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禅心佛语

副标题:无

作   者:季羡林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63536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架,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生命是万分难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尽管人的寿天不同;这是人们自己无能为力的。不管寿长寿短,都要尽力实现这仅有的一次生命的价值。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使人类和动植物都能在仅有的一生中过得愉快,过得幸福,过得美满,过得祥和。 众所周知,禅学虽然号称来自天竺,实际上几乎是完全中国化了的佛学。在所有的中国佛教宗派中,独有禅宗流行时间最长,流行地域最广。个中消息,不难参透。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向我们解读那些深奥的禅心佛语。

目录

  上篇 说禅
   一 禅宗
   二 禅籍
   三 中国佛教史上的《六祖坛经》
   四 佛教的倒流
   1 中国佛典中关于佛教倒流的记载
   2 梁武帝和菩提达磨
   3 翻《老》为梵与佛道之争
   4 变枝叶为根干的中国高僧:智颉和玄奘
   5 探讨三个问题
   6 补充
   五 作诗与参禅
   1 中国古籍中对诗禅关系的看法
   2 诗与禅的不同之处
   3 诗与禅的共同之处
   4 禅与中国山水诗
   5 言意之辨
   六 关于神韵
   《关于神韵》一文的补遗
   七 禅趣人生
   1 禅趣人生
   2 坏人
   3 容忍
   4 缘分与命运
   5 不完满才是人生
   6 长寿之道
   7 长生不老
  下篇 说佛
   一 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
   1 佛教兴起时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
   2 当时思想界的情况
   3 佛教的起源
   二 关于梵本《法华经》的问题答复
   三 中天竺在佛徒心中的地位
   1 众佛诞生地
   2 神仙说中的印度话
   3 大乘诞生地
   四 佛教的传入中国
   1 佛教传人中国的两条途径
   2 两种文化的撞击
   3 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吸收
   4 后汉三国时期的译经情况
   五 中国古代西天取经的三位高僧
   1 法显
   2 玄奘
   3 义净
   六 关于弥勒信仰
   1 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和发展
   2 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
   3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的故事情节
   七 玉华宫
   八 法门寺
   九 在敦煌
   十 六字真言
   十一 原始社会风俗残余——关于妓女祷雨
   十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关于大人异相的记载
   2 佛典中的相好说
   3 我的结论
   十三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十四 佛典中的“黑”与“白”
   十五 《列子》与佛典——对于《列子》成书时代和著者的一个推测
   1 学者对于《列子》成书年代的几种看法
   2 《列子》与《生经》的机关木人故事
   3 我的推测
   十六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1 《西游记》吸收印度故事的几个例子
   2 我的看法
   十七 说“嚏喷”
   十八 《佛本生故事》选译
   1 跳舞本生
   2 苍鹭本生
   3 吠陀婆奉生
   4 猴王本生
   5 鹿奉生
   6 兽皮苦行者本生
   7 波毗噜本生
  附 关于巴利文《佛本生故事》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季羡林禅心佛语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