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1 项 “向飞” 相关结果
- 全部分类
- 全部
- 文学
- 历史
- 哲学/宗教
- 法律
- 政治/社会
- 医学
- 教育/心理学
- 艺术/传媒
- 研究生考试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开课
- 语言
- 经济金融
- 管理学
- IT/计算机
- 自然科学
- 工学/工程
- 体育
- 行业资料
- 音乐
- 汽车机械制造
- 文档模板
- 创业
- 农学
- 生活
- 数据库教程
- 民族
作者: 杨家浩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6年10月
简介:
中国房地产何处去?听资深地产人杨家浩讲述房地产格局裂变到“互联网 ”时代的新生。
从2015年开始,“互联网 ”下的各“ ”都非常火,各类传统实体都受冲击,开始进行变革。房地产行业肯定得和“互联网 ”一样去做“ ”。本书的作者基于自己对房地产行业的执着和热爱,集合了自己和房产地朋友们的专业偏好,把预测的房产地行业趋势走向结果集成一书,为行业所参考。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句话说在当下是最恰当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临,各传统行业不断被颠覆或直接淘汰出局,黄金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在此时代下会遭遇到什么样的风口?如果你还想过着以往的好日子,徘徊在十字路口,那你真的OUT了。在扩张、竞争、整合的大环境下,我们大声疾呼:“曾经的行业玩法过时了,房地产风口来了,在这风口上,找出路,认方向,飞奔而去。”我们作为地产人,深感从业不易,力所能及,汇聚业态信息,以飨读者。本书精准地罗列出数类风口方向,剖析发展趋势,献出微薄之力,若阅者能从其中得益,无所遗憾。
【作者简介】
杨家浩:现任万榕集团宏城置业总经理,房地产经济师,国内首批期货红马甲;2000年起从事房地产行业,在世纪金源、龙鑫地产、汇富地产等实操过多个项目;从业十余年来,对房地产行业深入了解与探索,结合项目实操经验,对房地产行业未来趋势与发展有独特的见解和判断;是房地产行业共亨经济倡导者。曾荣获“中国策划业十大品牌专家”、“劳动模范”称号!
作者: 戴福青
简介:
全书分为传统飞行程序设计和PBN程序设计两部分。*章至第九章为传统程序设计部分,第十章至第十六章为PBN程序设计部分。本书在讲述飞行程序设计准则的同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例题,以加深读者对设计准则的理解。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熟悉和了解飞行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准则,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本书可作为航行情报及其他专业方向飞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飞行程序设计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目录
*部分 传统导航程序设计
第1章 绪论 3
1.1 飞行程序设计的概念 3
1.1.1飞行程序设计的准则 3
1.1.2飞行程序的类型及结构 4
1.1.3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 9
1.1.4飞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11
1.1.5飞行程序设计的工作任务 12
1.2 飞行程序设计的参数 12
1.2.1航空器的速度 12
1.2.2与风相关的参数 15
1.2.3计量单位 18
1.3 终端区定位点及定位容差 18
1.3.1导航容差 19
1.3.2终端区定位点的实际应用 23
1.4 超障保护区和超障余度 25
1.4.1超障保护区 25
1.4.2超障余度 26
1.4.3程序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27
1.5 *扇区高度(MSA) 27
1.5.1扇区的范围及划分方法 27
1.5.2*扇区高度的确定 28
1.5.3相邻电台使用联合扇区 28
第2章 离场程序设计 29
2.1 概述 29
2.2 直线离场 29
2.2.1航迹设置要求 29
2.2.2保护区绘制方法 30
2.2.3障碍物鉴别面(OIS) 33
2.2.4*小超障余度(MOC)和程序设计梯度(PDG) 34
2.3 转弯离场 35
2.3.1指定高度/高转弯离场 35
2.3.2指定点转弯离场 39
2.4 全向离场 44
2.4.1转弯起始区 44
2.4.2转弯区 45
2.4.3障碍物鉴别 45
第3章 航路设计 47
3.1 航路设置的基本原则 47
3.2VOR航路 47
3.2.1确定保护区的基本原则 47
3.2.2导航系统使用精度 48
3.2.3保护区的确定 49
3.2.4超障余度 52
3.2.5*航路高度(MEA) 52
3.3NDB航路 52
3.3.1导航系统使用精度 52
3.3.2保护区的确定 53
第4章 非精密直线进近程序设计 55
4.1 进近程序的结构和模式 55
4.1.1 进近程序的航段结构 55
4.1.2 进近程序的模式 56
4.2 进场航段设计 59
4.2.1 航迹设置 59
4.2.2 保护区绘制方法 60
4.2.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62
4.2.4 下降梯度的要求 63
4.3 起始进近航段设计 63
4.3.1 航迹设置 63
4.3.2 保护区绘制方法 64
4.3.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67
