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自殺是複雜的行為,與社會環境的變化、心理因素、生活壓力與個人體質都有關連,因此與醫學、公共衛生學、預防醫學、心理學、社會學與精神醫學都重要的議題。我國正在從開發中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態轉變為已開始國家的型態,相信國人必然面對更多的挑戰。若以已開發國家的社會醫療問題做為借鏡,我們不得不積極重視自殺問題的嚴重性。
自殺造成社會的衝擊與付出成本相當龐大,不僅個人的生命損失,家庭也付出極大的代價,其所產生的影響包括:
1. 社會在人口數與人口素質的損失:近年來自殺死亡率以青、壯年人口增加最多,並且位居我們青、壯年人口的第二及第三大死因。對國家、社會而言,喪失具有無窮發展潛能的青、壯年人口,將會影響國家與社會的整體生產力。
2. 遺留多重問題予家庭及社區:自殺的問題有多重面向,這些問題不但不會在自殺者亡故後而消失,反而會在其家人朋友間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痛與難以釋懷的遺憾和內疚,甚至可能會影響整個社區的發展。
3. 對社會大眾產生負面的效應:自殺除了直接影響自殺本人與家人、朋友外,亦會間接影響到整體社會大眾,特別是在當今媒體大肆報導下,更容易引起社會大眾同情、不安、生氣、焦慮等情緒反應,甚至產生模仿及學習自殺的行為,負面效果極大。
在自殺事件頻傳的同時,根據衛生署公布最新的國人十大死因發現,自殺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平均每天有十人自殺身亡,自殺者通常有前兆,有近八成自殺身亡者生前都有精神疾病,又以憂鬱症居多,其中因財務困難、債務纏身及遭違法或不當催收而走上絕路者不在少數,顯見金融問題不容再忽視。
自殺目前被認為是一種多面向的疾病,源自於生物、心理、社會以及環境因素彼此複雜的交互作用。不論是開發中國家或是已開發國家的研究都指出兩件事:第一,自殺個案與精神疾病有共病問題;第二,精神疾病可能是自殺的危險因子。
目前,我們對於自殺防治,最大的問題在於民眾對自殺的認知仍不足外,也因缺乏相關教育訓練,使得仍有部份民眾自認對自殺防治幫不上忙,有待醫學界加強研究及宣導,以導正社會對於自殺防治的正確觀念。因此,由最權威的精神科醫師,目前擔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的陳喬琪教授等編著的「自殺防治的理論與實務」一書,非常具有意義。本書內容包含自殺理論、實務與針對特殊族群的協助,也就是說我們從寬廣的社會環境角度、到臨床個人的面向,從多重層面一一剖析,對於如何防止自殺悲劇的發生,加強自殺預防教育的宣導,理論與實務兼顧,相信經由本書的出版,對自殺防治工作,可引起國人重視,並喚起大家對自殺更多的認識與省思,進而同心協力減少自殺的發生,保障國人的健康。
目录
理論篇
第 一 章 自殺的心理學現象 1
第 二 章 自殺之人類學研究 15
第 三 章 自殺之倫理學議題 33
第 四 章 從情境式犯罪預防看自殺防治 53
第 五 章 地震災害與自殺的關係 67
第 六 章 自殺與季節之關係 81
第 七 章 媒體對於自殺防治的協助 93
第 八 章 限制致命方法可近性的自殺防治策略 111
實務篇
第 九 章 精神分裂症的自殺防治 129
第 十 章 雙相情感障礙症的自殺防治 147
第十一章 憂鬱症的自殺防治 163
第十二章 藥物濫用的自殺防治 177
第十三章 自殺企圖者的特徵 193
第十四章 精神科病房之自殺行為防治 211
特殊族群篇
第十五章 攜子自殺的因應與防治 229
第十六章 性別與自殺的關係 243
第十七章 兒童青少年之自殺行為 255
第十八章 老人的自殺防治策略 281
索引 299
第 一 章 自殺的心理學現象 1
第 二 章 自殺之人類學研究 15
第 三 章 自殺之倫理學議題 33
第 四 章 從情境式犯罪預防看自殺防治 53
第 五 章 地震災害與自殺的關係 67
第 六 章 自殺與季節之關係 81
第 七 章 媒體對於自殺防治的協助 93
第 八 章 限制致命方法可近性的自殺防治策略 111
實務篇
第 九 章 精神分裂症的自殺防治 129
第 十 章 雙相情感障礙症的自殺防治 147
第十一章 憂鬱症的自殺防治 163
第十二章 藥物濫用的自殺防治 177
第十三章 自殺企圖者的特徵 193
第十四章 精神科病房之自殺行為防治 211
特殊族群篇
第十五章 攜子自殺的因應與防治 229
第十六章 性別與自殺的關係 243
第十七章 兒童青少年之自殺行為 255
第十八章 老人的自殺防治策略 281
索引 299
Suicide preven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