《蚊子志》(Notes on the Mosquito)由卢卡斯•克莱恩翻译
作者: 郭靖安,吴军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简介:本书两位作者是一对资深的伉俪外交官,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长期主管美国、加拿大事务,是新中国首批进驻北美的中国外交官,饱尝了在北美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的艰辛和荣耀。冷战结束前后又出使动荡的非洲,在利比里亚遭遇台湾当局“金钱外交”的干扰,在索马里遭受战争的生死考验,在加纳亲历了多党选举和由乱到治的过程。 作者在书中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所亲历的重大事件,并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非洲国家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风土人情。
作者: 指尖上的探索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2016年01月
简介:
狮子是**的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狮子漂亮的外形、王者般的力量和梦幻般的速度完美结合,让它赢得了“万兽之王”的美誉。本书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原本没有狮子、狮子的身体特征、狮子的生活习性、狮子的一生、狮子的种类、狮子的亲属六部分内容。阅读本书,读者可领略到狮子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
【1元秒杀专区】
【目录】
**章 中国原本没有狮子
1. 狮子属于什么动物 /2
2. 狮子的故乡在哪里 /3
3. 狮子的祖先是谁 /4
4. 你知道狮子的历史分布范围吗 /5
5. 狮子当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6
6. 为什么称狮子为“草原之王” /7
7. 为什么中国原本没有狮子 /8
8. 狮子会攻击人类吗 /9
9. 你知道狮子的生存状况吗 /10
10. 狮子面临的威胁有哪些 /11
第二章 狮子的身体特征
11. 雌狮和雄狮的长相有什么不同吗 /14
12. 成年狮子通常有多重 /15
13. 雄狮的鬃毛有什么作用 /16
14. 狮子的体毛有什么特殊作用 /17
15. 狮子怕热吗 /18
16. 狮子的吼声能传多远 /19
17. 狮子的奔跑速度有多快 /21
18. 狮子如何吃下猎物 /22
19. 狮子的饭量大吗 /23
20. 狮子的舌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24
21. 狮子的舌头上有倒刺吗 /25
22. 狮子有多少颗牙齿 /26
23. 狮子的牙齿有什么功用呢 /27
24. 狮子会磨牙吗 /28
25. 狮子的胡须有什么作用 /29
26. 狮子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0
27. 狮子的脚掌和爪子有什么特殊构造 /31
第三章 狮子的生活习性
28. 狮子为什么特别喜欢生活在草原上 /34
29. 狮子的群居生活是怎样的 /35
30. 一个狮群中通常会有多少狮子 /36
31. 狮群中有哪些角色和分工呢 /37
32. 狮子是怎样标记领地的 /38
33. 狮子会“惩罚”闯进自己领地的动物吗 /39
34. 你知道狮群的捕食对象吗 /40
35. 狮子吃草吗 /41
36. 狮子会吃腐肉吗 /42
37. 狮子可以长时间不进食吗 /44
38. 狮群采用怎样的方式捕猎 /45
39. 狮子通常在什么时间捕猎 /46
40. 狮群中主要由谁负责捕食呢 /48
41. 雄狮凭借什么捕猎呢 /49
42. 什么样的天气更有利于狮子捕猎呢 /50
43. 狮群进食时有“餐桌礼仪”吗 /51
44. 狮子如何进食 /52
45. 狮子会爬树吗 /53
46. 狮子擅长游泳吗 /54
47. 狮子能直立吗 /55
48. 狮子为什么要吼叫 /56
49. 狮子会“打架”吗 /57
第四章 狮子的一生
50. 狮子是怎么繁殖下一代的呢 /60
51. 雌狮怎样生育幼狮 /61
52. 幼狮是由多只雌狮共同喂养的吗 /62
53. 幼狮是如何进食的 /63
54. 幼狮和成年狮有什么区别 /64
55. 幼狮的成活率高吗 /65
56. 幼狮什么时候才能够独立捕食 /66
57. 为什么有的幼狮被成年狮子杀死了 /67
58. 为什么雄狮成年之后要离家出走 /68
59. 狮子什么时候可以寻找配偶 /69
60. 狮子的寿命有多长 /70
61. 狮子有天敌吗 /71
第五章 狮子的种类
62. 世界上有多少种狮子 /74
63. 哪些狮子已经灭绝了呢 /76
64. 刚果狮可以在水中捕猎吗 /78
65. 安哥拉狮生活在安哥拉吗 /79
66. 斑点狮真的有斑点吗 /80
67. 欧洲狮就是希腊狮吗 /81
68. 哪些狮子生活在肯尼亚 /82
69. 你听说过喀麦隆狮吗 /83
70. 南非狮主要生活在哪里呢 /84
71. 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体形**的狮子是谁 /85
72. 马赛狮就是东非狮吗 /86
73. 哪种狮子曾经生活在地球的*南端 /87
74. 生活在维多利亚湖北岸的是什么狮子 /88
75. 亚洲狮是印度的“圣物”吗 /89
76. 罗斯福狮和罗斯福有关系吗 /90
77. 目前西非狮还有多少只 /91
78. 索马里有狮子吗 /92
79. 穴狮还活着吗 /93
80. 卡拉哈里狮生活在沙漠吗 /94
81. 真的有白狮子吗 /95
