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31 项 “田丹”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张长菊,田丹主编;本书编委会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简介:本套题集为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用书。本书紧扣考试大纲,以全国二级建造师培训教材为基本参考书,根据建设部、人事部联合出题的考试题型为准则编写而成。本书从了解、熟悉、掌握的不同深度作全方位剖析,使考生在短时间内即掌握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又了解基本培训教材中的一般知识,并列举了案例分析题,是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人员必备的考试学习用书。 书中各章分设强化练习题与自测练习题。强化练习题旨在通过读者对大量题的阅读与训练,提高其水平,达到强化复习目的。自测练习题旨在通过强化练习题训练后,读者检查对本部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考生真正掌握知识,顺利通过资格考试。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充分考虑试题的广度与重点的关系;二是对试题进行解答。对部分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试题以及易出错的试题给予解答和注释,以便读者学习。 本套题集不仅是参加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人员的理想复习资料,还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更多>>
作者: 田丹碧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4-1
简介: 本选题是在保持帮教材针对工科院校注重基础、精选内容、简明实用等特点及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仪器分析学科发展的趋势及生产实际应用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增删一些内容,重点增强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相关内容,原子发射光谱中删去火焰光度法,着重介绍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仪,对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了补充。 《仪器分析》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化学、应用化学及相关专业参考使用。
作者: 田丹碧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仪器分析》主要介绍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装置、定性定量方法及适用范围。全书共14章,内容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安分析法、电泳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及流动注射分析法。 《高等学校教材:仪器分析》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化工、轻化、制药、食品、材料、生化、环境及应用化学等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农、林、医和其他相关专业师生及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有关人员参考。
作者: 索健,吴冬,田丹 著
简介: 索健、吴冬、田丹*写的《中国城市住宅可持续 *新研究》采用了国内外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住宅可持续*新理 论和实践范例的论述和研究,总结了其中的特色经验 与手法。其次对我国主要大城市开展的住宅*新实践 现状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了已实施的国内外代表性的 住宅*新项目,发现我国当前住宅*新中存在的问题 。*后,通过研究性*新提案,提出我国城市住宅可 持续*新的现实对策。
简介: 《英语写作任务类型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英文版)》由田丹著:This study follows the essential steps of action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The researcher discovered some problems in her own teaching practice, made some reforms, put reformed learning tasks as well as teaching approaches into practice and reflected up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iveness. Text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are employed for repeated " action-reflection-action" and constant improvement. In the course of three-round action research, various writing tasks and teaching approaches and corresponding assessment methods are designed to aim at the cultiva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uch as inference, reasoning,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and self-validation.
作者: 田丹宇 著
简介: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至今,资金问题是每次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的焦点。田丹宇编著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研究》以国际环境法为视角,系统梳理了国际气候资金的筹资、实施和管理三个基础性问题,阐释了国际气候资金机制取得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正在寻求的解决之道,进而深入分析了国际气候资金机制的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作者: 范立南[等]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简介:范立南、田丹、李雪飞、张明编著的《数字电子技术》共分10章。第l章主要介绍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以及数制与编码。第2章介绍数字逻辑代数的相关知识,逻辑函数及其简化式。第3章介绍晶体管的开关特性、逻辑门电路、TTL、CMOS及门电路使用的实际问题。第4章主要讨论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并重点介绍用中规模集成组件分析、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第5章主要介绍各种触发器的逻辑特性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6章主要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以及常用的时序逻辑功能部件。突出了用中规模集成组件分析、设计时序电路的方法。第7章主要介绍用门电路组成的脉冲电路及集成脉冲电路。第8章介绍数/模与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第9章介绍存储器的种类及工作方式。第10章介绍可编程器件原理与应用器件进行逻辑设计的方法。各章末尾均有小结和阅读材料,并配有难易程度和数量都比较适当的习题。