4.3.4 下降梯度 67
4.4 中间进近航段设计 67
4.4.1 航迹设置 67
4.4.2 保护区绘制方法 68
4.4.3 超障高度/高(OCA/H)的计算 70
4.4.4 下降梯度 71
4.5 *后进近航段设计 71
4.5.1 航迹设置 71
4.5.2 保护区绘制方法 72
4.5.3 超障高度/高(OCA/Hf)的计算 73
4.5.4 下降梯度 75
4.5.5 *后进近定位点的*位置 75
4.5.6 梯级下降定位点 76
4.5.7 计算超障高度/高时可以不考虑的障碍物 76
4.5.8 VSS目视航段保护 77
4.6 目视盘旋程序设计 78
4.6.1 航迹对正 79
4.6.2 目视盘旋区 79
4.6.3 超障余度 80
4.6.4 不考虑超障余度的目视盘旋区 81
第5章 非精密复飞程序设计 82
5.1 复飞航段的结构及复飞的类型 82
5.1.1 复飞点(MAPt)及其容差区 83
5.1.2 过渡容差(X) 84
5.2 直线复飞 84
5.2.1 航迹设置 84
5.2.2 保护区 85
5.2.3 超障余度 87
5.3 转弯复飞 88
5.3.1 指定高度/高转弯复飞 88
5.3.2 立即转弯复飞 93
5.3.3 指定点转弯复飞 94
第6章 基线转弯程序设计 98
6.1 起始进近航段 98
6.1.1 航迹设置 98
6.1.2 保护区 99
6.1.3 超障余度及超障高度/高的计算 104
6.1.4 下降率 104
6.2 中间进近航段 105
6.2.1 航迹设置 105
6.2.2 保护区 105
6.2.3 计算出航时间 106
6.3 *后进近航段 107
6.3.1 保护区 107
6.3.2 超障余度 107
6.3.3 下降梯度 108
6.3.4 梯级下降定位点 108
第7章 直角航线程序及等待程序设计 109
7.1 直角航线程序 109
7.1.1 直角航线程序的结构 109
7.1.2 直角航线进入程序 110
7.2 直角航线模板 110
7.2.1 基本参数 110
7.2.2 模板的绘制及计算 111
7.3 直角航线保护区 117
7.3.1 基本保护区 117
7.3.2 全向进入保护区 117
7.3.3 保护区的缩减 119
7.3.4 反向和直角程序的简化保护区画法 121
7.4 等待程序设计 122
7.4.1 等待航线的形状与有关术语 122
7.4.2 进入程序 123
7.4.3 等待程序航空器的指示空速 124
7.4.4 超障余度 125
第8章 ILS精密进近程序设计 126
8.1 概述 126
8.1.1 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及其布局 126
8.1.2 对仪表着陆系统性能的要求 127
8.1.3 ILS进近程序结构 127
8.2 精密航段障碍物的评价 128
8.2.1 障碍物限制面 128
8.2.2 使用基本ILS面评价障碍物 132
8.2.3 使用OAS面评价障碍物 134
8.3 确定精密航段的*超障高(OCHPS) 139
8.3.1 评估障碍物 139
8.3.2 分析复飞障碍物 139
8.3.3 计算精密航段的OCHPS 140
8.3.4 精密航段OCHPS的计算举例 141
8.4 起始进近航段 144
8.5 中间进近航段 145
8.5.1 航迹设置 145
8.5.2 保护区 145
8.5.3 起始进近为反向或直角航线的中间进近区 147
8.6 精密航段后的复飞 148
8.6.1 确定起始爬升点的位置 148
8.6.2 直线复飞 148
8.6.3 转弯复飞 149
8.7 只有航向台或ILS下滑台不工作 152
8.7.1 总则 152
8.7.2 中间进近 152
8.7.3 *后进近航段 153
8.8 航向台偏置 154
8.8.1 航向道偏离跑道中线的使用 154
8.8.2 总体布置 154
8.8.3 超障余度 154
第9章 推测(DR)航迹程序设计 155
9.1 总则 155
9.1.1 作用 155
9.1.2 程序设计使用的参数 155
9.1.3 航迹结构 156
9.2 U型推测航迹程序 156
9.2.1 航迹设置 156
9.2.2 保护区 158
9.3 S型程序 159
9.3.1 航迹设置 159
9.3.2 保护区 160
第二部分 PBN程序设计
第10章 基于性能导航基本概念 165
10.1 基于性能导航发展 165
10.1.1 区域导航(RNAV) 165
10.1.2 所需导航性能(RNP) 166
10.1.3 基于性能导航(PBN) 166
10.1.4 空域概念的革新 167
10.2 导航系统与性能要求 168
10.2.1 定位方式 168
10.2.2 机载设备 169
10.3 PBN可用的导航规范 173
第11章 PBN程序航迹设计的特殊要求 176
11.1 航路点及航段要求 176
11.1.1 航路点类型与命名 176
11.1.2 航路点精度与误差 177
11.1.3 航段长度 178
11.2 航径终止码 181
11.2.1 航径终止码的概念 181
11.2.2 PBN程序可用的航径终止码 183
11.2.3 航径终止码的应用 185
11.2.4 使用各航径终止码所要求提供的数据 187
第12章 基于GNSS的离场程序设计 188
12.1 直线离场程序设计 188
12.1.1 航迹设置 188
12.1.2 保护区 188
12.1.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192
12.2 指定点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192
12.2.1 航迹设置要求 193
12.2.2 保护区 193
12.2.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198
12.3 指定高度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198
12.3.1 航迹设置要求 198
12.3.2 保护区 198
