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结合苏联及俄罗斯的社会政治和文学潮流的演变,详细分析了著名作家邦达列夫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小品、短篇、中篇、长篇、影剧剧本等各种体裁。论者将作为“前线一代”人的邦达列夫置于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背景中进行论述,如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的“第二个浪潮”,即“战壕真实小说”,六七十年代的“全景小说”。同时,作者对邦达夫在七八十年代的社会哲理小说和九十年代的社会反思小说也给予了同样多的关注。
目录
一 乡情、亲情、友情……情
——邦达列夫的短篇小说
二 “一种困难体裁的独特锻炼”
——中篇小说《指挥官的青春》
三 战争——这是流汗和流血
——中篇小说《营请求火力支援》
四 “前线一代”人的典型形象
——中篇小说《最后的炮轰》
五 没有枪声却不平静的“寂静”
——长篇小说《寂静》
六 留下“雷区”的30年代
——中篇小说《亲戚们》
七 雪花被热泪湿热了
——长篇小说《热的雪》
八 蕴含深奥哲理的象征:“岸”
——长篇小说《岸》
九 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
——长篇小说《选择》
十 人生就是一场戏,人人都要演好戏
——长篇小说《戏》
.十一 当权派的众生相
——长篇小说《诱惑》
十二 不抗恶,必遭殃
——长篇小说《不抵抗》
十三 驶入死亡区的“巨轮”
——长篇小说《百慕大三角》
十四 形形色色的人生汇集
——小品集《瞬间》
结束语
——邦达列夫的短篇小说
二 “一种困难体裁的独特锻炼”
——中篇小说《指挥官的青春》
三 战争——这是流汗和流血
——中篇小说《营请求火力支援》
四 “前线一代”人的典型形象
——中篇小说《最后的炮轰》
五 没有枪声却不平静的“寂静”
——长篇小说《寂静》
六 留下“雷区”的30年代
——中篇小说《亲戚们》
七 雪花被热泪湿热了
——长篇小说《热的雪》
八 蕴含深奥哲理的象征:“岸”
——长篇小说《岸》
九 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
——长篇小说《选择》
十 人生就是一场戏,人人都要演好戏
——长篇小说《戏》
.十一 当权派的众生相
——长篇小说《诱惑》
十二 不抗恶,必遭殃
——长篇小说《不抵抗》
十三 驶入死亡区的“巨轮”
——长篇小说《百慕大三角》
十四 形形色色的人生汇集
——小品集《瞬间》
结束语
邦达列夫创作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