作者: 胡琼,田丹主编;本书编委会编著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简介: 本套题集为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用书。该书紧扣考试大纲,以全国二级建造师培训教材为基本参考书,根据建设部、人事部联合出题的考试题型为准则编写而成。本书从了解、熟悉、掌握的不同深度作全方位剖析,使考生在短时间内即掌握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又了解基本培训教材中的一般知识,并列举了案例分析题,是参加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人员必备的考试学习用书。 本分册各章分设强化练习题与自测练习题。强化练习题旨在通过读者对大量题的阅读与训练,提高其水平,达到强化复习目的。自测练习题旨在通过强化练习题训练后,读者检查对本部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考生真正掌握知识,顺利通过资格考试。与同类书相比,本书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充分考虑试题的广度与重点的关系;二是对试题进行解答。对部分要求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试题以及易出错的试题给予解答和注释,以便读者学习。 本套题集不仅是参加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人员的理想复习资料,还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 杭成刚等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02
简介:一般来说,人从中年后期开始,在生理上开始老化,人体的一切器官、组织逐渐萎缩,脏腑功能相应衰退,脾胃虚弱,气血运行不畅,肺主气的功能降低,诸窍不利,神志不清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多种多样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延迟各器官的衰老。 提出“和于术数”,就是要适当掌握几种养生锻炼术。中医养生学在其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集气功、导引、武术之精华,形成了各种流派、各种形式的健身术,其种类之多,方法之广,不胜枚举。 流传于世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下百余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较大,为群众所喜爱的有:气功、导引、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这些方法在理论上各有侧重,动作上自成体系,各有特色,有自己完整的套路。这些功法,可以全面、系统地锻炼身体,其养生益寿作用为世所公认。 中医的运动健身术 从养生家的角度来看,所谓健身,就是通过一系列内(气)、外(形体)结合锻炼的方法来“导气令和,引体以柔”,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无论是以养生健身,抑或是从体育医疗来说,中医健身术同近现代体操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它也并非如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就是现代的气功,或完全属于气功的一部分。 运动是近现代体操和中医健身术的灵魂和生命,但是在东西方思维模式中动与静的观念是不同的。西方的动静观建立于逻辑思维方式上,动的便是动的,静的便是静的,两者泾渭分明,不可混淆。 建筑在运动解剖学基础上的西方体操,着眼于发展人的运动器官和肢体肌腱,按一种直观的审美意识和标准来塑造人的理想形象,赋予人以雄健伟壮的体魄和伟大的力量,追求的是外在的力与美。中医健身术是建筑在中国古代生理知识基础上的,着眼于发展人的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追求的是精神旺健,神气充足,身心康乐,增加入的内在的生命力。 须明宜忌 极拳是锻炼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的重要方法,“缠绕运动,劲贯四肢”,“一动无有不动”,触动手三阴阳经和足三阴阳经,使气血循经络互流。所以,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的时间,一般都会产生腹鸣、指尖酸麻、发胀、针刺等感觉,这是体内真气运行的现象,是经络畅通的反应。 初学者还要掌握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太极拳运动虽然不如体操运动和长拳运动激烈,但是由于它要求上、下肢各关节都在一定的弯曲度下做慢动作,这就延长了身体有关部位的运动时间。 特别是下肢的运动量比较大一些,因为打这种拳,一方面要求两脚分清虚实,身体的重量经常由一条腿来负担,而这条腿又是在弯曲情况下来支撑的;另一方面,由一个姿势转到另一个姿势,全身重心由一腿过渡到另一腿上时要求缓慢,用的时间较长,这就大大增加了下肢的负荷量。 初学者练完一趟太极拳,往往会感到两腿酸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每次锻炼的时间长短,趟数多少,运动量大小,应根据工作和学习情况及自己的体质而定。 一般健康无病的成年人,每日可练习一小时左右,老年人最好在早晨练习。初学者和体弱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运动量,可以连续打一趟或两趟,可以单练一节或几节,也可以专练一两个招式,如“揽雀尾”、“云手”,等。 患有不同疾病的人要有所区别,如关节炎患者,每日练习的次数适当多一些,但每次的 运动量不宜太大;肠胃病患者的练习次数和运动量也可适当增加一些,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等等。 练习太极拳应选择公园、树林、花园等地方,环境安静而幽美,空气清新,是锻炼的好场所。当身体不适,如发烧、感冒时,应酌情暂停。饱食及醉酒之后,也不宜立即练习。 注意动作要领 太极拳具有轻松、圆活、连贯、自然、柔和等优点,练习者除了领会拳术的特点外,还须正确掌握拳术套路的要领所在。 (1)练拳前准备在练习太极拳前尽量做到凝神静思,心平气和,精神专一,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深呼吸,弯腰压腿,或慢跑等以求流畅血脉、松弛筋肉骨节,为正式练拳做好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准备。 (2)意动形随“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即把注意力贯注到动作中去,所有的动作都要注意用意识来支配。这就要求保持神清,排除思想杂念,集中注意力,心静气和,然后开始 动作,不断用意念来指挥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和圆活性。 (3)气沉丹田丹田穴在腹正中线脐下3寸关元穴处。“气沉丹田”就是深呼吸时要使横膈上升下降的幅度较大,不仅有助于增加通气量,还有利于内脏的活动和身体重心的稳定。(4)身体放松太极拳的放松,不是全身的松懈疲怠,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或稳立的情况下,使某些可能放松的肌肉和关节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只有全身应该放松的都放松了,劲力才能毫无阻碍地迅速集中到一点,避免了僵劲和拙力,体现出太极拳那种轻灵而又沉重,并富有弹性和韧性的内劲。