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副标题:无

作   者:张毓强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127798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   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   的中国问题。    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    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   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    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   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    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   新的高度和水平。   

目录

  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
  媒介竞争中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
  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
  国外有关中国传播的研究:描述与分析
  伦理的追问与学理的批评——对西方电视批评理论的一种解读
  影像:传播悖论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涵化研究的两个十年——一个总体评估和元分析
  电视节目“多维组合”分类法及其编码设计
  全球电信危机和产业重组的困境——一位美国学者的分析和警示
  行为变量对议程设置敏感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
  人的终结与传播学的终结
  “超媒体”还是媒体吗?——答友人学术质疑
  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
  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
  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
  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
  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
  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
  从历史角度看新媒体对传统社会的解构
  传播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表征:当代中国的移动电话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