第六章 狮子的亲属
82. 狮子的亲戚都有谁 /98
83. 美洲虎和狮子中谁的咬合力更强 /100
84. 老虎和狮子谁更擅长捕猎 /102
85. 豹和狮子是一家吗 /104
86. 猎豹和谁的亲属关系更近 /106
87. **和狮子的亲属关系是否更近 /108
88. 你知道狮虎兽是怎么一回事吗 /109
奇互动问答 /111
作者: 纷舞妖姬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
简介:北约、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几百艘舰艇在亚丁湾一带护航,面对这些装备了世界最先进武器的战舰,为什么只有AK步枪和火箭筒的索马里海盗反而活动愈发猖狂? 网上流传的亚丁湾海域的“星门事件”,究竟是一些无聊者的谎言,还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虫洞”存在,终于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黑洞”理论?如果这只是一个单纯的谣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教授,为什么又会站出来僻谣? 那些曾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著名海盗团,在历史中鲜少介绍到他们最终结局,那么到了今时今日,他们是否依然存在? 埃勒,索马里北部地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又是在什么神奇力量的驱动下,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在战乱饥荒困扰的索马里,成为一个美丽的人间天堂? 国际记者保护协会,为什么把索马里列入了战地记者的采访黑名单? 在2011年,索马里海盗顶风作案得到赎金高达11亿美元,为什么到了2012年,索马里海盗的抢劫次数却骤减,十月时间被扣船仅5艘,索得的赎金更少得可怜,不少海盗甚至传出“破产”的消息? …… 请阅读纷舞妖姬又一军事力作《第五部队之索马里海盗》,带您进入索马里,深度了解索马里海盗的内幕,揭开一道又一道鲜为人知的谜题。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 伊莉莎白·布塔 ;孙黎明
简介:●萨达姆拥有多支镀金的AK-47,索马里海盗喜欢的武器是AK-47,一些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中有AK-47的身影,本·拉登的多段视频都以AK-47为背景……这支造价低廉且工艺简单的步枪,已成为全世界被仿制非常多的武器,同时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影视名枪”。●苏联轻武器设计师М.Т.卡拉什尼科夫于1947年发明了传奇式的7.62毫米自动步枪。1949年AK-47就已遍布苏联所有军事基地。20世纪末,AK-47作为世界上普及程度非常高的一款武器,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设计师也被誉为“世界枪王”。●今天,平均每60位成年人就拥有一支AK-47。在问外国人对俄罗斯的印象时,首先能想到的就是AK-47。这款枪是如何研制的?又是如何成为俄罗斯的象征?本书将解答您所有的问题。●AK-47的著作权问题一度引起极大轰动,设计者到底是M.T.卡拉什尼科夫,还是另有其人?“冒名顶替之说”和“什马谢伊尔自动步枪之说”为何广为流传?●全书饱含俄罗斯文学令人动容的深厚情感力量。“枪王”曾说:“我从不为屠杀制造武器,我制造武器是为了保卫我的祖国。”“如果谁能造出更好的自动步枪,我会上前握住他的手。”
作者: 张世平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简介: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 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 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 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 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 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一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及国际军事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利益超越有 形的领土边界向浩瀚的海上延伸,国家海上安全的保障骤然显得如此紧迫的 情况下,本书对唤醒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构建海洋大国梦想,无疑能起到 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作者: 张昕宇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9-1
简介: 《侣行》第一季,270一行探访恐怖之都索马里,去到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揭开鬼城切尔诺贝利的神秘面纱……心无止尽的他们在马鲁姆火山口上遭遇强台风和酸雨袭击后,顽强地活了下来。 《侣行》第二季,270要与梁红在南极结婚。为时235天的风暴之途开始了:寻觅海女、驶入宗谷海峡、遭遇鬼船、踏上苏美废弃军事基地、对话日本海上保安厅、探寻圣安东尼奥圣井下的神秘尸骨…… 伴着随时足以掀翻帆船的巨浪,他们的内心与天空一并,阴晴、宽阔、自由。 他们以灵魂,相伴于逆风天蓝,以誓言对生命致以崇高敬意。
