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
作者: 鲁迅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2015年8月
简介: 3个阅读要点 ◎ 作品情节 本书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本书收入了鲁迅包含《自序》在内的15部作品。其中,《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文章皆为鲁迅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对了解鲁迅的生平、思想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主要人物形象 阿Q ①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是鲁迅小说中辛亥革命时期农民典型。在鲁迅的小说里,阿Q可以作为一个*为独特的形象而独自成为一个类型人物。 ②没有一个人物形象具有阿Q这样的完整性。他是赤贫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靠两只手帮工挣饭吃。他没有家,没有孩子,处处受人欺压、受人侮辱,命运十分悲惨。 ③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世界中的失败,在虚幻的精神世界里却总被换算成胜利。 ④还有一件克敌制胜的法宝,那就是忘却。别人对自己施加的侮辱,一会儿便可忘记,健忘到近于麻木。 ◎ 主题思想 小说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愿望。 2个知识要点 ◎ 小说的语言运用自如,犹如信手拈来。如对动作描写的细腻、逼真;对人物外貌描写的真实、传神,就像见到真人;其中对话的部分更是凸显人物性格、契合人物身份等。小说的这些特色,应重点学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本书中的文章反讽手法比比皆是。表面上看在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了解鲁迅先生对中国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理解本书之外鲁迅先生其他的作品。 1个成长要点 ◎ 鲁迅笔下所描绘的一幕幕悲惨的生存画面,展现出一系列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的劳苦大众,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处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生活状况。在文章中我们又清楚地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和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这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