具体练习时,上要沉肩坠肘,下要松胯松腰,如此才能经脉畅达,气血周流。 自我按摩历史悠久 自我按摩法,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卫生保健方法。从医学文献中,常能看到它的片断记载。如清代潘蔚写的《内功图说》,里面介绍的身功、首功、面功、耳功、目功、口功、手足功等,以及最后介绍的八种方式的去病健身法等,都是自我按摩法。 自我按摩能畅通气血,扶正复元 中医学认为,自我按摩是患者或养生者在自身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按、摩、推、拿、揉、捏、点、擦、理、叩等常用手法,进行按摩,以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一种传统健身方法。按摩之所以能促进身心疾病的康复,主要是因为它有畅通气血、扶正复元的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按摩人体的局部或穴位,能通经络、行气血,因而具有行滞、消淤、散肿、止痛的作用,还能通过畅达气血来改善患部的营养,防止肌肉萎缩并促进损伤的修复。按摩又能调补气血、振奋精神、扶正固本,对慢性虚损病人有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恢复元气、怡畅情志、聪耳明目之功。由于按摩既能通郁,又能补虚,既能复形,又能康神,故外可用于经脉、筋肉、骨骼、关节之损伤以及痹痛、麻木、痿瘫诸症;内可用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多种病症,如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眩晕、失眠等。 自我按摩具有多种作用 根据现代的理论,按摩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关节等部位,有节律地活动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按摩,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过程,帮助并维持器官与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最后使机体逐步得到改善。 按摩首先接触皮肤。在自我按摩时,由于轻重快慢不同力量的刺激,皮肤里里外外有数不清的毛细血管开放了,皮肤组织间的废物排除了。 按摩肌肉,不但能增加血流,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可以消除疲劳,加强肌肉纤维的活动能力。由于营养的提高,可以增强肌肉的张力和弹性。按摩对于运动器官,如骨关节和肌腱等,也能起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关节囊的滑液活跃,这就有可能消除滑液的停塞淤积和关节囊肿的情况。如果关节素常怕冷,自我按摩也可提高关节局部的温度,消除寒冷的感觉,并很自然地使关节和肌腱周围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有所改善。 按摩对于神经系统的作用也较显著。从一开始按摩,首先作用于皮肤末梢神经、浅层神 经,直到影响到深层和脏器。当被按摩部分的周围感受器官都得到按摩手法的刺激时,皮肤、肌肉、肌腱等部分,都发生传入冲动。这些冲动,能使神经兴奋传入一定的方向,从而可以治疗像神经官能症和单纯神经痛这样的神经系统疾病。 合理而轻松的自我按摩,除了有温暖舒适的感觉外,还会给全身带来一种轻松、愉快、舒适与灵活感。因此,可以说自我按摩不仅可以防病去病,同时也有益于养生者走向长寿之路。 老年人运动养生要强度适中 如前所述,坚持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肺的功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从而延缓人体老化的速度。但从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的特点来看,运动养生时须注意几点: 强度适中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首先应注意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量。一般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中等或较小运动量,从较小的运动量开始,切忌操之过急,那样反而会对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损害健康;但也不能过于小心翼翼,象征性地活动几下,不能达到锻炼目的。 项目适当 老年人的锻炼项目一般以增强心肺功能的跑步或散步为主,并结合一些全身性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练功十八法、健身操等。老年人可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及爱好从上述运动方法中选择1—2项进行锻炼,没有必要采用很多种的运动方法。 配合医治 在开始运动前,应当先请医生检查身体,以了解身体素质和对运动的承受能力。医生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建议你从事什么样的运动以及规定适当的运动量,这种检查可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在疾病治疗期间,如果想参加体育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在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胸痛、憋气、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眩晕等,就是运动过度,应立即停止运动锻炼,必要时要请医生诊治。 总之,老年人宜坚持活动,但不可过量,要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运动时间、项目、运动量等等。 ……
作者: 刘燕瑾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06月
简介:
《日记》中的人与事
1,火线剧社
其前身——火线剧团,成立于1938年1月,王林任团长,隶属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4月冀中军区成立后,便由军区直接领导,改名火线剧社。8月王林调冀中区文建会副主任,陈乔接任社长。初期曾演出王林创作的话剧《活路》、《自取》、《黑信》、《家贼难防》、《火把》等剧目,特别是用当地方言和素材改写的话剧《夏伯阳》,在冀中可谓家喻户晓。1940年10月凌子风调来任副社长,导演了曹禺的《日出》。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剧社被迫化整为零,分散隐蔽在老乡家中,其中很多人在反扫荡中壮烈牺牲。特别是女导演路玲,被日本鬼子俘获后,大骂鬼子,被鬼子用刺刀活活挑死。1942年9月,剧社分散人员陆续越过平汉铁路,进入晋察冀根据地的北岳区。1942年11月,火线剧社进行了整编,崔嵬来剧社任社长,导演了话剧《十六条枪》、京剧《岳飞之死》、《打渔杀家》,和胡丹沸的话剧《把眼光放远一点》。1944年8月,剧社返回冀中,先后排演了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和傅铎的歌剧《王秀鸾》。1947年傅铎任社长,排演了河北梆子《骨肉亲》等。1949年剧社整编后名称取消。
火线剧社培养造就了大批文艺人才,崔嵬、凌子风、郭维被公认为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人,王林、远千里、傅铎、胡苏、胡丹沸、钟惦棐、海默、侯金镜、秦兆阳成为著名作家和剧作家,黄中、解杰、陈乔担任省部级领导,还有那些女兵刘燕瑾、陈立中、丁冬、管林、何彦、张子舫、付林……男兵李壬林、田丹、陈志坚、鲁威、郭筠、孙民等成为知名演员和导演。
2,边区参议会