作者: 章培智编
简介: 斯瓦希里语(简称斯语)属班图语系东班图语族,为非洲一主要通用语言。目前操斯语者约有五千万人,分布在东非各国和地区,包括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布隆迪、刚果、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索马里等国。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已定斯语为国语。其他如乌干达等国居民大都使用这一语言。 据东非权威性的《语言研究学报》报导,不少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趋势推测,认为斯语极有可能成为整个非洲地区的通用语言。 近年我国人民和东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从事斯语研究及翻译工作的人逐渐增多。在援外工作中,我国派往坦桑尼亚工作、学习或考察的人先后已有数十万人次之多。无论在国内学习或出国工作,对于学好斯语,均感觉有迫切需要。 斯语作为专业学习在我国自一九六0年开始,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先后设置斯语专业,次年中央广播电台增设斯语插音节目。一九六四年《人民画报》创刊斯语版,外文出版社也开始出版斯语书籍。由北京外国语学院斯语专修班译编的《斯汉辞典》,不久亦经外文局编辑出版问世。但有关斯语语法方面的书籍,尚付阙如。多年以来,从事斯语工作或学习的人,只能参考英国出版的《自学斯瓦希里语》(Teach Yourself Swahili)一书的中译油印稿。该书编于三十年代,其语法观点比较陈旧,有些语法现象早已消失或已发生变化。且该书系英国编者根据英国学生特点编写,对我国学生不尽合用。书中例句也大部分摘自古兰经、圣经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带有浓厚的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脱离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学后多难应用。 斯语的语法现象本极复杂,如无合用的语法书作指导,必使学习倍增困难。斯语原沿用阿拉伯字母,一八四四年改用拉丁字母后发音虽有所简化,但语法现象迄今并未摆脱阿拉伯语影响,变化仍极复杂繁多,几乎每一个词在用法上都有变化。譬如动词,不仅有时态和语态变化。还有前缀(词首)、中缀、后缀(词尾)变化。其词尾本身变化更多。一个词尾可以派生出另外一个动词,派生的新动词又可以再派生另外一个动词,这样派生再派生,一个原动词可以派生多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式,每式又可以再派生另一些动词。名词也有很多变化。名词本身分为八大类,各类都有性、数、格的变化,而随名词的变化,代词、数词、动词等的词首、词尾都要作相应的变化。这些错缩复杂的变化,有时也要集中在一个词形上反映出来。一个词形往往可以包含各种语法现象,几乎每一个音节都有其特殊含义和作用。凡此种种,如不掌握其变化规律,学习时必然感到困难重重。如果依靠语法规律作为指引,即易走出迷宫,收事半功倍之效。 本书编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深感掌握语法规律的重要性。因此觉得有必要针对我国斯语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编写斯语语法一书。二十余年来,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在国外从事翻译工作期间,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对现代斯语词法和句法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着手编写《斯瓦希里语语法》一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 (一)采用传统的、通用的语法修辞体系,简明扼要地简述斯语的结构形式和语法的运用规律。 (二)突出难点,首重实用。对于我国学生学习斯语最感困难的问题,如变化多端的动词派生式、名词词缀的变化规律等,都作较详细的叙述,以便使学者易于掌握规律。 (三)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叙述力求浅显易懂,符合斯语语法规范,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语法术语。举例时也尽力采用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词句。 根据上述三原则,并参考斯语、英语、俄语文法编写体例,在教学实践中我断断续续地编写此书,随编写随征求专家意见,稿件经过多次修改,最后并由专家协助定稿。
作者: 林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6年11月
简介:
谁说女性难以成为最出色的战地摄影师?这本书讲的就是一名女性摄影记者在一个被公认为属于男人的世界里拼搏的故事。“恐惧是我所选择职业道路的副产品。我不想成为一名懦弱的或是被吓坏了的女孩,妨碍男同事们继续工作。无论如何,我是团队里唯一的女性……”
林希·阿德里奥用独特的眼光关注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深入男性摄影师难以采访的题材:女性*分子、身处冲突边缘的女人和孩子。她即使怀孕了也依然坚持拍摄,生怕在激烈的新闻摄影领域被遗忘。她在怀孕期间依然进行拍摄和采访,但怀孕本身的确给她带来了另一个理解人性的机会和窗口。”
