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电子元器件手册

副标题:无

作   者: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编

分类号:

ISBN:978753234387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手册有三大特点:一、把常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微机与接口电路等资料汇编成一册;二、对每类器件,编者都列举大量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使用过的应用电路;三、对近年发展较快的电力电子器件作了专篇论述,并收集最新技术资料。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分类
第一篇 半导体集成电路
第二节 国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的命名方法
第三节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及识别
一、外形类别
二、引出端的识别
三、外形图及尺寸
二十五、CC4040系列
第二章 数字集成电路概述
第—节 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
第二节 数字集成电路逻辑符号
第三节 数字集成电路功能端符号
一、静态特性测试方法
第二节 TTL集成电路特性测试方法
第—节 TTL集成电路主要性能参数
第三章 TTL集成电路
十、LF13741系列
二、动态特性测试
三、各类TTL电路特性的对比
第三节 常用TTL集成电路性能参数
一、四2输入与非门
二、四2输入或非门(OC)
三、六反相器
四、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
五、六高压输出缓冲器/驱动器(OC,30V)
六、四2输入与门
七、六反相器(有施密特触发器)
八、四2输入或门
十五、CW185/285/385系列
九、双上升沿D触发器(有预置、清除端)
十、双下降沿J-K触发器(有预置、清除端)
十—、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有清除端)
十二、双可重触发单稳态触发器(有清除端)
十三、四总线缓冲器(3S)
十四、四总线缓冲器(3S,EN高电平有效)
十五、四2输入与非门(有施密特触发器)
十六、3线-8线译码器
十七、双2线-4线译码器
十八、8位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并行输出)
十九、六上升沿D触发器(Q端输出,有公共清除端)
二十、四上升沿D触发器(有公共清除端)
二十一、十进制同步加/减计数器
二十二、二-五-十进制计数器(可预置)
二十三、双单稳态触发器(有施密特触发器)
二十四、八缓冲器/线驱动器/线接收器
二十五、八双向总线发送器/接收器(3S)
二十六、4线-七段译码器/驱动器(BCD输入,OC,15V)
二十七、六总线驱动器(3S,两组控制)
二十八、八D锁存器(3S,锁存允许输入有回环特性)
二十九、八上升沿D触发器(3S,时钟输入有回环特性)
三十、双4位二进制计数器(异步清除)
第四节 国内外常用TTL集成电路对照
第五节 TTL集成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 CMOS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一、CMOS电路的分类
二、CMOS电路的性能和特点
第二节 CMOS电路使用注意事项
第四章 CMOS集成电路
第三节 CMOS电路的数据规范
一、CMOS电路参数说明
二、CMOS电路的最大额定值
三、CMOS电路的电参数
四、CMOS电路动态参数
三、与门
第四节 MOS系列按功能分类索引
二、或非门
一、与非门
四、或门
八、触发器
九、译码器
十、数据选择器/双向开关
十一、移位寄存器
十二、计数器
五、组合门
七、施密特触发器
六、反相器/缓冲器/电平转换器
一、CC4000~CC4025系列
第五节 CMOS电路系列(CC4000~CC4099)
十五、显示笔段译码器
十四、加法器/比较器、乘法器、奇偶校验器
十三、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
二、CC4006系列
三、CC4008系列
四、CC4009系列
五、CC4010系列
六、CC4013系列
七、CC4014系列
八、CC4015系列
九、CC4016系列
十、CC4017系列
十—、CC4018系列
十二、CC4019系列
十四、CC4021系列
十三、CC4020系列
十五、CC4022系列
十六、CC4024系列
十七、CC4026系列
十八、CC4027系列
十九、CC4028系列
二十、CC4029系列
二十一、CC4030系列
二十二、CC4031系列
二十三、CC4034系列
二十四、CC4035系列
二十六、CC4042系列
二十七、CC4043系列
二十九、CC4047系列
二十八、CC4044系列
三十、CC4048系列
三十二、CC4050系列
三十一、CC4049系列
三十三、CC4051系列
三十四、CC4052系列
三十五、CC4053系列
三十六、CC4060系列
三十七、CC4066系列
三十八、CC4067系列
三十九、CC4068系列
四十、CC4069系列
四十一、CC4070系列
四十三、CC4072系列
四十二、CC4071系列
四十五、CC4075系列
四十六、CC4076系列
四十四、CC4073系列