12.3.3 超障与爬升梯度计算 201
12.4 固定半径(RF)转弯离场程序设计 202
12.4.1 航迹设置与参数 202
12.4.2 保护区 203
12.4.3 障碍物评估 205
第13章 基于GNSS的非精密进近程序设计 207
13.1 进近类型 207
13.2 T型、Y型设计概念与终端区进场高度 207
13.3.1 T型、Y型设计概念 207
13.3.2 终端区进场高度 209
13.3 PBN进近程序设计 213
13.3.1 航迹设置 213
13.3.2 保护区 214
13.3.3 超障评估与下降梯度计算 220
13.4 非精密复飞程序设计 221
13.4.1 复飞点要求 221
13.4.2 航迹设置 221
13.4.3 保护区 221
第14章 气压垂直导航(Baro-VNAV)程序设计 225
14.1Baro-VNAV的原理 225
14.2APV航段及障碍物评估面 226
14.2.1APV航段航迹设置 226
14.2.2APV航段障碍物评估面(OAS) 229
14.3APV航段OCH的计算 232
14.3.1障碍物分类 232
14.3.2进近障碍物OCH的计算方法 233
14.3.3复飞障碍物OCH的计算方法 233
14.3.4HL对机场标高和非标准垂直航迹角的修正 234
第15章 DME/DME RNAV程序设计 235
15.1设备要求 235
15.1.1机载设备要求 235
15.1.2地面设备要求 235
15.2DME/DME导航离场航路点精度及半宽计算 236
第16章 RNAV等待程序设计 238
16.1PBN等待类型 238
16.1.1航路点等待 239
16.1.2区域等待 239
16.2航路点等待保护区绘制 239
16.2.1模板构建 239
16.2.2基本保护区构建 240
16.2.3进入保护区构建 241
16.3*等待高度的计算 241
参考文献 242
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斯蒂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
简介:
往前半个街区可以右转。赛德拐进去,以四十英里的时速冲上一条小街,祈祷此刻千万别有孩子跑到马路上来捡皮球。
当他发现这条街似乎是一条死胡同时,心中一阵恼怒,然后他看到还可以右拐——岔路被街角一户人家高高的树篱挡住了一部分。
他慢慢地溜过T字路口,然后突然右转,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犹如哀号。往前一百八十码,他再度右拐,把“巨无霸”迅速开回这条街与2号公路的交叉处。他现在已经回到了距刚才十字路口以北四分之一英里处的主干道上。如果运奶车如他所愿挡住了他右拐的画面,那么棕色的普利茅斯应该依然是在沿着2号公路往南开。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出问题了……尽管赛德严重怀疑哈里森是否会这么笨。曼彻斯特或许有点笨,但哈里森不笨。
他向左一转,瞅准无车过往的短暂空隙冲了过去。一辆向南开的福特车的司机不得不紧急刹车。当塞德从他车前横穿过去、驶向黄金楼的废车场时,福特车的司机冲赛德挥挥拳头。赛德又一次把油门踩到底。如果一个巡警看到他公然超速,那就太糟了。他不能耽搁,必须尽快把这个又大又亮的汽车驶下公路。
返回废车场有半英里路程。赛德一边开车,一边盯着后视镜,寻找普利茅斯的踪迹。当他左拐进入黄金楼的废车场时,它还是了无踪影。
铁链围栏上有一道敞开的大门,他慢慢将“巨无霸”开进门里,看见一块肮脏的白色招牌上写着几个褪色的红字:仅限员工进入!要是在工作日,他肯定立刻就会被发现并赶出去。但今天是周六,而且刚好是午饭时间。
赛德驶进一条两边都叠着两三层破车的通道。被压在最底下的车都已经变形,仿佛正慢慢融入地面。地上黑呼呼的,满是油污,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但这儿却长着茂密的绿色野草,从杂物堆里长出来的巨大向日葵无声地摆动着,犹如核爆炸后的幸存者。一株大向日葵从一辆食品车破碎的挡风玻璃内长出来,这辆车像条死狗一样底朝天躺着,上面还压着一辆旧卡迪拉克,向日葵毛茸茸的绿色根茎像只握紧的拳头似地缠在一只车轮上,另一条拳头般的根茎则缠着旧卡迪拉克发动机罩上的装饰物。向日葵盯着赛德,像一只死掉的怪物的黄黑色的眼睛。
这是底特律一片巨大、寂静的汽车公墓,让赛德感觉毛骨悚然。
他右转,接着又左转。突然他看到到处都是麻雀,它们停在屋顶、行李厢和油腻腻的破发动机上。他看到三只小麻雀在盛满水的车轮壳中洗澡。他驶近时,它们没有飞走,只是停下来用黑珠子般的眼睛盯着他看。一块挡风玻璃靠在一辆旧普利茅斯的一侧,上面停着一排麻雀。他在离它们不到三英尺的地方经过,它们都紧张地拍拍翅膀。
活死人的先驱,赛德想。他的手伸向前额上的白色疤痕,开始不安地揉它。
他驶过一辆达特森,看到那车的挡风玻璃上像是有一个陨石洞,从这洞望进去,他发现仪表盘上有一大滩干了的血迹。
这洞不是陨石砸的,他想着感到自己的胃开始慢慢翻腾起来。
一群麻雀站在达特森的前座上。
“你们想把我怎么样?”他嗓音嘶哑地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似乎在头脑里听到了各种回答;他似乎在头脑里听到了这群鸟一起尖声回答:不,赛德——你想要把我们怎么样?你是拥有者。你是始作俑者。你是知情者。
“我他妈的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咕哝道。
在这一排车的尽头是一辆新式的超级短剑——有人把这辆车的整个前脸都截掉了,它的前面有一块空地。赛德把“巨无霸”倒进去,然后下了车。从狭窄通道的一头朝另一头望去,赛德觉得自己有点像迷宫中的一只老鼠。这个地方有一股汽油味和难闻的传动液味。四周静悄悄的,只能听到远处2号公路上汽车发出的嗡嗡声。
麻雀从四面八方看着他——褐色小鸟的一次无声的集会。
突然,它们同时展翅起飞——成百上千只麻雀一齐飞起,空气中一下子充满了拍打翅膀的声音。它们成群地横穿过天空,然后朝西飞去——往罗克堡的方向飞。突然他又开始感觉犹如有虫在爬……不是在他的皮肤上面,而是在皮肤里面。
我们要偷窥一下吗,乔治?
