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ie des geldes

副标题:无

作   者:(德)G.齐美尔(Georg Simmel著;许泽民译

分类号:

ISBN:978722107810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这是一部杰出的文化社会学著作。作者齐美尔是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在书中,他分析了以货币交换形式取代实物交换形式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认为货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自身的理性化。货币使社会交往频繁,使人类获得了相当的独立性和自由,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合理性一面。但是,货币经济的长足进展,也使人际关系愈来愈非人格化;文化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淡漠、疏远乃至异化,文明成为威胁人的力量。他还认识到,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者与其生产品处于异化状态,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因此他对人类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现代文明虽然解放了人,但社会的未来仍会把人禁锢在社会的功能之中,现实客观世界的发展仍将以人的精神的衰退为其代价。

目录

中译者序
再版前言

分析篇
第一章 价值与货币

实在与价值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范畴,我们的表象就是以此为内容而形成世界的图像;客观价值的心理事实;实践中的客体性作为全部主观价值的规范化或保证;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体化,其原因在于直接享受的主体与享受客体之间拉开的距离;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类似性;经济作为一种(通过辛劳、放弃、牺牲)建立距离、同时又征服这一距离的活动

交换作为扬弃物的纯主观价值意义的起因;在交换中,事物通过对方来表达自己的价值;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相交换而使物品的价值客观化;交换作为生活形态和作为经济价值的前提,作为首要经济事实;效用理论与稀缺性理论解析;价值与价格;社会制定的价格作为客观调节价格的预备阶段

相对主义世界观的经济价值体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相对主义世界观的例证;无穷无尽的证据构建和辗转复折的相互求证;真实之客观性与价值之客观性作为各种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货币作为交换关系的自主表达,这一关系使需求客体转化成为经济客体并建立起事物的可替代性;从其价值稳定性、发展和客观性方面看货币的本性;货币作为一般存在形式的物化,事物据此而从其相互关系中获得各自的意义

第二章 货币的实体价值

为了履行衡量价值的功能,货币的内在价值看似不可或缺;衡量的问题种种;有效货币量;货币的内在价值构想的发展把单个商品与单一货币量之间的直接相等换算成为单个商品跟当前有效商品总量之比与单一货币量跟当前有效货币总量之比相等而批驳货币内在价值论;这两个分数之分母的潜意识性;货币的功能价值独立于其全部实体价值的逻辑可能性;货币最初具有充分价值的必要性;货币超越这一阶段的纯符号性等价构想的发展

放弃货币实体的非货币性用途;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一个理由:使货币的内在价值成为多余的货币一商品关系无法准确地确定,货币的内在价值可以作为这一欠缺的补充;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二个理由:符号货币的供应具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货币相对论者将无视货币供应量的绝对高限而引发种种错误;货币的拥有货币从实体意义向相对主义意义的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发展作为一般行为的例证,以及现实与纯概念的相互掣肘

第三章 货币在目的链中
综合篇
第四章 个体自由
第五章 个人价值的货币等价物
第六章 生活风格
主要译名对照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Philosophie des geld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