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

副标题:无

作   者:(清)吴瑭(鞠通)著;孙志波点校

分类号:

ISBN:978780174258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温病条辨》系温病学著作,清·吴瑭(鞠通)撰于1798年(嘉庆三年)。作者受吴又可、叶天士影响,在多年临证实践的基础上,著成该书。因书仿《伤寒论》写法,分条列论,以求简要易诵;又恐简则不明,故将一切议论分注于各条之末,因以“条辨”各书。   书分6卷。卷首《原病篇》,引《内经》有关条文19条,其下分注,讨论温病之原始。卷1~3分上、中、下三焦立篇目,共列治法238条,方201首。卷4为《杂说》,论救逆、病后调治等。卷5为《解产难》,专论产后调治与产后惊风诸症。卷6为《解儿难》,议小儿急慢惊风、痘症等。吴氏按三焦分部论述温病发展过程,总结归纳出病变转机,提出三焦辨证纲领,有别于伤寒六经分证,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之说相得益彰,使温病学说体系获得进一步充实、完善。本书是中医学“温热”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不少温热病的方法和方药,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所广泛应用。   此书出版后,广为刊行,版本颇多,增批评注本亦较多,最早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问心堂刻本,后道光、咸丰年问代有刻本。民国时期亦有多种刻本,石印本。解放后出版过铅印本。今据问心堂刻本点校,将孙昌刻本作为他校,将原书竖排改为横排,原书“右药……”之“右”字改为“上”字等。

目录

  卷首 问心堂温病条辨原病篇
  卷一
   上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卷二
   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
    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
    秋燥
  卷三
   下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
    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
    秋燥
  卷四
   杂说
    汗论
    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伤寒注论
    风论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
    本论起银翘散论
   本论粗具规模论
   寒疫论
   伪病名论
   温病起手太阴论
   燥气论
   外感总数论
   治病法论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
   风温、温热气复论
   治血论
   九窍论
  卷五
   解产难
   解产难题词
   产后总论
   产后三大证论
   产后三大证论二
   产后三大证论三
   产后瘀血论
   产后宜补宜泻论
   产后六气为病论
   产后不可用白芍辨
   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瘛论
   产后当究奇经论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
   催生不可拘执论
   产后当补心气论
   产后虚寒虚热分别论治论
   保胎论一
   保胎论二
  卷六
   解儿难
   解儿难题词
   儿科总论
   俗传儿科为纯阳辨
   儿科用药论
   儿科风药禁
   痉因质疑
   湿痉或问
   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
   纲论
   小儿易痉总论
   痉病瘛病总论
   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疳疾论
   痘证总论
   痘证禁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论
   治痘明家论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痘证限期论
   行浆务令满足论
   疹论
   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万物各有偏胜论
   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温病条辨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