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95年的秋天,张爱玲悄然逝于她在洛杉矶的小公寓中,距离她初临美国,整整是40年。昔日上海最璀璨的文学彗星,以她自己所选择的荒凉形式,告别繁华世界。张爱玲以她的生命,见证她的美学。
张爱玲的创作已成绝响,而张爱玲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谁能放下《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谁能忘记曹七巧、白流苏、葛微龙?
另一方面,张爱玲的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以及政治选择,也成为她的读者不断思索、辩证的焦点。
本书集结了中国内地、台港地区及海外学者对张爱玲的讨论。从《沉香屑——第一炉香》到《半生缘》,从散文随笔到《红楼梦》研究,张爱玲一生的文字事业,尽皆包括。而各篇论文所引用的历史材料及理论架构,尤其可以得见张爱玲的启发之深,影响之广。本书是“张学”研究最重要的里程碑。
目录
序:世故的少女
——张爱玲传奇
[辑一·文学与历史之间]
对照记
——张爱玲与《红楼梦》
《红楼梦魇》与红学
张爱玲和日本
——谈谈她的散文中的几个事实
在艳异的空气中
——张爱玲的散文魅力
张爱玲与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
[辑二·性别政治]
技巧、美学时空、女性作家
——从张爱玲的《封锁》谈起
恋物张爱玲
——性、商品与殖民迷魅
伤逝的周期
——张爱玲作品与经验的母女关系
母亲,你在何方?
——被虐狂、女性主体与阅读
烽火佳人的出走与回归
——《倾城之恋》中参差对照的苍凉美学
[辑三·后殖民与城市史]
从后殖民主义的观点看张爱玲
殖民都会与现代叙述
——张爱玲的细节描写艺术
张爱玲的“参差的对照”与欧亚文化的呈现
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
——兼论张爱玲现象
不了情
——张爱玲和电影
文明的野蛮
——本外同体与张爱玲评论里的压抑说
子夜私语
[辑四·张爱玲与台湾文坛]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的撰写
从张爱玲谈台湾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
台湾的香港传奇
——从张爱玲到施叔青
透过张爱玲看人间
——70、80年代之交台湾小说的浪漫转向
迷蝶
——张爱玲传奇在台湾
作者简介
——张爱玲传奇
[辑一·文学与历史之间]
对照记
——张爱玲与《红楼梦》
《红楼梦魇》与红学
张爱玲和日本
——谈谈她的散文中的几个事实
在艳异的空气中
——张爱玲的散文魅力
张爱玲与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
[辑二·性别政治]
技巧、美学时空、女性作家
——从张爱玲的《封锁》谈起
恋物张爱玲
——性、商品与殖民迷魅
伤逝的周期
——张爱玲作品与经验的母女关系
母亲,你在何方?
——被虐狂、女性主体与阅读
烽火佳人的出走与回归
——《倾城之恋》中参差对照的苍凉美学
[辑三·后殖民与城市史]
从后殖民主义的观点看张爱玲
殖民都会与现代叙述
——张爱玲的细节描写艺术
张爱玲的“参差的对照”与欧亚文化的呈现
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
——兼论张爱玲现象
不了情
——张爱玲和电影
文明的野蛮
——本外同体与张爱玲评论里的压抑说
子夜私语
[辑四·张爱玲与台湾文坛]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的撰写
从张爱玲谈台湾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
台湾的香港传奇
——从张爱玲到施叔青
透过张爱玲看人间
——70、80年代之交台湾小说的浪漫转向
迷蝶
——张爱玲传奇在台湾
作者简介
阅读张爱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