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4 项 “朝阳” 相关结果
走私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
作者: 向朝阳,成凯等编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简介:本书针对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律师等从事刑事司法实践工作的读者编写,每个罪名均按照“概念与罪名渊源”、“犯罪构成要件”、“立案追诉标准适用指南”、“司法认定实务指南”、“刑事责任”五个部分编写。本书突出实务,注重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归纳整理并具体解决刑事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各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刑事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作者在论述时不仅融入了对刑事法律、司法解释等文件的解读、理解和适用,而且通过案例的形式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分析、阐释。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实用性强。
公证制度基本原理
作者: 杨荣元编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简介: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渊源于1915年创设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当时的东吴大学法学院突出“英美法”教学模式和高级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其科学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教学特色,赢得了“南东吴,北朝阳”的美誉,培养了王宠惠、吴经熊、倪征(日臭)、李浩培、潘汉典、杨铁樑等一大批现当代著名的法学专家,使东吴大学的法学教育一度饮誉海内外,成为中国法学教育家园中的一朵奇葩。从1952年院系调整起学院历经风雨,几经坎坷。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江苏师范学院”易名为“苏州大学”,同时恢复法学教育,成为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2000年学院校友王健教授的长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资捐建苏州大学法学楼,设立奖学金,以推动苏州大学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和研究。苏州大学法学院同年更名为王健法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海外专项基金参与建设的公办法学院。 学院现有法学博士点1个,法学硕士点6个,同时具有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2001年学院获得诉讼法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从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的教师近lo名。我们在努力提高诉讼法学教学品质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诉讼法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开展对诉讼法前沿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中国诉讼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活动。近10年来,我们先后出版了20余部著作,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替代型纠纷解决机制及司法改革等方面,在诉讼法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Just words: law, language and power
作者: 约翰·M. 康利(John M. Conley),威廉·M. 欧巴尔(William M. O’Barr)著;程朝阳译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7
简介: 本书的法律与语言研究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正如其作者所言,“显而易见,克服这两个领域的弱点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社会语言学耇从法律与社会对谁在何时得到什么这一问题的关注中受益,而法律与社会也能够借助社会语言学加深对他们是如何获得它的这一问题的理解。”这种联合是可能的,因为“这两个学科对阶级、种族、人种和性别等方面的社会分化现象已经有共同的关注。”而且,由于实施中的法几乎完全由语言事件(审判、调解、协商、律师会谈等)构成,因此这种交叉联合的前景十分广阔。而目前,没有什么比去研究语言与正义、平等问题,通过法律语言(话语)分析提示法律权力的运行轨迹及其与各种非正义、不平等现实之间的关系更合乎逻辑,更有理由成为两大领域的交叉地。本书算得上是这一交界的拓荒者。
刑事诉讼法要论
作者: 夏勤著;郭恒点校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简介:本书乃(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社于1923年12月1日初版,1931年2月1日再版。全书分绪论和本论两部分。本论包括:第一编,诉讼主体;第二编,诉讼行为;第三编,通常诉讼程序;第四编,特别诉讼程序;第五编,裁判之执行;第六编,附带民事诉讼。附录附有夏勤年谱及夏勤著作一览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法律出版社,2007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