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自由研究
作者: 耿焰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2014-12-1
简介: 耿焰著的《善的自由研究》共分为六章,从何谓个体善观念、个体善观念的源泉、个体善观念的本质、个体善观念的桎梏、个体之善的发展空间以及个体善观念与法律之间关系六个方面的内容来揭示善的自由。 第一章的内容是关于何谓个体善观念的问题。在本章中对于个体善观念的含义进行了逐步的分析论证,认为个体善观念是依据一种个人的自我导向能力,对何谓善、何谓正当与公正,对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对于过去和未来,对于生活目的、理想生活和幸福生活等基本问题形成的看法和观点,个人生活中的实际经历和由此获得的经验也在不断地修正个人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因此,个人之善也表现为个人对于诸多基础问题的种种思想和观念,是个人内心的决断。该章还论证了个体善观念的本质,即多样性和有限性。 第二章个体善观念的源泉探讨了可能对个体善观念构成合理限制的不同外在条件,认为个体善观念的形成,对生活目的、对于善与恶等问题的思考、形成和演化的观念、见解没有天马行空般的无限自由,人性、文化、经历和经验在确定个体善观念的大致范围的同时,构成了对个体善观念的合理外在限制。在人性方面,着重论证了恶的人性观对个体善观念的影响。人性之恶该章还讨论了经历、经验对个体善观念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是一种决定性的,更不是一种可以精确计算的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历、经验虽然并不能产生绝对相同的善观,但极有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善观。 第三章是关于个体善观念本质的探讨。该章认为个体善观念是个体独立地位的体现,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个体善观念是系统的或至少能自圆其说的,也不表明个体的思考一定经得住推敲,而是因为诸多关于何谓善、何谓正当以及在具体的场景下该如何行为的种种思考和判断都源于个体本身,体现了自由最为基本的含义,是个体源于自身独立思考和评估下的一种选择。 第四章个体善观念的桎梏是本书的重点,探讨了可能影响个体善观念的种种“枷锁”,包括一元论思维、强大的社会、唯理主义、进步的执念。 第五章是关于个体善观念发展空间的问题,探讨了个体善观念自由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包括限定个体善观念的正当理由、公立教育与个体善观念、信息公开与个体善观念。 第六章是关于个体善观念与法律的冲突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