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1943年1月15日至21日在阜平县城南庄温塘村召开。288名参议员经各地民主选举产生,其中北岳区240人,冀中、冀东和平北的议员由于残酷的环境和敌人的封锁,未能如数到达,冀中区到40人,冀东和平北区各到4人。其中中间势力和上层分子中的开明地主、绅士、学者及社会名流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充分体现了“三三制”的原则。另外,朝鲜独立同盟、日本反战同盟,以及记者科技人员等中外来宾和政府各界80多人列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及一系列组织条例,选举成仿吾、于力为参议会正副参议长,杨耕田、阎力宣等为参议员,王斐然为边区高等法院院长。这次选举是在平等的民主制度下,采取直接普遍的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的。这次会议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参加此次会议的文艺界人士,日记中提到的人物就有沙可夫、田间、沙飞、周巍峙、崔嵬、凌子风等。王林是安平县选出的正式代表,因环境残酷未能成行。孙犁作为记者出席会议,会后给王林写了一封信介绍大会情况,即《二月通信》。火线剧社为大会演出了《日出》和《把眼光放远一点》,刘燕瑾在《日出》中扮演顾八奶奶。也是在这次会议的某夜,凌子风对刘燕瑾“纯洁的试探的谈说着爱情”。
3,凌风
凌子风(1917—1999),生于北京。1938年到延安,1940年10月到火线剧社任副社长,执导了曹禺的话剧《日出》。在排演的过程中,与扮演顾八奶奶的刘燕瑾产生恋情。他们曾申请结婚,未得到组织批准,反而受到批判。1944年凌风回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开始还与刘燕瑾保持书信来往。后因环境艰难,断绝了音信。但刘燕瑾在不断的整风、检讨中仍在等待,几年后,等来的却是凌风与老红军遗孀石联星结婚的消息。当时刘燕瑾“全快疯了,快傻了,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思想是昏迷着”。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日记中有详尽记述。解放后凌风改名凌子风,前后导演了《母亲》、《红旗谱》、《骆驼祥子》、《边城》等影片,成为我国著名导演。
4,X.F
黄枫,火线剧社男演员,因父亲被日本人杀害而参加抗日。曾追求过刘燕瑾。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黄枫被捕,据同时被捕的战友回忆,他表现英勇,公开承认是八路军。当时传闻他被杀害,所以刘燕瑾在诗中写到:“你静静的安息吧,我为你默默的戴上黑纱!”“我们友情的根芽,纯洁的感情是破坏不了……” 但突然有一天,黄枫回来了,刘燕瑾在极度兴奋中却夹杂着一丝担忧——此时她已经爱上了凌风。在“椭圆形”的月亮下,她只能流着泪拒绝了他的爱,“心里好像有一条五颜七色的花毛毛虫在来回的徘徊着……”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黄枫没有放弃,采取了一些“手段”,引起一些不愉快的事,甚至在刘燕瑾结婚前夕还托人捎来一本日记向刘表露心迹……
5,儿童节
1935年 4月4日被民国政府定为中国的儿童节,这是中国儿童们的第一个政府法定节日。民国政府还规定从 1935年 4月 4日起至1936年4月3日止为全国儿童年,“儿童是中国未来的主人翁”,“儿童是建设新中国的础石”,“儿童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儿童是复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加紧敎育儿童,训练儿童”等等,已成了普遍的口号,随处可以听到见到。新中国成立后,以六一国际儿童节取而代之。
6,西战团
西北战地服务团,1937年8月在延安成立,以宣传抗战为主。主任为丁玲,副主任为吴奚如。同年9月,西战团40多人,用7头小毛驴驮着行李和演出用品,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一路上,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发动群众、宣传抗日。1938年7月,西战团奉中央指示返回延安,结束首次出征。
1938年11月,由于丁玲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于是便由副主任周巍峙带队,第二次奔赴抗日前线,并于1939年1月3日抵达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五年中进行了大量宣传、创作、演出、收集活动,于1944年4月奉命返回延安。之后根据收集的“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了歌剧《白毛女》。
1945年6月,中宣部决定撤销西战团建制,大部分成员被分配到鲁艺各系。
7,指导员
黄中(1915—1996),时任火线剧社指导员。日记中记载他批评刘燕瑾“处理自己心灵上的矛盾时太脆弱了,太不果断了,哭更是不好的表现”。
黄中自幼喜爱运动,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6届全运会上他获得游泳比赛第一名,1936年1月还曾代表北平辅友足球队访问日本,踢中锋。1938年4月在叔叔黄显声将军的劝导下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1月赴冀中区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团及冀中军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从事体育事业,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他夫人吴力为火线剧社演员,即日记中提到的小力。
8,社长
崔嵬(1912—1979),山东诸城人。 1932年在上海参加左联,1938年到延安。1942年11月任火线剧社社长,改编并导演了话剧《十六条枪》。在他任社长期间,剧社还先后排演了胡丹沸的《把眼光放远一点》、苏联著名话剧《前线》和傅铎的歌剧《王秀鸾》。1946年发生被林铁警卫员殴打事件后,心情郁闷,要求调离。1947年秋调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创作研究室主任。建国后曾导演《青春之歌》、《小兵张嘎》、《北大荒人》等影片,还在电影《红旗谱》中扮演朱老忠,是我国著名电影导演和表演艺术家。
9,《前线》
话剧《前线》是前苏联著名剧作家考涅楚克的代表作,创作于1942年。卫国战争爆发以后,考涅楚克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上了前线,目睹了某些指挥官作战的无能,写出讲述撤换高级军事指挥官的剧本《前线》。剧本得到斯大林的关注和肯定,几天以后就在《真理报》、《消息报》和《共青团真理报》上同时发表。但剧本遭到前线高级将领的反对,甚至有元帅给斯大林发电,要求枪毙《前线》作者。这惹怒了斯大林,他甚至把前线指挥官科涅夫元帅召回莫斯科训斥一顿。据悉,德国当时也演出了《前线》,作为反苏联宣传。
1944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刊登了萧三先生翻译的剧本《前线》,6月1日又发表了《我们从考涅楚克的〈前线〉里可以学到些什么?》的社论。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还演出过《前线》。戈尔洛夫和客里空成为摆老资格和吹牛皮的同义词,《辞海》、《汉语大词典》都收有“客里空”条目。
火线剧社排练的《前线》于1944年9月5日公演,观众达一千余人。刘燕瑾扮演唯一的女角色玛露霞。十年后的1955年3月10日,考涅楚克夫妇访问天津,在欢迎晚宴上,王林代表妻子刘燕瑾为他们敬酒,考氏回敬说:祝福她。
10,《血泪仇》
《血泪仇》为马健翎(1907—1965)创作的大型秦腔现代戏,1943年在陕甘宁边区首次演出,产生强烈影响。剧情发生在抗战时期的蒋管区,农民王厚仁一家六口,受尽了国民党的残酷剥削迫害,被逼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后来终于到了陕甘宁边区,在共产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血泪仇》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直接产物,曾在解放区广泛流传,并被改编成多个剧种。