四十七、CC4077系列
四十八、CC4078系列
四十九、CC4081系列
五十、CC4082系列
五十一、CC4085系列
五十二、CC4086系列
五十三、CC4089系列
五十四、CC4093系列
五十五、CC4094系列
五十七、CC4096系列
五十六、CC4095系列
五十九、CC4098系列
五十八、CC4097系列
六十、CC4099系列
第六节 CMOS电路系列(CC40101~CC14586)
—、CC40106系列
二、CC40101系列
三、CC40109系列
四、CC40110系列
六、CC40161系列
五、CC40160系列
七,CC40162系列
八、CC40163系列
九、CC40174系列
十、CC40175系列
十一、CC40192系列
十二、CC40193系列
十三、CC40194系列
十四、CC14501系列
十五、CC4502系列
十六、CC4503系列
十七、CC14504系列
十八、MC1456B系列
二十、CC4513系列
十九、CC4508系列
二十一、CC4510系列
二十二、CC4511系列
二十三、CC4514系列
二十四、CC4515系列
二十五、CC4516系列
二十六、CC4517系列
二十七、CC4518系列
二十八、CC4519系列
二十九、CC452C系列
三十、CC14522
三十一、CC14526系列
三十二、CC14528系列
三十三、CC14529系列
三十四、CC4538系列
三十五、CC4531系列
三十六、CC14539系列
三十七、CC14543系列
三十八、CC14544系列
三十九、CC14547系列
四十、MC14551系列
四十一、CC14553系列
四十二、CC4555系列
四十三、CC4556系列
四十四、CC14569系列
四十六、CC14585系列
四十五、CC14572系列
四十七、CC40102系列
四十八、CC40103系列
四十九、CC40107系列
第七节 国内外常用CM0S电路对照
第五章 模拟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第一节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第二节 集成运放使用注意事项
—、调零
二、保护
三、输出扩展
四、提高输入阻抗高
五、堵塞及其避免方法
六、自激振荡及其消除
一、集成运放四代产品
二、按线性特点对集成运放的分类
第三节 集成运放的分类
第四节 集成运放的选用
一、运放/缓冲器
二、结型场效应管输入运放
三、军用运放
四、工业用运放
五、商业用运放
六、混合型运放
七、电压比较器
一、LF147/347系列
二、LFI55/156/157系列
第五节 常用集成运放系列
八、仪器用运放
三、LF351系列
四、LF400C系列
五、LF411A/411系列
六、LF412A/412系列
七、LF441A/441系列
八、LF442A/442系列
九、LF444A/444系列
十一、LM10/10B/10(L)系列
十二、LM11/11C/11CL系列
十三、LM101A/201A/301A系列
十四、LM102/202/302系列
十五、LM107/207/307系列
十六、LM108/208/308系列
十七、LM108A/208A/308A、LM308A-1/308A-2系列
十九、LM110/210/310系列
二十、LL4112/212/312系列
二十一、LM118/218/3l8系列
二十五、LM146/246/346系列
二十四、LM144/344系列
二十三、LM143/343系列
二十二、LM124/224/324,LM124A/224A/324A、LM2902系列
二十六、LM148/149四741、LM148/248/348四741、LM149/249/349系列
二十七、LM158/258/358.LM158A/258A/358A.LM2904系列
二十八、LM159/359系列
二十九、LM192/292/392.LM2924系列
三十、LM216/316.LM216A/316A系列
三十一、LM709/709A/709C系列
三十二、LM725/725A/725C系列
三十六、LM1558/1458系列
三十四、LM747/747A/747C/747E系列
三十三、LM741/741A/741C/741E系列
三十五、LM748/748C系列
三十七、LM2900/3900、LM3301/3401系列
三十八、LM4250/4250C系列
三十九、LM13080系列
四十、LH002/002C系列
四十一、LH0003/0003C系列
四十二、LH0004/0004C系列
四十三、LH0005/0005A系列
四十四、LH0021/002lC、LH0041/0041C系列
四十五、LH0022/0022C、LH0042/0042C、LH0052/0052C系列
四十六、lH0024/0024C系列
四十七、LH0032/0032c系列
四十八、LH0033/0033C、LH0063/0063C系列
四十九、LH0044系列
五十、LH0045/0045C系列
五十一、LH0061/0061C系列
五十二、LH0062/0062C系列
五十三、LH0086/0086C系列
五十六、LH2011/2011B/2011C系列
五十五、LH740A/740AC系列
五十四、LH0101/0101C、LH010lA/0101AC系列
六十、LH24250/24250C系列
五十七、LH2101A/2201A/2301A系列
五十九、LH2110/2210/2310系列
五十八、LH2108/2208/2308、LH2108A/2208A/2308A系列
六十一、LM121/221/321、LM121A/221A/32lA系列
六十三、LH0036/0036C系列
六十二、LM163/363系列
六十四、LH0038/0038C系列
六十五、LH0084/0084C系列
