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借词中的思想与文学

副标题:无

作   者:董炳月著

分类号:

ISBN:978780040995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东方文化集成系列?"同文"的现代转换:日语借词中的思想与文学》是由昆仑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东方文化集成》编辑委员会
《东方文化集成》总序
绪论日语借词的位置与构成
一“日语借词”的概念
二“日本”之于日语借词
三 日语借词与近现代中国的话语状况
四 日语借词研究状况与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国语运动与“国语”
一汉字否定论
二 日语假名的国语性
三“国语”观念的确立
四 “文学的国语”与“国语的文学”
五“非国语”的汉字。“国语”的汉字
六结语:“国语”的共有
第二章“国民”的思想与文学表象
一黄遵宪:从“维新”到“国民”
二梁启超的“国民”建构
三“尚武”与“军国民”
四 “国民文学”的发生与形态
五结语:“国民”的生产性与差异性
第三章“个人”与个人主义
一“个人”的出现
二《东方杂志》所论“个人/个人主义”
三新村与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思想
四个人/国家/人类
第四章“革命”的歧义
一何谓“革命”
二维新派与革命派论争中的“革命
三“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
四“革命”与“维新”
第五章日化文体
一“日化文体”的含义
二作为“新闻体”的日化文体
三 日语借词与日化文体
四“的”的修辞学
五 日化文体的“隐身”
结语“同文”的现代转换
一 固有“同文”观念的暴力性
二汉字与日语主体性的确立
三现代汉字知识空间的共有
附录
附录一: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
附录二:新名词
附录三:日本文名辞考证
附录四: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执著于汉字词汇(代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日语借词中的思想与文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