他开始低声地哼一首鲍勃·迪伦的歌:“约翰·威斯利·哈丁……是穷人的好朋友……他双手各持一把枪游走……”
那种痒痒的蠕动感似乎越发强烈了,它主要集中在他左手的伤口处。他也许完全错了,一切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象,但赛德似乎感觉到了斯塔克的愤怒……和沮丧。
“电报从头到尾……他的名字在回响……”赛德轻轻地哼道。前面油呼呼的地上,躺着个生锈的发动机底盘,它像一座扭曲的铁像残骸,很不引人注目。赛德把它捡起来,走回到“巨无霸”旁,嘴里依然断断续续地哼着《约翰·威斯利·哈丁》这首歌,还想起了自己同名的浣熊朋友。如果他砸几下“巨无霸”把它伪装起来,如果他能为自己再多争取到2个小时,这对丽姿和双胞胎而言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
“沿着乡村……对不起,老伙计,这对我的伤害比对你更多……他打开了许多扇门……”他把发动机底盘甩向“巨无霸”驾驶室这边的车身,在上面砸出了一个脸盘深浅的大坑。他又捡起发动机底盘,走到“巨无霸”的车头前,把它猛地抡向散热格栅,劲用得很大,把肩膀都拉疼了。塑料被砸得到处乱飞。赛德掀起发动机罩,把它稍微抬起一点,让“巨无霸”看起来像是一条正在狞笑的死鳄鱼,犹如黄金楼废车场里的*作品。
“……但听说他从来不伤害老实人……”
他又捡起发动机底盘,这么做的时候鲜血开始从他伤口上的绷带里渗透出来。现在他没办法处理伤口。
“……他的身边有个姑娘,他坚定立场……”
他最后一次抡起发动机底盘,砸碎了挡风玻璃,哗啦一声巨响——这或许有点傻——但他真得感到心痛。
他觉得“巨无霸”现在看上去和这儿的其他破车足够像了,不会被人一眼认出来。
赛德开始走出通道。他在第一个路口右转,朝大门及大门外的零售商店走去。他开车进来时在门边的墙上看到过一部付费电话。走到半路,他停下脚步,也不再哼歌了。他抬起头,好像在仔细地捕捉某种微弱的声响。其实他是在倾听、审查自己的身体。
虫爬般的瘙痒感已经消失了。
麻雀不见了,乔治·斯塔克也不见了,至少目前如此。
赛德笑了笑,开始加快脚步。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蔡骏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09月
简介: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
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免费在线读】
冬至前夜
在12月底的日子里,西方人开始欢度他们的圣诞节,而东方人的节日则是冬至。
当然,严格地说,冬至算不得节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间的,而是另一个世界的,也就是中国人所谓鬼魂的节日。相对于圣诞节,西方人也许更喜欢圣诞夜,并冠之以种种美丽的称谓,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过冬至前夜是比较晦气的,尤其是对于偏好传统的老人们而言。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冬至就等于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实的漫漫长夜,特别冷,天也黑得特别早,太阳总是若有若无地挣扎着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惧症一般急急地想躲到地平线以下去。
傍晚六点,天空已是一片漆黑,连月亮都找不到,我站在窗前,望着远方乌黑的天空,忽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
我匆忙地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上网。今天网上没什么特别的消息,我和一个朋友聊了一会儿,就下了线,开始写一篇新的小说。刚写了个开头,灵感却突然枯竭了,原本想好的再也记不起来。我总觉得今天不对劲儿,于是打开了邮箱收邮件,总共只有一封新E-mail,发件人是林树,我的一个老同学兼好朋友。
内容很短——
我的朋友:
当你收到这封信以后,立刻来我家里,马上就来,一分钟也不要迟疑,好吗?我现在来不及了,快,你一定要来!
林树
他什么意思?让我晚上到他那里去,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他那儿离我家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呢,这不是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发出的时间,距现在只有半个小时。而现在已经快深夜十一点了,难道真有什么重要的事?会不会开我玩笑?不过林树不是这种人,他这种比较严肃的人是不太会跟别人开玩笑的,也许真的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间里徘徊了一圈,然后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后还是决定去一次。
出了门,发现地上有好几圈黄色的灰烬,不知是谁家烧过锡箔,我特意绕道而行。走到马路上,才发觉天气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冷,风不知从什么地方蹿出来在半空中打着唿哨。商店都关门了,开着的便利店也是了无生气的样子,人行道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就连马路上的汽车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车等了很久,清楚地数着在空旷的黑夜里回响的自己的脚步声。
终于叫到了一辆出租车。
司机三十多岁,挺健谈的:“先生,今天晚上你还出去啊。”
“有点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呵呵,我不信这个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这日子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做完了你这笔生意,我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为什么?”
“鬼也要叫出租车的嘛。因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没吓着你吧,呵呵,开玩笑的,别害怕。”
车上了高架,我看着车窗外我们的城市,桑塔纳飞驰,两边的高层建筑向后奔跑,我如同在森林中穿行。迷蒙的黑夜里,无数窗户中闪烁着的灯光都有些晦暗,就连霓虹灯也仿佛卸了妆的女人一样苍白。
不知怎么,我心神不安。
车子已经开出了内环线。林树的家在徐汇区南面靠近莘庄的一个偏僻的居民区,七楼,一百多个平方,离地铁也很远,上个月林树说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亚探亲去了,要在那儿迎接新世纪,所以现在他一个人住。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要有点心理素质的。
我看了看四周,现在车子开在一条小马路上,虽然林树的家我常去,但从没走过这条路,黑夜里看不清两边的路牌,只能看到远处黑黑的房子,要么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车子开着大灯,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面发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里的大海,我们的车就似大海里一叶亮着灯火的扁舟,行驶在陌生的航线上。