六十六、LF111/211/311系列
六十九、LM111/211系列
六十八、LM106/206/306系列
六十七、LH2111/2211/2311系列
七十、LM119/219/319系列
七十一、LM139/239/339、LM139A/239A/339A系列
七十二、LM160/260/360系列
七十三、LM161/261/361系列
七十四、LM193/293/393、LM193A/293A/393A系列
七十五、LM311系列
七十六、LM710/710C系列
七十七、LM711/711C系列
七十八、LM1514/1414系列
一、通用运放应用技巧
第六节 集成运放应用技巧
二、结型场效应管输入运放应用技巧
三、高电压运放应用技巧
四、高速运放应用技巧
五、增益可编程运放应用技巧
六、可编程电流型放大器应用技巧
七、可编程功率放大器应用技巧
八、数字式程控增益放大器
十、电压比较器应用技巧
九、仪器放大器应用技巧
一、放大器电路
第七节 集成运放实用电路
二、用通用运放构成仪器放大器
三、对数放大器
四、采样/保持与峰值检测器
五、积分器
六、D/A和A/D转换器
七、测量仪表
八、热电偶及测试结果的传递电路
九、传输线驱动
十一、电压比较器
十、乘法器
十二、电源电路
十三、电压、电流、光度指示器
十四、波形发生器
十五、锁相器
十六、滤波器
十七、运放的其他应用
十八、仪器放大器的实用电路
十九、电压比较器的实用电路
第八节 国内外运放产品对照
一、集成运放型号对照
三、双极单运放对照
四、双极双运放对照
五、双极四运放对照
六、低噪声运放对照
七、高阻(微电流)运放对照
八、BI-FFT、BI-MOS运放对照
二、单电源集成运放对照
十一、低功耗运放对照
九、高速宽带运放对照
十、高精度运放对照
十二、高压大电流运放对照
第六章 集成稳压器
第一节 集成稳压器的分类
第二节 集成稳压器性能参数
第三节 常用集成稳压器
一、CW7800系列
二、CW78LOOC系列
三、CW78MOOC系列
四、CW7900系列
五、CW79MOO系列
六、CW79LOO系列
七、CW117/217/317系列
八、CW137/237/337系列
九、CW1468/1568系列
十、CW723/723C系列
十一、CW105/205/305系列
十二、CW1569/1469系列
十三、CW1511系列
十四、CW113/313系列
十六、CW136/236/336系列
十七、CW199/299/399系列
十八、CW431系列
十九、CW1524/2524/3524系列
二十、CW497系列
第四节 国内外常用集成稳压器对照
第五节 集成稳压器使用注意事项
第六节 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线路
—、CW7800系列典型应用
二、CW7900系列典型应用
三、CW117/217/317系列典型应用
四、CW137/237/337系列典型应用
六、CW723/723C系列典型应用
一、MC6801主要性能
五、CW1468/1568系列典型应用
八、CW1469/1569系列典型应用
七、CW105/205/305系列典型应用
九、CW1511系列典型应用
十、CW113/313系列典型应用
十一、CW185/285/385系列典型应用
十二、CW136/236/336系列典型应用
十三、CW199/299/399系列典型应用
十六、CW497系列典型应用
十五、CW1524/2524系列典型应用
十四、CW431系列典型应用
第七章 专用集成电路
第一节 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
一、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特点
二、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功能框图
三、漏电保护专用集成电路参数
四、国内外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对照
五、漏电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应用
第二节 接近开关专用集成电路
一、SC205(TCA205)专用集成电路
二、SC305(TCA305)专用集成电路
四、接近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应用
三、国内外接近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对照
第三节 电动机保护器专用集成电路
一、SJM型专用集成电路
二、SJM型专用集成电路参数
三、SJM型专用集成电路管脚排列
四、SJM型专用集成电路应用
第四节 晶闸管触发器专用集成电路
一、KC01触发器
二、KC04触发器
三、KC05触发器
四、KC06触发器
五、KC08触发器
七、KC11触发器
六、KC09触发器
八、KC41六路双脉冲形成器
九、KC42脉冲列调形成器
十、KC785触发器
十一、HEF4752交流电动机转速控制集成电路
一、MCS-48主要性能
三、MCS-48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二、MCS-48功能框图
第一节 MCS-48系列单片机
第一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
第二篇 微型计算机与接口电路
四、MCS-48编程说明
五、MCS-48指令系统
第二节 MCS-51系列单片机
一、MCS-51主要性能
二、MCS-51功能框图
三、MCS-51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MCS-51编程说明
五、MCS-51指令系统
