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6 项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结果
Business Moral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Accountants
作者: 叶陈刚等编著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简介:《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一书分上、中、下三编,共十五章。本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商务活动与会计工作中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性,即商业伦理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活动展开会面研究,以期科学地提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职能作用及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本书综合运用了现代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科学、系统论、博弈论、伦理学、会计学等领域的知识,体现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统一、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述相结合的风格,在查阅与研究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进行了商业伦理与企业信用分析、会计假账的道德透视与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及其应用问题的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money supply planning and method of it
作者: 包祖明著
简介: 《中国货币供应规划及其方法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观点,表现出作者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一是重新界定了中国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标准。提出将目前的股民保证金科目分为股民交易保证金和股民申购保证金,前者计入M2,后者不计入货币供应量,但可单独统计;提出外币存款不宜纳入货币供应量,但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加以统计分析;认为储蓄存款仍然应该计入M2;建议中国目前仍应该保留N0这一统计层次。二是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最适货币量理论,把其定义为:在理性通货膨胀预期的前提下,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货币量,并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着重比较分析了测算最适货币量的各种计量方法,得出了在实际规划中应采用回归法的结论。三是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统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得出了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一因素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程度,并实证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四是设计了一整套基础货币间接管理的框架和表式。对当前中国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问题,归纳到基础货币规划的范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国际上通行的最适外汇储备界定方法,对中国各年度的最适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重新界定,提出了要适当控制我国储备额度的观点。在涉及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关系时,创造性地利用全微分方法,对中国货币供应量中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贡献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符合实际的结果。五是提出了尽管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上,货币供应量仍然具备利率所没有的优势,尤其是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还有待时日,因此,更应该慎重地选择中间目标,并有效地发挥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操作的积极作用。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作者: 傅荣主编
简介:本书是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中刘永泽、傅荣主编的《高级财务会计》相配套的辅导用书。 《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的属于国际会计领域前沿性问题,有的是国内经济生活中正在面临的新问题,还有的则在国内会计实务中尚不具普遍性。所以,尽量处理好理论前瞻与实用价值的关系,不仅是教材编写中的指导思想,也是这本《高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的编写原则。另外,为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的消化理解,本书对某些理论问题和实务操作问题,作了必要的补充和扩展。 本书既适用于
新编债券投资学
作者: 陈世发编著
简介: 《新编债券投资学》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国债现券交易为主要背景,对债券投资分析所常用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作了集中、系统和深入的介绍。《新编债券投资学》由原理到方法到投资要点的说明中辅以大量针对性强、贴近现实和富于实用性的例子参证;在学术层次上作了颇有启发的探讨;书中也融入了作者本人的投资实践经验、感受和研究成果。适用层次:《新编债券投资学》适合金融专业人员、MBA学生、高年级金融专业和金融经济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等多层次人士阅读。
Macro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作者: (美)罗伯特·E.霍尔(Robert E.Hall),(美)马克·利伯曼(Marc Lieberman)著;孙晓梅,刘士平译
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宏观经济学原理以及经济学家们怎样应用这些原理的书。本书第二版是本着帮助学生集中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的目的而构思、撰写与大幅度修订的。为了帮助学生感悟经济学方法的真谛,作者特意为本书设置了一些重要特征。一种是以一贯之的方法学。在接近一个问题的时候,多数经济学家往往由对买方与卖方、目的与限定条件的思考开始,接下去研究均衡,而后以比较静态方式给出自己的模型。为理解经济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学生需要理解这个过程,需要看到它在不同情形下的作用,本书即对此做出了讲解与阐释。
Essentials of Services Marketing:Concepts, Strategies, & Cases
作者: (美)K.道格拉斯·霍夫曼(K.Douglas Hoffman),(美)约翰·E.G.彼得森(John E.G. Bateson)著;胡介埙译
简介:服务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不管是去医院看病,去教堂接受宗教服务,去我们喜欢的餐馆用餐,或者某一天在学校学习都包含服务。正如本书封面内页上的表格所显示的,全球的服务经济正在日益繁荣。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所谓工业化国家正在发现它们大部分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是由它们的服务业所创造的。可是,服务业的增长并不仅仅是依靠像医疗保健、金融服务和保险这样的传统服务业来实现的。传统的商品生产者,像汽车、电脑和许多其他商品的制造商现在正在转向他们业务的服务方面,在市场上建立差异化优势,同时也为公司开辟新的收入来源。从本质上讲,那些习惯于依靠营销"盒子"(实体商品)来竞争的公司现在正在把它们的竞争焦点转向为顾客提供无法匹敌的,举世无双的顾客服务上。本书即对服务营销进行了精辟的阐述。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