11,郭维
郭维(1922—2014),著名电影导演。1938年参加陕北公学流动剧团,1942年随崔嵬到火线剧社任话剧队队长,1946 年调群众剧社任社长。建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导演的影片有《董存瑞》、《智取华山》、《笨人王老大》。他爱人闫争也在火线剧社。他们热闹的婚礼,日记中有记载。
12,老陈
陈立中(1916—2012),1938年加入火线剧社。解放后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扮演李大娘成名,以后还在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杨晓东(王心刚 饰)的母亲,被称为“四大革命老旦”之一。她爱人郭筠也在火线剧社。
13,《王秀鸾》
《王秀鸾》是傅铎1945年以女劳动英雄张化泉为模特创作的一部歌剧,当年由火线剧社演出后,在冀中地区产生很大影响。1949年还在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上为代表汇报演出,被誉为解放区“四大名剧”之一,与《白毛女》齐名。刘燕瑾在剧中扮演王秀鸾。傅铎(1917—2005),河北蠡县人,著名剧作家。1942年任火线剧社话剧队副队长,1947年崔嵬离开后任社长。解放后创作话剧《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等作品。曾任总政话剧团团长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他爱人刘志国也在火线剧社。
14,铁蛋
田丹(1924——),火线剧社男演员,曾追求过刘燕瑾,后与在《日出》中扮演陈白露的女演员丁冬结婚。所以在他们结婚之日,刘燕瑾没有“卖把子力气”,也是心有难处。有意思的是,刘燕瑾和丁冬在同一天同一条炕上生下了儿子王端阳和女儿田安利。解放初期田丹在郭维导演的电影《智取华山》中扮演班长的角色。后任沈阳军区文工团团长等职。
14,小胡
胡汐,火线剧社女演员,年纪最小,天性活泼,长得很漂亮,又有点洋味儿,所以大家都叫她“小苏联”。
15,王林
王林(1909—1985),河北衡水人。1931年参加共产党,历经学运、兵运、一二. 九运动、西安事变。1937年来到冀中,1938年组建火线剧社并任社长,后任冀中文建会副主任、文协主任等职。抗战期间为火线剧社创作了《活路》、《家贼难防》、《夏伯阳》、《骨肉亲》等十余个剧本,还以五一大扫荡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小说《腹地》和短篇小说《十八匹战马》。王林在恋爱上屡受挫折,在刘燕瑾失恋后开始追求她,最终成百年之好。剧社人羡慕:天下还有比王林更福将的吗?时人笑评两人的结合是“冀中区两大最困难的问题全解决了,这是我们文艺界的荣幸”。
16,崔嵬被打事件
1946年8月,火线剧社在一次演出前,冀中区党委书记林铁的警卫员在舞台上来回走动,非但不听剧社工作人员的劝阻,还态度蛮横,引发双方冲突。演员赵森林一时冲动骂道:“打他个狗腿子!”双方动手。当时崔嵬在场,觉得他们太不像话,没有及时制止,反而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狗仗人势!”那天林铁的夫人坐在台下,觉得扫了面子,要求处理。
数天后,崔嵬到村边地里拉“野屎”,被林铁的警卫员遇上,打了一顿。剧社演员情绪愤激,甚至要罢演。一段时间演员们都不敢单个到河间城里。
区党委要处分崔嵬,要开除党籍,甚至还关过一段时间。副社长傅铎偷偷去看过他,还带着人去请愿。戏剧队长郭维正准备调到群众剧社当社长,还没走,他向区党委反应,崔嵬可是个“名人”,三十年代在上海参加过左联,后到延安……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处理他要慎重。但后来还是给了崔嵬一个警告处分。
林铁,(1904—1989)解放后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省长等职。
17,文协
冀中文艺工作者协会,1946年10月15日成立,王林当选为主任,崔嵬当选为副主任。到会的文艺工作者60多位,刘燕瑾也参加了成立大会。
18,胡苏
胡苏(1915—1986),浙江镇海人。1937年到延安, 1942年随崔嵬到火线剧社任副社长,也曾追求过刘燕瑾。解放后曾任冀中文协主任、河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长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等职。1958年将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改编成电影。
19,民生公司
1925年卢作孚创办,是1949年以前长江航线上*的私营轮船公司。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生公司投入抢运抗战物资,保住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命脉。卢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军委会水陆运输管理委员会主任、交通部常务次长等职。
20,联大成校长
成仿吾(1897—1984),时任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当时王林忙着欢迎成校长,刘燕瑾曾想入联大学习。
21,王昆
王昆(1925—2014),著名歌唱家。1939年参加西战团,1943年与周巍峙结为伉俪,1944年随西战团到了延安,1945年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喜儿。1947年初回河北老家唐县探亲,与刘燕瑾不期而遇。刘燕瑾在日记中描述了见面时的印象。解放后曾任东方歌舞团团长。,
22,沙院长
沙可夫(1903—1961),浙江海宁人。时任晋察冀边区文联主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院长。
23,黄敬
黄敬(1912—1958),浙江绍兴人。1932年在青岛大学由王林介绍入党,1935年他们一起投身一二.九运动,以后成了王林的直接领导。1938年任冀中区党委书记,由于他们的特殊关系,王林经常去找他聊天,写作《冀中一日》的设想,最初就是王林向他提出的。1949年任首届天津市市长。
24,范瑾
范瑾(1919—2009),黄敬的爱人。浙江绍兴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参加共产党。抗战期间曾任冀中导报社长,兼任新华社冀中分社社长。解放后任天津日报社总编辑,后调任北京日报社社长兼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任市委常委,1964年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中在秦城监狱关了十年。
25,周扬、丁玲到冀中
1947年5月周扬和丁玲一起到冀中参加土改。在一次文艺座谈会,刘燕瑾见到“久已仰望的”两位文化名人。
26,李壬林
河北安新县人。1937年参加河北人民游击军,1940年入华北联合大学戏剧系学习。曾任火线剧社戏剧队队长。建国后,在电影《白毛女》中饰穆仁智,还参加拍摄《野火春风斗古城》、《秘密图纸》等影片。曾任总政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办公室主任。
27,青沧战役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青县、沧县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王林参加了此次战役。那时刘燕瑾已入医院待产,因报上看不到王林的消息而焦虑。
作者: (韩)咸允美,(韩)文慧真著;(韩)李宇逸绘;千太阳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2013
简介:《冒险去,鲁滨孙!?缤纷四季之旅:秋》编辑推荐:为了讨好美丽的她,鲁滨孙决心写一首秋天的诗!他偷偷穿上爸爸的风衣,踏上了追寻秋季诗意的旅途,等待他的会是怎样新奇而富有智慧的故事呢?在这本《缤纷四季之旅:秋》中,金色秋天如童话般,到处充满着诗意,有金色稻田、丹枫满山。鲁滨孙和孩子们一起狩猎蚂蚱,倾听蛐蛐儿因为自己所爱的朋友走了而悲伤哭叫,惨遭毛栗子“轰炸”,观望星空,听那些动人的星座故事……这是真是一次充满收获、笑声和回忆的难忘旅途。还等什么,让我们同鲁滨孙一起开始吧!