二、MCS-96功能框图
第三节 MCS-96系列单片机
一、MCS-96主要性能
三、MCS-96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三、MC6805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MCS-96编程说明
五、MCS-96指令系统
第四节 Z8系列单片机
一、Z8主要性能
二、Z8功能框图
三、Z8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五、Z8指令系统
二、MC6801功能框图
第五节 MC6801系列单片机
第六节 MC6805系列单片机
一、MC6805主要性能
二、MC6805功能框图
四、MC6805编程说明
四、Z8编程说明
五、MC6805指令系统
一、MC68HC11A8主要性能
第七节 MC68HC11A8
三、MC68HC11A8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MC68HC11A8编程说明
二、MC68HC11A8功能框图
五、MC68HC11A8指令系统
二、8088功能框图
三、8088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088编程说明
一、8088主要性能
第一节 8088微处理器
第二章 微处理器
五、8088指令系统
第二节 80286微处理器
一、80286主要性能
二、80286功能框图
三、80286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0286内部结构
五、80286保护
六,80286异常
七、协处理器80287和协处理器管理转换
八、80286总线周期
九、80386指令系统
第三节 80386微处理器
一、80386主要性能
二、80386功能框图
三、80386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0386芯片内部结构和内部寄存器
五、80386存储管理和保护
六、80386寻址方式与数据类型
七、80386中断和异常中断
八、80386的总线周期
九、协处理器80387
十、80386指令系统
第四节 80486微处理器
一、80486主要性能
二、80486CPU内部结构
三、80486存储器管理、保护、中断和异常处理
四、80486补充说明
第三章 存储器
第—节 EPROM存储器
一、2716 EPROM
二、2732A EPROM
三、2764A EPROM
四、27128A EPROM
五、27256 EPROM
六、27512 EPROM
七、27C64/87C64 EPROM
第二节 EPROM存储器
一、MCM2814 EEPROM
二、2817A EEPROM
三、2864A EEPROM
四、NCR59308 EEPROM
第三节 PAGED EPROM存储器
一、27513 PAGED EPROM
一、KEPROM主要特点
二、27011 PAGED EPROM
第四节 KEPROM存储器
二、27916 KEPROM
第五节 RAM存储器
一、TMM2016 RAM
二、6116 RAM
三、6264 RAM
四、2164A RAM
五、MN4164RAM
六、HM511002、HM511002P RAM
八、M5M4256L RAM
七、HM51258P、HM51258CP RAM
十、MSM414256RS RAM
九、M41256 RAM
十一、MSM41464RS/JS RAM
十二、NMC3764 RAM
十三、TC514256 RAM
十四、2186集成 RAM
十五、2004 NV RAM
二、8259A功能框图
四、8259A编程说明
三、8259A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一、8259A主要性能
第一节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第四章 接口电路
五、8259A与8031的连接
第二节 8255A可编程外围并行接口
一、8255A主要功能
二、8255A功能框图
三、8255A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255A编程说明
二、8253功能框图
三、8253引脚排列功能说明
一、8253主要性能
第三节 8253可编程外围定时器
四、8253编程说明
第四节 8755A接口电路
—、8755A主要性能
二、8755A功能框图
三、8755A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755A编程说明
第五节 8155H/8156H接口电路
一、8155H/8156H主要性能
二、8155H/8156H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三、8155H/8156H编程说明
第六节 8257可编程DMA控制器
—、8257主要功能
二、8257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三、8257编程说明
第七节 MC6844DMA控制器
一、MC6844主要性能
二、MC6844功能框图
三、MC6844 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MC6844编程说明
四、8251A编程说明
三、8251A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一、8251A主要性能
二、8251A功能框图
第八节 8251A可编程通信接口
第九节 8272软盘控制器
一、8272主要性能
