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

副标题:无

作   者:汪献平著

分类号:J905

ISBN:978781127112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将立足于暴力电影作品本身,探讨暴力电影存在的理由,梳理其发展的历程,并对其在类型片中的不同存在形式、表达方式和深层意义等方面作出客观的分析与阐释,试图总结出不同暴力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和可重复操作性。但同时不忘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下导演作者的个性和原创性,主要以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三地导演的暴力电影进行比较来裨缺补漏。暴力电影如同一把双刃剑,行进在商业与艺术的两难之间。此外,《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还将涉及一直较少被人关注的女性及青少年暴力影片,挖掘暴力在其中的起因与意义。

目录

序一:理论锐气溢于瘦弱的生命个体
序二:暴力,作为电影的“文化原罪”
前言
第一章 暴力电影:存在的理由
第一节 暴力存在的原因
第二节 暴力与电影:天然的亲密关系
第三节 消费时代的暴力电影

第二章 暴力电影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萌芽期:暴力遭禁的时代(1930~1966年)
第二节 兴盛期:暴力电影的兴起(1967~1979年)
第三节 成熟期:香港动作电影的创新与发展(1980~1990年)
第四节 融合期:暴力电影的互动与融合(90年代初至今)

第三章 暴力电影的存在形式和表达方式
第一节 暴力电影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暴力电影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暴力在电影中的存在意义

第四章 不同文化传统下的暴力电影——吴宇森、北野武、昆廷·塔伦蒂诺暴力电影比较
第一节 成长背景对其暴力电影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大相径庭的叙事特征
第三节 各具特色的视听语言

第五章 异军突起的女性暴力电影
第一节 女性施暴者类型分析
第二节 两种分流:不同视野下的女性暴力电影
第三节 女性暴力电影——娱乐还是抗争?

第六章 青春残酷物语——当代青少年暴力电影
第一节 暴力的诞生:地理空间的意义
第二节 暴力之源:青春的焦虑及抗争
第三节 青少年暴力电影视听特征分析
结语 暴力电影,一把双刃剑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