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 work:Asian elit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副标题:无

作   者:(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施恩德(Andre Schmid)编;陈城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80720710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民族的构建》主要内容:在20世纪,民族国家主导了各种政体和民族的组织方式和身份认同,其权威性和力量非其他的观念可比,与其他时代也很不相同。一个没有民族国家概念的世界,或者不是以民族国家为区分单位的地球是很难想像的。民族国家成功地证明了它组织世界的能力,将社会团体限制在其疆域内,屏蔽了所有可能质疑事物当前状态的观念。 随着全球化的爆炸性发展,民族国家似乎正面临衰退的命运。但《民族的构建》的作者们发现,这种“民族国家衰退论”更多代表着西方人的想法,而不是亚洲人的。对亚洲人而言,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国家的边界已经从很多方面被渗透了: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外国政府的殖民统治,传教士的宗教劝导,在国外关税法则管理下的大规模贸易和对外国文化的追捧。这些力量既渗透了也勾画着国家边界线,它所形成的疆域正是民族身份认同所依据的地理空间。亚洲民族的现代史与全球化或者说帝国主义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而且这还远未结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方关系是亚洲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出现的唯一动因。民族大业的兴起,往往与亚洲内部的张力相关,而不是因为亚洲与西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世界体系也许推动了争取现代民族身份认同的斗争,但并没有设定这些斗争的结果。

目录

  导论:亚洲的民族和身份认同
  构建国体:19世纪日本的公共卫生与民族
  关于权力授予的论述:德拉威民族主义发展中的传教士东方主义
  脱离“中央王国”:1895年到1910年间朝鲜民族主义思想中的中国问题
  两种类型的民族,什么类型的政体?
  经济民族主义:30年代国民党国家的经济建设计划
  中国日占区的事仇民族主义
  民族建设的不连贯性:中国“后民族主义”探究
  日本的民族和后民族:全球资本主义和民族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Nation work:Asian elite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