二、8272功能框图
三、8272引脚排列和功能说明
四、8272编程说明
五、8272的系统连接
第十节 A/D与D/A转换器接口
一、DAC 82
二、DAC 0800
三、DAC 0830
四、DAC 888
五、DAC 1020与DAC1220
六、DAC 1208与DAC1230
七、AD 7543
八、ADC 0808
九、AD 574
十、AD 578
十一、ADC 1210
十三、MC 14433
十二、ICL 7104
第三篇 电力电子器件
第一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品种及用途
第一节 功率整流元件
一、硅整元件及其应用
二、快恢复硅整流元件
第二节 晶闸管
一、晶闸管的基本构成、参数和用途
二、双向晶闸管
五、可关断晶闸管
四、快速晶闸管
三、逆导通晶闸管
第三节 巨功率晶体管
一、大功率晶体管和巨功率晶体的主要区别
二、功率晶体管的特点
三、巨功率的体管的主要用途
第四节 绝缘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一、MOS型场效应管的内部结构
二、MOS型场效应管的特点
三、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主要用途
第五节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一、MCT
第六节 其他型式的电力电子器件
二、静电感应晶体管
第七节 电力电子器件特殊应用
一、GTR作电流型PWM整流器
二、GTR作整流/逆变器件
三、IGBT作开关模式的变换器
四、VMOS场效应晶体管作低电压高效率整流器
一、基本参数及其定义
第二节 晶闸管的使用知识
二、使用中需注意的事项
一、基本参数及定义
第一节 功率整流元件的使用知识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知识
二、晶闸管整流电路主电路的选择
三、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四、晶闸管典型触发电路
五、晶闸管电流容量和耐压的选择
六、晶闸管的串、并联问题
七、双向晶闸管特性及应用特点
八、快速及逆导通晶管的典型应用
九、GTO的应用
一、GTR的主要参数
十、晶闸管的散热和安装
第三节 巨功率晶体管
二、GTR安全工作区的概念
三、GTR的快速保护问题
四、GTR对基极驱动的要求
五、GTR典型的基极驱动电路
六、GTR的自保护驱动
七、GTR的串、并联问题
八、智能化GTR模块
三、功率MOSFET栅极驱动的特点
二、功率MOSFET的主要参数
一、功率MOSFET概论
第四节 绝缘栅场效应功率晶体管
第五节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一、IGBT的主要参数和特点
二、关于IGBT的安全工作区问题
三、IGBT的栅极驱动
第三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结构形式
第一节 金属封装式外壳
第二节 金属封装式结构
一、平板式结构
二、模块式结构
第三节 塑封式结构
第四章 电力电子器件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节 极限参数问题
一、耐压特性
一、额定最大电流
三、最大允许结温
第二节 过电流和过电压的快速保护
第三节 安装方式和散热方面的考虑
第四节 触发特性
一、晶闸管门极的伏安特性
二、GTR基极驱动特性
第五节 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频率范围
第五章 国内外主要电力电子器件参数表
第一节 型号的命名方法
一、硅整流元件
二、GTR的表示法
三、VMOS场效应管的表示方法
四、IGBT的表示方法
五、SCR模块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常用整流二极管及整流器模块
第三节 常用巨功率晶体管模块
第四节 常用IGBT模块
第五节 常用功率场效应管模块
第六节 常用SCR模块
第七节 双向晶闸管
第四篇 半导体分立器件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一、半导体器件主要参数说明
二、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第二章 半导体二极管
第一节 检波二极管
第二节 整流二极管及整流桥
一、整流二极管
二、整流桥
第三节 稳压二极管
一、硅稳压二极管
二、硅平面温度补偿稳压二极管
第四节 开关二极管
—、锗开关二极管
二、硅开关二极管
三、硅电子调谐开关二极管
第五节 双基极二极管
第六节 硅变容二极管
第七节 阻尼、升压二极管
第八节 半导体二极管外形及尺寸
第九节 二极管使用注意事项
第三章 半导体三极管
第—节 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第二节 低频大功率三极管
第三节 高频小功率三极管
第四节 高频大功率三极管
第五节 开关三极管
第六节 半导体三极管外形及尺寸
第七节 三极管使用注意事项
二、发光二极管标记符号
三、发光二极管参数
第一节 发光二极管
一、发光二极管参数说明
第四章 其他半导体器件
第二节 光电耦合器
一、光电耦合器参数说明
二、光电耦合器标记
三、光电耦合器参数
第三节 固体继电器
一、固体继电器型号
二、彩电专用交流固体继电器型号
三、固体继电器参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实用电子元器件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