我索性闭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车子载着我在黑夜里漫游。在半梦半醒间,车子忽然停了下来,我睁开眼睛,看到车外一栋栋黑黑的居民楼,的确到了。我下了车,司机只收了我个整数,零头不要了。然后他迅速掉转车头开走了。
我懵头懵脑地向前走着,不住地哆嗦,小区的路上不见一个人,两边楼房里只有零星的窗户还有光线透出,可能是几个人半夜上网。我不断呼出的热气,像一团轻烟似的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无影无踪,只有几朵乌黑的云飘浮着。风越来越大,从高空向下猛扑而来,卷起一些尘屑,在空中飞舞起来。哪家的塑料雨棚没有安装好,在大风中危险地颤抖着,摇摇欲坠,发出巨大的声响。
忽然我好像听到前面发出“嘭——”的一声。那声音很闷,像是哪家的花盆碎了。
我加快了脚步,在林树家所在的那栋楼房下面,我发现有一个人倒在地上。
我屏着呼吸靠近了几步,在楼前一盏昏暗的路灯下,看清了那个人的脸,那是我的朋友林树的脸。
一摊暗红色的血正迅速地从他的后脑勺下向外涌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点整。
冬至到了。
……
【媒体评论】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巴辛斯基
【编辑推荐】
★蔡骏首部悬疑长篇力作全新修订
★中文互联网首部“悬恐”小说,中国本土悬疑开篇典范
★首部在国外出版的中国惊悚悬疑作品
蔡骏善于按照欧洲文学风格创作,而又融入东方文学的优点。——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巴辛斯基
★历史悬疑与心理悬疑的完美结合
揭秘清陵地宫不为人知的历史,讲述身体寻找头颅的离奇隐喻
★12年系列销量突破800万册
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肖锚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01月
简介:
国民党超级特工郑耀先,为人心狠手辣、狡黠机智,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军统六哥”,也是共产党欲除之而后快的“鬼子六”。解放战争初期,郑耀先奉国民党军统之命,冒死进入共区与代号为“影子”的特务接线。国民党的内部斗争和共产党情报员的秘密身份,使得他陷入国共两党的双重追杀之中。在危机四伏的处境中,他如履薄冰。为了找出“影子”,完成任务,他隐姓埋名三十余年,竭尽所能、无怨无悔。他是一位成功的潜伏者,执行过危机无比的机密任务,在一次次任务和死亡面前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抉择。数十年的忍辱负重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信仰,维护国家的利益成就了他的*荣誉。
【免费在线读】
在省公安厅陈国华厅长的批示下,曾极度热衷于颠倒是非的宋酖,被韩冰送进了监狱。她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不过这十七年的有期徒刑能否令她洗心革面?恐怕就难以知道了。
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在家里等他回来。韩冰知道郑耀先一定能找到自己,或者是在傍晚,或者是在清晨,或者是在某一天里一个并不确定的时间,该来的终归要来,想回避都不可能。
吃饭前,她依旧摆上两副碗筷,可是随着心灵感应的愈发强烈,不久之后,桌子上又多了一瓶通化葡萄酒。酒瓶和左右两个高脚杯并排摆放,后来韩冰感觉位置不妥,挪走了酒瓶,将两个注满酒液的杯子紧紧贴在一起。
一九七九年中秋节那天夜晚,门外终于响起期盼已久的脚步声,但这明显不是一个人的脚步。韩冰知道自己再也走不脱了,更何况,她原本也没打算走。“如果他爱我,就肯定是一个人进来,”心里想着,脸上便不知不觉地露出一丝欣慰,“干我们这一行,什么都可以是假的,只有得不到那才是真的。”
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戴着墨镜枯瘦如柴的男人,站立在门外。两个人并不像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对视一眼,韩冰点点头,对他说一句:“回来啦?坐下吃饭吧,菜都凉了。”
打量一番屋内的陈设,在她对面悄然落座,犹豫一下,他掏出信封递过去:“我把结婚介绍信开了,你看一下。”
“不用看了,我信你。”
没有过多的情感迸发,只有极为平淡的语言交流。轻曳杯中的酒浆,韩冰问道:“他们没再折磨你吧?”
“没有,我记住了你的话,管住了自己的嘴巴。”
“那你想听我说点儿什么吗?”
“依你的性格,哪怕心里装了一肚子话,也不会多说什么。”
“还是你了解我,又被你猜对了。”
“你了解我的来意,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有些话对你我来说,根本无须再讲,说出来反倒徒增伤感。”
“是啊!我一看到信封上的邮票照片,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而你……一瞧见我的眼神,同样也什么都明白了。”
“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也许世上没有比我们更般配的了。”眼泪夺眶而出,韩冰微笑着抬起手臂,摸摸郑耀先那满是疤痕的脸。
紧紧握住韩冰的手,为她拭去嘴角的泪珠。一声悠悠长叹,却道不尽心中的苦辣酸甜。“三十多年了,没想到我花费三十多年去完成的任务,结果居然是这样。”
“但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是吗?”
点点头,凝视着对方,千言万语却再也吐不出一个字。
“我去擦擦脸。”站起身走向洗手间,推开门扇的瞬间,她回身看看郑耀先,“碰见你,我是没有侥幸的。”
就在她于门后消失的一刹那,郑耀先迅速将酒杯调换。他紧紧捂住自己的脸,再松手时,深深的苦痛已是无法掩抑。没过多久,韩冰手持毛巾走回落座,望着他那痛不欲生的表情,低声笑道:“怎么啦?弄得跟生离死别似的。”
“‘影子’……”
韩冰微微一怔,咬了咬嘴唇,随即反问:“‘风筝’?”
“为了我们三十多年的交情,干杯吧……”
“干……”
酒杯叮咚一碰,二人一饮而尽。
“你怎么能是国民党?”
“你为什么是共产党?”
两个人不可置信地摇着头。
“你是我生平所遇*厉害的对手。”郑耀先将杯子放回桌面,“不过,能喝下你亲自调配的美酒,也算是成全了我,了却我一桩心事,从此以后我不欠你,也不再欠他们的了。”
“亏你还记着党国,”韩冰摇摇头,表情有着说不出的幽怨,“说来可笑,我一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都忘记自己是军统了。是你!是你叫我想起还有这么个身份!”这是郑耀先*次看到韩冰如此悲伤,人家都说这女人的笑很美,但是哭起来,同样也能令人肝胆俱碎。盯着面前的郑耀先,韩冰哽咽着,含悲泣血又说:“你不配再提党国,因为你的手上,沾满党国烈士的鲜血!”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责……”
“没什么对不起,这同样也是我的职责。可我直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你居然会是共产党?哈哈哈!你怎么能是共——产——党?军统六哥告诉我说,他是共——产——党!哈哈哈……真可笑!真可笑!共产党替军统出生入死,而军统却为共产党舍命打天下?哈哈哈……”刹那间,歇斯底里的韩冰陷入癫狂。事实上不仅她想不开,就连门外的陈国华等一干劫后余生的人物,也无法接受双方间那突如其来的角色变换。或许是因为这二人对事业过于执着,这才造成了郑耀先比军统还像军统,而韩冰,则比共产党更加布尔什维克。
“我真愚蠢!我真愚蠢!”韩冰拼命咬着牙,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那辛酸的眼泪,“虽然我早就知道你是郑耀先,可直到现在,我也不敢相信你是共产党!不愧是军统的*特工,瞒天过海竟然能让你玩得出神入化!”
