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

副标题:无

作   者:罗必良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36349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本书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宏观评价及现实矛盾的分析把握,总结发现农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不同组合方式及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探求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理论方法、实施手段及制度安排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背景研究
1 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生态经济评价
1.1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的逻辑框架
1.2农业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1.3 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政策与制度的生态经济效应
2 农产品供给:总量、结构与约束
2.1引言:布朗风波
2.2总量特征:在起伏中前进
2.3结构特征:南粮不再北调
2.4供给:多重制约
第二编 趋势研究
3 粮食与农业资源的双重短缺:现状判断与根源分析
3.1粮食短缺:一般趋势
3.2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严峻形势
3.3原因分析:先天不足与后天破坏
4 农业资源的承载能力评价
4.1评价准则:自然资源的适度利用
4.2人口的适度规模
4.3我国粮食供求的缺口分析
5 未来趋势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5.1总体趋势
5.2长期的挑战
5.3夹缝中的农业:若干挑战
第三编 机理研究
6 资源不确定性、环境外部性及对农业的影响
6.1资源不确定性及其效应
6.2环境外部性及其效应
6.3减轻不确定性
6.4外部性问题的校正
7 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决策”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
7.1机制设计原理
7.2信息、激励与经济机制的设计
7.3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信息-决策”机制
7.4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激励-约束”机制
8 资源永续利用与食品安全的协调机理
8.1资源永续利用的准则:对几种代表性资源的经济分析
8.2食品安全的保障条件
8.3资源永续利用与动态食品安全的一致性
第四编 对策研究
9 可持续发展:模式转换与战略选择
9.1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观
9.2国际经验和启示:现代农业的困境与可持续农业的实施
9.3中国可持续农业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目标
9.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性
10 工农业关系的调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0.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10.2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10.3工业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10.4案例分析
10.5结论与政策含义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11.1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11.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五大体系构建
12 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的可能性选择
12.1供需矛盾的核心:需求扩张与资源短缺
12.2供需矛盾的主要表现方式
12.3可能性选择与方案比较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策略与政策调整
13.1不同区域农产品的供求态势
13.2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区域界定
13.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策略与政策调整
14 保护资源与增加供给: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14.1市场失灵
14.2政府干预的条件、准则与手段
14.3政府失灵
14.4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科斯定理及其启示
14.5农业资源保护与产权制度安排:个案研究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