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作者针对教师的随笔结集。本书分“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修养”、“师道别解”、“余论”等部分,论述教师问题,议论切中肯綮,引人思考。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教育学视界”辨析》、《教育原理》、《教育实话》、《师道实话》、《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等。
陈桂生《师道实话》书评:
在现今的教育媒体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理论型”很强的文章。这些教育言论,看起来十分正确,大家也都认同,可是对现实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称之为“虚文”。正是有感于这样的“虚文”太多,陈教授下决心说“实话”,他说了很多“实话”,《师道实话》乃是他的实话系列论著中的一本。
这些“实话”,陈桂生教授自谦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其中的一篇篇文章,“大都是以话搭话而来”。作者从“高头讲章、官方文书、时髦论调,或师座百态”中引出话题,然后搭上自己的话,“尽可能地把老师们平常在背地里叽叽咕咕的大实话和小道理,涂抹上一层理论色彩,实说出来罢了”。通读全书,这倒的确是“实话”。
这都是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题,诸如“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名师与教书匠”、“还教于师与两种备课观”,“继续教育、教师职称论文与教育经验总结”,“班主任、师生关系与教师集体”,“民主平等、教师权威与教师自我反省”,“教师的口头禅与教师个性”,等等等等。这些话题,任何一位教师都能说出一连串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教育实话》这本书中,这些话题让读者倍感亲切的同时,却也常常令人陷入沉思。
比如在《漫话“还教于师”》一篇中,作者提到,要把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至少先得把教师从“传统的课程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漫话“两种备课观”》一文中,作者提到了毛泽东的“备课观”:教师“先向学生学七分”,然后“再拿三分教给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去教学生。在《漫话“教师继续教育”观念的更新》一文中,作者尖锐地指出,以往教师培训,主要采取“先生讲,学生听”的方式,即以中小学教师教中小学学生之道还施中小学教师。这种方式用于中小学生,其成效原本有限,用于有经验、甚至颇有见识的教师,更成问题。在《漫话“班主任”》一篇中,作者说,按马卡连柯的设想,学生集体并不是靠教师个人能够培养的,应由“教师集体”培养“学生集体”。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并不是两个集体,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这些“实话”,乃是通读教育、千锤百炼之后的思考,其中所蕴涵的内容之丰富,已是无法言说了。
《师道实话》一书给人最大的感触是作者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严谨务实的学术作风。作者博览群书,该书涉猎话题、引用范围极广,古今中外,皆有包括。对一些说法的论述,绝不含糊其辞,必深究到底。比如说对于教师的“工程师”的隐喻,以往误以为是斯大林的提法,作者纠正为加里宁的话,并且给出详细的佐证。对于“智慧型教师”的提法,作者提出质疑,何谓“智慧型教师”?并且引用了《辞海》以及洛克的相关论述加以阐述。在陈桂生看来,一个判断,必须具备“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及“可能性、可行性的严密的逻辑论证”,方能加以评说。这种严肃的做学问的态度,即便是在这本由“以话搭话”的短篇组成的著作中,亦是贯穿始终、令人起敬的。
目录
序·师道实话实说
第一辑 教师职业
漫话“教师”称谓
漫话教师隐喻的变化
漫话“学者型教师”
漫话“专家型教师”
漫话“智慧型教师”
漫话“名师”
且说“教师就是教师”
漫话“教师集体”
第二辑 教师角色
漫话“教书匠”
漫话“还教于师”
漫话两种“备课观”
漫话教师“继续教育”观念的更新
漫话“班主任”
漫话“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别解
漫话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
漫话“教师权威”
漫话“教师的口头禅”
附:剖析教师“口头禅”
漫话“相信学生”
漫话“善待学生”
漫话“教育机智”
研究性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事态述评
第三辑 教师修养
漫话教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
漫话“教师向学生伸手”
附:教师,请莫“伸手”
漫话教师“自我反省”
漫话“教师职称论文”
漫话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
漫话“教育经验总结”
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
第四辑 师道别解
漫话教师“自我反省”
漫话“教师职称论文”
漫话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
漫话“教育经验总结”
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
第四辑师道别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辨
“诲人不倦”辨
“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辨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辨
“好为人师”辨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辨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辨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辨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辨
“师云而云”辨
“师术有四”辨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辨
“贵师而重傅”辨
“教学相长”辨
“教之大伦”辨
“君子之教,喻也”辨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辨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辨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辨
“师严然后道尊”辨
“身教重于言教”辨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辨
第五辑余论
也谈“尹健庭解聘事件”
也谈教育的“三胡策略”
附:“三胡策略”引发争议
也谈“阳阳的故事”
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育——关于阳阳的故事
也谈“两个分苹果的故事”
佛年先生
跋·师道话语虚实谈
第一辑 教师职业
漫话“教师”称谓
漫话教师隐喻的变化
漫话“学者型教师”
漫话“专家型教师”
漫话“智慧型教师”
漫话“名师”
且说“教师就是教师”
漫话“教师集体”
第二辑 教师角色
漫话“教书匠”
漫话“还教于师”
漫话两种“备课观”
漫话教师“继续教育”观念的更新
漫话“班主任”
漫话“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别解
漫话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
漫话“教师权威”
漫话“教师的口头禅”
附:剖析教师“口头禅”
漫话“相信学生”
漫话“善待学生”
漫话“教育机智”
研究性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事态述评
第三辑 教师修养
漫话教师的“个性”与“团队精神”
漫话“教师向学生伸手”
附:教师,请莫“伸手”
漫话教师“自我反省”
漫话“教师职称论文”
漫话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
漫话“教育经验总结”
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
第四辑 师道别解
漫话教师“自我反省”
漫话“教师职称论文”
漫话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
漫话“教育经验总结”
漫话“教师读教育名著”
第四辑师道别解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辨
“诲人不倦”辨
“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辨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辨
“好为人师”辨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辨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辨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辨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辨
“师云而云”辨
“师术有四”辨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辨
“贵师而重傅”辨
“教学相长”辨
“教之大伦”辨
“君子之教,喻也”辨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辨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辨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辨
“师严然后道尊”辨
“身教重于言教”辨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辨
第五辑余论
也谈“尹健庭解聘事件”
也谈教育的“三胡策略”
附:“三胡策略”引发争议
也谈“阳阳的故事”
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教育——关于阳阳的故事
也谈“两个分苹果的故事”
佛年先生
跋·师道话语虚实谈
师道实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