“我只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无奈地笑了笑,郑耀先感慨道,“早知我是共产党,你就不会派常玉宽救我,对吗?”
“对!”韩冰脸上已说不清是什么表情,“可怜他至死也没忘记替你挡子弹!可怜哪可怜,可怜了这些好兄弟!你能对得起为你牺牲的弟兄吗?在你眼里,那些为你赴汤蹈火的兄弟,究竟算个什么?”
“只是……对不起,我……”
“韩冰是特务?这……这……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陈国华愣怔着自言自语,“她奋斗了一辈子,到头来居然是个特务?”
和江百韬一样,韩冰也是在军统成立之前打入我方内部的,所以在军统秘密档案上,根本不可能找到她的痕迹,这也是郑耀先为何迟迟查不出“影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部传来火热的灼痛,捂着小腹闭目凝神,郑耀先企盼那*后时刻的来临。韩冰拧开瓶塞给自己斟满一杯,随后又是一饮而尽。
“不对,这酒里没有毒!”郑耀先骤然睁开双目,死死盯住韩冰,“不可能!不可能!依你的性格,*不会放弃自杀!”
“你判断失误了,对吗?”韩冰惨然悲笑,“可我赢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
“准确什么?”
“如果你爱我,就决不会眼睁睁看我死去,宁愿自己喝下毒酒,也要调换杯子,是这样吗?”
无言以对……
“可你我的杯中,根本没有毒,我怎么会忍心让你死?呵呵!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老人说过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干我们这一行的,感情就是多余的。”说着,脸上泛起一层幸福的红晕,“我赢了,至少到*后,终于证明你是真心爱我,虽死无憾了……”
“嗯?”郑耀先摘下墨镜,独目中满是狐疑。
抓捕人员一拥而进,将二人团团围在当中。韩冰的呼吸逐渐急促,头也越垂越低,直至点到桌面:“给你留个谜题,这毒到底在哪儿……”
郑耀先惊呆了,目光向酒瓶艰难地移去:“我猜到了……想不到临死前,你我还要再斗一把……”
晓武抓起酒瓶闻了闻,随后摇摇头,低沉着嗓音说道:“是山埃,量很大……”
“韩冰!”一把搂住韩冰,鬓发如霜的郑耀先已是老泪纵横,“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就算坐牢,由我陪你便是!一辈子守在一起,直到慢慢死去……”
缓缓睁开眼睛,神志迷离的韩冰,徐徐吐出一句话:“下辈子你我再做夫妻吧……”
“下辈子……下辈子……”默默重复着这几个字,郑耀先的精神行将崩溃。一方被单掩住遗体,在抓捕队员将她抬起的一刻,他呆愣着,一口鲜血喷在满桌菜肴上。
“师父!”
“老郑!”
“老郑……”
枯瘦的身躯向后慢慢栽去……
郑耀先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清醒的,当他再次睁开双眼,窗外响起《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晓武站在值班室,正在和医生争论着什么,看样子,他的情绪格外激动。
医院还是当年那座陆军医院,病房也还是曾经的病房,只是守在他身边的人,已不再是肝胆相照的徐百川。
街道上的人群依旧川流不息,没有人向病房望上一眼,也不会再有谁登上小山,冲医院方向庄严地敬礼。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此浓墨一笔勾销。
“师父,我要带您去北京,”晓武神情落寞地走进病房,怅然说道,“您的病……*好是去北京治疗……”
“你看着办吧,”郑耀先点点头,望着窗外那万道霞光,嗫嚅问道,“到了北京,你能让我去看看升旗吗?”
“师父,您已经不是囚犯了,这点小事不用和我商量。”
“那好吧……”自嘲地笑了笑,他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
“师父,钱部长想要见您,”看看师父的表情,晓武鼓足勇气又道,“还有徐百川,他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一直都在打听您的下落。”
郑耀先没说话,怔怔地,不知在想些什么。当夜,他从病房悄然失踪了。
就在大家四处奔走,苦苦寻找他的下落时,郑耀先来到江边,登上宝儿当年遇难的礁石,眼望滔滔东逝的江水,不由悲从心来,泪如雨注:“老陆,宝儿……”一阵含悲带血的凄述,就此泣不成声,“你们看到了吗?我完成任务了。三十多年来,我没辜负组织的期望,终于完成了任务,可是你们都在哪儿呢?都在哪儿呢……”
波光粼粼涛声依旧,回答他的,只有江面上那低沉的汽笛声。
郑耀先失踪的消息传到了北京。老钱接到晓武的电话后,只是淡淡说了句:“不用着急,他丢不了,既然答应来北京,就肯定会来。你还是回来吧,小李这边又哭又闹,邻居们都快受不了了。”
“可我师父……”
“先别管你师父,赶紧回来。对了,有件事我要通知你:关于你的病退申请,组织上已经批了。以后在家要多陪陪小李,唉!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好……”撂下电话拄着拐杖,晓武惆怅地走向飞机。
当他回到位于东城的家中时,京城已是华灯初绽。屋里乱得不成样子,小保姆龟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披头散发的小李直勾勾地盯着房门,待听到钥匙在锁孔里转动这才转怒为喜,苍白的面颊上总算涌出一层血色。
晓武拎着菜篮站在门口,先是看看遍地的狼藉,又瞧瞧迎面扑来的妻子,鼻子忍不住阵阵泛酸。
“你跑不了,再也跑不了!”死死攥住丈夫的手臂,小李哀求道,“我不闹了,你别丢下我好吗?”
“我不会丢下你。”
“骗人!你净骗人!”摇着头,小李万般委屈,“每回你都说不丢下我,可是一转眼,你就给我喂安眠药。我不吃药了行吗?那药很苦的……”同样是年过半百,可小李的性格却永远固定在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中。
含着泪,颤颤巍巍地跪倒在妻子面前,晓武痛不欲生地说道:“从明天开始,你……你再不用吃药了,我……我退休了!”