作者: 宁肯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
简介:
全书共分七辑:城与年、西藏日记、未选择的路、旅痕、我写故我在、阅读、词语。
作家从描写北京胡同里的少年成长开始,一路记载了在高原西藏的生活经历,在美国、荷兰、埃及的访问讲学,字里行间充满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执着思考与独特认识……生命的成长、体验与感悟尽在其中。
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目录】
*辑 城与年
春天
乡村
胡同1973
动物凶猛
1976年冲击波
北京图书馆
美术馆
第二辑 西藏日记1984—1986
第三辑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美国之行
雅加达之鸟
时间戏剧
巴特之塔
阿姆斯特丹
文明的墓地
冲动的河流
克里斯蒂
沙漠之蓝
第四辑 旅痕
回到拉萨
慈溪三日
乌镇与西塘
第五辑 我写故我在
我写故我在
把小说从内部打开
大雅与大俗
可拆卸的写作
心灵的照片
超幻时代的写作
第六辑 阅读
在世界美文长廊里行走
梦幻空花
祝勇印象
邱华栋的世界
禅如何观照
超越现实的“巨兽”
从头说起
转动所有的经筒
第七辑 词语2014
【免费在线读】
回到拉萨
“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没有歌中唱的浪漫,没有“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没有“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就是回来了。告别了二十七年,如一个回家的人。熟悉的地方不多,大昭寺、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变化不大,但因为二十七年前就不熟悉,所以也谈不上陌生。陌生是因为过去熟悉,现在变化了,比如当年工作的拉萨六中,全不是以前的模样,我进去时被门卫拦住,我说许多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门卫无动于衷。当年我在时没有门卫,只有铁栅栏大门,大门永远开着,后来掉了一半,挺好的,特别敞开。六中在拉萨西郊,那时拉萨河在这里展现出平沙、沼泽、牧场的景象,是岸上不多的建筑之一。在这样的旷野上,一扇门真是不必要的,形同虚设更近自然。六中与丹巴村一墙之隔,坐落在公路边上,越过公路是沼泽与农田。丹巴村早年是哲蚌寺的属地,六中占的是丹巴乡的地,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寺院属地。可见三者关系之密切。早晨,午后或黄昏,我们经常从一些比较大的狗洞钻出去,穿过村子,就到了哲蚌寺。“我们”是指1984年北京来的八位援藏教师。围墙是土坯墙,有许多狗洞,我们经常图省事从狗洞钻出,学生也是如此,有些洞后来干脆变成了豁口,与村子就更加密切,进出完全自由,学校像村子一样,像寺院一样,在大自然里,就那么单摆浮搁着,自自然然,没什么门卫,本来就是一体的。
那时,学校是石头房子,村子是,寺院也是。村子白墙黑窗,经幡招展,午后寂静,黄昏如画,学校、寺院也如画,是一幅画。有许多入口,当然又是实际上的出口,没有围墙,只要不停下脚步,不是出来就是进去,不是进来就是出去。因着山势,必为不对称建筑,曲径通幽,形成网格状,堪称迷宫。但每个局部,比如一个小院,又会特别明亮,就像梦中有些场景非常明亮。大殿就不用说了,我特别喜欢一些明亮幽静的小院,有些小院可以远眺,能看到拉萨河,黄昏夕照,越过一些岛链似的浅山可以看到拉萨河、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有一次,就是在这样一个黄昏小院,我默默挨近一个红衣喇嘛,我们一同眺望。我们没有一句话,但是慢慢地我觉得我们是一体的,我们的脸都被夕照映红,被拉萨河与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照亮,有一刻几乎通体透明。不用交谈,只是观想,双方就可以有一种交流,这仿佛是佛教特有的,是一种身体现象学。
有一年下雪,在半山腰上,我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一个红衣喇嘛在雪中的石上独坐,面对远方的看不见的拉萨河,我来到他的旁边,默默伫立,顺着他的眼光凝视远方,慢慢地我觉得我们成了一个人,我们看到了相同的东西。他当然不知道我是一个未来的小说家,我自己也不知道,一切都是自在的,有这种时刻自然就会有未来呈现的时刻,该呈现总会呈现。不呈现也没关系,雪中静坐是一种永远的存在,自然界总有一种得大自在的东西存在。然而具体对我而言,前面说的两个场景极其重要,因为世界无论有着怎样的永恒性一致性,同时还应以个人化的方式存在,比如为什么是这个喇嘛而不是那个喇嘛,世界是无限可分的,差异也是无限可分的,我一方面相信永恒,一方面迷恋差异,两者并不矛盾。正是以这种差异性,多年后我把这两个场景写进了我的长篇小说《天?藏》。哲蚌寺是这部小说的道场,根据那两位喇嘛我塑造了马丁格的形象,根据当时的我自己塑造了王摩诘的形象。
二十七年后学校与村子已完全不同,村子已经没有了,消失了,失踪了,六中盖起楼,铁栅围墙,大门威武又庄严,石头房子不见了,我巴望了一会儿,没巴望到什么。的确,门卫应该拦住我,你是谁呢?你二十七年前在这儿教过书,二十七年前是谁?这儿没有时间,时间非常新,而且还在不断更换时间,你太陈旧了。或者你简直是一个说谎的人。此外,山上的涓涓细流,那些毛细血管似的拉萨河的小支流也都不见了,难道山上不再融雪?丹巴村变成了丹巴社区,盖了许多威武的带车库的房子,有一刻,我踮起脚,隔过许多电线、太阳能热水器的圆桶、想不通怎么那么高的天线,一下看到山的幻觉般的哲蚌寺,我意识到我脚下待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原来,我为什么如此怀旧?是否太自恋了?有时,当我面对镜子时,我也想,你都不是原来的你了,凭什么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地方?凭什么原来的地方等着二十七年后的你?
