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2 项 “林之” 相关结果
Negating the image:case studies in iconoclasm
作者: (波)安妮·麦克拉纳(Anne McClanan),(美)杰弗里·约翰逊(Jeffrey Johnson)编著;赵泉泉,张建涌,杨贤宗译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简介: 本书是一部比较论文集,内容包括反偶像崇拜的各种原因与意义,以 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所引起的图像功能的剧烈变化的七篇历史 论文。前言中追溯了“反偶像崇拜”的词源学意义,并简要介绍后面论文 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社会中所发生的偶像破坏行为的对比,进一步阐明 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图像的破坏与创造,以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随后依次 讲述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埃赫纳顿的宗教革新举措;中世纪穆斯林军队毁 坏印度的宗教建筑、掠夺与亵渎圣像;墨西哥革命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的反宗教运动,不仅破坏并焚毁圣像、十字架,甚至捣毁教堂、礼拜堂和 天主教学校;中世纪期间对待古典雕塑的态度,异教与基督教间的斗争; 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破坏偶像运动与《加洛林之书》;加尔文的新教运动与 荷兰的反偶像崇拜;最后一节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与教训。艺术史家、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学者从中探索了艺术定义的不断变迁,以及在描绘不同 形式的反偶像崇拜中的表现形式。
焦氏易诂
作者: 尚秉和著;常秉义点校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简介:尚秉和,字节之,河北省行唐县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逝于1950年。为前清光绪进士。他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尤精于易学。其代表作有《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及《周易尚氏学》。上述三部著作,奠定了尚氏在中国易学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崇高地位。 尚氏之学的根基在《焦氏易林》。而《焦氏易林》全面保留了《易经》、《左传》、《说卦传》等先秦易学精髓,即象数之真谛。至东汉始,易学开始走下坡路,易道渐次失传。而马融、郑玄、荀爽、虞翻等辈,所传之《易》,并非易道之真谛,而活泼无碍、运舞不休的易象符号嘎然沉寂,代之而起的是荀、虞之流卦变、爻变之《易》。于是,才有青年才俊王弼横扫象数、清谈空理之风。真可谓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呜乎!易学从此江河日下,冥冥长夜二千年矣! 尚氏在贯通《易林》之前,面对易学流派孰是孰非,茫然而无定见。及至攻读《易林》之后,才豁然开朗,融会贯通。他说:“盖《易林》既通,以《易林》注《易》。而《易林》未通以前,实以《易》注《易林》。”而《焦氏易诂》一作,正是他全面攻克《易林》之后,以《易林》诂《易》的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在此基础上,才有了另一部杰作《周易尚氏学》。 综上所述,《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周易尚氏学》三部巨著,构成了易学史上传承不断的主流。其实,伏羲氏画卦,八卦及六十四卦符号自古以固有,之后《连山》、《归藏》、《易经》、《左传》、《说卦传》、《易林》、《太玄》、《正易心法》、《皇极经世》等,皆为“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的易道津梁之作。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