“退休……”含着手指,疑惑地瞧着丈夫,她始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奋斗在安全战线上的人就是这样,一辈子,为了一个信念,便注定要放弃很多。
仲秋过后的北京,已透露着浓浓的寒意。郑耀先按照地址走进中央某部机关大院,当他突然出现在老钱面前时,瞧着他那身打扮,老钱忍不住落下眼泪:一身破旧卷毛的灰布中山装,裤子上还缝着补丁,眼见寒冬将至,可在他双脚上,居然还穿着一双夏天的旧凉鞋。
“组织上不是给你补发过生活费吗?”
“墨萍、宝儿和老陆的坟都需要钱……”
“那你怎么不向组织申请?”
“国家有困难,我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含着泪,从郑耀先手中接过红宝石戒指,老钱哽咽得无法自已。
“这是我从陈浮坟里挖出来的,当年给她入殓时,法医忽视了戒指,把这东西当成普通饰物随她草草下葬了。”
扭下红宝石,蘸蘸印泥,在白纸上印下篆体的“风筝”二字:“老郑,你的真实姓名我已经查到,只是……”看着郑耀先,老钱悲痛不已,“……你还有其他要求吗?组织上会尽量满足你。”
“不用为难了,这行的规矩我懂,能否恢复身份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掏出火车票递给老钱,这是一张张慢车硬座的换乘票。可怜的老郑,为了省下那为数不多的费用,硬生生嚼着干粮从四川一站站挨到北京,“替我报了吧,回头用这钱给老陆他们立座碑。活着的人有无身份并不重要,可牺牲的,怎么也该让后人知道,他们到底是为了谁……”
老钱紧紧拥抱住郑耀先,顷刻间,他的泪水湿透了那破旧单薄的衣衫……
“百年之后,希望组织能将我和他们埋在一起,有没有墓碑都行,我……我想他们……”
“我明白……我明白……我一定替你办到……”
郑耀先为破获“影子”一案,足足隐姓埋名了三十二年,但自始至终他也未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但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一名优秀的特工,必须要遵守的职责。
韩冰等人均已故去,在他们身上留下的诸多疑点,也只能成为历史之谜,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去挖掘。“这辈子,有好多秘密都解不开了……不解了,就这样吧,人死为大,即使弄清了又有什么意义?”老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还是让活着的人,别再留有遗憾了……”
两名中央警卫团的战士,行正步迈出天安门城楼,跨过金水桥,来到天安门广场。在朝阳初现的清晨,于嘹亮的国歌声中,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一缕秋风飒爽,满头华发的郑耀先,目视那迎风招展的国旗,露出欣慰的笑容。随着国歌响起,他挺胸抬头,迎着和煦温暖的金色阳光,缓缓抬起手臂,向旗杆*的红旗庄严地敬了个军礼……
“我这一生,再也没有遗憾了,和那些牺牲的同志相比,至少我看到了这面红旗。对于一个隐秘战线的老兵来说,维护了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这就是*的荣誉……”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下午十三时十八分,从天安门广场归来的郑耀先,因呕血突然晕倒在招待所,被立刻送往医院急救。当晚十九时十四分,一份有关郑耀先晚期胃癌的诊断报告,递交到某部首长的办公桌上。望着那些无情的字眼,老钱挥泪如雨几欲昏厥,他默念着郑耀先的名字,然而接下来说得*多的,就只有“对不起”这三个字。
二十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积极抢救……
二十一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被医护人员尽力抢救……
二十二点十八分,昏迷不醒的郑耀先,在抢救中……
二十三点十八分,郑耀先仍处于昏迷……
零时十八分,郑耀先永远停止了呼吸……
他是带着笑容走的,作为一名隐秘战线上的老兵,他已无怨无悔。其生前贵为少将,死后却身无长物,*能留给后人的,也只有那种对待事业的执着。
他是一个神话,是供情报界的后生晚辈共同瞻仰的神话;他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阴谋行径,在他面前终遭惨败;他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传颂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视之为特工经典。
三个月后,一九八○年初春,在山城市火葬场的骨灰保存间,多了一口崭新的骨灰盒。上面没有名字,没有照片,谁也不知道它的来历,只是在清明那一天,一个从北京赶来的腿脚残疾的人,抱着它走到江边,悄悄地,将骨灰撒进滔滔的江水……
四个月后,一个姓文的归国华侨,在山城公墓荷香的坟前摆上一束万寿菊,拜了几拜,然后走到江边,停在袁宝儿当年罹难的礁石旁。
他四下看了看,随手从石下摸出一个油布包。揭开包裹的防水布,看看油漆斑驳的改装电台,又从一旁拾起残破不堪的密码本。翻了翻,一枚带有特殊锯齿的邮票,被他捏在手中。将邮票翻转,背面映出清晰的小字:风筝,系原保密局少将处长郑耀先……作者: 斯蒂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12月
简介:
往前半个街区可以右转。赛德拐进去,以四十英里的时速冲上一条小街,祈祷此刻千万别有孩子跑到马路上来捡皮球。
当他发现这条街似乎是一条死胡同时,心中一阵恼怒,然后他看到还可以右拐——岔路被街角一户人家高高的树篱挡住了一部分。