哲蚌寺没变,一切都没变,一切都印着我年轻时的目光,唯有在哲蚌寺一如我所料,我找到了无数的确认,无数的存在痕迹。不,不仅仅是故地重游,因为《天?藏》写了这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马丁格的小院、王摩诘、维格与马丁格父亲阳光下的对话,由于书写,不是故地重游,而是故地三重之游:过去,书里世界,现在,三者合在一起,像3D一样,像少年派。而嘤嘤嗡嗡的经声是五百年前,也是现在,也是书中的声音。我也像有着三重影子,不断重合。在老甘丹颇章,我看到当年那棵柏树,二十七年它竟没怎么长大,还是分开的树杈,苍迈的手臂。我觉得我长得太快了,已完全不像当年。我和下面那棵山桃树差不太多,当年它只是棵小树苗,如今它可长大了不少。小树大了,老树缄默。何时我也像老树一样?甘丹颇章是达赖喇嘛的寝宫,为哲蚌寺第十任堪布,即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于公元1530年建造,宫室七层,分前、中、后三幢建筑。前院是地下室的各类仓库,二层院落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四周为僧舍游廊。达赖喇嘛生活起居主要在七楼,设有经堂、卧室、讲经堂、客厅等。七楼还有两个殿,卓玛殿和护法神殿。我知道几个世纪前殿内供奉有一具少女木乃伊,后来将木乃伊塑为吉祥天女神像。当年我没见过少女神像,估计这次也不会见到。我觉得她只要存在,就让我感到一种天上的东西。《天?藏》里有这种东西,写时我不知道,写完之后我发现它的结构几乎就是哲蚌寺的结构,维格也是那个少女的复活。
我在二十七年前的小院伫立,身边没有喇嘛,但过去的喇嘛和书中的喇嘛转围着绕关,我觉得是一样的,过去即作品,作品即过去,而此刻这个小院似乎专为我而设。我不能想象如果这样的小院消失了,或整个寺院消失了,我将何以存在。幸好不会消失,它存在五百年了,时间越长它存在的理由就越强大。我看到我曾教过书的拉萨六中,那里本来充满了记忆,现在却成为记忆的盲点。那一年冬天,我趴在没有取暖设施的石头房子里,写《蒙面之城》前身的一个中篇,那是对我的一次夏天藏北之行的重构。小说写了三万多字,写在那种活页纸上。那时小说中已出现了马格、果丹、成岩,他们在1985年那所已不存在的石头房子里诞生,但要读者真正认识他们,则要等到十六年之后的《蒙面之城》。
尽管一些小支流消失了,拉萨河的主流似乎没有变,流向也没有变,还是向西。夕阳西下,那些浴盆一样的小河湾也还有一些,我知道湾里的水非常温暖,许多年前我曾躺在阳光下的浴盆里,时有河鸥掠过,有时掠得很近,我轰它们也轰不走,有些非要落你身上。不过据说不久下游要筑坝,抬升水位,这些小河湾小浴盆将消失。好吧,消失吧,只要不改变河的流向。另外拉萨的天空没变,云没变,雪没变。从哲蚌寺下来,我躺在床上就能看到窗外的雪山,在北京回忆起来这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太奢侈了。古人云墨分五色,在拉萨,云也分五色。我记得飞机沿雅鲁藏布江降落时,因为山的原因,云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十分水墨。云破处,左右都是山水,构成大团大团奇妙空间,直至着陆,仿佛不是从天上来,而是从宇宙迷宫中降落,更仿佛一个星球降落在另一个星球。这些不会变,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总有不变的东西。
我写故我在
壬辰年春,寻山野小居,入密云水库南岸,得一厅,一室,一露台,坐拥阳光,或看云起,曰:云居。
——摘自本人新浪微博
北京有个云居寺,很有名,在北京的西南,离十渡很近。当初买下密云一所小房子,一室一厅一露台,不过五六十平方米,在一个小山顶上,四周是树,再远的四周是更高的山,可谓“环山皆山也”。北面山后是北京的镜子——密云水库,虽隔着山,看不见水,要爬到那边山顶上才能看到,但总有云或雾从水上飘来,有时覆盖了房子,有时散散淡淡透着天,所谓“云深不知处”,我便有天命笔写下“云居”二字。和十渡的云居寺无关,但有时也想,我住的地方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寺呢?写作是一种修行,特别写长篇小说更像一种修行。
在这样的地方一写就是两年。清晨起来,有时与太阳同步,有时比太阳早得多。即使是盛夏也有时比太阳早,能听到早晨的*声鸟叫。夏天*声鸟叫是四点半,开始我没注意到这一点,后来一个美国朋友来我这儿,确切地说到他那儿*声鸟叫是四点半,我才注意了一下,确实是。鸟叫之后天慢慢亮,太阳慢慢升起。开始的鸟叫很单一,好像就一种鸟,一种单一的声音,但很快随着天亮,众多的鸟开始叫,大大小小,一片喧闹。其中有两种鸟叫是比较出离的,一种是喜鹊,一种是松鸡,它们的嗓门相似,都是大嗓,都是“嘎”,不同的是每次松鸡是一声,喜鹊则是数声,每次都是松鸡先叫一声“嘎——”,然后是喜鹊“嘎、嘎、嘎”,似乎把松鸡的叫声剁为了三截,因此更像是一种对话。这时候我看起来难道不像一个小和尚吗?中年的和尚?我想就算是云居寺的和尚,哪怕是*老的和尚面对的鸟儿也不一定比我多。
煮上粥,在山顶小径上走,把天走得大亮,披一身鸟的声音,每个早晨都是同一个早晨、同一种声音地回到房间,开始写作。如同和尚打开经卷,慢慢吟诵或抄写,而写作与吟诵抄写完全不同,后者接近一种机械,对心而言是干净、简单,越简越好,达到澄明,通过*简达到无——无我之境。这当然也非常不容易,却是另一种不容易。写作正相反,是从无到简再到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无中生有,而且是常年无中生有的日子。这样的不容易与寺院修行的不容易正好是逆向的,两者谁更不容易?我觉得我比僧侣难,但若真让我读经我又觉得会更难,事物吊诡往往就在这里,因此事实上两者没有可比性。但在更高的意义上真的没有可比性吗?为什么我常常感到写作又是一种修行呢?我想在炼心这一点上,写作与修行是一样的。
如果写作顺利,时间会过得很快,早晨到中午可以写一千五到两千字。*多不会超过两千字,超过就不是我了,是非我了,这非我要的写作。在这段特别长的时间里我非常从容,写得特别慢,总是停下来——写得精彩停下来,写得困难停下来,舒服停下来,不舒服更会停下来,总是停下来体会写作本身的甘苦寸心。过去停下时总是吸上支烟,戒烟后便上网写写微博,用微博的几十个字、一百来字感悟一心之所感,实际上相当于给心灵拍张照,即随手拍。拍过了,释放了什么,回到正文上。中午小酌,要睡个觉。必须睡,起得太早,若从四点半算起,到中午十一点半、十二点已经七个小时,比和尚一点也没心有旁骛,甚至更专心致志。睡醒后下午接着写,有时兴之所至,被窗外的流云吸引,会把电脑搬到露台上,在室外写作。室外写作感觉很特别,与天地再无隔无碍,抬头即山,自己也是在山顶上,感觉非常异样。可随时地注视,凝视,休息,看浮云,看山的曲线,早晨的月亮,落日。鸟叫就不用说了,写作时已不喜欢它们,太吵。
下午五六点钟,是一天中*快乐时候,这时写作停下来,收工了,一天有所收获,轻松得不得了,这时出去散步,身体像飘着一样,长长的黄昏的影子会印在小径上、山岩上、树上,还有一只小狗——我的老朋友嘟嘟,或跟着我,或它跑在前面,两个影子有时甚至会重合。这只小狗跟了我十五年,见证了《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四部长篇小说的写作,现在又在见证着《三个三重奏》,它甚至是我所有书的作者之一。我们散步,嘟嘟甚至比我还高兴,轻松,摇头摆尾,或疾或徐,简直像一种舞蹈。山上几乎无人,大量的野生的金银花盛开,如幻觉。有时我会掐下一朵白的花含在嘴里嚼一嚼,但从未嚼过金色的。佛家有拈花不语之说,也说咀花传法之时,这些都与我不相干。但我会想到,想想,心里安静,安详。
人有时会无意识地回到过去某阶段的生活环境,某种意义,云居是我内心的样子,甚至是无意识的样子。有一天——早晨还是黄昏我忘记了,在山顶散步,望着山下的公路,突然恍然:云居不是和当年自己在拉萨的哲蚌寺山下的小山村很像吗?那时与现在,都是四周皆山,背后与两侧是更高的山,而正面的倾角也恰好是村庄,树,公路,对面山脚下反光的河,拉萨河与潮白河,没有寺院,但密云水库那么大的水面可以相当哲蚌寺了,总之是一种照耀,如果梦与现实互映,那么实实在在的生活也可互映吗?如果这样,我想这已超出了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也与梦境无关。