她以第一视角向你展示从未见过的真实战争:战争并非非黑即白,战争它既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也不是电影电视里面的样子。一次次的恐惧和震惊让她变得更加成熟和坚韧——她从巴基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的战火中幸存;她亲身探访海盗的“故乡”索马里;她在非洲的苏丹、刚果、乍得等人道主义灾难之地带回来出色的报道,震撼和唤醒了沉溺于安逸生活的都市人群。
Reflections on the greater middle east
作者: 张信刚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恐怖主义为何主要在大中东猖獗?突尼斯小贩自焚何以点燃北非局势的燎原之火?巴勒斯坦、黎巴嫩、苏丹、索马里、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纷乱不断的前因后果?大中东有怎样的历史和文明?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和前景何在?……地理塑造历史,历史影响今天。 《大中东行纪》由作者张信刚逐一游历大中东各国的经历,追述大中东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以人类历史的纵深和国际政治的视野,探究中东、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硝烟不息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汇聚作者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交流与纵向演变的观察和体会。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碰撞与消长,罗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奥斯曼等帝国的冲突与兴替,英、法、意、俄(苏)、美等强国百余年来在大中东的掠夺和影响,以及大中东各国谋求独立、发展的抗争与曲折――作者将在大中东31国的经历、见闻和思索,连缀起来,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中东文明图景。 《大中东行纪》两百余幅精美彩图,让神秘的大中东更为生动。
作者: (美)安德鲁·卡洛尔(Andrew Carroll)著;李静滢译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2004
简介: 安德鲁?卡洛尔,一个年仅33岁的美国青年学者,他从没在军队服过役,偶然读到一个士兵从战场写给家人的短信,并被深深震撼,于是在美国成立“遗产工程”协会,致力于美国战地书信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此后,大约五万封信从全国各地寄到他的手里。卡洛尔从这些战地美军家书的原件中精选出200多封信件,编著成这部美国军人战时通信集,其内容涵盖了美国内战、两次世界人战、朝鲜战争、冷战、越战、海湾战争,以及美军在索马里和波斯尼亚的军事行动。从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战争、对战争本质、对战争和人、对美国历届政府的战争政策,进行了透彻的剖析。该书一度荣登美国畅销书榜首17周之久,在美销售超过30万册。 在这些书信中,你可以读到美国士兵所经历的最惨烈的战斗,思乡的土兵和爱人之间的真心表白,以及人们对战争本质与人性的深刻思索。最令人感慨的或许是,很多战士在写信后不久就战死沙场,这里的信件成了他们留给家人的最后消息。书信中叙述的个人的战争经历、战场感受、生命思考,以及对和平的期望等丰厚复杂的情感,也因此成为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进程中的教训与经验的认识与回顾。 它收录了众多普通士兵、护士、教十、记者甚至间谍与他们的家人、朋友的通信,也收录了一些传奇式人物从前不曾发表过的信件,例如舍曼、巴顿、老罗斯福、戴维斯、麦克阿瑟、蔡尔德、艾森豪威尔、施瓦茨科人等名人。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书信是美国战争史的真实记录,它们揭示了战争的本来面目,同时也蕴涵着深厚的个人情感,颂扬的是勇气、爱心、奉献和责任感,读来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比其他来自前线的报告更有震撼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直面战争的残酷。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对于那些曾为这个国家而战的人们,这本书信集是永恒不朽的纪念。
作者: 张昕宇著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
简介: 《穿越恐怖之都》这部书是Seeker Chinese探险团队系列图书的开山之作,全程记录了张昕宇、梁红一行在索马里的疯狂之旅,其中许多内容均为首次披露。从探寻“黑鹰坠落”之地到遭遇绑架威胁;从荷枪实弹的安保团队到触目惊心的索马里“美食”;从满目疮痍的难民营到广袤无垠的东非草原……他们近距离接触索马里人的生活,他们走访爆炸案的幸存者,他们与索马里总统擦肩而过,他们在摩加迪沙寻找中国的印记,《穿越恐怖之都》带您走进真实的索马里,真实的摩加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