他慢慢地溜过T字路口,然后突然右转,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犹如哀号。往前一百八十码,他再度右拐,把“巨无霸”迅速开回这条街与2号公路的交叉处。他现在已经回到了距刚才十字路口以北四分之一英里处的主干道上。如果运奶车如他所愿挡住了他右拐的画面,那么棕色的普利茅斯应该依然是在沿着2号公路往南开。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出问题了……尽管赛德严重怀疑哈里森是否会这么笨。曼彻斯特或许有点笨,但哈里森不笨。
他向左一转,瞅准无车过往的短暂空隙冲了过去。一辆向南开的福特车的司机不得不紧急刹车。当塞德从他车前横穿过去、驶向黄金楼的废车场时,福特车的司机冲赛德挥挥拳头。赛德又一次把油门踩到底。如果一个巡警看到他公然超速,那就太糟了。他不能耽搁,必须尽快把这个又大又亮的汽车驶下公路。
返回废车场有半英里路程。赛德一边开车,一边盯着后视镜,寻找普利茅斯的踪迹。当他左拐进入黄金楼的废车场时,它还是了无踪影。
铁链围栏上有一道敞开的大门,他慢慢将“巨无霸”开进门里,看见一块肮脏的白色招牌上写着几个褪色的红字:仅限员工进入!要是在工作日,他肯定立刻就会被发现并赶出去。但今天是周六,而且刚好是午饭时间。
赛德驶进一条两边都叠着两三层破车的通道。被压在最底下的车都已经变形,仿佛正慢慢融入地面。地上黑呼呼的,满是油污,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寸草不生的地方,但这儿却长着茂密的绿色野草,从杂物堆里长出来的巨大向日葵无声地摆动着,犹如核爆炸后的幸存者。一株大向日葵从一辆食品车破碎的挡风玻璃内长出来,这辆车像条死狗一样底朝天躺着,上面还压着一辆旧卡迪拉克,向日葵毛茸茸的绿色根茎像只握紧的拳头似地缠在一只车轮上,另一条拳头般的根茎则缠着旧卡迪拉克发动机罩上的装饰物。向日葵盯着赛德,像一只死掉的怪物的黄黑色的眼睛。
这是底特律一片巨大、寂静的汽车公墓,让赛德感觉毛骨悚然。
他右转,接着又左转。突然他看到到处都是麻雀,它们停在屋顶、行李厢和油腻腻的破发动机上。他看到三只小麻雀在盛满水的车轮壳中洗澡。他驶近时,它们没有飞走,只是停下来用黑珠子般的眼睛盯着他看。一块挡风玻璃靠在一辆旧普利茅斯的一侧,上面停着一排麻雀。他在离它们不到三英尺的地方经过,它们都紧张地拍拍翅膀。
活死人的先驱,赛德想。他的手伸向前额上的白色疤痕,开始不安地揉它。
他驶过一辆达特森,看到那车的挡风玻璃上像是有一个陨石洞,从这洞望进去,他发现仪表盘上有一大滩干了的血迹。
这洞不是陨石砸的,他想着感到自己的胃开始慢慢翻腾起来。
一群麻雀站在达特森的前座上。
“你们想把我怎么样?”他嗓音嘶哑地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
他似乎在头脑里听到了各种回答;他似乎在头脑里听到了这群鸟一起尖声回答:不,赛德——你想要把我们怎么样?你是拥有者。你是始作俑者。你是知情者。
“我他妈的一点儿都不知道。”他咕哝道。
在这一排车的尽头是一辆新式的超级短剑——有人把这辆车的整个前脸都截掉了,它的前面有一块空地。赛德把“巨无霸”倒进去,然后下了车。从狭窄通道的一头朝另一头望去,赛德觉得自己有点像迷宫中的一只老鼠。这个地方有一股汽油味和难闻的传动液味。四周静悄悄的,只能听到远处2号公路上汽车发出的嗡嗡声。
麻雀从四面八方看着他——褐色小鸟的一次无声的集会。
突然,它们同时展翅起飞——成百上千只麻雀一齐飞起,空气中一下子充满了拍打翅膀的声音。它们成群地横穿过天空,然后朝西飞去——往罗克堡的方向飞。突然他又开始感觉犹如有虫在爬……不是在他的皮肤上面,而是在皮肤里面。
我们要偷窥一下吗,乔治?
他开始低声地哼一首鲍勃·迪伦的歌:“约翰·威斯利·哈丁……是穷人的好朋友……他双手各持一把枪游走……”
那种痒痒的蠕动感似乎越发强烈了,它主要集中在他左手的伤口处。他也许完全错了,一切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象,但赛德似乎感觉到了斯塔克的愤怒……和沮丧。
“电报从头到尾……他的名字在回响……”赛德轻轻地哼道。前面油呼呼的地上,躺着个生锈的发动机底盘,它像一座扭曲的铁像残骸,很不引人注目。赛德把它捡起来,走回到“巨无霸”旁,嘴里依然断断续续地哼着《约翰·威斯利·哈丁》这首歌,还想起了自己同名的浣熊朋友。如果他砸几下“巨无霸”把它伪装起来,如果他能为自己再多争取到2个小时,这对丽姿和双胞胎而言可能就意味着生与死的差别。
“沿着乡村……对不起,老伙计,这对我的伤害比对你更多……他打开了许多扇门……”他把发动机底盘甩向“巨无霸”驾驶室这边的车身,在上面砸出了一个脸盘深浅的大坑。他又捡起发动机底盘,走到“巨无霸”的车头前,把它猛地抡向散热格栅,劲用得很大,把肩膀都拉疼了。塑料被砸得到处乱飞。赛德掀起发动机罩,把它稍微抬起一点,让“巨无霸”看起来像是一条正在狞笑的死鳄鱼,犹如黄金楼废车场里的*作品。
“……但听说他从来不伤害老实人……”
他又捡起发动机底盘,这么做的时候鲜血开始从他伤口上的绷带里渗透出来。现在他没办法处理伤口。
“……他的身边有个姑娘,他坚定立场……”
他最后一次抡起发动机底盘,砸碎了挡风玻璃,哗啦一声巨响——这或许有点傻——但他真得感到心痛。
他觉得“巨无霸”现在看上去和这儿的其他破车足够像了,不会被人一眼认出来。
赛德开始走出通道。他在第一个路口右转,朝大门及大门外的零售商店走去。他开车进来时在门边的墙上看到过一部付费电话。走到半路,他停下脚步,也不再哼歌了。他抬起头,好像在仔细地捕捉某种微弱的声响。其实他是在倾听、审查自己的身体。
虫爬般的瘙痒感已经消失了。
麻雀不见了,乔治·斯塔克也不见了,至少目前如此。
赛德笑了笑,开始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