*后再说一下微博,写作中充满大量的间歇,过去得吸多少烟?现在得写多少微博?写完近四十万字的《三个三重奏》,我算了算竟有二十多万字的微博,我没想到的是商务印书馆的人一直是我微博的读者,他们决定以《思想的烟斗》为题,出版我这两年在山上写的微博。我虽然没想到,但一点也不惊讶,我知道《思想的烟斗》是思想的现场、瞬间,是“随手拍”的心灵的风景,思想之镜头,虽是副产品,其价值或许超过《三个三重奏》。许多事物都是这样:那隐在背后的东西才是重要的。
作者: 田丹,张路平主编;本书编委会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4
简介:本书是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用书。本书紧扣大纲,以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教材《经济学和价格学基础理论》、《法学基础知识》、《价格政策法规》、《价格鉴证理论与实务》为基本参考书。书中大纲内容为考试大纲中所提到的内容,相关内容为考试大纲中未提及但教材中有的内容。本书从了解、熟悉、掌握的不同深度做全方位剖析,为考生在短时间内既掌握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又了解基本培训教材中的一般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书中答案部分对考生难以理解的试题做了较详细的解释,考生可从中知道为什么要选择本项答案。 本书可供参加全国价格鉴证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参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5
简介: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手册》是以新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基础编写的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释义。内容为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手册》采用编码释义的方式编写。对清单中项目名称、项目特征、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内容均做了全方位解释,有利用清单的应用。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手册》是一本安装工程预算工作者的理想参考书。
作者: 王光利导演;宋运成等主演
出版社:广东音像出版社,2008
简介: 《儿子》讲述了北方某城市,梁万年一家。 大儿子丁大江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妻子赵小楠是房地产销售人员,有一个十岁的儿子丁涵宇。丁大江家庭、事业都十分美满,刚买了新房和新车。 二儿子梁海涛没什么本事,和爸妈住在一起,娶了一个彪悍的妻子田丹。 小女儿海月年纪轻比较贪玩,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祸打破……老太太王秀莲得了尿毒症。 本不富裕的梁家儿女要面对老太太昂贵的医药费,海月没钱,海涛夫妻俩天天为了钱的事吵架…… 沉重的担子一下子落到了大江的身上。先是花掉了家里的存款,然后卖房卖车,原本支持他的妻子也逐渐不能接受大江的做法,当大江提出要捐肾救母的时候,他们的婚姻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涵宇因为家里人都在为老太太的病奔波而变得无人管教,开始迷恋网游,让大江夫妇失望不已……大江原本大有前途的事业也开始出现危机…… 面对母亲的病痛,海月开始懂事起来,…… 梁万年为了减轻孩子们的负担,悄悄的上街捡垃圾。 老太太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儿女,一次次的拒绝治疗,使得病情恶化,而病情的不断严重化,又使梁家人承受更大的负担,终于,她起了寻死的心…… 大哥的无私精神,终于让海涛夫妇觉醒,海涛鼓起勇气,换下了手术台上的大江,用自己的肾挽救了母亲…… 王秀莲病愈后只活了一百多天,死于心脏病,但是这个家里有一个秘密将永远不会她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一个关于爱和生命的美丽的秘密。
作者: 梁爽[等]编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简介: 由石丽等编著的《数据库应用技术》主要内容简介:SQL Server是一种 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目前深受广大用户欢迎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平台。 它适应网络技术环境,支持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能够满足创建各种类型数 据库的需求,因此是目前高等学校讲授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首选软件平台 。 《数据库应用技术》的特点是以理论够用、实用、强化应用为原则,针 对学生的特点,按照边讲边练的方式组织教材的编写,在整本教材中,每讲 解一个知识点,都是通过若干的例子来完成的,而这些例子组织起来又可以 实现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 全书共16章。第1章为数据库基础;第2章为SQL Server 2005环境;第3 章为数据库及其管理;第4章为表;第5章为数据完整性;第6章为索引;第7 章为Transact-SQL语言;第8章为查询技术;第9章为视图;第10章为存储过 程;第11章为函数;第12章为触发器;第13章为使用XMI。;第14章为数据 库的备份与恢复;第15章为管理安全性;第16章为ASP.NET/SQL Server的 开发与编程,给出的具体案例设计可供同学们参考使用。同时每章都配有练 习题。 《数据库应用技术》内容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通俗易懂,适合自学, 可作为独立学院或高职学生及其他培训班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 库应用技术”或“SQI,Server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 参加微软认证考试70-431(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Implementation&Maintenance)的参考书,同时对于计算机应用人员和计算 机爱好者,《数据库应用技术》也是一本实用的自学参考书。
作者: 田丹,文中华,钟仕田编著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简介: 《夏橙种植新技术》内容简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总量平衡、品种多样、安全可靠和营养丰富的农产品生产格局。科学技术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的决定性因素。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传统衣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要牢牢盯住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攻方向,构建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系;要完善和强化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的运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要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